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石板藏寨拉日馬
有情人終成眷屬
張安與兒子斷絕了父子關係,回到天人合一的雄龍紮嘎神山,在翁加活佛的幫助下,終於從佛學的玄機中悟出了“入世出世一念間,紅塵解脫皆由心”的道理。張安提前來到石板藏寨拉日馬,在翁加活佛的幫助下,張安父子重歸於好,按照當地風俗,參加了兒子兒媳的婚禮。張夢蝶與拉姆,在眾鄉親的見證下,在拉日馬草原上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麵的婚禮……
43 ...
張安自從與兒子斷絕父子關係後,又十分後悔,但又拉不下這張老臉,隻好再次回到讓他待了二十多年的天人合一的雄龍紮嘎神山。
張安身著紅色袈裟,一手拿轉金輪,一手轉動佛珠,口中誦念“嗡嘛呢叭咪吽”,從大轉道起步,順著紮嘎神山往上轉,途經中轉道,到得嘎絨寺,在佛音的啟發和翁加活佛的點化下,張安決定與翁加活佛一道行至頂轉道,手捧浮躁和不安的心,去“下地獄,進天堂”,體味人生之甘苦麻辣酸。
張安二十多年的佛學修為,使得他在與張夢蝶斷絕父子關係後,很快找出了與張夢蝶新生一代的思想差距。在“下地獄”的整個過程中,張安體會到了人生的不易,也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奈,感慨萬端,對翁加活佛說道:“翁加活佛,你說生命是什麼?”
翁加活佛說道:“死!”
張安詫異道:“生命是死?”
翁加活佛默默無語,隻頷首示意。
張安又問道:“那死是什麼呢?”
翁加活佛又是一個字:“生!”
張安更是摸不著邊際,驚歎道:“豈一個‘生’字了得啊!”
翁加活佛說道:“是啊,生命的終點是死,但死卻蘊藏著生,即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周而複始,無窮無盡,此自然之造化是也。”翁加活佛把張安叫到地獄的出口處,“靜心大師,你看,這個出口,它本身沒有意義,但你再看看上麵的那個洞口,那是入口,是進地獄的入口通道。如果我們隻是從平常的角度去審視,其實這兩個洞口隻是人們遊戲的兩個口子,什麼意思都沒有。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把這個地獄當做生命來體悟,你看這上麵的入口通道,就正好是通向死亡的通道,人一旦進入這個洞口,就意味著生命在一步步走向終結。我們在經過這一探險之後,幾經周折,最後又來到了這個出口,就意味著生命又從死奔向了生,這就是生命的軌跡,生命的本質是死,死的目的是為了更加美好生命的更生。”
張安誦念了一遍“嗡嘛呢叭咪吽”之後,說道:“聽得活佛一些話,勝讀十年書……我好像懂得了一些道理。”
翁加活佛繼續說道:“靜心大師,自然有時就是神奇,你看這裏有一個地獄,那裏就有一個天堂與之對應……”翁加活佛把張安帶到了“天堂”處,“靜心大師,你是一個對藏傳佛學有一定研究的人,我想你在佛學學習中一定得到了許多感悟,領會到了藏傳佛學的精髓,加上我們剛才在‘下地獄’的曆險中,也明白了‘生與死’這一對相依相隨的夢幻組合的真諦,現在也請你用心去體驗一下‘上天堂’的快樂與痛苦吧!我相信,你在‘上天堂’的過程中,一定會收獲不少的!”
張安在“上天堂”的過程中,很是費了一點力,才到得出口。張安伸出兩臂,盡力用手掌吃住出口山崖壁體的凸起物,一步兩步三步地奮力往上攀登,總算出得天堂口。張安俯瞰紮嘎神山,感慨萬端,一邊抹著鬢角的汗水一邊說道:“真是不易啊!”
翁加活佛引領道:“靜心大師,你體悟到什麼不易了?”
張安說:“我原以為‘下地獄’艱難,沒有想到‘上天堂’更為艱難!”
