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土地上,我隻是個陌生人,一個過客——盡管沒有為我點燃的溫暖爐火,沒有好客人家的房門為我敞開,也沒有溫馨的友誼在門口向我伸出歡迎的手——但從周圍那些幸福的麵容上,我能感覺到節日的歡樂氣氛正傳送到我的心靈之中。幸福無疑是能夠反射的,就像天上的光輝一樣;每一張麵孔都洋溢著微笑,流露出純真的喜悅之情,就像一麵麵鏡子,將至高無上、永放光芒的仁愛反射至他人心中。有的人為人吝嗇無禮,從不為他人的幸福著想,常常在周圍一片歡樂之時獨自坐在黑暗之中發牢騷。但即使是這樣的人,在某一時刻也會興奮不已,自我陶醉。他的身上所缺少的是一種親切友好的心境——而這種心境正是一個快樂的聖誕節的獨特魅力的源泉。
【人物介紹】
華盛頓?歐文(1783—1859),美國19世紀最著名的作家,美國文學奠基人之一。1809年發表第一部作品《紐約外史》,1820年,《見聞劄記》出版,引起歐洲和美國文學界的重視,奠定了其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見聞劄記》以幽默風趣的筆調和富於幻想的浪漫色彩,描寫了英國和美國古老的風俗習慣和善良純樸的各種人物。是其代表作。之後,他又寫了三部有關西班牙的作品——《哥倫布傳》、《攻克格拉納達》和《阿爾罕伯達》。
細品精讀
現代文明奪走的豈止是節日習俗
華盛頓?歐文在《聖誕節》的開頭,以飽滿的熱情敘述了聖誕節這個西方傳統節日帶給人們的精神愉悅和情感洗滌。但隨後,也就是在我們節選的這部分中,歐文卻從感性的敘述轉換為理性的論述。他一針見血地指出“現代文明導致的一個最令人不快的結果,就是它嚴重破壞了親切古老的節日習俗。那些對生活有潤飾作用的習俗可以使人感覺敏銳、精神放鬆,但現代文明已將其徹底剝奪。”之後,作者詳細地說明了現代文明如何剝奪人們的歡樂,如何使生活失去古樸的樂趣。最後,他設身處地,從自我感受出發,深刻剖析了聖誕節之類的古老節日帶給人幸福快樂和美好心境的魅力所在。
華盛頓?歐文的《聖誕節》與其其他作品具有相同的藝術特點,優美詳盡的敘寫與冷靜深刻的分析結合,感性充沛的渲染與理性嚴謹的刻畫交融。而其理性的分析,和感性的體驗在此文中表現尤為明顯。的確,現代文明使人們的生活從物質層麵上比以前更加舒適、滿足。但它卻在精神層麵上偷走了許多人們對生活幸福的真實感受和出自本性的精神歡娛。正如當今在中國,傳統節日的味道越來越淡,人們在節日中越來越感到內心空虛一樣。從這個角度說,現代文明奪走的並不僅僅是節日習俗,而是人們渴望脫離物欲束縛的發自內心的精神愉悅。而對於這一點早在將近200年前,華盛頓?歐文便已敏銳地有所體察、有所醒悟,確是難能可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