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逐漸浮出水麵:亞洲其他國家特種部隊(2 / 3)

2、海軍全天候特種打擊小組

海軍全天候特種打擊小組通常被稱為“UDI”、外號是“海上食人鯊”。這個小組的基本任務是在戰爭爆發進行登陸作戰之前,滲透到敵人的海岸前沿,偵察敵人的水中防禦體係,消除自然和人工的障礙物。此外還有特種打擊、處理爆炸物和海上反恐怖作戰等多項特種任務。目前,UDI小組已經開始具備世界最強的戰鬥力。外國著名軍事雜誌介紹說,朝鮮海軍最怕的就是韓國的UDI小組。如今,已有很多國家要求韓國提供這方麵的培訓。

3、海軍陸戰隊特殊搜查隊

海軍陸戰隊特殊搜查隊主要任務是在登陸作戰開始前24~48小時之內,滲透到敵方海岸地區,進行搜集情報。偵察和破壞敵人指揮體係等活動,給登陸的大部隊起到耳目作用。他們被編在登陸部隊中,潛入敵後方40公裏的地方,引導直升機和潛艇著陸和登陸,破壞敵人的軍事設施,建立橋頭堡。

4、選拔與訓練

要成為一名韓國特戰隊員絕非易事。因為隻有具備大專以上的學曆,並且能夠承受得住一般人無法想象的基本選拔訓練的人,才會被留在這支隊伍中。韓國所有特種部隊的基本選拔訓練的時間都是24周,不同的是特戰師以加強高空滲透訓練和山地訓練的強度為主,而UDI小組和海軍陸戰隊特殊搜查隊主要以加強海上訓練強度為重點。

魔鬼14周訓練。這一階段主要是通過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來錘煉隊員的身體素質。由於搜查隊的作戰是從海岸滲透開始的,因此熟練掌握橡皮艇的駕駛技術是必要的。在基本訓練的第1周裏,隊員們就要學會駕駛橡皮艇進行登陸。而在接下來的基本訓練期間裏,隊員們基本上時刻不離橡皮艇。日常訓練中,隊員還要承受包括橡皮艇和其他裝備在內的近200千克的負重。高強度的第一階段訓練,會迅速淘汰掉一部分人。熬過這一關的隊員們都調侃說:“通過這一階段的訓練後,脖子都變粗了,連以前的襯衫都穿不上。”

第二階段是為期一周的地獄周。這是為期l周的極限生存訓練,用來磨煉隊員的膽量和毅力。盡管這一階段的時間隻有1周,但卻超越了很多人能夠承受的極限。比如,在此期間,參訓隊員要頭頂橡皮艇在充滿垃圾汙物的下水道入口處爬行,如果有隊員因懼怕尿等汙物進入眼睛、鼻子和嘴而影響訓練,被教官發現後就會被無情地將頭按到汙物中。據了解,通過這種訓練能夠讓隊員拋棄一般人的羞恥心與自尊心,並培養他們可忍受任何極度惡劣環境的超強精神力量和意誌力。

該階段訓練的另一個“亮點”是膽量訓練為了訓練隊員們的膽量,教官可以說是不擇手段,他們讓隊員去火葬場守夜並抱著屍體打盹,直到毫無所懼。

另外一項極限訓練就是用手槍向穿著防彈服的隊友的前胸射擊。這種方法雖然極其野蠻,但卻可以培養隊員的膽量,以及對戰友的信任。通過這1周的訓練,隊員們的身體、心理素質都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幾乎能夠應對任何極端情況。

第三階段是為期一周的“死裏逃生”訓練。之所以稱為“死裏逃生”訓練,是因為隊員將被“置之死地而後生”,他們將被放到荒島或山溝裏單獨行動,完全被切斷飲食供應。在1周的時間裏,他們將完全以草根樹皮、昆蟲甚至老鼠、蛇肉來維持生命。據說,這一階段的訓練結束時,很多隊員都變得骨瘦如柴,返回基地後,他們隻能靠先喝粥來逐漸恢複胃的功能。

通過種種訓練,最後留下來的隊員都練就了一身過硬的本領。由以前的“弱不禁風”變成了現在的“鐵骨鋼筋”。而最讓隊員興奮不已的是,通過這最後一關的訓練以後,他們就可以真正地獲得新生,具備加入海軍陸戰隊特殊搜查隊的資格了。