翁加活佛:“我沒有說錯吧,我們的靜心大師就是與眾不同嘛!在‘下地獄’與‘上天堂’的過程中領悟到了常人沒有在意的生命本質。”
張安謙虛道:“翁加活佛,願聽其詳!”
翁加活佛:“靜心大師,你看,我們來到人世間,都是在為‘生’而奔跑,不管我們奔跑得多麼美妙,奔跑得多麼帶勁,甚至奔跑得多麼有質量,但最終我們奔跑了一生,結果還是一個‘死’字。在‘生與死’之間,你體悟到了什麼?”
張安說道:“在‘生與死’之間,我體悟到了‘生’不容易,‘死’太簡單!”
翁加活佛:“我們隻要元氣在身,就隻能為生命奔跑,因為奔跑,所以‘生’就太苦,我們也隻能從苦中找樂,我苦我快樂!‘死’隻是一個結點,是‘生’的結點,但它又是另一個‘生’的起點,世界由此生生不息,無數個細小的生命構成了一條生命的長河,浩浩蕩蕩,永不停息。這正所謂‘生即死,死即生’,生死兩相依,生不可恨,死不可怕,苦樂就在生死間!”
張安一邊聽翁加活佛的講解,一邊不斷地進行思想鬥爭,尋求與兒子張夢蝶的感情修複點。
翁加活佛拉著張安的手,一語點醒夢中人,“靜心大師,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啊!”
張安感情複雜起來:“翁加活佛,這……我……”
翁加活佛:“入世出世一念間,紅塵解脫皆由心啊!”
張安經翁加活佛點化以後,心裏亮堂了許多,心情也舒暢起來,明白了與兒子的思想交流障礙處。此時,張安也明白了,對佛學的修煉學習,隻要有心,也不必在乎外存的形式。張安已經打定主意,他一定要參加兒子和拉姆的婚禮,好好見證一下這千裏之外的奇緣姻緣。
張安掐指一算,兒子張夢蝶與拉姆的婚期馬上就要到了。為了改善與兒子的關係,恢複父子關係,張安奮筆疾書,給兒子和昔日恩愛的妻子英子寫了一封感人肺腑的書信,請翁加活佛作為中間的調解人,奔走協調,化幹戈為玉帛。
44 ...
張夢蝶與拉姆的婚期已經越來越近了。
在張夢蝶和拉姆的邀請下,妹妹張思思也從海南趕了過來,加入到張夢蝶與拉姆的婚宴籌備隊伍中。
初到梁茹的張思思,無法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一是因為哥哥即將告別單身行列,二是梁茹的美景仙山不時地扯著張思思的眼球,想好好觀賞個夠。為此,張思思搞起了統一聯盟,先是拉攏媽咪英子和後父約翰遜,再是拉攏嫂子拉姆,最後說服哥哥張夢蝶。
張思思的統一戰線搞得非常成功,大家都同意先到石板藏寨拉日馬去看一看,進一步完善婚宴方案。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先睹為快。
在取得大家的支持後,張思思對拉姆說道:“我的漂亮嫂子,你是學旅遊的,又是我哥的臨時導遊,我們到石板藏寨拉日馬進行踩點時,你一定要給我們介紹一下沿途的秀美風光哈!”
拉姆看著張思思,輕啟朱唇,微笑著說道:“思思,放心吧,我會讓你滿意的!”
第二天,天剛放出一絲亮光,張夢蝶一家和拉姆一家都早早地起床了,圍坐在藏桌前,喝著酥油茶,挼著糌粑,吃著幹牛肉,其樂融融,滿屋子充盈著喜氣。
張思思背好旅行包,拿好數碼相機,在布魯曼大酒店的壩子裏轉悠了幾圈,一陣哢嚓哢嚓之後,隨大部隊向石板藏寨拉日馬進發。
看著大家都已經準備停當,拉姆還是有些不放心,畢竟這些人都是為了她和張夢蝶的婚禮而去的,她不能讓大家有任何的閃失,再次提醒道:“親愛的雙方阿爸阿媽、思思妹妹,還有各位親朋好友,由於我們要翻越海拔4849米的紮巴加果山,山中地形複雜,地理環境奇特,立體氣候明顯。從山穀到山頂要經曆‘一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奇異自然現象。現在,請大家再查檢一下隨身物品是否帶齊,氧氣瓶、葡萄糖和厚實的衣物是否充足!”
