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秦殤——蒙恬(1 / 3)

第二卷 秦殤——蒙恬

青山有幸埋忠骨。

華夏長城的盡頭,永遠屹立著一個背影,用血肉之軀扛起大秦帝國的旗幟,用忠烈之魂

祭起中華民族的江山,用他的一生守衛在這洪荒疆土,那裏,有他牽絆了一世的情,一世的

忠,與一世的熱血。

他的麵前,沒有富貴榮華,沒有錦衣白馬,沒有大秦國一統天下的盛世煙花,有的隻是

無盡的烽火狼煙,無盡的鮮血廝殺,與那無盡的孤寂蒼涼,如同夜幕下似水的畫。

終其一生,伴隨了大秦的崛起,興盛,以及刹那的傾塌。

直到一切都歸為岑寂。

無 衣

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秦風·無衣》



那個年代,他還是一個少年,站在鹹陽城郊巷陌的芳草清風間唱這首歌的時候,陪他一

起唱的還有另外一個年輕人,那個人,叫嬴政。

那時,嬴政還隻是個登上王位隻有數年未能親政的年輕帝王;蒙恬,也隻是個從未上過

戰場的蒙家子弟。

“總有一天,我會脫離母親大人的掌控,獨立掌管屬於我的江山。”鹹陽城的夕陽餘暉

下,嬴政堅定地說道。

“總有一天,我也會穿上戰袍鎧甲,踏上戰場,為你打一片天下。”身旁,望著遠山的

蒙恬亦如是說。

昔年的鹹陽,有他們結伴走過的足跡,有他們共同唱過的歌,有他們一路許下的夢想。

蒙恬,將門之後,祖父蒙驁為秦國名將,事秦昭王,官至上卿。其父蒙武亦曾為秦裨將

軍,與王翦一起滅楚,亦屢立戰功。他蒙恬,也早已耳濡目染,他的未來,也注定是一個秦

國的將軍。

而嬴政,無疑將蒙恬視為最好的知己。那時,他的王權依然掌控在其母趙姬手中。隻有

在蒙恬的麵前,他才可以說出自己心裏的不滿與抱負。

滿座衣冠猶勝雪,更無一人是知音。

不知從何時起,年輕的嬴政喜歡上了微服出巡,換上尋常百姓的衣服,偷偷溜出王宮,與

蒙恬一同信步在鹹陽車水馬龍的街道上,策馬在花草似海的春風裏,歌唱在群星璀璨的月夜

下。這,是獨屬於年輕人的時光。

明媚春光裏,是嬴政昂首挺胸的腳步,並行而前的,是蒙恬同樣俊朗瀟灑的身影。鹹陽城內

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帝王將相。

他,從來沒有把他當成過屬下。

他,亦從來沒有把他當成過帝王。

有一種感情,叫做兄弟。

如果,真的是兄弟,該有多好。

與子同袍,那是一種怎樣的相依為命。

在那看似風光事實上卻艱難無比的歲月,他們,一直是兄弟,同甘苦共患難,就算,當

那個女子出現的時候。

酒冷處,繁華落盡,情債幾本,

山河醉,晨鍾暮鼓,風月無痕。



她叫無痕,風輕雲淡,了無痕。

她,注定是他們的情債。

她隻是一個民間女子,一個有著婉轉鶯啼般歌喉的民間女子,她,不知道他們是帝王將

相。她會陪同他們一起散步,一起吟詩,一起唱那首常常掛在嘴邊的與子同袍。她的一舉一

動,都縹緲若仙,純真無瑕。

蒙恬感覺得到,當自己看到她的時候,心中會有一種莫名的欣喜與激動,隻是那時,他

還不知道,那種感情,叫喜歡。

喜歡和她並肩走在田間小路上,喜歡和她相依在月夜下數著群星的光芒,喜歡一邊舞劍

一邊聽她清幽的歌唱。

她喜歡唱一首歌,名叫《扶蘇》。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

不見子都,乃見狂且。

山有橋鬆,隰有遊龍。

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

他做一柄七弦箏,專門為她而彈,伴著她的歌喉,在鹹陽淡淡的細雨裏,在城外青蔥的

遠山旁,在雨過天晴的彩虹下。

“我們三個人,永遠在一起該多好。”望著雨後的彩虹,無痕輕輕歎道。

那是多麼純真的一個夢境,可誰都知道,三個人,不可能在一起。

隻是,一直以來,都是三個人,蒙恬、嬴政、無痕。他與嬴政,一起聽她唱歌,看她起

舞,一起穿過鹹陽的大街小巷。似乎他們三個人在一起,早已成了理所應當的,他們,不分

彼此。可是他分明看到無痕望著嬴政的目光,眼中閃現的那一份溫柔,是麵對自己不曾有的

。

慢慢的,懂了一些事,有些感情,在心中逐漸了然。

而更加了然於心的,是嬴政。也許,該做個了結了。他是王,他可以擁有後宮佳麗三千

,他可以盡得天下女子,而麵前這個不行,盡管離開她,心中是那樣刻骨銘心的痛,但是,

他不能要她,因為,他看到在自己身後,那個悵然若失的少年眼中的蕭索。

他嬴政可以有成千上萬的女子,但是,隻有一個兄弟。

是時候了斷了,那個夕陽西下的傍晚,山外青山上,嬴政用連他登基王位時都沒有過的

鄭重語氣問:“無痕,你,願意和我一輩子在一起嗎?”