5、武器裝備

韓國特種部隊的裝備極其先進而完善,他們配備有空中、水中和陸地上滲透所需要的各種先進裝備和武器,包括高精度的長距離狙擊用手槍和弓弩、吹毒針的吹筒、水中用特殊匕首。閃光手榴彈等50多種武器和波音707客機模型等多種模擬設施。

韓國特種部隊使用的製式衝鋒槍美國提供的德製MP5係列9mm衝鋒槍,M16A2改進型步槍,以及7.62mmM60機槍。韓國正努力擺脫對美國武器的依賴,開始使用國產K-1突擊步槍和各種國產主戰坦克。

6、強攻海盜救船

2011年1月21日,在阿拉伯海一場極其罕見的強攻行動中,韓國特種部隊成功解救了15日遭索馬裏海盜劫持的韓國“三湖珠寶”號貨船,救出全部21名遭劫船員。行動中,特種部隊擊斃8名海盜,生擒餘下5人。韓國青海部隊當天展開代號“亞丁灣黎明作戰”營救行動,位置距離索馬裏東北1300公裏處。

“三湖珠寶”號為韓國三湖海運公司一艘化學品運輸船,排水量1.15萬噸。1月15日,這艘貨船原本行駛在從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至斯裏蘭卡途中,但在阿拉伯海遭海盜劫持。船上共21名船員,其中8名韓國人、2名印度尼西亞人和11名緬甸人。

貨船遭劫後,韓國軍方派遣正在亞丁灣參與國際反海盜行動的青海部隊“崔瑩”號驅逐艦追蹤海盜,韓國總統李明博下令“采取一切可能手段”解救船員。不過,這次營救任務最初為高度機密。韓國海軍在追趕被劫持的“三湖珠寶”號時發現,幾名海盜為劫持附近一艘蒙古國船而下船,韓軍突擊隊立即抓住了機會,對海盜進行突襲。

韓國海軍派出突擊隊員乘一艘快艇營救蒙古國船,還派出一架“山貓”直升機。聯合參謀本部發言人李朋宇上校說,3名突擊隊員在行動中遭海盜開槍打傷,“我們的‘山貓’直升機立即還擊,幾名海盜跌入水中,我們相信他們已經死了”。韓國軍方說,3名受傷突擊隊員已被送到阿曼一家醫院接受治療,其中兩人已經出院。

從18日起,“崔瑩”號與海盜劫持的“三湖珠寶”號陷入對峙狀態。其間,一艘阿曼海軍軍艦抵達現場,支援韓國海軍。“三湖珠寶”號運輸船的所有船員全部獲救,經過海軍醫療隊檢查,獲救船員精神狀態良好。隻有該船船長腹部中彈受傷,但沒有生命危險,已經被美軍直升機送往附近醫院接受治療。韓國海軍21日完成解救任務後,韓國總統李明博當天發表電視講話,讚揚海軍成功完成營救行動。

五 泰國特種部隊

泰國是首先建立特種部隊的幾個亞太國家之一。泰國的特種部隊稱為特種戰爭部隊,主要由泰國皇家陸軍特種部隊組成,是一支強悍、目的明確並且訓練有素的部隊。

泰國特種部隊的任務與其他國家特種部隊的任務相似,其中包括在泰國皇家陸軍部的指揮下在敵後實施非常規戰和心理戰、城市行動及其他特別行動。泰國特種部隊受過特殊的訓練,按照特殊的要求編組,以便能與當地居民和少數民族合作,發展地方防禦力量。在受到泰國共產黨武裝部隊和少數民族叛亂運動的農村邊界地區,特種部隊的“A”組小分隊負責鄉村防禦部隊的組織和訓練,並向他們發放武器裝備。鄉村部隊經過訓練,通過遊擊戰來對付入侵之敵。如今,泰國特種部隊的結構和編成正在發生重大的變化。

1、陸軍特種部隊

早在1955年,泰國皇家陸軍就成立了類似於特種作戰部隊的第1別動空降營。1963年,泰國陸軍隊將第1別動隊空降營進行了改編,並將番號改為第1特種部隊空降大隊。隨後,又擴編了4個大隊的特種部隊。此外,泰國特種部隊還模仿英國的哥曼德和美國的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隊員也頭戴紅色貝雷帽,這種標誌成為了泰國陸軍特種部隊的一個重要象征。