大家齊聲說道:“都準備好了!”
拉姆高興地看著大家,幸福地微笑道:“那好,我們出發吧!”拉姆說完就鑽進了張夢蝶的車。
車子緩緩駛出布魯曼大酒店,穿過磨坊溝,經過阿呷寺(該寺是因一位名叫阿呷的活佛所建而得名的,至今已有400餘年曆史,寺中藏有約300平方米的珍貴壁畫和20多幅以釋迦牟尼生平事跡為內容的唐卡畫),進入甲拉西溝河穀地帶。河穀兩岸穀坡陡峭,穀寬200~500米,水流時緩時急,形成了大小不等的洪積扇或衝積扇,扇麵上多已開墾成耕地,三三兩兩的房屋、村寨便散落在這些河穀之上。
張思思看到河穀兩岸的美景,讚歎不已,舉起手中的相機不斷地把美景收入鏡頭中。張思思一邊拍攝一邊慨歎:“我愛,我的自然;我愛,我的梁茹……”
初來乍到的張思思,從心底愛上了梁茹,很是讓拉姆感動,拉姆補充道:“思思妹妹,你還不知道,這河穀兩岸遍布著自然生長的三棵針沙棘、高山柳樹和一些不知名的灌木叢。初春時節,漫坡的灌木叢中,絢麗嬌豔的花綴滿樹梢。夏季滿山綴綠,深秋層林盡染,冬季雪花掛滿樹梢。無論哪個季節,當你靜佇於山穀間,沐浴在濕潤清甜的空氣中,觀賞微風吹拂的兩岸高山柳林時,你會感到天地之間似乎已無人跡,忘卻了塵世的一切煩惱,甚至忘卻了時間的存在。這種‘天人合一’的特有之感,是追求返璞歸真、回歸自然的人們夢寐以求的理想境界。正是這樣,一年四季到這裏來旅遊、散心、探險、尋求心靈慰藉的人絡繹不絕!就是我們本地人,也會抽時間到這裏來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哦!”張思思興趣盎然道,“整個梁茹隻有這裏才是這樣的嗎?”
“不是!”拉姆眉飛色舞道,“我們梁茹,處處是美景,時時有驚喜,隻要你有時間,你就會隨時得到快樂!”
“難怪,我的爸爸這一來就是二十五年,這二十五年間他都不願意離開梁茹一步!”
“是啊,我們梁茹不隻是山美,水美,人也美。我們梁茹不隻是男子的紅發辮吸引人,女人的長發小辮子也是魅力無限,尤其是我們這裏的藏文化更是博大精深,異彩紛呈,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尤為絢爛奪目……”拉姆如數家珍。
“拉姆嫂子,我看出來了,我的哥哥這次來尋找爸爸,真是太幸運太幸福了!不但找到了爸爸,還收獲了愛情,為我找到了這麼漂亮的嫂子!”張思思高興道。
拉姆被張思思這樣一誇獎,臉刷地一下紅到了耳根子。
張思思又對張夢蝶調侃道:“哥,你來都大豐收了,我還是青黃不接呀!”
張夢蝶也輕描淡寫道:“思思,那你海南的那個他咋辦啊?”
張思思也打趣道:“讓他到天涯海角‘抗日’去!”
“哈哈哈……”張夢蝶和拉姆同時笑開了花,拉姆說道:“既然這樣,好啊,嫂子為你找一個紅發辮哈!”
張思思也不拒絕,說道:“好啊,就讓我們兩兄妹都與梁茹結下姻親!”
拉姆說道:“如果你找了紅發辮,那我海南的那個妹夫咋辦啊?”
張思思:“抗日啊!”
拉姆笑道:“你就忍心讓別人走他的路?那他……”
張思思接道:“就讓他無路可走好了!”
張夢蝶手握方向盤,取笑道:“拉姆,你給海南的妹夫發條短消息,就說張思思遠嫁四川梁茹了!”
