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3 / 3)

探究何飆成功的方法,無非就是他超前的意識和超前的行動。

所謂超前的意識就是把握世界經濟發展和中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如世界經濟的一體化趨勢越來越強,中國經濟要融入世界,其產品標準也要和世界接軌等等,所以何飆比一般人有了超前的判斷和對策。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超前的行動,超前的行動強調著一個“先”,在別人還沒有開始做的時候,他做到了別人前麵,搶占了先機。在市場競爭中,企業領先一步就是贏。

何飆的“金葵子”贏了,他的有機肥料得到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認可,得到了市場的認可。他的贏也使他的產品適應了世界的潮流,迎合了人們對綠色、環保的期望,符合可持續發展觀。所以他的贏存有必然因素。

要做到超前意識和超前的行動,我們的素質要有全麵的提高,這體現在對經濟社會發展趨勢有著較強的敏感性,體現在對來自各方麵的信息有較強整合能力。在此基礎上,要肯於決策、敢於決策,在充分理解國家政策法規的基礎上盡快采取行動。領先一步就是贏,這是一種智慧,一種力量。

還有這樣一則寓言:一隻野狼臥在草地上勤奮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對它說:“天氣這麼好,大家都在休息娛樂,你也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來吧!”野狼沒有說話,繼續磨牙,把它的牙齒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問道:“森林這麼靜,獵人和獵狗已經回家了,老虎也不在近處徘徊,又沒有任何危險,你何必那麼用勁磨牙呢?”野狼停下來回答說:“我磨牙並不是為了娛樂,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獵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時,我想磨牙也來不及了。而平時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時就可以保護好自己了。”

“洪水未到先築堤,豺狼未來先磨刀。”在老虎撲向你之前,先準備好跑鞋;在被獵人和獵狗追逐之前,先把牙齒磨得又尖又利。這樣在危險降臨之時,才不至於弄得自己手忙腳亂。

人生其實就像一場長跑比賽,隻要你永遠比別人快半步,而且永遠不越軌,你就不可能永遠落後於別人,最後的勝利也就屬於你了。

眾多富豪的成功基礎很多都是表現在關鍵時刻把握好商機,並在茫茫的商海中,在激烈競爭的險境中,透過“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轉”的經營戰術,步步領先,獲得了巨大的財富。

泰國民間跨國多元化大企業集團之一的暹羅集團創始人陳龍堅就是這樣,搶先一步,當泰國市場急需廉價運輸工具時,他及時決定自己創業,從經營二手汽車開始,進而加工生產汽車零部件,到生產汽車,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汽車王國,他也成為泰國的一代“汽車大王”。

領先一步,是抓住一分一秒,是抓住應該獲得的機遇;領先一步,需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和預見力,而盲目的搶先,則欲速而不達,事與願違。

領先一步,在推行市場經濟機製的今天尤其重要;領先一步,可以爭得主動權,可以“百花未笑我先笑,獨占秀色報早春”。

領先一步,可以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的境界;領先一步,可以付出極大的熱情和努力,需要良好的經營素質和管理才能;領先一步,需要冷靜觀察,處變不驚,理智地處理好一切,才能穩操勝券。

領先一步,要具備超越常人的智慧和力量,無論是設計還是製造新產品,都應該有一定的提前量,必須抓住一個“早”字,“百般宜早不宜遲”,這是古訓,也是前人獲得過的經驗和教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有些領先一步者往往自認為比別人早邁進一步,其實不然,領先者前麵已有領先者。

領先一步,重在信息,貴在預見,成在實力。沒有實力的領先,後勁不足,最終會敗下陣來。其最重要最根本性的問題在於抓住每天的時間和信息,使時間的流水淌出更多效益和成果。

領先一步,屬於智者,也屬於勇者,領先一步是超越,也是升華。

尋找風險中的機遇

險中有夷,危中有利,要想有豐碩的成果,就要敢冒風險。冒險與收獲常常是結伴而行的。有成功的欲望,卻不敢冒險,怎麼能夠實現偉大目標?希望成功又怕擔風險,往往就會在關鍵時刻失去良機,因為風險總是與機遇聯係在一起的。在很多情況下,機遇與風險共存。在風險中隱含著機遇;機遇中也會充滿風險。在決定投機之前,先要做判斷,隻要在觀察準確、目標正確的情況下,風險很快會化作機遇。