泰國陸軍特種部隊還包括1個特種心理戰營、1個空降營、1個遠程偵察巡邏連,以及泰國皇家陸軍特種戰爭中心和特種戰爭學校。陸軍特種部隊的任務主要是在陸軍司令部的指揮下,在敵後實施非常規戰和心理戰、城市行動、反暴動及其他特別行動。1984年,為了協調各精銳特種部隊,泰國陸軍成立了特種戰鬥司令部,這也正是廣為人知的第5陸軍軍區,它的指揮官具有中將軍銜,該軍區下轄1個特種作戰中心和1個特種作戰師。

陸軍特種部隊的申請者在獲準加入特種部隊之前,要接受獨樹一幟的泰國式特種訓練,包括自救訓練、傘降訓練、地麵滲透和武器使用、搏擊訓練等。其中自救訓練是泰國特種部隊的一項基本訓練,通過訓練,隊員要掌握野戰生存、戰場救護、野戰炊事、毒蛇咬傷急救等技能。

陸軍特種部隊的隊員基本來自傘兵或參加過實戰的部隊,個個經曆過特殊而嚴酷的訓練。一是熱帶叢林生存訓練。在隊員熟悉熱帶叢林各種野生動物習性和製服毒蛇、猛獸方法的基礎上,將隊員“丟”到四處潛伏著毒蛇、鱷魚、老虎、獅子等猛獸的“野生動物園”裏,和毒蛇做伴,與猛獸為伍,以培養隊員的熱帶叢林生存能力。二是陸地滲透訓練。學習發現、識別、排除或避開殺傷陷阱、機關的方法,穿過一條布滿多個埋有銳利竹簽、木樁、鐵釘的陷阱、偽裝巧妙的用絆網引發的粗大尖竹簽、可以發射單發子彈的機關的泥濘叢林小道。三是空降訓練。采用高空跳下、低空開傘技術,用非常靈活的衝壓空氣傘悄悄地向範圍很小的目標地域降落,要求各人著陸點之間的距離隻有幾米,並能在一分鍾內收好降落傘,進行重新編組,做好戰鬥準備。

陸軍特種部隊的主要武器裝備有:M16Al自動步槍、柯爾特CAR-15自動步槍、1VIP5衝鋒槍、德國HK公司授權泰國生產的G3和HK33突擊步槍。

2、海軍“海豹”特種部隊

與名聲在外的泰國陸軍特種部隊相比,海軍特種部隊顯得有些默默無聞,但正是這支不聲不響的海軍特種部隊,卻號稱是泰國的海豹突擊隊。

在泰國梭桃邑海軍基地裏,存在著這樣一支泰國“海豹”部隊。這支特種突擊隊成立於1956年,後來部隊進行了擴充,重組為兩個分隊:一個“海豹”突擊小隊,另一個水下破壞小隊。前者主要負責情報搜集和偵察等任務,後者重點履行救援、水下破壞、障礙物清除、配合陸軍、海軍的兩棲作戰等任務。

這兩支特種小分隊的隊員都在梭桃邑海軍基地接受訓練,訓練時間長達6個月,其中也包括一個泰國版的“地獄周”,與其他國家的同類訓練大同小異。海軍基地訓練結束後,特戰隊員還要前往陸戰隊空降學校接受空降訓練。此外,海軍特種部隊還會與泰國其他軍中的特種部隊、亞洲其他國家特種部隊以及美國海豹突擊隊進行經驗交流,必要時還將前往國外特戰中心進行強化訓練。

目前,“海豹”特種部隊共有144名隊員,下設兩個小分隊,由1名海軍少校負責指揮。“海豹”特種部隊主要使用美國生產的武器,此外也裝備有德製MP5衝鋒槍和以色列生產的烏茲衝鋒槍。

3、特種心理戰營

在泰國特種部隊序列中,存在著一支專門從事心理戰的特種部隊。組建專門的心理戰部隊,這在世界範圍內都相當罕見。

20世紀60年代,泰國特種心理戰部隊開始組建,當時這支部隊的規模很小,後來逐漸發展壯大成了心理戰營,擁有120名經過特殊訓練的心理戰隊員。該部隊隸屬於泰軍統帥部,由皇家特種作戰中心直接指揮。

特種心理戰部隊自成立之日起,就花大價錢從國外購買各種新式通信裝備和廣播器材,用於心理戰訓練。心理戰部隊新隊員招募的對象為那些文化水平高、身體心理素質好的人員,然後再進行各種針對性的訓練。從1968年開始,特種心理戰營每年都會邀請美國心理戰專家前來授課指導,訓練方法通常是由泰國心理戰隊員介紹當地的風土人情,然後再由美軍專家教授心理戰戰法及經驗,最後再共同進行實戰模擬演練。