“好的!”拉姆拿出手機,把內容寫完,正待張夢蝶說號碼時,張思思一把從拉姆的手中把手機搶了過來,快速地抹去,嘿嘿笑著說道:“哥,嫂嫂,我跟你們開玩笑的,你們還真當真了呀!”大家又是一陣哈哈大笑。
汽車在山腰繞行,在奔向石板藏寨拉日馬的45個大於90度的彎道上書寫人生。
穿過車窗而望,山的左邊是低矮的高山灌木林,似含情脈脈溫柔婉約的藏家女,微笑著向我們點頭致意;山右邊挺直雄壯的鬆樹,像“梁茹娃”那樣英勇神武,極具陽剛之美。因為高山灌木喜歡向陽幹燥的環境,而鬆樹在潮濕的土壤裏容易生長,所以就形成了一山之間布滿兩種迥然不同的樹木的奇異自然景觀。
張夢蝶、張思思、拉姆在說笑間,終於到達紮巴加果山(漢語意思是“有回聲的山”)山頂,張夢蝶停下了車,張夢蝶和張思思都各自拿出數碼相機,盡情地拍攝,觀賞雲海。張夢蝶、張思思站在山頂上,舉目四望,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張夢蝶除了拍攝山巒之外,還不時地把拉姆的倩影也攝入其中。張思思則盡情地拍啊歌啊舞啊的,也乘哥哥嫂子不注意的時候,把他們的嬉戲也抓取在相機中,以供茶餘飯後的談資。
紮巴加果山的雲海,交相輝映的原始森林和蔥蔥鬱鬱的人造林,加上山間那迂回曲折似哈達、似玉帶、似長龍從天盡頭款款而來,飄然而去的“回頭線”,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天上人間畫卷。對於長期生活在海南的張思思來說,這簡直就是人間奇跡。她不斷地轉移拍攝角度,擺出了各種姿勢,恰似仙女下凡。
越過紮巴加果山,魂牽夢縈的天堂拉日馬就活脫脫地展現在了張夢蝶、張思思等人的眼前。張夢蝶感到眼前一亮,心中蕩漾起了一種快意,手握方向盤的姿勢也瀟灑了許多。
張思思問道:“拉姆嫂子,拉日馬是什麼意思啊?我一直都在想,就是想不明白。”
拉姆講道:“拉日馬,取‘美如仙境,安居樂業’之意。這裏曾是梁茹(新龍)至康定這條茶馬古道的貫穿之處。相傳在遠古時代,天堂裏有一位神仙偷偷跑下凡塵,遊曆山川大地,遨遊自由天穹。當隨意雲遊至拉日馬連綿起伏的草原時,被這裏綺麗風光深深吸引,從此不願返回天界。於是定居在這人間仙境,守望著這片淨土,輔佑早出晚歸、勤勞純樸的牧羊人。故拉日馬又有‘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說。還傳說嶺·格薩爾王到梁茹(新龍)降妖覆魔翻越麥柯山稍息時,看見拉日馬美景,竟來不及穿上戰靴,情不自禁要去擁抱這曠世美景,今天,戰靴化石依然可見。”
張夢蝶一邊駕駛著汽車,一邊聽著拉姆講述拉日馬的故事和傳說,幾乎忘記了駕駛地疲勞。張思思更是像在童話世界裏分分秒秒地成長,像風一樣的長成,感受聽拉姆講拉日馬的故事和傳說,自己也像風、像雲,又像霧,隻覺得自己已經飄飄然不能自持了。
拉姆正講得津津有味,汽車已經到達了鬆林口。
拉姆對張思思說道:“思思,你看,這鬆林左上方向陽的草地上有一佛學院,專供紮巴(男僧侶)學習佛經,右上方溝邊的佛學院專供覺姆(女僧侶)學習。穿過這片林帶,我們就開始進入拉日馬主要景區了。”
柔情萬種的拉日馬草原,像一卷嫩綠的地毯,在張夢蝶和張思思等人的麵前緩緩展開。茫茫原野上,綠草如茵,鮮花初放,牛羊遍地,雄鷹在蔚藍的天穹上瀟灑盤旋。波光粼粼的拉曲河,蜿蜒於草甸之間,蕩起層層漣漪。河裏嬉戲的七星魚、野鴨,流連草原的旱獺、野犛牛等珍禽異獸與五色帳篷構成了原始、古樸、壯麗的畫麵。美麗的拉日馬草原,是一幅由心醉神迷的草甸、蔥綠蒼翠的林海、冰清玉潔的雪峰、千嬌百媚的溪流和神秘古老的藏傳佛教文化構成的濃墨重彩山水畫。身置其中,打兩個滾兒,或者幹脆躺在這綠色的草地上,感受心靈像輕飄自由的浮雲,盡情呼吸,盡情高歌,盡情暢想,盡情享受陽光、綠草、鮮花、藍天、白雲……
拉姆帶領張夢蝶和張思思等人來到林間草原深處,錯落有致的帳篷躍入眼簾,拉姆說道:“夢蝶、思思,這是我們遊牧民放牧時的棲息之所。”
看到成片的黑色帳篷,張思思搶先說道:“這些牧民朋友就這樣生活?”
