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航空團的飛行員都是驕傲自信的一群,這在特戰部隊中是正常的氣氛。雖然是隸屬陸軍的正式航空部隊,但其執行的任務卻以隱密與機密性居多,尤其在平時的運用上,因機密任務的特性,而使其危險性較一般飛行部隊高出許多。
“藉夜暗掩護,不被偵知的打擊目標”,是第160特戰航空團的主要任務設計目標;根據聯合特戰司令部的規劃,第160特戰航空團的主要運用方式,僅能從夜暗高速低飛的訓練方式看出端倪,至於其執行任務的種類與性質,則必然予以否認。因此除了戰術運用外,對他人而言也許是障礙的夜暗,對第160特戰航空團的飛行員而言,卻是最佳的天然掩護。
除機密任務外,第160特戰航空團另一項主要任務,為反恐怖活動的人質營救行動,必須支援各軍種特戰部隊人質營救行動的空中機動需求,無論地麵房舍、移動車輛、海上船艦甚至空中飛行器等。第160特戰航空團的飛行員必須將直升機迅速飛到目標正上空,並保持與目標一致的移動速度(這對高速移動目標而言,是一項高難度的飛行特技),攀附在直升機旁的特戰突擊隊員,即利用繩索快速垂降至目標進行突擊;突擊行動發起後,直升機還須保持機動,提供突擊部隊可能需要的火力協助或人員撤出需求。
因創始初期源自於第101空降師,因此第160特戰航空團的隊員都習慣將肯塔基州坎貝爾堡稱為基地。事實上,當1980年代未期,支援中情局“海沫”計劃的第160特遣隊擴編成正式陸軍航空部隊,並改稱第160特戰航空群時,大部分的人員及飛機仍駐紮在坎貝爾堡內的機場,主要任務雖仍以敵後秘密滲透運輸為主,但為因應時勢需要而持續擴展。1990年7月起,美國特戰司令部開始運作時,為統一三軍特戰部隊滲透運輸及空中密接支援等需求,第160特戰航空群進一步擴編至團級規模,並正式更名為現在的第160特戰航空團。根據官方發布的資料,第160特戰航空團的總人數約有1500名官兵。
1、激怒行動
第160航空作戰團的首次秘密行動,為1983年10月24日美軍入侵格瑞那達的“激怒行動”。此次戰役中,第160航空作戰團幾乎出動所有的直升機,除以AH-6 攻擊直升機負責海豹部隊第4隊登陸前的灘頭戰鬥偵察外,更以AH-6伴隨UH-60(當時仍未啟用MH-60特戰衍生型)運輸特戰部隊(三角洲第1隊及海豹第6隊)對內陸目標展開空中突襲。 雖然亦為突襲行動,但“激怒行動”的規模絕非應采秘密型態特戰部隊應有的作戰態勢,因而造成出乎意料的戰火洗煉。6時15分黎明初曉,l隊由AH-6伴隨掩護的UH-60直升機,以低空高速的飛行編隊撲向內陸目標,不料正巧經過早已嚴陣以待的地麵防空火網,主要是俄製ZSU-23型23mm自走防空機炮;編隊雖然立即散開,但成群連串的彈雨卻無情的射向機群,當下就摧毀1架UH-60直升機,另外 7架雖避過劫難,但也嚴重受創。
格林納達的“激怒行動”,原打算以精銳特戰部隊的閃電突襲戰法完成戰術目標,以宣揚當時裏根政府執行區域安全任務的決心,但顯然美國三軍各特戰部隊都還不適於秘密行動以外的正式軍事行動。第160航空作戰團的機群損失嚴重,三角洲及海豹特戰部隊也未能順利執行任務;更甚者,負責主力攻擊的遊騎兵部隊,更遭受比原先預期更大的損傷。戰爭畢竟是現實殘酷的,美軍各特戰部隊的戰術運用,顯然仍不適用於如“激怒行動”般的正式軍事行動,因而在開戰後不到24小時內,聯合特戰司令部就決定全麵撤出所有特戰部隊。
2、遊輪人質營救行動
第160航空作戰團(及其他美軍特戰部隊)為世人所熟知的一次公開行動,為1985年10月間發生的遊輪人質營救行動。1985年10 月5日,巴勒斯坦恐怖份子劫持了意大利籍遊輪Archille Lauro號;當獲知船上大部分人質為美國公民後,美國立即出動特戰部隊準備展開人質營救行動。第160航空作戰團的MH-6J及MH- 60直升機群,立即運往西西裏西格裏拉海軍航空基地部署,海豹特戰部隊也待命準備展開對遊輪的水下突襲,三角洲特戰部隊則準備在遊輪靠岸或人質被移往陸地的情況下,展開突襲營救行動。
由於人質中尚有多國公民,美方無法獨斷專行,另因意大利政府的堅持,美軍特戰部隊的突襲行動一直被壓在談判優先之後;冗長延宕的談判交涉過程中,遊輪終於駛向埃及,並由埃及政府同意提供飛機,供恐怖份子逃往突尼斯。由於劫船過程中,恐怖份子曾冷血的槍殺1名美國公民,並將屍體拋入海中,美國就決定一待人質脫離恐怖份子掌握後,即截下恐怖份子接受司法審判。當恐怖份子飛離埃及領空後,美軍出動F-14戰機於地中海上空,成功攔截埃及航空的波音737噴射客機,並迫使其降落西格裏拉基地,接受三角洲及海豹特戰隊員的“迎接”。
3、中東波斯灣地區的行動
根據未證實的報導,第160航空作戰團於1980年代中葉開始,就涉入兩伊之間的戰爭,雖然大部分任務一般是偵察在黎巴嫩地區遭伊朗挾持之美國人質的行蹤,但由於長期和伊朗恐怖主義對抗,因而逐漸演變成反伊朗政府的秘密顛覆行動。根據以色列及阿拉伯國家情報組織的監聽,美國在西奈沙漠中的活動相當頻繁,而直升機的部署與運用,亦顯示第160航空作戰團及特戰部隊的存在。
而各國對美軍特戰部隊秘密涉入中東情勢的懷疑,於1985年一次意外事件中獲得證實。1985 年12月 12日,1架由西奈沙漠飛返美國的包租噴射客機,於紐芬蘭(Newfoundland,加拿大東部一大島)甘達爾(Gander)機場降落加油,再起飛後不久即墜毀,機上248名乘客(清一色為美軍第101 空降師及第 160特遣隊現役軍人1 全數罹難。事後調查報告雖宣稱為機翼結冰導致意外失事,但多疑好事者卻一再要求美、加兩國,再度針對其他原因:如恐怖分子的炸彈攻擊進行深入調查。無論失事原因為何,該次空難事件至少向世人揭露了美軍特戰部隊部署在中東地區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