高風險意味著高機遇

風險有多大,成功的機會就有多大。由貧窮走向富裕需要的是把握機遇,而機遇是平等地鋪展在人們麵前的一條通道。不敢冒險的人常常會失掉一次次發財的機會。

很多人想變成富人,他不是不知道該怎麼做,而是不敢真的那麼做。窮人總是有太多顧慮,麵對未來的許多不確定因素,他不去想一萬,而總去想萬一,越想越可怕,結果無數的可能性就在這種猶豫和等待中化為烏有。

其實,對於那些害怕危險的人,危險反而無處不在。

一天,寄居蟹與龍蝦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在把自己的硬殼脫掉,隻露出弱小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對龍蝦說:“龍蝦弟弟,你怎麼可以把唯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脫掉呢?難道你不怕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衝到岩石上去,到時你不撞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道:“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並不了解,我們龍蝦的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加堅固的外殼。現在我們所麵臨的危險,隻是為將來發展得更好而做出的準備。”

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覺得很慚愧,因為自己整天隻是尋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加強壯。每天隻想著活在別人的保護之下,難怪自己永遠也無法有更大的發展。

不少人信奉知足常樂,其實,不投資也有風險,而且風險是絕對的——他們最大的風險就在於,他一輩子都不敢冒險。

如果你也想成為百萬富翁,那你最好多一點冒險精神。在不確定性的環境裏,人的冒險精神是最稀有的資源。

世上沒有萬無一失的成功之路,世界是變幻莫測、難以捉摸的。所以,要想在波濤洶湧的人生中自由遨遊,又非得有冒險的勇氣不可。甚至有人認為,成功的主要因素便是冒險,它是致富的重要心理條件。

生意本身對於經商者就是一種挑戰,一種想戰勝他人贏得勝利的挑戰。所以,在生意場上,人人都應具有強烈的冒險意識。“一旦看準,就大膽行動”已成為許多商界成功人士的經驗之談。

電影界的驕子“華納四兄弟”就是敢於冒險、不怕失敗的強者。作為補鍋匠的兒子,他們從做小生意起家。1904年,兄弟合夥搞了一架電影放映機,從此開始與電影結緣。1912年,遷居美國之後,雖然幾經失敗,大起大落,但仍不灰心。1927年,他們終於成功地攝製了電影史上的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從此蜚聲全球。商家的法則就是冒險越大,賺錢越多,特別是對於一個前人尚未涉足的市場領域,作為開拓者就更要冒風險。富人就是這樣的冒險家,當然,稱冒險家不太時髦了,應該叫“風險管理者”。當機會來臨時,他們會毫不猶豫。因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當一次風險管理者,說不定就會一鳴驚人!

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風順,都有成功和失敗的可能,隻是風險大小不同罷了。現代社會中充斥著各種冒險遊戲。尤其在經濟領域,投資意味著風險,特別是炒股票風險更大。風險越大,收益的絕對值也就越大。

風險越大,機遇給予的成功指數也就愈大,有的人由於怕承擔風險,而任憑機遇與自己擦肩而過;有的人則以超人的膽略捕捉了它,投機遇所好,從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敢為別人所不敢為,你就有可能成為強者,成為幸運兒。幸運可能會使人產生勇氣,反過來勇氣也會幫助你得到好運。當然,“大膽”不同於“魯莽”,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如果你把一生的儲蓄孤注一擲,進行一個引人注目的冒險行動,在這種冒險中你有可能失去所有的東西,這就是魯莽輕率的舉動。盡管你因要踏入一個未知世界而感到恐慌,然而還是接受了一項令人興奮的新的工作機會,這就是大膽。

J?保羅?格蒂是石油界的億萬富翁,一位最走運的人。在早期他走的是一條曲折的路。他上學的時候認為自己應該當一名作家,後來又決定要從事外交工作。可是,出了校門之後,他發現自己被俄克拉荷馬州迅猛發展的石油業所吸引,那時他的父親也是在這方麵發財致富的。搞石油業偏離了他的主攻方向,但是他覺得,他不得不把自己的外交生涯延緩一年。

他想試試自己的運氣。

格蒂通過在其他開井人的鑽塔周圍工作籌集了錢,有時也偶爾從父親那裏借些錢。年輕的格蒂是有勇氣的,但不是魯莽的。如果二次失敗就足以造成難以彌補的經濟損失的話,這種冒險的事他不會去幹。他頭幾次冒險都徹底失敗了。但是在1916年,他碰上了第一口高產油井,這個油井為他打下了幸運的基礎。那時他才23歲。