拉姆點點頭,深情地望著前方成片的帳篷。
張思思又問道:“這些牧民一年四季都住在這裏?”
拉姆:“不是。水草豐茂的春夏期間,牧民們就把牲畜趕至海拔較高的地區放牧;臨到水草枯萎的冬季,他們又趕著牛羊,舉家搬遷到山下居住。”
張思思以明察秋毫的眼睛觀察到:在這片黑色的帳篷裏邊,還不時地夾雜著一些新式帳篷,遠遠望去,這些帳篷上麵好像還寫有文字。這些另類的帳篷就像藍天上掉下的藍色碎片,鑲嵌在綠色的地毯上,形成了美麗的花邊圖案。張思思問道:“我的好嫂子,這些帳篷咋個不一樣呢?”
拉姆看了看這些錯落有致的帳篷,說道:“這是我們傳統的牛毛帳篷和新生活帳篷。”
張思思不解道:“有區別嗎?”
拉姆點頭道:“有,區別可大啦!”
張思思說道:“嫂子,你能給我講講嗎?”
拉姆道:“沒問題。”拉姆頓了一下,“你想先聽哪一個?”
張思思指著黑色的帳篷道:“先聽黑色的那個帳篷吧。”
“好的。”拉姆說道,“帳篷因地區不同,也呈現出不同的式樣。這與當地的文化和人們的喜好有關,加上材質不同,展現在人們麵前的帳篷也就千姿百態了。在我們梁茹,拉日馬的帳篷樣式多樣,特色各異,牧民大部分使用的是牛毛帳篷。牛毛帳篷是先把牛毛撚成線,紡成一塊塊的牛毛片,然後再編織成形,帳篷一般為黑色,門麵朝東,吊有布帷,篷頂有天窗。帳篷正中間安置有簡易的石(土)灶或鋼爐,正上方供有佛像,四周放有箱籠、皮袋、床墊。當你走進帳篷時,遊牧民族世世代代的生活留痕,便一覽無餘。”
“哦!”張思思好奇地又問道,“那這裏的牧民平時生活……”
還未等張思思說完,拉姆說道:“這裏的牧民平時多以糌粑、酥油、牛奶、酸奶、牛肉、奶渣等為主食,茶是每餐不可缺少的飲料。”拉姆說到這些美食,不自覺地吞了一泡口水,繼續說道,“牧民熱情好客,常以酥油湯、人參果、牛肉、牛奶等可口食品款待貴賓呢!”
“真的嗎?”張思思也有些心動了。
“真的。”拉姆笑眯眯地看著張思思,“思思妹妹,你想不想親自體驗一下?”
“好啊!”張思思迫不及待地說道。
拉姆打了一個響指:“兩邊的阿爸阿媽、夢蝶、思思……請隨我走進帳篷,體驗一下遊牧生活,體驗我們的先民們創造的文明吧!”
