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年,一八五六年,布魯曼挑選患過天花有免疫能力的人組織了一支精銳的先鋒隊,再次向理塘土司決戰,布魯曼號召起義軍將士:“要為死去的兄弟報仇,要在敵人身上尋找失去的東西。”由於起義軍個個義憤填膺,人人英勇殺敵,理塘土司屢戰屢敗無心戀戰,便趁起義軍尚未攻下官寨之機,攜眷向西藏逃竄,寺廟的喇嘛也跟著紛紛出逃,布魯曼乘勢下令“火速前進”,理塘被占領。
起義軍占領理塘後,下令摧毀理塘土司官寨和要道上的橋梁,還燒毀了敵人的防禦設施。布魯曼還宣布:“凡是投降,歸順的人一律不殺、不搶,仍在原籍安居樂業。”“對寺廟的陳設法器、經書、物資一律不動。予以保護。”有一次,當有人在慶功會上用了寺廟大殿菩薩前的七個銀質大淨水碗來盛酥油、粘巴人生果、奶渣等七種食品,為他祝賀功勳時,他嚴詞拒絕:“這是菩薩用的東西,我不能用,趕快送回去。”這一無聲的舉動,受到了廣大僧人的擁護,寺廟的老喇嘛組織僧人向起義軍首領敬獻哈達,並接受其指示,動員那些逃避的喇嘛、紮巴返回寺廟,老百姓得知寺廟受到保護,也紛紛從深山老林轉回家中。
在起義軍攻打理塘時,理塘的一戶富裕人家叫拉汪仁增,沒有幫助理塘土司打義軍,對起義軍十分同情,布魯曼即把女兒澤翁誌馬嫁他為妻,然後,拉汪仁增還通過規勸,使毛亞土司歸順起義軍。
從此,理塘土司的原有轄區,完全被起義軍占領,並派了頭人管理。
進兵巴塘失利。
巴塘是清朝中央政府通向西藏必經之道,又是官府糧食、鹽茶、武器儲備之地,清朝的欽差大臣和西藏信使,公文信件也必須在巴塘停住,換限通行的印信號紙,因此,清政府認為“若巴塘再為吞並,則江卡亦難守”。故而清兵在此堅守。
在起義軍攻打理塘的同時,布魯曼下令將四麥貢布率領一支起義軍前往巴塘一帶活動,以防西藏援軍。占領理塘後,起義軍在布魯曼率領下日夜奮戰,圍困了巴塘。正當起義軍即將攻下巴塘的關鍵時刻,突然天花病疫傳到巴塘。巴塘土司的士兵因天花死亡不少,在起義軍中,也有不少將士沒有在戰場上倒下而在瘟疫中犧牲,為了保持戰鬥實力,布魯曼下令起義軍迅速離開這塊瘟疫流行之地,退到理塘與巴塘交界一帶整休。
進兵明正土司。
明正土司與章穀土司、德格土司都有姻親關係,關外各土司前去康定會見清朝官吏時,從地理位置上講都要通過明正土司領地,尤其是明正土司每次都同清軍一起向起義軍進攻,因此,決定懲罰明正土司,而明正土司也自知理虧,在道孚的籠燈壩子設防。
布魯曼針鋒相對派布呷馬和熱格阿六帶領幾百名騎兵夜襲籠燈壩子,雙方展開了激戰,明正土司的地方武裝傷亡慘重,遺屍遍野;布魯曼又派另一支起義軍截斷守兵後路和物資供應,不久,守兵處於困境,隻好撤退,起義軍乘勝追擊,一直追到丹巴革什紮一帶。
後因起義軍將士不熟悉路線,途中又常遭伏擊,加之氣候不適應,離瞻堆又遠,隻好撤兵道孚一帶駐防。
官兵圍剿起義軍。