是走運嗎?當然。然而格蒂的走運是應得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沒有錯。那麼格蒂怎麼會知道這口井會產油呢?他確實不知道,盡管他已經收集了他所能得到的所有事實。“總是存在著一種機會的成分的,”他說,“你必須樂意接受這種成分,如果你一定要求有肯定的回答,那你就會捆住自己的手腳。”廉?丹佛說:“冒險意味著充分地生活。一旦你明白它將帶給你多麼大的幸福和快樂,你就會願意開始這次旅行。”

世界的改變、生意的成功,常常屬於那些敢於抓住時機、適度冒險的人。有些人很聰明,對不測因素和風險看得太清楚了,不敢冒一點險,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永遠隻能“糊口”而已。實際上,如果能從風險的轉化和準備上進行謀劃,風險就不再可怕,相反,適度的冒險也許能為你帶來財富和幸運。

有膽有識才有機遇

人們已經習慣了正常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什麼成效仍很難改變。這時候,逆向思維能給人以新思路,逆向而往,走一著險棋往往可以帶來與眾不同的勝局。

德國奔馳汽車公司的成功經驗就是如此,他走出的險棋是:在巴黎舉辦汽車賽。

21世紀最後20年,日美汽車大量傾入西歐,幾乎把歐洲的汽車工業擠到了滅亡的邊緣。以“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豐田車”為首的豐田汽車公司,不僅把他們的路延伸到了華盛頓,甚至擴展到了底特律(美國汽車製造業中心)。豐田汽車以其優質低價而風靡全球。這一次車賽很明顯,如果奔馳失敗,那就很難想象會有人願意花買兩輛豐田車的價錢去買一輛笨手笨腳的奔馳車了——盡管奔馳車的質量無與倫比,盡管奔馳車耐用舒適豪華,但這一次一旦失敗,奔馳車將毫無疑問地被擠出強者的行列。

五月的巴黎氣候宜人,第18屆世界汽車大賽就在這裏舉行。賽場上,依次排列著十幾輛世界級品牌的高級汽車,奔馳車以其豪華的造型位居其列。比賽開始了,奔馳公司的總裁埃沙德?路透一眼不眨地盯著大幅屏幕,注視著一路煙塵而去的小汽車。

畢竟都是世界名牌,無論是日本的豐田、本田,還是美國的雪佛萊、野馬,誰也沒有占到絲毫優勢。奔馳車夾在日本汽車中間,速度上絲毫不遜色。然而它也僅能與之並駕齊驅,看不出有什麼優勢。

路透的心簡直提到嗓子眼了,周圍的幾個助手大氣都不敢出一聲,一起注視著賽場上奔馳的命運。賽程過半的時候,路透輕輕籲了一口氣,因為奔馳已顯現出了一點微弱的優勢。很快,各型汽車都將車速提到最高的限度,開始了最後衝刺……

隨著一陣歡呼,奔馳車贏了,它超過了所有的競爭對手。這一勝利,不僅保住了其在歐洲汽車工業的一席之地,而且更加穩固了奔馳汽車在世界汽車工業中的地位。

其實早在十年之前乃至更久以前,奔馳汽車就已以其雄厚的實力而雄踞於世界汽車製造業前列:世界上最早的一輛汽車就叫奔馳,而奔馳公司的創始人卡爾?本茨和哥特裏普?戴姆勒正是汽車的締造者。隻是到了埃沙德?路透的時候,這個滿懷雄心壯誌的德國人,決定要采取另一種競爭方式來穩固奔馳的地位。

“奔馳車將以兩倍於別人的價格出售。”這話說起來就像唱山歌一樣動聽,做起來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然而路透似乎早已下定了決心,他知道如果不設法提高奔馳車的質量,在以後越來越激烈的競爭中勢必適應不了風雲變幻的市場變化,靠老牌子吃飯是支撐不了多久的。他感到自己有責任來為奔馳開辟新的發展道路。

為了激勵全體員工來共同實現新的目標,路透感覺到有必要親自到車間和試驗場去身體力行一番。他當然知道這逆勢而行的一步如果成功將給奔馳公司帶來多麼高的榮譽,但他更清楚這一步一旦失足會有多麼大的損失。他必須鼓起所有的勇氣下好這一著險棋。

路透和他所率領的公司是永遠都不願充當像恐龍那樣不適應變化的角色的。在奔馳600型高級轎車問世之前,路透便對他的技術專家們說:“我最近想出了一則很優秀的汽車廣告,當然是為咱們奔馳想的。這則廣告是:‘當這種奔馳轎車行駛的時候,最大的噪音來自於,車內的電子鍾。’我準備把這種奔馳車定價為17萬馬克。”專家們當然明白總裁的意思,卻仍不免大吃一驚:17萬馬克,普通轎車可以買好幾輛!