4、特種女兵團

在泰國,還有一支訓練嚴格、頗為神秘的女子特種部隊,他們駐紮在泰老邊界,專門用來對付恐怖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

事實上,特種女兵團並不是泰國女子參軍的首例,女子兵團在泰國有著久遠的曆史。早在1787年,當緬甸軍隊進攻她們的國家時,就是依靠女兵的奮勇殺敵,才使當時的暹羅王朝(就是今日的泰國)軍隊取勝。1857年,老撾國王納空率領軍隊攻打暹羅,幾乎殺死並擒獲了所有的男兵,泰國最後也是靠女兵才得以絕處逢生。

目前,泰國特種女兵團的成員均為年齡在16-25間的妙齡女子,而且她們都是自願加入特種女兵團的,當然並不是所有的自願者都可最終成為女兵團的一員,她們還必須經過嚴格的甄別和選拔訓練。

特種女兵團新兵的訓練以殘酷著稱。入選新兵要接受的第一項訓練是為期1周的入伍生存考驗,訓練期間,她們要像原始人一樣單獨在叢林荒野中生活1周,生存訓練內容包括:捕捉蜥蜴,以毛毛蟲和其他野生動植物為食;隨時準備赤手空拳對付來襲的野獸;睡草叢,在荊棘中穿行,翻山越嶺。

通過第1周的訓練後,姑娘們緊接著要進行令人毛骨悚然的“鬼門關”訓練,訓練中,每個女兵都要單獨在一片墳場內與死去多時的屍體、骷髏共度一晚。這對天生膽小的女性來說,幾乎是一個難以跨越的障礙,很多人都無法通過這一關的考驗。

接下來,她們還要接受高強度的體能、技能訓練。每天5點起床後,要連續進行3個小時的長跑,隨後是射擊、摔跤、散打、徒手格鬥以白刃戰訓練。

據一位東南亞軍事家透露,“那些女性接受訓練時從頭到腳都配備著各式各樣的武器,麵上塗上保護色,這支女兵隊伍是世界上最厲害的狙擊手。她們可以單獨在森林裏生存,能用最快及最有效的方式殺死‘敵人’”。

這是一批要經常麵對恐怖、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的女兵,她們是泰國軍隊中的一個“拳頭”,但卻領著微薄的薪水,而且在服役期間她們還被禁止結婚。據悉,泰國有“女兵可以自由要求退役”的規定,但特種女兵團的姑娘們卻沒有一人主動退出。

5、成功解救人質

由於靠近金三角,泰國特種部隊曆史上一直把打擊毒品生產作為一項重要任務。21世紀以來,泰國特種部隊將打擊重點轉向恐怖主義。2001年1月24日清晨,來自緬泰邊境一個名叫“上帝之軍”恐怖組織的10多名身著各式迷彩服的武裝人員,劫持了首都曼穀以西120千米左右的叻武裏府中心醫院的800多名病人和醫護人員,將之扣為人質。25日淩晨,特種部隊突擊隊員的卡車突然衝進醫院,成功解救出所有人質,特種部隊突擊隊員無一傷亡,顯示了過硬的素質。

六 馬來西亞海軍特種部隊

在中國南海的南部海麵上,經常活躍著一支精銳部隊的身影。他們神出鬼沒,成為馬來西亞石油平台等海上重要目標的“保鏢”。不僅如此,他們還活躍在馬來西亞侵占的中國南沙部分島礁上。他們就是鮮為人知的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黑將軍” 。

1、曆史發展

“黑將軍”的前稱是“帕斯卡爾”。“帕斯卡爾”是“海上特種部隊”的馬來縮略語。它是馬來西亞三軍最精銳的特種部隊,是活躍在南海海麵的一支重要特種力量。上世紀70年代,馬來西亞政府決定對南海部分島礁實施“事實占領”,這項任務就落在馬來西亞海軍特戰隊的身上。

早在1975年,馬來西亞海軍就開始籌備組建特種部隊了。隨著大海環境的變化,馬來西亞需要一支海上特種作戰部隊,以保護海上重要目標。初建時期的馬來西亞海軍特種部隊,大約為一個團的兵力,分別把守海上一些重要島嶼。馬來西亞海軍十分關心特種部隊的組建,其首批軍官和士兵分別在國內外多個基地進行了培訓,培訓的地方包括馬來西亞中央訓練中心、印尼海軍水下戰中心、英國皇家海軍突擊隊基地和美國海軍“海豹”特種兵訓練基地等。1982年10月1日,馬來西亞海軍特種部隊正式對外宣告成立。