清鹹豐年間,起義軍進入了全盛時期,號稱“瞻堆八萬”人馬,據地千裏,威震全康區,東占打箭爐,西至昌都,北至青海玉樹巧族,南到理塘,促使西藏地方政府乃至清王朝統治者受到了嚴重威脅,“擾害川藏大道,陰塞茶道,各土司及康巴,西藏一帶,實不堪其苦,覷皆誌切同仇”,“已成台藏心腹之患”。此間,起義大軍本應趁清王朝“鞭長莫及”之機進軍西藏,但布魯曼等領袖逐步變得驕傲自大,在戰爭歲月裏患難與共,在和平環境裏,則享受難同,遠離士兵,脫離群眾,乃至分裂,特別聽信了混入義軍內部的敵人夏格白馬勒朱的花言巧語大修官寨,建築碉樓,選美納妾,沉於紙醉金迷的生活,對農奴越來越殘暴,甚至連烏鴉都不準飛過他的房頂上空,在他的官寨兩邊山上安排戰士守護,如有烏鴉飛過必須射落或轟走,否則將治死罪。在敵人的腐蝕下,忘卻了進軍西藏的計劃了,使起義軍開始從興盛走向衰弱。
同治年初,太平天國革命逐漸走向失敗,這就使清王朝有機會騰出兵力來鎮壓各地起義軍,四川總督駱秉章到任時,以明正土司為首的各路土司,多次聯名奏請清王朝中央政府出兵鎮壓起義軍,但川督卻認為“瞻堆巢深地險,眾土司又各心誌不齊,若由內地調兵前往,天時地利皆非所宜,不獨徒麾餉項,但恐兵連禍結”。況且,“當此川省防剿吃緊,更不值以有用之兵響,置諸無用之地,臣等非為畏難起見,實因權其輕重緩急,而慮患不可深也”,以此理由把出兵之事擱下來了,其目的是,四川有石達開之亂,川督處於不暇兼顧,隻能用大兵圍剿石達開。
同治二年(1863年)三月,清王朝中央政府一麵命令駐藏大臣滿慶“委派番員,待兵借餉,並約會三十九族,調集各路士兵,防剿瞻堆西北兩麵”,一麵又令四川總督駱秉章調集康定及理塘、巴塘二台文武各官,作為先遣部隊星夜前往。駱秉章則督同明正土司及大小金川等處官兵,分東南兩路圍剿起義軍,這樣,就形成了東西南北四麵合圍之勢,人數之多,非琦善時可比,僅就西藏地方政府就調集有一萬三千餘名官兵,川兵人數自然比藏兵多,加之各路土司兵力,總兵力超過起義軍三萬多人的幾倍,川督駱秉章“撥餉銀四五萬兩,並撥火花四五萬斤,配帶鉛彈”,清朝中央政府又“至漢番損糧京餉共銀五萬三千七百三十六兩,存於西藏糧庫,暫濟支放”。
布魯曼領導的起義軍聞訊後,也趕緊調兵遣將,構築工事加強防禦。
一八六五年(清同治四年)西藏地方政府軍隊(簡稱藏軍),從康區逃亡的頭人中挑選精幹向導,一舉攻達金沙江邊,西藏三大寺僧對內部的敵人暗中接應,敵軍抵達江達、白玉一線,雙方激戰數十月,各自傷亡重大,尤其是起義軍將士英勇與敵人正麵還擊之時,奸細夏格白馬勒朱從起義軍背後襲擊,造成起義軍慘敗,傷亡不計其數,駐德格的起義軍大將勒吾馬節節退敗,火速向布魯曼告急,布魯曼令具有作戰經驗的大將普雄戰鬥率三百騎兵前往增援。
普雄戰鬥奉令後,偵察到藏軍首領赤滿駐在汪布堆,立即率隊向石渠開拔,迂回包圍敵人,從北南下,與勒吾馬一同殲滅藏軍於金沙江邊。不料部隊在翻越石渠那納馬大山時迷失方向,延誤了行軍日期。以致被敵人識破,普雄戰鬥又率隊返回石渠後,最後,隻好領部翻雀兒山與勒吾馬的人馬會合。
這時,藏軍已占領斯更(陰山),企圖包圍更慶、普雄戰鬥率隊從陰山發起反攻,與敵人展開了英勇的激戰,後來,敵我兵力懸殊過大,起義軍隻好後退,第二天,普雄戰鬥又組織起義軍充分利用地形再次向藏軍發起進攻,起義軍人人作戰勇敢,個個以一當十,終於擊退了敵人,解除了更慶的包圍之勢。此後,勒吾馬不許普雄戰鬥的人馬進入其所守護的更慶兵營,造成雙方分裂局麵,互不相助。