張夢蝶、張思思被牧民的生活陶醉了,這是在大都市裏無法找到的恬靜生活,既古樸,又不失現代文明;既粗獷,又飽含著細膩;既豪放浪漫,又充盈著溫馨與恬靜……張思思不斷地穿梭在各個帳篷間,任其情感奔流。
張思思來到另類的帳篷前,完全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仔細地觀察著這新式帳篷。張思思說道:“什麼是帳篷新生活?”
拉姆講道:“思思,你現在看到的就是我們四川省正在開展的牧民新生活行動,也叫帳篷新生活。你剛才也看到了,盡管我們的牛毛帳篷有它的獨特性,但它也存在一些不足。省委省政府和州縣黨委政府為了改善我們牧民群眾的生活質量,經過多次的調查研究,結合牧民的生產生活實際,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了牧民定居行動和牧民帳篷新生活活動。通過牧民定居行動,解決了我們牧民世世代代逐水草而居的原生境況;通過帳篷新生活活動,有效解決了人畜共處一室的矛盾,也有效防控了人畜疾病共染,提高了生活質量。你現在可以進入新生活帳篷裏,感受感受!”
張思思等人走進寬敞明亮的新生活帳篷裏,心裏頓覺舒暢了許多。大家圍坐在藏桌前,牧民朋友一會兒就把香噴噴的酥油茶、人生果、糌粑、風幹牛肉等擺放到藏桌上,讓大家盡情地品嚐。
張夢蝶、張思思在盡情體驗夠藏家牧民生活後,又駕著車往前走。經過一陣顛簸之後,一片被綠樹映襯、群峰環繞的狹長草地映入了大家的眼簾。這就是拉日馬草原最誘人的景點之一——“澤魯多”。張思思興奮地叫道:“哥,快停車!快停車!”
張夢蝶停下車,張思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拉開車門,徑直向這林間草原奔去。口中不斷地高聲呼喊:“親愛的大草原,我——愛——你……”張思思的聲音在這林間草原的上空回蕩著,引得天上的雄鷹也來助興,在高空中自由地翱翔……
張夢蝶對拉姆說:“親愛的,你今天給了我們很多驚喜!”張夢蝶趁妹妹思思不在,一把將拉姆攬入懷中,把兩片熱熱的唇片緊緊地壓在了拉姆翕動的兩張櫻桃唇片上,久久地不願分離,拉姆不斷地湧動著高挺的胸脯,張夢蝶傳達的愛意已經收到。
“嗯哼。”紮西背對張夢蝶和拉姆的車輛,幹咳了一聲。
張夢蝶趕緊鬆開兩張貪婪的唇片,向車窗外望去,紮西阿爸的紅發辮像一團紅紅的火燒得張夢蝶和拉姆滿臉通紅。張夢蝶舉著一張紅臉說道:“紮西阿爸,我……”
“好女婿,啥也別說了!”紮西一本正經地說道,“我啥子都沒有看到。”
“阿爸!”拉姆拉住紮西的手,撒嬌道,“你看嘛,人家都……”
“拉姆,你馬上就要成為人家的新娘了,阿爸管不住了……”紮西有些醋酸道,“你愛幹啥就幹啥,反正阿爸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阿爸……”拉姆又想說什麼,被紮西阻擋住,說道:“你和夢蝶不去體驗一下這美好的草原生活?”紮西用眼睛示意,又覺得沒有把話說清楚,補充道:“你看人家張思思,她就會體驗草原生活嘛!到了草原,你們馬上都要結婚了,還不一塊兒體驗草原上的情和愛?”紮西話匣已經打開,“拉姆,夢蝶,你看我和你們誌瑪阿媽剛結婚那會兒,一有時間就到草原上放歌,述說衷腸,那多浪漫多帶勁兒啊!”
“你個鬼老頭子,當著女婿女兒的麵,你就知道出我的醜。”誌瑪紅著臉嗔怪道,“你不怕丟人我還怕呢……”
“哈哈哈……哈哈哈……”大家都低下頭,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
張夢蝶和拉姆因為正處在興奮期,即將走入聖殿紅地毯的新人,手牽手,向林間草原奔去。看到張夢蝶和拉姆手牽手奔跑在林間草原上,那種幸福與溫馨,雙方父母又再一次爆發出清脆的笑聲,那是一種幸福和甜蜜的笑聲,都是從心泉中滾落出來的!