2009年4月15日,馬來西亞海軍特戰隊正式更名為“黑將軍”。為馬來西亞海軍特戰隊更名的是現任特戰隊司令奧思曼將軍。奧思曼最引人注目的舉措,是給海軍特戰隊“更名”。現任特戰隊司令奧思曼將軍於2003年上任,此人是老資格的特種戰隊員,參加過特戰隊占領南沙諸島的所有行動。在奧思曼眼裏,要想成為海軍特戰隊員,必須是“肉體和精神的雙料鐵漢”。奧思曼解釋說:“‘黑將軍’名字源於中世紀時馬來蘇丹(古代伊斯蘭教王國的最高統治者)的貼身保鏢,‘黑將軍’除了身懷絕技,也對蘇丹絕對忠誠。曆史上出名的‘黑將軍’貼身保鏢,包括達因姑寧、達因阿裏和紮西魯丁等,特別是達因姑寧,因其一生都穿黑色衣服而聞名。而我們的特戰隊員也是一身黑衣,也會有同樣品質,取這個名會讓所有官兵都感到榮耀。”

2、組織編製

“黑將軍”駐紮在朱格拉地區,下設3個中隊,分別是空中戰鬥救援中隊、突擊中隊和機場守衛中隊。據“黑將軍”成員介紹,在成立該部隊之前,馬來西亞皇家空軍設有名為“漢達烏”的安全衛隊,但該部隊隻負責空軍基地的安全。“黑將軍”成立後,“漢達烏”的成員被吸收送這支新部隊中,空軍基地的安全任務交給了憲兵隊來負責,從此他們開始真正地按特種部隊的要求接受訓練。“黑將軍”把需要負責安全巡邏的海域分成三大地區,每個突擊大隊分別負責一個海區。每個海區都有一個作戰潛水小隊、一個反恐小隊和一個水下爆破小組。此外,“黑將軍”還在馬六甲海峽附近盧穆特大型基地建立了一個訓練大隊,專門負責進行現代化的培訓。

空中戰鬥救援中隊:當空軍在叢林及海洋上方作戰時,就需要具備一種空中戰鬥救援的能力,以便去營救那些迷失方向的,也可能是受傷的飛行員。另外是盡最大努力去重新找到傷亡人員,並且要具有足夠的勇氣去麵對自己可能被對方擊中或是受傷的危險。

在營救降落的空勤人員的任務中,能獲得成功的主要可能性之一是營救隊在一種特殊環境中的戰鬥能力,其中特別重要的是在密集的叢林上方。一位飛行員如果彈射和降落在沙巴或沙撈越的雨季叢林深處的話,那麼營救工作將不少於6小時。在這種叢林中的危險是來自於那些巨大的樹,當一個飛行員從空中降落時,他的降落傘可能阻攔,從而使飛行員處於被吊掛在半空中的困境,還有可能在同上麵的樹杈的接觸中折斷一條腿或一隻手臂而受傷;即便是沒有受傷,也很難順利到達叢林的地麵,這位空勤人員在這種“不友好”的環境中仍處於危險狀態,不僅要等待營救,還要注意隱蔽,不被敵方發現,可是如果這樣持續太長時間的話,那麼在他獲救以前很可能就先被敵方發現。基於這些理由,“黑將軍”的搜索營救必須是越早越好。

在這綠色的“地獄”中去搜索一架遇難的飛機和一名遇難者著實令人傷腦筋。載有“黑將軍”隊員的直升機懸浮在叢林的上空是搜索和尋找一位遇難的飛行員的最好辦法。但這並不是容易的任務,這需要直升機駕駛員和“黑將軍”隊員們具有高度熟練的技能,都經曆過利用繩索的快速營救技能的訓練,有時他們甚至還可能空降自己。

空中救援隊也經曆過硬船上的營救和航行訓練,以便使他們能乘坐充氣艇沿著漫長崎嶇且人煙稀少的海岸線進行運作。空中戰鬥救援中隊的隊員按6個支隊分散於整個馬來西亞,並且是每天24小時處於戒備狀態,其中1個支隊的基地在婆羅洲,1個支隊在主要群島的東海岸,4個支隊在戰略要衝的馬六甲海峽。

突擊中隊:“黑將軍”的精銳部隊是“突擊中隊”,其所擔負的任務可以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英國最初的空勤團的任務相對照,其中主要任務之一是深入敵軍陣線的背後,去摧毀對方空軍基地的飛機。