藏軍趁機增加兵力,包圍了更慶,截斷糧源,勒吾馬率領起義軍英勇抵抗,最後在人無糧、馬無草的情況下,隻好後撤。
再說:藏軍在包圍更慶之際,普雄戰鬥在營地患重感冒,臥床不起,喇嘛打卦說:“你打了神兵,所以得此惡報,西藏三大寺念的咒經,在你身上得到應驗。你要免除災難,隻有快向神兵請罪。”病情果然始有好轉,逐漸康複。從此,普雄戰鬥也認為藏兵是打不得的神兵。秘密地向敵人立誓不再抵抗,同意與敵人保持聯係,這個起義軍的叛徒,受到敵人的讚揚,並答應給他報功,請西藏地方政府委官職。
起義軍在撤退之前,將德格土司官寨和起義軍兵營同時燒毀,除運走部分財物之外,其餘全部分給了當地群眾。
起義軍從德格撤退途中,翻越雀兒山時又受到更格白馬勒朱武裝的阻擊。起義軍被衝散,布魯曼的兒子被打死,許多部將下落不明。
勒吾馬率殘部退到瞻堆後,普雄戰鬥也率隊撤回瞻堆。
藏軍占領了德格。
德格失守後,布魯曼立即召集勒吾馬、聶瓦尤布澤丁、普雄戰鬥、喇嘛澤仁等將領到瞻堆,商計對策,主和、主戰意見不一,尤其是將領之間互相攻擊,推卸責任。“我們已經失敗,不宜再戰。”早已投降敵人的普雄戰鬥說。
“寧可戰死疆場,絕不臨陣脫逃!”勒吾馬堅定地說,並指責普雄戰鬥是膽小鬼,以普雄戰鬥、喇嘛澤仁為代表的將領主張和,派人與藏軍談判;以勒吾馬、聶瓦尤布澤丁為首的將領則主張堅決抵抗、戰鬥到底,還有人主張縮短路線,集中兵力固守瞻堆,眾說紛紜,意見不一。
起義軍首領布魯曼聽了大家的意見後,果斷地說:“大敵當前,團結對敵十分要緊,隻有決戰到底,起義軍才有前途。”並表揚了勒吾馬堅決抗敵的決心,當眾獎給他一群牛馬和很多獸皮,下令給他補充兵力,固守甘孜,伺機收複德格。
接著,當場宣布撤去了普雄戰鬥的職務,再不準帶兵打仗,並令其返回爐霍安居樂業。
當勒吾馬的部隊得到補充以後,正準備重返甘孜時,藏軍已占領甘孜。勒吾馬曾配合其他起義軍多次反擊,但由於敵眾我寡,沒有成功,隻好撤退到瞻堆。獨有起義軍將領嗬曲羅科仍然堅守章穀一帶乃至後來全軍覆滅。
普雄戰鬥被遣回爐霍後,待甘孜失守,便派人到甘孜與敵聯絡,後來公開殺死起義軍次豆羅布等人以後,又假傳旨令,要駐守爐霍起義軍全部撤退,固守瞻堆。
藏軍未遇一兵一卒的抵抗,順利占領了爐霍。
藏軍占領了爐霍,又派兵從麥科牛場方向進攻瞻堆,起義軍仍在前沿陣地英雄抵抗,利用有利地形設伏擊,藏軍傷亡極大。但是,由於瞻堆內的降空寺較為有名的呷他仁增和溫波尼麥兩喇嘛,怕西藏佛主怪罪,背叛了起義軍,公開投降了敵人,這樣起義軍腹背受敵,隻好節節敗退,藏軍步步逼進,起義軍處於十分危險的境地。
東路清兵在道員史致康率領下,行至打箭爐而畏縮不前。
