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戰鬥急先鋒——第10山地師
美軍第10山地師是美國陸軍中一個特種輕步兵師,與第3機械化步兵師、第82空降師和第101空中突擊師一起,組成了美國龐大的第18空降軍的主要作戰力量。第10山地師駐地在紐約的德拉姆堡,主要負責在特殊條件下執行作戰任務,能夠在任何必要的時候快速部署到全球任何地方。
早在參加二戰以前,美國就開始著手進行特種作戰部隊的組建工作。1940年,美國戰爭部開始和美國高山俱樂部和全國滑雪巡邏委員會一起合作,尋找冬季和山地作戰的有效途徑。1941年11月15日,美國陸軍在華盛頓劉易斯堡正式組建了第87山地步兵團,士兵最初都是從具有一定滑雪和登山經驗的陸軍現役軍人中征召。後來戰爭部和全國滑雪巡邏委員會等署協議,由後者負責為第87山地步兵團征召誌願者作為兵員。1942年和1943年,美國又組建了兩個山地步兵團,和第87山地步兵團一起成為後來第10山地師的基礎。1943年8月15~17日,第87山地步兵團參加了一次登陸突擊行動,但登上島嶼的美軍士兵很快發現該島早已被日軍放棄。遺憾的是,雖然沒有遇到守軍的抵抗,但第87山地團的士兵們還是由於友軍的誤傷以及日軍設置的種種殺傷陷阱導致了一些人員傷亡。
第10山地師最初組建於1943年7月15日,它也是二戰中美國最後投入作戰的步兵師,直到1945年1月才投入戰鬥。1943年7月15日,美國陸軍在科羅拉多州正式組建了第10輕型師,後來在1944年11月6日又更名為第10山地師。
組建不久後的第10山地師很快就在意大利首次沐浴了戰火。該師所屬部隊於1944年12月下旬陸續抵達意大利,在接受了初步訓練後即於1945年1月8日在卡蒂格利亞諾和奧賽格納附近投入作戰。起初該師主要擔負防禦任務,1945年2月19日,該師會同巴西遠征軍一起參加了“重演行動”,對貝爾佛迪爾山區發起了協同進攻,在激戰數日後攻上了山頂。3月初,第10山地師開始向卡諾勒北部發動進攻,前進到距博洛尼亞僅15英裏的地區。此後三周,該師一直保持防禦態勢,4月份又開始轉入進攻,並於4月20攻占蒙奇奧其奧,進入波河穀地,奪取了戰略重地普拉達比諾和波姆博托。4月23日,第10山地師渡過波河,兩天後抵達維羅納,隨後在托爾博勒和納哥遭遇了頑強抵抗。後來該師在加爾達湖實施了兩棲登陸,攻占了加爾納諾和特雷莫西港。4月30日,德軍在意大利的抵抗停止。1945年5月2日德國投降後,第10山地師改為執行保安任務,接受了多支德國部隊的投降,並且擔負盟軍占領區的執勤任務。
1945年11月30日,第10山地師宣告解散。但在不到三年後的1948年7月1日,該師重新組建,更名為第10步兵師。10年後的1955年6月14日,該師再次取消。
第10山地師的番號再次出現在美國陸軍的作戰序列中,是在20世紀80年代的裏根時代。1984年9月11日,美國陸軍宣布重建第10輕步兵師,師部設在紐約德拉姆堡。1985年2月13日,該師正式更名為第10山地師。當時該師下轄兩個步兵旅,另有一個炮兵旅、一個支援旅和一個航空旅。為了讓該師符合美國陸軍師的建製,第10山地師還轄有來自國民警衛隊的步兵旅。在20世紀90年代,這個臨時編入的步兵旅是紐約國民陸軍警衛隊第27步兵旅。
第10山地師編製總人數10637人。轄1個師部與師部連、3個步兵旅部與旅部連(共轄9個輕型步兵營)、1個工兵營、l個防空炮兵營、1個軍事情報營、1個通信營、l個師炮兵司令部(下轄3個105毫米牽引榴炮營和1個155毫米牽引榴炮連)、1個師支援司令部(下轄1個衛生營、1個補給與運輸營、1個維修營、1個運輸機維修連)、1個師戰鬥航空旅(下轄1個戰鬥航空營、1個攻擊直升機營、1個騎兵中隊)、1個憲兵連以及1個師樂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