與第—個任務相一致的另一個任務是利用激光指示器為RMAF攻擊地麵飛機時照明目標,在完成這種類型的任務時,“黑將軍”往往通過直升機,或是通過高跳低開或高跳高開的空降技術,再通過步行滲入目標區。

突擊中隊的第三個任務是反恐,其主要焦點是營救人質。例如,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飛機,或是占領了某一關鍵的空軍的設施,那麼這解救工作就是該突擊中隊的任務。不管怎樣,該突擊隊還經常與陸軍和海軍的保安部隊一起為聯合作戰來訓練,並且這些訓練往往邀請一些該地區或更遠地區的友好國家的專家來指導。

機場守衛中隊:“黑將軍”還有—個組成部分是機場守衛中隊,正如同其名稱一樣,這支部隊的任務與英國RAF團的任務非常相似,主要任務是對空軍基地和重要設施的地麵守衛,以確保飛行運作不被破壞。他們將麵對破壞者秘密采取不同的攻擊方式,有步行的常規突擊隊的攻擊,有直升機的攻擊或是空降插入。

守衛中隊的成員在滲透和破壞技巧方麵都受過訓練,所以他們不僅是執行一種守衛任務,還能想象到滲透者的情況,因此能麵對常規和非常規的攻擊。該中隊還具有—個由他們支配的機械化排,在基地受到攻擊的情況下可以從基地的外圍發起反攻擊。這種戰術還是在越南戰爭時得到發展的,那是在美軍空軍基地受到從環繞基地的叢林的隱蔽處射來的火箭彈的攻擊之後,才產生了這種反攻擊的戰術。

“黑將軍”的訓練和世界上最精銳的特種部隊沒什麼區別。該部隊的一名指揮官稱:“綠色貝雷帽和我們的特種部隊在訓練和扮演的角色上沒什麼大的區別。他們之所以更出色一些,僅僅是因為他們配備了高科技的武器裝備,而且更有經驗一些。在科技上我們落後,但從戰鬥能力上,我們擁有最新的技能,一點兒不落後於世界上最好的特種部隊。”

自成立之日起,馬來西亞海軍特種部隊的職責就被明確為:強化200海裏專屬經濟區的權益保衛,特別是加強南沙“爭議島嶼”的利益爭取。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任務極為繁重,需要保護海上通道的安全, 需要保護沿海島嶼和保護石油設施等。在保護海上通道方麵,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主要加強馬六甲海峽的巡邏,保護過往商船的安全。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十分注重海上獨立作戰,強調能夠對敵方控製的海域獨自發動進攻戰,包括從海上、陸地或空中發動突然襲擊。

“黑將軍”的每一次任務都由來自不同專業的6名成員組成的一個小組來執行,其中包括1名步槍手、1名狙擊手、名破壞專家、1名通信專家和l名醫師。每人至少要背負l00千克的輜重,包括步槍、 手槍、彈藥、配給和其他行動器械。

3、隊員訓練

作為海上特種部隊,“黑將軍”每名成員都必須進行嚴格的訓練,尤其在機智和敏捷程度上,必須超過一般的士兵。美國海軍的“海豹”是世界最有名的海上特種部隊,其培訓方式對“黑將軍”影響最深。在培訓中,“黑將軍”每位特種兵都必須像“海豹”成員那樣進行“地獄周”的殘酷訓練,科目包括反海盜、反船隻劫持、反海上石油設施襲擊、灘頭偵察、深入穿插、爆破和秘密破壞等。在逃逸和規避訓練中,士兵必須承受極大的體能和心理壓力。此外,森林和海上生存訓練也極為殘酷。最後,士兵必須模仿“海豹”特種部隊,徒步實施長達150公裏遠的模擬襲擊。“黑將軍”還進行其他方麵的作戰訓練,包括為兩棲提供安全登陸場,襲擊敵方港口最重要的戰艦,掃雷、布雷以及與其他軍種特種部隊協同作戰等。在近年來的反抗作戰中,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還得到了英國海軍特種部隊的指導,包括進一步完善標準作戰程序等。