張夢蝶、拉姆、張思思三個年輕人,在林間草原上盡情徜徉之後,拉姆說道:“夢蝶、思思,這裏叫‘澤魯多’,這裏曾被意大利一位攝影愛好者讚譽為‘東方的阿爾卑斯’。一到夏季,你會看到牧民從四麵八方趕著馬群,身著節日的盛裝,來到這裏搭起各式各樣、五彩繽紛的帳篷,殺牛宰羊、載歌載舞,常常是以‘賽馬節’、‘鍋莊節’方式來歡慶豐收。在賽馬會上,你會領略到英雄格薩爾王率領千軍萬馬降妖伏魔的排山倒海之勢;會看到能騎善射的梁茹(新龍)漢子駕馭駿馬,以矯健的身影在馬背上翻飛各種姿勢。他們極富感染力的表演,使你感到藏民族世世代代的英雄故事就在勇士們的吆喝聲中、在馬蹄奔騰的踩踏聲中如歌似舞地流淌出來。隻要你留心,各色的風馬旗隨處可見。千百年來,高原牧民就是在風馬旗下,從母親的懷抱中下地走動的那一天起,就會追隨先輩們的足跡踏上輪回之路,敘述著信仰者虔誠的夙願……”
張夢蝶和張思思不約而同地鼓起了掌,既為這裏的美景鼓掌,也為拉姆的美妙講述鼓掌,更是為即將在這草原上舉行的婚禮鼓掌。
拉姆繼續道:“夢蝶、思思,拉日馬不僅風光秀麗,還盛產蟲草、黃七、貝母、紅景天、雪蓮花等多種珍貴藥用植物。棲息著盤羊、獐子、麂子等幾十種珍禽異獸。這裏還有‘棒打獐子,瓢舀魚’的美譽……”
張思思說道:“你說的‘棒打獐子’我看太殘忍了一點,‘瓢舀魚’倒還是比較好的活動,那我們去體驗一下好嗎?”
“嗯,沒問題。”拉姆說道,“請隨我來。”
在拉姆的帶領下,張夢蝶和張思思來到了小河邊。清澈的河裏成群結隊的土魚正在歡樂地嬉戲,自由地遊來遊去。張思思不忍心去打亂這群披著黃色外衣的土魚的生活,隻是拿了一根細細的木條,輕輕地攪動著流水,這些黃色土魚頓時蜂擁而上,以為有人來為它們投放食物了。張思思百思不得其解,問道:“我的好嫂子,這些魚兒咋都跑過來了呢?”
拉姆笑道:“我的好妹妹,你還不知道吧,我們這裏的魚長期生活在安寧的環境中,平時也沒有什麼人來打攪它們,來遊玩的客人看到這些自由自在的黃色土魚時,都會向它們投放食物,我想你剛才在攪動流水裏,這些魚兒以為你要給它們投放食物呢!”
“哦,是這樣啊!”張思思說道,“嫂子,你身上有吃的嗎?”
“我早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拉姆一邊說一邊把一團糌粑交到張思思的手中,“妹妹,你要把這一團糌粑弄散了,然後再把糌粑投放到水中,不要全部投放,一點一點地投,這樣才不被流水衝走,魚兒才能全部捕捉到這些食物。”
張夢蝶和張思思在河邊喂了一陣魚,對生命有了太多的感悟。張夢蝶感歎道:“這裏真好!人與自然十分和諧。”張思思靈機一動,說道:“哥,嫂,我看,你們的婚禮就在這裏舉行,搭上帳篷,擺上藏式餐桌,鋪上藏毯……綠草地,紅地毯,五彩繽紛的服裝就像這草原上盛開的格桑花……唉,真是美,太美,太絕了!”
張夢蝶、拉姆相互看了一眼,達成了默契,為了照顧妹妹思思的情感和好意,同聲道:“這主意不錯!”
“那……”張思思看著張夢蝶和拉姆,“我們去征求阿爸媽咪的意見?”
“OK!”張夢蝶和拉姆又異口同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