第五章 義除張凶(3 / 3)

柳剛聽一漢子喊聲張爺,又提到枝江代妞,心中猛一沉。便向身旁一中年老成之人打聽是些什麼人在此圍鬥那年輕女子。那中年人見柳剛是外地之人,便低聲道:“朋友你不認識他們?那華服人就是荊州知府汪大人汪學明的妻弟,叫張禮昌,平日遊手好閑,專門欺壓平民百姓。今日不知那是誰家姑娘倒黴遇上他們,看來難逃毒手。朋友看看可以,千萬莫出聲,免得惹禍上身。”柳剛聽後朝中年人微笑一下,點了點頭。再向場中看去時,隻見那夥人用張凶人的車輪疲勞戰法果然有效。那年輕女子在眾人輪番進攻之下,雖仍英勇不懼,東跳西縱地打鬥,但時間稍長,畢竟氣力不繼,奔跳動作已不如先前快捷。俏臉發紅,似略氣喘。柳剛見此情景,顧不得剛才那中年人好心相勸之語,把小金放於地上,便朝場中高聲道:“光天化日之下,二十幾個大漢圍攻一個弱女子,算什麼英雄好漢?你們眼裏還有王法嗎?”這一喊聲如洪鍾,似一青天巨雷,引得場中諸人和圍觀群眾一齊向喊話之人看來。場中漢子們見是一年輕男子在場邊發話,一大漢惡聲吼道:“是何方野小子,敢來此多言找死!”柳剛說:“路不平,有人鏟,事不平,有人管,你們二十幾個大漢圍攻一個弱女子,還不準人講話?”那大漢說:“既然想來找死,隻好成全你了。”話未畢,二十幾個漢子留下六人繼續圍攻女子,其餘二十二人一湧而來,將柳剛團團圍困於核心。柳剛毫無懼色,又問:“你們為什麼要圍攻她?”大漢道:“她長得太漂亮,被我們張爺看上了,這就是理由。”柳剛說:“你們也太霸道了。”又聯想到代家父女無辜慘死,胸中義憤填膺,眼中噴射仇恨之光,徐徐拔出古鬆寶劍。二十二支刀槍一齊朝柳剛身上砍刺而來,柳剛持古鬆寶劍一揮,早斬斷六支槍頭,古鬆劍綠芒吐處,又有三人斷臂,兩人斷腿,倒於地上,血流如注。眾人哪曾見過如此武功,都被嚇立當場。柳剛輕輕一躍,便從眾人頭頂飛過,來到華服之人麵前,一伸手便似抓小雞一般將那華服人提於空中,眼中精光怒閃,喝著:“你為什麼要害死代家父女?”那華服人嚇得身如篩糠,蠅聲答道:“我也不想他們死的呀。”又低聲哀求道:“好漢饒過我性命,要多少銀子我都可以給你。”柳剛憤聲說道:“似你這等惡人,留於世間,隻會害人,留你不得。”古鬆寶劍綠芒一閃,一劍穿胸,惡人張禮昌被摔於地,胸前鮮血直冒,動彈兩下,便氣絕一命歸陰。柳剛再看那年輕女子,眾人都來圍攻柳剛,身邊隻有六人,壓力不再強大,奮力砍倒兩人,一躍來到柳剛身邊,說道:“承蒙恩人仗義相救,此事已然鬧大,此地不可久留,請快隨我來。”柳剛提著劍,帶上小金,跟在女子身後急跑。圍觀的人們見出了人命,唯恐禍及自身,發一聲喊,四散逃跑,百幾十個人須臾不見。惡人張禮昌已死,手下二十八人,受傷七人。兩人飛快跑去荊州府衙門報信,其餘人抬著張惡人屍體,扶著傷者,向著荊州衙門走去。待那兩個報信之人跑到荊州府衙,報告知府說大人妻弟被人殺死,急派多人趕往現場時,已不見一個人影。

荊州知府汪學明,任知府已有三年,荊州一帶魚米之鄉,較為富庶。汪學明為官亦較精明,頗得上司嘉許,隻是太過懼內怕老婆。其妻弟張禮昌平時仗勢為非作歹,欺壓百姓,汪知府也曾訓斥過,但其姐護短吵鬧,汪知府便不敢再言語。此時見有人報信說張禮昌在東門外被人所殺。汪知府認為那張禮昌於光天化日之下不該圍搶民間女子,乃屬自惹禍端,但那路見不平之人亦不該致人死命。於是便寫下詳文,逐級上報,懇請發下海捕文書,於各處張貼,捉拿一男一女兩名殺人凶犯。

那張禮昌之死是:

仗勢為惡張凶人,

為非作歹欺良民。

善惡到頭終有報,

俠義除凶慰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