也許是總裁的表現感動了專家,他們廢寢忘食地工作,以驚人的速度把成功的新型優質奔馳轎車——梅塞德斯450SEL6.9獻給了埃沙德?路透。路透從病床上爬起來後的第一道命令便是宣布將奔馳轎車的價格提高一倍。這個命令不僅讓整個西德震驚,更是讓全世界的汽車工業驚惶不已。

路透的願望還是很快變成了現實,聞名世界的高級豪華型小轎車奔馳600問世了,它成了奔馳轎車家族中最高級的車型,其內部的豪華裝飾,外部的美觀造型,無與倫比的質量都令人歎為觀止。很快,各國的政府首腦、王公貴族以及知名人士都競相挑選奔馳600作為自己的交通工具,因為擁有奔馳,已經不僅僅是財富的象征。

現在,奔馳汽車公司已是德國汽車製造業最大的壟斷組織,也是世界商用汽車的最大跨國製造企業之一。奔馳汽車以優質高價著稱於世,曆時百年而不衰。

當其他企業大多從降低成本、降低自己商品的價格來達到增強競爭能力的目的時,而奔馳公司則反其道而行之,這不能不給很多人某種啟示:當很多人在往同一條獨木橋上擠的時候,隻要你擁有足夠的實力和信心,另謀逆路而取之,也許會達到殊途同歸的目的。

陽光總在風險後

在一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裏,要為自己多創造一個機會,是需要有冒險精神的。因為在一個充斥著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的前提下,我們不可能有100%的把握做成某事或改變某事。馬克思說過:“當有10%的利潤的時候,資本就活躍起來;而有了50%的利潤的時候,它就敢於鋌而走險。”拋開剝削的因素,資本就是在冒險中這樣發家的。

每個人在發現、創造和把握機遇的過程中,都必須有冒險精神。否則,機遇很可能與你失之交臂。

冒險本是人類的天性。從童年開始,我們就憧憬著自己的未來,夢想著在冒險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然而隨著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我們發現,童年的夢想也許很難實現,漸漸被生活的艱難所嚇退。於是自己隻有看著一個個勇敢者敲開了成功之門。

蘋果電腦公司的成功,是創業者冒著巨大的風險獲得成功的一個典型例子。

人們清楚地知道:直到20世紀50年代,計算機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高新設備。它體積龐大,結構複雜,需要專門的知識才能操作。因此,它的用途隻局限於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大的公司。1974年,出現了阿爾塔微型計算機,但它還僅供娛樂之用。隻有當“蘋果”微電腦於1976年問世時,才真正掀起了一場震驚世界的革命。它的設計者和製造者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被人稱為“永遠改變了人們工作習慣的人”。他們兩人在矽穀土生土長,從小對電子計算機愛得入迷。1974年,阿爾塔微電腦上市時,他們弄到了一些零部件,就在喬布斯家的一間破舊車庫裏開始製造由沃茲尼亞克設計的微型計算機。“車庫裏的新產品”具有多種功能,比“阿爾塔”優越得多,喬布斯把他們組裝的、尚缺外殼的計算機帶到附近一家計算機批發商店,店主喜出望外,感到此產品大有前途,一下子就訂購了50台。喬布斯非常激動,他意識到他們幹事業的時候到了!於是,喬布斯和沃茲尼亞克合辦了自己的公司。他們的新品,猶如呱呱墜地的嬰兒,雖然貌不出眾,不能吸引那些根底深、家業大的大資本家來投資,但卻引起了風險資本家的高度重視。38歲的百萬富翁馬庫看了新產品後,認為冒險掙大錢的機會來了,就決心幫助這兩個大膽的新手。他投資9.1萬美元,還給他們借來60萬美元,並推薦一位富有經營管理經驗的能人——33歲的邁克?斯各特出任總經理。新公司取名為“蘋果微電腦公司”,開張不久即推出了新商品蘋果Ⅱ型機。這是一種操作簡便、外型美觀、功能良好的家用電腦。蘋果公司的創辦者從此青雲直上、財運亨通。