那一刻,真的猶如一生一世那麼長,在她肯定的目光中,他已看到了答案,他傾心,她

相許,但是,他們不能在一起。

他,隻是想要一個答案。

“無痕,再為我唱一曲《扶蘇》好嗎?”

“將來我有了孩子,就叫他扶蘇。”

清揚的歌喉響徹在山間,她不知道,在這仙樂般的歌聲中,早已注定了結局,當她知道

這一切時,早已不在鹹陽。

次日,他回宮下令,一紙詔書,令無痕遠離鹹陽,這一世,不得再歸來。

鹹陽王宮的大殿裏,隻剩下蒙恬,呆呆地望著麵前的人,有些不解。

王宮外,他們是兄弟,而回到宮中,他們,就成了君臣。

“蒙恬,我知道,你心裏有她。”城外的林間,嬴政緩緩地道。

“你心裏,也有她,而她心裏,亦有你。”蒙恬已逐漸看清那份感情。

“難道你願意我接她入宮?”嬴政淡淡地笑著。

蒙恬沉默了,他不願意。

“我可以有無數的女人,但是,我隻有你一個兄弟。我嬴政這輩子不信任何人,隻信你

。但是,我不會讓她和你在一起,我怕我會忍不住思念,我隻有讓她走,我們,都離開她,

蒙恬,你明白嗎?”他嬴政,從來沒有這般與人說過心裏話。

大秦國的未來,依托於沒有雜念的君臣。

他們,可以是兄弟,可以是君臣,但是,決不能是情敵。

蒙恬,已經明白了。

嬴政為他所做的,已經夠多了。

望著那城外的馬蹄與遠去的車轍,蒙恬知道,那個叫無痕的女子,再也不會回來了,就

如同一場夢,再也沒有城郊的牧笛,再也沒有婉轉的歌喉,有的隻是大秦國的忠臣良將以及

那千載傳誦的史冊。

無痕,那天以後,就真的在他的生命中消失了,了無痕跡。

身旁的歌,不再有扶蘇,有的隻是無衣。

從那以後,他就長大了。

大風起兮雲飛揚



那年,他終於成了一騎縱橫天下的將軍;另一個年輕人,亦親政成了秦國威嚴四海的君

王,隻是他們的生命裏,再也沒有那個叫做無痕的女子,再也沒有那首叫做《扶蘇》的歌。

蒙恬,用他的一生來效忠這大秦國的帝王,盡管,他們已經很久沒有再跑出皇宮去稱兄

道弟。

但是,有一份相知,彼此都懂,就好。

公元前221年,秦軍大舉攻齊,蒙恬為將軍,率軍出征。

那一片廣袤無垠的戰場,那是他,第一次出征,蒙家世代為將,屢立戰功,他蒙恬,亦

不會負眾望。當一個人用全部的身心來做一件事的時候,他一定會做好。蒙恬就是這樣,用

全部的生命來戰鬥,用全部的忠心來效忠那個坐在金鑾殿上的人。戰國七雄的炮火連天,隻

有橫屍遍野的戰場與無盡的殺戮。原本,他並不明白戰爭的含義。隻是在那一年,他們都還

年少時,鹹陽城的荒郊外,嬴政,那個眉間深深地印著抱負與誌向的人,以及那一番讓人銘

記肺腑的話。

“總有一天我會統一六國,終止這無盡的殺戮。”望著天邊的遠山,嬴政這樣說。

“統一六國,豈不是要增加更多的殺戮?”那時候的蒙恬,還並不太明白。

“可是如果中原不能統一,這些戰爭與廝殺將永遠持續下去,隻有以這眼前的殺戮,換

來萬世的太平,才是我大秦要做的。”嬴政一字字道。

“以眼前的殺戮,換來萬世太平……”蒙恬低聲重複著。

那個訴說理想的年代,叫做年少。

現在,他懂了,隻有這暫時的殺戮,才能換得萬世太平,有一種方法,叫做以毒攻毒。

自此,他由不經世事的少年變成了沙場上戰無不勝的將軍。用血肉之軀,來完成夢想,自己

的夢想,嬴政的夢想,以及蒙家人世世代代的夢想。

這一役,攻打齊國,硝煙彌漫的戰場上,看不見鹹陽城的盛世繁華,看不見田間巷陌的

芳草飛花,看不見曾經年少的策馬天下,身邊唯一的,隻有無窮無盡的流血與廝殺。當蒙恬

親自將秦國的旗幟立在這片勝利的土地上時,他,已經成為了蒙家人這一代的脊梁。

秦國大勝,鹹陽城外數百裏百姓紛紛出城迎接這凱旋的隊伍。

戰後,蒙恬破齊有功,官拜內史,其弟蒙毅也位列上卿,蒙家人一族身份顯赫。

戰爭,仿佛永遠也無止無休,曾經稚嫩的少年也早已長成沙場上忠誠勇敢的男子漢。隻

是卻很久很久再沒有在鹹陽城外的遠山旁,看花開花落,聽風吹無形了。他蒙恬的生活,早

已被戰爭所取代。甚至連回到鹹陽的時候,也越來越少。

不過,幸而還有蒙毅。

望著逐漸成長的弟弟蒙毅的身影,蒙恬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欣慰,就讓他代替自己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