具體而言,每名新兵報到後,必須在盧穆特海軍基地進行為其3個月的基本突擊訓練。通過測試的士兵,將接受特訓——高級階段一級訓練,包括醫療、通訊、爆破、電子和機械設備維修等。這些特訓通過後,士兵才能正式成為合格的海上特種兵為了防止特種兵在服役期間出現體能和技能退化等問題,馬來西亞海軍規定,特種兵必須每3 個月進行一次測試,如果出現不合格, 要重新進行培訓。 每3個月的測試項目包括:24分鍾內跑7.8公裏 ( 24歲以下) ;在不到25分鍾內,遊1.5公裏( 遊泳池) ;配備全部任務裝備後,120分鍾之內在海上遊6.4公裏;不管白天或黑夜,從空中延遲跳傘到地麵一個目標的高點,如山包和建築等,也可跳到海麵上;自由泳,25分鍾內1500米;手腳被捆後,在海上漂浮求生;在不使用呼吸裝置情況下,潛水至少7米深。

“黑將軍”的每一名成員都要接受快速反應訓練、體能訓練及心理素質訓練。“黑將軍”的基本訓練課程包括:戰鬥技能訓練、野外生存能力訓練、戰場護理訓練、戰鬥協作訓練,還有訓練使用各種武器以及特種爆破。

除此之外,“黑將軍”成員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武器和電子知識、空中自由降落技能和近距離格鬥功夫。為保證訓練質量,每一名“黑將軍”成員在被挑選確定以後,都將被送往國外,如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或印度尼西亞進行訓練。在馬來西亞,每一名海軍戰士都為自己能成為“黑將軍”成員而感到自豪。新兵基本訓練合格後,去特種訓練中心接受新的特種訓練培訓,包括空投和潛水等。這個階段的訓練相當殘酷,新兵必須承受體能等方麵的極限考驗,一些難以堅持下來的士兵會被淘汰。

4、武器裝備

“黑將軍”是馬來西亞三軍中配備最為精良的特種部隊,也是東南亞最為精銳的特種部隊之一。作為海上特種部隊,“黑將軍”配備了許多特種武器裝備。平時,海上特種兵主要使用美製M16步槍進行訓練。在近年來的反恐作戰中,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還使用 MP5衝鋒槍等輕型武器進行巡邏。

為了進行水下戰,“黑將軍”配備了特製的衝鋒槍和彈藥。為了在水下快速機動作戰,海上特種部隊配備了很特殊的水下充氣運輸艇。充氣運輸艇可以運載一定的特種兵在水下高速行駛,如同一艘微型潛艇。水下充氣運輸艇可以折疊,特種兵使用極為方便。充氣運輸艇潛水時,特種兵可以使用密封的裝置進行呼吸。“黑將軍”認為,這些水下作戰裝備極為隱蔽,對方很難發現。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出於保密,許多武器不對外透露。

“黑將軍”的服裝融合了國際上其國家海上特種部隊的樣式和本國特色,其參考了美國海軍“海豹”特種部隊的裝。他們執行任務時,頭戴的帽子就有好幾種。包括鋼盔、寬邊帽和紅色貝雷帽等。其中,貝雷帽綴有金色的錨,暗示這是海上特種力量。寬邊帽上有傘兵表示特種兵具有空降作戰能力。

由於“黑將軍”身手不凡,馬來西亞沿海重要目標幾乎都有其身影。其中,沿海地區大約30個石油設施專門由“黑將軍”負責安全控製,防止任何敵對的行動發生。此外,“黑將軍”還在沿海一些島礁上活動,包括非法占用的我南沙一些島礁上進行駐守。

為了進行應急作戰,馬來西亞海上特種部隊每天都有12名士兵值班。一旦有事,他們可以快速奔赴馬六甲海峽麻煩水域。不僅如此,“黑將軍”還配備了新型“猞猁”300型直升機和AS -555型直升機進行空中巡邏。一旦某個海域出現緊急情況,直升機可以迅速趕到。直升機上一般都有狙擊手,他們攜帶高精度的瞄準步槍,隨時可以對海麵特種兵的行動提供火力支援。此外,一旦需要,“黑將軍”特種兵還可以隨時乘坐直升機,趕赴其他出事海域或沿岸地區執行特種作戰任務。

1983年8月20日清晨,15名馬來西亞海軍特戰隊官兵搭乘突擊艇突然登陸彈丸礁,立起馬來西亞的“國土標誌”,並就此駐紮下來。1986年10月9日,馬國海軍特戰隊故技重演,分別占領光星仔礁和南海礁。1999年,馬來西亞武裝部隊秘密製定了占領簸箕礁(馬占領後改名為西布礁)和榆亞暗沙(馬占領後改名柏寧礁)的作戰計劃,代號“斯裏八打靈行動”。軍方還是讓海軍特戰隊打頭陣,於是該部再度成為占領兩個島礁的“功勳部隊”。