要想成功,必須要敢冒風險。多一次冒險,就會使你的生命多一點亮麗。冒險的人生也能轟轟烈烈、色彩斑斕。

機遇與冒險者結緣

人生的機遇在何方?我們時時都在問上帝,問自己。你看那人生之巔雲霧繚繞若隱若現,成功之路崎嶇至極,每一步登攀都有一個陷阱,每一次前行都有一個考驗。所以,有人因此望而卻步,有人因此頹然折返……但是,真正的勇者會繼續登攀。蒼鷹注視著他們,閃電震撼著他們,狂風怒吼,風雪交加。然而,不冒風險,何來成功?隻有那些不屈不撓的意誌、勇往直前的勇氣、不畏失敗的豪情才是戰勝一切艱險的法寶,才是獲得成功人生的關鍵。

像天狗一樣,獨步蒼穹,以大無畏的勇氣去冒險,在冒險中獵取成功的圓月吧!

沒有偉大的冒險,何來偉大的成功!沒有冒險就沒有機遇,沒有機遇就很難成功。人生就是一場搏擊,就是一連串的冒險。沒有冒險,我們就不會長大。

真正的勇士們都有一種征服的欲望、冒險的願望,甚至是渴望。

在生意場中,一個為獲取長遠利益的重要策略是:堅信自己的能力,在關鍵時刻,做到敢於放棄一些自己並不舍得放棄的利益,能屈能伸,才能得到最終的勝利。

20世紀20年代末,從紐約華爾街開始,一場可怕的經濟危機迅速吞噬了整個美國,並且,很快波及到了全世界,這段時期被人們稱為“大蕭條”時期。

在大蕭條的艱難時世中,商人的貨物無人問津,失業人口劇烈增加。處於困境中的人們已經極少出門進行娛樂消費了。經營娛樂業的唐納這時也未能幸免,唐納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瀕臨破產的邊緣。

1931年,大蕭條還在繼續。此時已一籌莫展的唐納為了保住自己多年來苦心經營的成果,隻得忍痛將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產業“唐納大劇院”都賣給了他的債主。

雖然唐納此時已一文不名,但他堅信自己的經營能力以及經驗便是一種無形的巨大財富。唐納相信:沒有他的經營,所謂的“唐納大劇院”隻不過是一具空殼罷了。

果然不出所料,沒過多久,他的債主又主動找上門來,邀請唐納親自去主持“唐納大劇院”的經營工作,條件是由唐納本人掌握1/3的股份。經過一番周折,唐納還是保住了自己的部分產業。

這種充滿韌性和彈性的靈活經營策略是使得唐納的產業能夠一直存在下去,並取得不斷發展的內在原由之一。

在唐納的事業有了進一步發展之後,他又一次來到芝加哥——這座美國的第二大城市——在那裏興建另一座劇院。

對此,人們議論紛紛,普遍輿論認為,在一個地區擁有兩家劇院,豈不是自己同自己爭市場、搶生意嗎?這不是在削弱自己的競爭實力嗎?但唐納卻不這麼看,他有自己的見解。

事實證明唐納的決策是正確的。在這以後,紐約和芝加哥的四家劇院為他帶來了滾滾財富,使他一步步走上娛樂大亨的寶座。

人們時常用“商場如戰場”這樣的話來形容涉身商海的險惡。的確,在商業戰場上,很少有未嚐敗績的人物。整體經濟形勢的好壞,決策的正確與否,都是造成失敗的因素。但失敗並不是不可克服的。隻要你相信自己的能力,運用自己的智慧,在失意時看到光明的未來,看到蘊涵在其中的通向勝利的契機,然後以堅定的步伐追尋它,那麼,你就能懷著一種成熟的心態,步入你通往成功的人生之旅。

一般的人在風險麵前,往往會望而卻步,甘願放棄機會,但勇敢者就會知難而上,激流勇進。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成功與失敗都不是可以預見的,動手去做就意味著冒險,而當失敗與成功都不可把握時,就更意味著風險。隻要我們在充分估計了自己的能力和各方麵狀況的情況下,不盲目冒進,大膽地去嚐試,就一定能夠取得令我們滿意的結果。

“幸運喜歡光臨勇敢的人”,冒險是表現在富人身上的一種勇氣和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