藏軍占領德格、甘孜以後,又分一路迂回到理塘,以圖從南向北夾攻起義軍。“藏軍隻備四月口糧”則每到一處以掠奪財物為主,連身無分文的清朝士兵,也被“剝衣奪食”。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支援起義軍消滅敵人,由於駐紮在理塘一帶的起義軍將領聶瓦尤布澤丁率眾英勇殺敵,藏軍大敗,俘虜了不少敵兵。南線陣地仍在起義軍手中。但是,在西、北、東部戰場連遭挫折。敵軍步步逼進,形勢萬分危急,布魯曼立即下令聶瓦尤布澤丁率隊返回瞻堆,以固守起義軍大本營。起義軍全部撤走後,藏軍又占領了理塘,眾官兵和各土司的聯合圍剿,從同治二年至同治四年六月,相持了兩年多時間,盡管敵軍不斷增加兵力,在兩麵夾攻,經過上百次的戰鬥,仍未取得殲滅起義軍的目的。但是,起義軍內部,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諸如夏格白馬勒朱、普雄戰鬥等內部敵人與敵軍相互勾結起來,瓦解起義軍,有的出賣起義軍機密,有的武裝叛變,有的逃奔藏軍。
布魯曼處於這嚴重關頭,下命令起義軍固守瞻堆各個要塞。
但是,敵軍從四麵八方,蜂擁而來,盡管起義軍將士們與成十倍、百倍的敵人拚死搏鬥,但包圍圈仍在不斷縮小,駐守在茹龍寨的東登貢布,已被敵軍包圍,東登貢布見兵臨城下,下屬頭領也無力防禦,欲投順藏軍這支神兵。為了起義軍家屬和百姓不受截殺,決定投降。與部將加居紮西、木委近巴、阿曲擁中等商議,有人提出,投“藏軍不可靠、如有詐,對你不利如何辦?”東登貢布說:“不能隻考慮我個人安危,隻要家屬和百姓能夠得到安全,其他條件我都可以接受。”最後,他歎息說:“咱首領後期太過分了,血的教訓啊!”從此臥病在床,被藏軍關押治理,於同治六年十一月“業已病痊”,“將一幹人犯解藏”,“將東登貢布以交一千裏之外,飭令營官圍築高牆,圈入囚房,一生拘禁,自畢餘年”。赤滿率藏軍從正麵進入了布魯曼駐守的波日寨前沿陣地。藏軍從右側進逼波日寨;左側又有阿批率隊襲擊波日寨。
波日寨開始處於戰火考驗之中。
在這生死關頭,起義軍將領勒吾馬、甲日拉馬澤仁、瓦則洛古澤仁等投靠了藏軍,有的潛逃了,有的不敢打神兵而棄槍他去。
公元一八六五年七月,藏軍終於層層包圍了起義軍首領布魯曼的駐地——波日寨。
在波日寨內,除了所押人質外,布魯曼隻有鄧登貢布、鬆達貢布、七麥貢布,以及家屬親信兵丁了。
波日寨地處雅礱江東岸江邊,地勢險要,碉樓高五層,牆厚五尺,糧食水源甚為充足。藏兵哪怕重兵圍困、輪番進攻,都無濟於事,因此,藏軍的帶兵官澤翁錯多吉命令赤滿與布魯曼談判,以謀趁機誘捕布魯曼,七月二十日,布魯曼迫於形勢,決定冒著生命危險親自前往敵營談判。
赤滿按雙方約好的談判地點,搭好帳蓬,並選了三十名勇敢有力氣的武士埋伏左右,自己高坐帳中,等候布魯曼的來到。
布魯曼臨走時,對家人說:“我今天去談判,藏軍如果動手,我就和他們拚了,我要做的,一定要對起義軍有利。”說完飛身上馬而去。快到談判的帳篷時,布魯曼悄悄對隨從說:“我下馬後,你要把馬掉頭牽好,等我。”道畢滾鞍下馬進了帳篷,布魯曼見帳篷四周有人影晃動,知道情況不妙,以出其不意的動作,一手將赤滿脖子捏住,一手拔出腰刀喝道:“你準備怎樣對待我!我告訴你,你膽敢動我一根毫毛,今天就沒有你的活命,你現在賭咒,否則你就出不了帳篷。”赤滿慌忙說:“我賭……我賭咒,我擔保不殺你和你的全家。”
“你們還有哪些條件?”
“首先你把德格土司釋放了。”
“可以!”布魯曼接著說,“你不是要抓我嗎?”
