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大病初逢知己人
天剛明,柳剛吃過早飯,背上簡單行包,內裝兩套換洗衣服和路費銀兩,拜別忠爺一家,獨自向南而行。到了龍潭鎮,便到河邊碼頭打聽。恰有一隻船已裝好山貨藥材土產,將順酉水河下行去湖南常德。柳剛即搭乘這隻便船,順酉水河而下,經保清出阮江過沅陵,便到了湖南常德。柳剛初出江湖無意欣賞常德碼頭燈紅酒綠繁華熱鬧的花花世界,一心隻想著尋訪名師,學好武藝,報父母大仇。可是這天下之大,世界寬廣,到何處才能覓得名師,學得絕好武藝呢?經過一再思慮,柳剛覺得人們都說少林為當世武林之首自己何不先去少林看看呢?主意既定,柳剛便從常德出發北上往少林而行。
過了臨澧縣城,到了張公廟河邊,乘渡船過了河。下船上碼頭時,柳剛見一白發老人躺倒在地,麵色蒼白,呼吸急促,狀似十分痛苦。柳剛人雖年輕初出家門,然生性善良。見老人病倒路旁,急忙將老人背起,上了河岸,就在張公廟打聽尋找到一醫店。經醫生診視,老人行路口渴,喝了路邊冷水,患了急性腸痧,若不及時救治,亦有性命之危,醫生給老者先以銀針止痛,又以藥物服下,說很快便可好轉。醫生問柳剛老者是其何人,柳剛說並不認識老者,行路經過,見老人病倒路旁,便急忙背來尋醫救治,醫生點頭微笑。過一會兒,老人醒轉過來,尚不知自己躺於何處。醫生向老人說:“你老患急性腸痧,痛昏倒於路旁,是這位年輕小哥背你來此醫治,否則你性命不保。”老人便向柳剛稱謝,柳剛臉上微紅說道:“隻要老人家病好了就好,不必言謝。”半個時辰之後,老人病情基本好轉,肚子不再疼痛,已能站立行走。柳剛要取銀兩付醫資,醫生說:“年輕人,你與老人非親非故,見其病倒路邊,便急將其背來救治,已是令人欽佩。何況醫者父母心,治病救人乃我們醫者份內之事,銀錢莫提也罷。”柳剛和老人便謝別醫生,向北而行。
老人姓姚,就住在距此十多裏路旁村子裏。經過姚老家門前,柳剛欲再行十裏路到澧縣縣城歇住。姚老硬是把柳剛拉進自己家門,向老伴和兩個兒子、孫子們講了柳剛相救之事,全家老少都向柳剛表示感謝,反使柳剛臉紅發熱,連聲說道:“不必要謝!”姚老一家熱情款待柳剛,當晚寄宿於姚老家中。
次日一早,柳剛即辭別姚老一家,繼續向北而行。第二日,柳剛便到了長江邊上,渡過滾滾長江東逝水,對岸便是荊州古城。柳剛乘船渡過長江後,便在荊州城邊找一客店住下,一來歇息一天,二來也要在荊州古城遊看一遍。第二天在城中各處走看一下,見荊州古城牆尚十分完好,砌城牆的火磚塊比平常房屋磚塊大四倍有餘,時經千多年後,仍完好如初。柳剛到關帝廟拜遏關帝爺,柳剛跪於關帝爺紅臉塑像前,默祈關聖帝君保佑自己學成武藝,報父母大仇。
在荊州古城僅歇一日,柳剛便繼續北上。經襄陽、南陽等地後,來到河南登封縣城。住了一晚,次日一早,柳剛便一路急行奔到少林寺,交了十兩香火銀。柳剛向管事和尚要求見方丈玄真大師。見到方丈,柳剛哭拜於地,柳剛向大師哭訴了自己的身世和悲慘遭遇。方丈大師深表同情,說道:“十四年前即已聽說了你父柳大俠遇害之事,蒼天有眼,讓柳小施主長大成人,你也不必出家,先在本寺習學一些基本武功吧。”方丈派僧人請來武僧之首玄能大師說道:“師弟,這位柳施主有隱衷,就請你教他習練咱少林武功吧。”玄能大師說:“謹尊方丈大師兄旨命。”即把柳剛帶到寺後達摩習武院,每日裏教柳剛習練少林功夫。柳剛異常刻苦努力,玄能大師所教每一式武功,柳剛必反複打練數十遍,直到十分熟練,自覺滿意方止。稍有不懂之處,必虛心向師父或師兄們求教。平常,柳剛主動地幫助打掃院裏衛生,還經常去廚房幫助洗菜做飯。因而習武院中僧人們都十分喜歡他,親熱地叫他為小師弟。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的勤學苦練,柳剛武功進境奇快,少林的掌、拳、棍等武功已練得十分熟練。除師父之外,一般師兄弟中已少有對手,大家都稱讚羨慕於他。