七 日本特種部隊

日本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在軍事力量的發展上受到了許多製約,特別在特種部隊的建設上更是不為外界所知,至今也沒有正式“掛牌”的特種部隊。但是,近年來日本卻悄悄地組建了各種各樣的特種部隊特種部隊。

1、警察特別攻擊隊

警察特種部隊可以算得上是日本成立最早的一支特種部隊。1977年9月,日本“赤軍旅”組織的恐怖分子劫持了日本民航客機,要求日本政府將在押的6名同夥釋放。由於缺乏反恐作戰能力,日本政府最終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隻得妥協被迫答應了恐怖分子的條件,這讓日本政府覺得大失臉麵。

為了避免出現同類的尷尬,1977年,日本以美國、西德、英國等著名特種部隊為樣板建立了警察特種部隊,警察特種部隊成立之初設有兩個分隊,其中一個隸屬於東京警視廳第6機動隊,另一分隊則從屬於大阪府警察本部。

1993年,日本奧姆真理教成員在東京地鐵站製造了沙林毒氣恐怖襲擊事件,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這次恐怖襲擊事件的發生,再次讓日本政府如夢初醒。1996年4月,日本為了加強反恐作戰的能力,又在警察特種部隊的基礎上成立了專門用於反恐的特種部隊——特別攻擊隊。

特別攻擊隊共有200名成員,分為10個戰鬥小組,駐紮在不同的區域。據了解,該部隊的隊員曾接受過英國特別空勤團和法國憲兵幹預隊的專業反恐訓練以及其他相關訓練,部隊隊員擅長執行飛機、車輛和建築物中的人質解救行動。

2、 地麵特種突擊隊

地麵特種突擊隊員是從全國自衛部隊中優中選優篩出來的,經過9周高強度訓練後,隊員們必須掌握遂行特種作戰的所有技能,如擒拿格鬥、識圖用圖、爆破、水下和山路潛入、生存技術、理論教育、綜合演練等科目。合格後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突擊隊員,並被分回自衛部隊,和其他普通軍人一起執行任務。當需要遂行特種作戰任務時,就迅速集結,進行短時間的適應性訓練後,即投入作戰。所以人們稱他們是富士山下的“鼴鼠”。

在日本,一些先進的武器裝備總是為地麵突擊隊員優先使用,該部隊先前曾裝備64式7.62毫米步槍和62式機槍,如今已被89式5.56毫米自動步槍和米尼米輕機槍所取代。此外,該部隊還裝備有84毫米反坦克無後坐力炮、106毫米自行無後坐力車載炮、肩式89毫米火箭筒、單兵地雷爆破裝置、背負式火焰噴射器、微型手雷等輕便的支援武器。

3、空降特種突擊隊

20世紀80年代末,日本陸上自衛隊成立了另一支特種作戰部隊,也就是陸上自衛隊第1空降師第101空降旅。該部成立之後,對外嚴格保密,並以普通空降部隊的身份示人。其實,這是一支地地道道的特種作戰部隊,不但人員精幹,而且裝備極為先進。

第101空降旅,具備破壞、偵察、突擊作戰、反恐怖等多種特種作戰能力,還肩負著情報搜集、保護城市重要設施、敵後破襲、建立空降場,以及破壞敵方的後勤交通補給線和通訊樞紐、摧毀敵指揮所、癱瘓敵軍部署等作戰任務。

為了掩飾自己的真實身份,空降特種突擊隊在國內執行反恐等作戰任務時,一直是以警察的身份出現。這支神秘的特種部隊,其隊員全部來自自衛隊中的傘兵部隊,入選隊員要進行為期9周的集中訓練,他們除了要接受同地麵突擊隊一樣的訓練科目外,還要完成有關空降方麵的專業訓練,如航空照片判讀、高空拍照、跳傘訓練等。

4、“中央機動集團”特種部隊

這是一支更加鮮為人知的特種部隊。據悉,2002年,日本為了加強對九州地區和衝繩各島的防禦措施,而組建了“中央機動集團”特種部隊。這支部隊規模相當可觀,計劃編製6000人,並且絕大部分成員是軍官和士官,幾乎沒有普通士兵。眾所周知,日本軍隊中的士官比例相對於其他國家的軍隊本來就高得多,而這支“中央機動集團”的官兵比例又遠遠超過了普通自衛隊的官兵比例,其人員素質及職業化水平之高也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