赤滿上氣不接下氣地說:“不……不……不抓……”
布魯曼撒開手,揚長走出帳房,等到三十名武士回過神來,布魯曼吆喝著“阿黑黑”(喊叫聲)飛馬而去。
七月二十三日,布魯曼回寨後,遵照諾言,將德格土司母子和其他被押人二百餘人,予以釋放,並告訴兩個兒子:“我們和藏軍的談判還沒有結束,藏軍已賭過咒了,人不吃咒,正如狗不吃鐵。我們和藏軍雙方傷亡很大。再去談判也可提出條件,如果你們害怕,我可以再去。”鬆達貢布說:“不去,違背了父親的指示;去,又生死難定,人死了,還知道吃什麼咒呢?現在的問題是相信事實,不是信咒!勒吾馬不是叛變投敵了嗎!現在擺在麵前隻有兩條路,不是突圍逃出去,就是血戰而死,要不就隻好自焚官寨,同歸於盡。”鄧登貢布也表示讚同。
布魯曼堅定地說:“我是快滿七十歲的老頭子了,我有決心消滅敵人,扭轉這個殘局。”
第六樂章 第二次談判——福兮禍兮
藏軍赤滿,前次受到布魯曼的突然衝擊,氣怒切齒,責備那三十名武士失職,使他蒙受了恥辱,按軍法處理鞭刑,另換了三十名武士,待布魯曼再來談判時將其擒拿。七月二十七日,鬆達貢布遵照布魯曼的指令,隨同妹夫洛色前往談判,鬆達貢布在臨行前,告別全家人說:“我此去肯定回不來了。現在的局勢十分危險,我做夢也預示不祥,但我並不後悔,請放心,我決不會給起義軍丟臉,然而你們要特別注意安全。”洛色也說:“我倆走一同走,回一起回,死一齊死。”親人們依依不舍,淚流如注,鬆達貢布最後說:“人有生死,月有圓缺,全家人遲早要分離。”又勸告妻子不要傷心,輕輕吻了她懷中的孩子,毅然和洛色騎上馬,向藏軍方向飛馳而去。
赤滿除了埋伏三十名武士外,又增加了左右哼哈二將保鏢,還暗中在桌上挖了坑道,鬆達貢布二人在進入帳篷時發現四周不僅有伏兵,而且在地下還鋪有剛從樹上剝下來的濕樹皮,明白了敵人的用意,他沉著地按照帥父的指示向赤滿提出了談判條件:“不準傷害起義軍的一將一卒;不準迫害起義軍家屬;起義軍仍在瞻堆安居樂業。”赤滿一麵表示同意對方條件,一麵暗示武士動手,鬆達貢布和洛色剛邁步往外走時,藏軍三十名武士一擁而上,起義軍的兩個勇士拔刀與敵人拚死,沒幾回合,幾個武士被砍倒,沒多久,洛色被武士擊倒活捉,鬆達貢布欲去搶救,可是他身邊有二十幾個武士圍殺無法脫身,雖然武藝高強,但要製勝眾多的敵人,確實要全力以赴,拚命拚殺,就在這關鍵時刻,鬆達貢布的腳踩上了濕樹皮,被滑倒了,終於被敵人抓獲了。
布魯曼在寨裏悉知兒子和女婿被抓捕,後悔應該聽取兒子勸告。才開始醒悟敵人毫無談判之意,不是忠義之師,自己追悔莫及。
赤滿下令將鬆達貢布捆綁後押到布魯曼寨前,脅迫其向父親勸降。鬆達貢布想,這次回不去,在我預料之中,我趁機向父親告別。鬆達貢布到了自己寨外時,高聲喊:“阿爸,阿媽!財產不給敵人,飲食不給魔鬼,敵人是不講信用的。”藏軍見狀,當即用刀將他劈死,布魯曼耳聞目睹,吼叫著:“此子死,吾事去矣?”同時舉起火槍,顆顆仇恨的子彈射向藏軍……
藏軍在呐喊,在攻寨。
布魯曼令人向藏軍喊話:“我們願意談判,你們派人到寨前來。”藏軍求勝心切,又自知虧理,隻好派人前來談判。布魯曼動員所有人作好射擊準備。藏軍談判者及隨從武裝,剛進入射擊圈,就被起義軍打得人仰馬翻,“中槍傷亡甚多”。
七月三十日夜間,布魯曼見勢難守,令自己兒子放火焚毀舊官寨,把所有人馬集中於新碉樓內,“仍據守不降”。藏軍連日督戰,布魯曼和子鄧登貢布、七麥貢布居高臨下,輪番瞄準敵人射擊,相持數日,藏軍傷亡五十餘人。一八六五年八月,布魯曼見彈盡糧絕,藏軍兵臨城下,自己點燃了波日碉樓,濃煙滾滾,一片火海,布魯曼及剩下的全部起義軍將士與官寨同歸於盡,壯烈犧牲,轉戰十七年的轟轟烈烈的農奴起義,終於被反動統治階級鎮壓下去了。