一日,方丈大師派人將柳剛叫到自己禪房。玄真大師開言說道:“柳施主,你來本寺已有一年,難為你刻苦習練,勝過別人三年成就,可喜可賀。”柳剛說:“全靠師父悉心教導。”玄真方丈捋了一下雪白長須,白眉下如電雙目望著柳剛說:“然而你身負父母血仇,憑這點武功恐不濟事。記得你父柳大俠當年憑著祖傳柳葉刀法和柳葉寶刀,堪稱當世一流高手,江湖能勝過你父之人少之又少。然而是何賊人,能在你父跟前殺人奪寶;其武功之高,已是深莫可測。想來想去,尚不知其人是誰,後據老僧想來,三十年前江湖上曾出現兩巨盜,黑天熊和白地虎。特別是那黑天熊,武功已入化境,莫測高深。官府曾出動捕快能人,甚至大內高手,皆非其敵。三十年前,突然不見蹤跡。如若你們柳家莊之案係黑天熊所為,就是以老僧八十多年修為,亦無必勝把握。柳小施主你也不可能在此苦練七八十年再去報父母之仇。以你目前所學,欲報父母大仇,實是難之又難。故此,你必須去江湖之中,逢奇緣,遇奇人,學得絕藝,方能如願。否則,難矣,難如登天。”柳剛聽大師言後便說:“聽得老禪師一番推心置腹的金玉良言,弟子委實感銘於內心。弟子謹遵大師教言,明日即下山去,在浩大江湖中去曆練學習,或有奇遇亦未可知。”玄真大師道:“善哉,善哉,去吧,願我佛保佑你。”次日,柳剛即拜別師父玄能大師及眾師兄弟,出少林,下嵩山,來到登封縣城找一客店住下。
吃罷早飯,柳剛到登封縣城各處走走,來到一茶樓,找到一靠窗座位,要了一杯茶,慢慢地喝,欲從茶樓人們閑談中聞聽一些江湖上的消息。鄰座有三個人邊喝茶邊吹牛。隻聽有一個人說:“如今武林中最強的可能還數天山派。”另一人說:“自從百年前七劍下天山後,天山派好像再沒出什麼武功特別高強的人物了,大約這些年,昆侖派實力還強一些。”又一人說道:“其實崆峒派武功實力也很強,隻是怪異邪門一些,光明正大還得數少林、武當。”柳剛一邊喝茶一邊聽,卻隻裝什麼也沒聽見。一會兒,一個年輕姑娘牽著一位盲眼老人上茶樓來,老人須發已白了大半。姑娘雖然穿著簡樸,卻是眉清目秀,麵容姣好。姑娘向眾茶客彎腰鞠躬以禮說道:“我給各位大爺們唱一段小曲助茶興,大爺們若高興即賞幾個小錢,小女子先行謝過。”說完,老人便拉起二胡,姑娘放開如鶯歌喉唱起曲來,十分動聽。一曲未終,上來一個衣著華麗之人,年約二十五歲樣子,身後跟著兩個彪形大漢。那衣著華麗之人走到唱曲姑娘身前,嬉笑說道:“這妞雖然穿戴普通,人卻長得不錯,唱歌也還好聽,我尤大爺喜歡。走,到我府中去唱兩段。”姑娘低頭不敢言語。盲眼老人說:“我們家鄉發大水受大災,我爺孫倆出來唱曲混口飯吃,求大爺高抬貴手放過我爺孫吧!”一彪形大漢粗聲道:“不識抬舉的東西,縣太爺家尤公子要你去還敢不去?”邊說邊伸手抓住姑娘,唱曲姑娘啼哭起來,盲眼老人跪地叩頭哀求。柳剛實在看不下去,便大聲說道:“放手,光天化日之下強拉賣唱姑娘,還有王法嗎?”另一大漢見柳剛說話便來到柳剛麵前道:“王法?我叫你知道什麼是王法!”邊說邊一拳擊向柳剛,柳剛揮拳接住,兩拳相擊,柳剛隻覺對方力道特大,自己手臂發麻,連退兩步方能站穩。那大漢哈哈一笑道:“小子這點能耐,還想英雄救美?”說著又一拳擊來,柳剛明知不敵,仍揮拳相接,這一拳,柳剛覺對方力量更大,自己右手麻痛已抬不起來,連退三步仍站立不穩,那大漢乘勢一腳踢在柳剛前胸,柳剛再也站不住,被踢倒在地,吐出一大口鮮血。眼見姓尤的和兩大漢拉著賣唱姑娘,下樓揚長而去,盲眼老人亦哭著摸著跟下樓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