第七樂章 尾聲——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藏軍撲滅了起義軍後,向清政府要出兵費白銀三十萬兩,川督不允,藏軍就始占據瞻堆,長達數十年之久,藏兵得不到出兵費就對瞻堆人民群眾進行橫征暴斂,其剝削壓迫之凶殘,比過去土司有過之而無不及了,當時流傳著這樣一首民謠:“不是聖土,是罪惡的地方;不是神兵,是作惡的鬼魅;不是佛官,是妖魔的化身。”瞻堆人民麵臨著那殘酷的封建統治,又不時舉旗反抗,雖然反抗被鎮壓下去了,但藏族人民群眾心中至今還傳誦著一百多年前的那次驚天動地的農奴起義,傳頌著布魯曼這位農奴起義領袖的英雄事跡。
三位說唱藝人隨著一陣急促的彈奏,三弦琴聲一浪高過一浪,節奏愈加緊促,音高一路飛揚上去,恰到高潮,突然戛然而止,聽眾的心就此懸浮在半空中,憑借餘音任其奔跑……
張夢蝶等人隨著琴聲的戛然而止,才恍然大悟,是在聽說唱,不是在布魯曼的英雄隊伍中戰鬥,緊張的心情才開始慢慢放鬆下來。
頓時,布魯曼的茶樓掌聲四起,全都站了起來,對三位民間說唱藝人投去了讚許的目光,讚不絕口。三位民間說唱藝人站起身來,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個躬,以示謝意!
三位民間說唱藝人既分工又協作,說唱彈奏相配合,隨著布魯曼故事的發展變化,隨機調整三弦彈奏節奏、速度,說者激越,聽者沉醉。整整用了一個下午的光景,三位說唱藝人才算把布魯曼的故事向張夢蝶等人說唱完。
張夢蝶、李磊夫婦聽完三位民間說唱藝人彈奏說唱後,心中升起了對這位英雄的敬仰,走上前台,按照當地風俗,向三位民間說唱藝人獻上潔白的哈達。李磊夫婦表示:“我們一定要把梁茹的文化借助旅遊公司傳播出去。我們一定要讓更多的人來了解梁茹,認識梁茹。”
10 ...
布魯曼茶樓,燈紅酒綠,音樂四起。
阿總今晚要為張夢蝶、李磊夫婦等人舉辦一場相遇重逢歌舞音樂會。
歌舞音樂會正在加緊準備中。
“要把一切都準備好,不要有任何的遺憾!”阿總提醒茶樓服務員措姆、拉珍等人道,“這是我們梁茹十分尊貴的客人,不要讓這幾位遠道而來的朋友有絲毫的遺憾!”
“哦呀!”拉珍、措姆應答道。
措姆、拉珍帶著其他服務員,又再一次地對歌舞廳進行了拉網式的搜索,不放過一個角落,包括桌上所放的茶具等物什都進行了統一擺放,既尊重了遠道而來朋友的生活習慣,又不失梁茹民族風情和梁茹文化。一切都準備停當,措姆、拉珍臉上泛出了幸福的笑容。
張夢蝶千裏來梁茹尋父的故事很快傳遍了梁茹的山山水水,張夢蝶不怕困難,踏破鐵鞋也要找到父親的孝子故事,感動著熱情好客、敬老愛幼、友好善良的梁茹兒女。布魯曼大酒店總經理阿呷鄧珠,就是要通過張夢蝶的故事,來教育和引導員工,“不管我們身在何處,不管我們在幹什麼,都要常回家看看,看看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因為我們是傳統禮儀之邦。”阿總在與張夢蝶閑談時講道:“我們不但在家要做孝子,在外還要做有情有義之人,就像你和李磊夫婦一樣,隻有朋友間的友誼天長地久了,我們的生活才是幸福的,因為我們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不會孤獨。”
專場歌舞音樂會就要開始了。
大酒店歌舞廳的入口通道裏,早已站滿了著裝鮮豔的迎賓禮儀小姐。這些原本就靚麗如花的迎賓小姐,稍施脂粉就如活脫脫、水靈靈、亭亭玉立的出水芙蓉,實在是搶人眼球。張夢蝶、李磊夫婦早已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哢嚓哢嚓”地拍個不停,他們要把人間的“仙女”留在心底。
“張董事長,那我們入場吧!”阿總左手輕輕捧腹,身子微微向前傾斜,右手手掌打開向前平伸,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阿總請!”張夢蝶還禮道,也向阿總一樣做了一個相同的動作。
“張董事長請!”阿總再次邀請道。
張夢蝶在阿總的再三邀請下,恭敬不如從命,於是走在最前麵,李磊夫婦緊跟其後。
張夢蝶一行剛進入迎賓禮儀小姐組成的通道,迎賓禮儀小姐就高高舉起手中潔白的哈達,歌聲悠揚地高歌起來:
歡迎你到布魯曼來喲
歡迎你到布魯曼來喲
這裏的風景美如畫
這裏的人們熱情好客
好客
手捧潔白的哈達
手捧香甜的美酒
獻給……獻給
遠方的朋友
獻給……獻給
尊貴的客人
朋友啊朋友
請你喝下
喝下這醇香的美酒
美酒
張夢蝶、李磊夫婦等人還未進入歌舞廳,就受到了如此厚重的禮遇,血管裏的熱血快速沸騰起來。在入口處,張夢蝶、李磊夫婦分別在潔白哈達的溫柔關照下喝下了熱情的三杯酒,方才進得歌舞廳。
待張夢蝶、李磊夫婦、夢龍、阿秀、羅叔和三位布魯曼民間彈奏說唱藝人入座後,布魯曼的總經理阿呷鄧珠才最後入座。
“尊敬的梅花女士,夢蝶先生,李磊先生,熱忱歡迎你們到我們美麗的梁茹來,歡迎你們下榻布魯曼大酒店!”酒店服務員拉珍甜甜地主持道,“下麵,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有請旅遊文化部門的夢龍先生致歡迎辭。”
夢龍在熱烈的掌聲中,款款登台,走到麥克風前:“尊敬的梅花女士、夢蝶閣下、李磊閣下,首先我代表熱情好客的梁茹人民歡迎你們的到來,也歡迎你們入住我們英雄的布魯曼酒店。”一陣掌聲之後,“遠方的朋友們,梁茹,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驍勇善戰、頭纏紅發辮的康巴漢子‘梁茹娃’,帶著與生俱來的血性與激情,在古老的康巴大地上演繹了一段段膾炙人口的英雄故事。第一代瞻堆土司西繞降澤、揭竿而起的貢布郎傑、持‘桑朗刀’為民請命的鐵匠桑朗雍仲,都述說著歲月的滄桑。隨著一段段故事的開場與落幕,那些刀光劍影在每個夕陽的斜照中慢慢退卻和褪色。那些含淚的笑、帶血的歌、那些虔誠的祈禱、征戰殺伐的烽火,都早已一一沉寂在藏寨的青石板裏、村口的寂寞古樹下,沉寂在百年石碉凝固的守望中,一切都已經過去。如今,我們的先民們究竟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呢?我們又能看到什麼呢?是美麗雋永的高山峽穀、雪山、草原、神山、神水、多彩的梁茹文化、獨具一格的‘十三節’和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藏傳佛教文化。麵對先輩們的英雄故事和留下的自然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隻能敞開心房,用梁茹娃開闊的胸襟,迎接來自中外四麵八方的賓朋,讓我們手牽手、心連心,共同美化祖國美好的家園,也讓我們手挽手,共同分享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豐物美景!在此,祝願張夢蝶董事長能盡快找到自己闊別二十五年之久的父親,同時也希望梁茹的美景仙山能給張董事長、李磊夫婦留下美好的記憶!謝謝!”
“下麵,有請布魯曼總經理阿呷鄧珠致辭!”
“尊敬的梅花女士、夢蝶先生、李磊先生,歡迎你們到熱情好客、美麗多情的梁茹來,祝願你們在梁茹期間生活幸福,快樂開心,旅行愉快,收獲多多!今晚,希望大家盡情地喝、盡情地跳、盡情地玩、盡情地唱!紮西德勒(吉祥如意)!”阿總語調時而舒緩、時而急速,音調優美,又語重心長,就像在大家的心裏注入了一罐子蜜,十分潤肺。
“女士們、先生們,紅色代表著熱情,紅色代表著激情,紅色代表著奮發,紅色代表著沸騰的生命讚歌!現在,我們有請梁茹康巴紅組合,為遠道而來的客人獻上《夢故鄉》。”拉珍激情主持道。
隨著旋律優美的歌曲響起,兩個頭纏紅發辮的剽悍康巴漢子張開雙臂,舞動著長袖,有力地踏著節拍,登上表演舞台,邊歌邊舞:
那年秋天
我離開故鄉
家鄉的花兒真好看
你站在路旁
默默祝願
目送我
一步一步慢慢走遠
時光流轉
這一別多年
故鄉的美麗
曆曆在眼前
我人在山外
心在山間
陪著你
一天一天扛起思念
我的故鄉
遠在天邊
天邊的你
住在我的夢裏麵
我的故鄉
遠在天邊
遠方的我
可在你的夢裏麵
夢的山川
風光無限
守護著我的愛
與你做伴
一曲旋律優美、情真意切的《夢故鄉》,直聽得張夢蝶、李磊夫婦和在場的人員淚光盈盈,梅花不斷地拿起紙巾擦拭眼角的淚水。梅花已經有好些日子沒有回到海南了,海南的海,海南的天,海南的親人,海南的朋友都讓她思念,今晚卻在布魯曼大酒店因一曲《夢故鄉》而引發對家鄉的思念。
張夢蝶看到身邊的李磊夫婦也和自己一樣抹著眼淚,也就不再說什麼,此時此刻,他太想念自己的父親了,同是一首歌,同是一支曲,不同心路曆程的人卻聽出了不同的味兒,真是應了那句“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張夢蝶縱情地放飛思緒,李磊夫婦則側身肩並著肩、手拉著手,目不轉睛地盯著康巴紅組合英俊帥氣的紅發辮男子瀟灑深情的表演。
“尊敬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歡迎你們到梁茹來,歡迎你們盡情地品嚐康巴紅組合給你們帶來的歌舞盛宴。”康巴紅組合兩位魅力四射的帥氣小夥兒異口同聲道,“希望我們的歌聲能為你們消除旅途的勞頓,給你們帶來歡悅!”說罷,伴著悠揚的旋律,唱起了多情的《紅發辮》:
康巴人的生活
在穿梭
你是滄海桑田
留下的夢
許多許多的故事
都忘了
就是忘不了
你神奇的傳說
馬背上的漢子
像陣風
你是英雄祖先
留下的夢
許多許多的故事
都忘了
就是忘不了
你盤起的秋冬
紅發辮呀
康巴紅
你是英雄祖先
留下的夢
紅發辮呀
康巴紅
祖祖輩輩
用生命與你相擁
聽到《紅發辮》的曲與詞,張夢蝶這時才隱隱領略到了為什麼梁茹男人頭上都有這一抹紅發辮,心裏想到,我的父親在梁茹已經有整整二十五年了,他會不會也戀上這一抹紅發辮呢?聽到此歌此曲,看到康巴紅組合那人那發那舞,康巴紅組合頭頂上的這一抹紅就像瓊漿玉液一樣,汩汩地流進了張夢蝶的心田。
“親愛的女士們、先生們,下麵有請我們的夢龍先生、阿總先生、阿秀女士、羅叔先生和三位布魯曼民間說唱藝人上台,為祝福張夢蝶先生和李磊先生、梅花女士相隔多年在千裏之外的梁茹布魯曼大酒店相遇重逢,共同彈唱一曲藏歌版的《友誼地久天長》。”拉珍深情地主持道。
三位布魯曼民間說唱藝人撥動著手中的三弦琴,其餘幾位扯開嗓子引吭高歌:
隔山隔水的朋友們
我們相聚在幸福的時候
高高舉起青稞美酒
獻上真誠送來問候
啊……啦……窮……色……羅……
聖潔高原的朋友們
我們歡聚在豐收的時候
高高舉起青稞美酒
祝福友誼天長地久
啊……啦……窮……色……羅……
這曲藏歌版的《友誼地久天長》,詞簡意豐,旋律奔放,氣氛熱烈,一下就把整個演出推向高潮,張夢蝶、李磊夫婦和其餘的人員滿上布魯曼青稞酒,高高舉起酒杯,興奮地走進舞池,與三位布魯曼民間說唱藝人一塊,踏著節拍跳了起來。歌曲結束時,一仰脖子,醇香的青稞美酒順著喉管汩汩地倒進了肚子裏。
歌舞音樂會仍然在繼續,張夢蝶、李磊夫婦和夢龍、阿總、羅叔、阿秀一邊欣賞美麗的梁茹歌舞,一邊舉杯把盞,個個陶醉。
……
歌舞音樂晚會一直持續到淩晨三點,張夢蝶、李磊夫婦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歌舞廳,回到各自的房間,借助酒力繼續做著英雄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