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3 / 3)

樂觀是希望的明燈,它指引你從險穀中步向坦途,使你得到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支持著你的理想永不泯滅。

幽默的人都是積極樂觀的人,都是達觀超脫的人,都是對生活充滿信心、對自己自信且寬容平和的人。幽默的人都是心理健康的人。心理不健康的人是無法幽默的,也就不可能與人幽默溝通。所以,要實現與他人的幽默溝通,你必須具有健康、活潑的心態。

世界並不如人們理想中的那樣美好,那樣完美無缺,如果隻看到它陰暗的一麵,那麼人隻能陷入悲觀之中,生活的樂趣便蕩然無存,笑容無處可尋,幽默也就無從談起了。擁有良好的心態,對創造幽默具有重大的意義。有的研究者將幽默大師們的心理特征歸納為三條:

1. 積極樂觀,否定現實的殘酷性

英國作家卡萊爾講過:“真正的幽默多出於熱情而少出於理智。”多看看生活中光明的一麵,將陰暗的東西當成一種必然的東西,愉快地接受它,並善於從它們之中發現有趣的一麵。接受生活的不完美,才能使你的生活趨向完美。

2. 超脫達觀,對世事淡然處之

世事如煙,滄海桑田。沒有什麼永恒不變的東西,為什麼要為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作繭自縛呢?即使是所謂的大事,也真是那麼重要嗎?幽默需要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自己,如果你無法從狹小的自我中超脫出來,又如何睜眼看世界呢?

我們應該明白:我們出生的時候什麼也沒帶來,我們死的時候什麼也帶不走。

3. 寬容平和,保持心靈的自由

寬容平和就是原諒別人的過失,理解人的不完美性的事實,不過高地要求別人,對人謙恭,不隨意發怒、埋怨、嫉恨,隻有這樣,你才能具有幽默感。

有一位大校到某連蹲點,一名士兵見他長得又胖又矮,便冒冒失失地說:“首長,你又胖又矮,我們這些士兵誰不能同你比個高低?”這話帶有一點挖苦味。可大校笑嗬嗬地說:“你們這些小鬼要同我比高低,我不怕,但必須是躺著比!”

這位大校的寬容與幽默在士兵中留下了可親可敬的印象,為他以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德國空軍將領烏戴特將軍患有謝頂之疾。

在一次宴會上,一位年輕的士兵不慎將酒潑到了將軍頭上,全場頓時鴉雀無聲,士兵也悚然而立,不知所措。倒是這位將軍打破了僵局,他拍著士兵的肩膀說:“兄弟,你以為這種治療會有作用嗎?”

全場頓時爆發出了笑聲。人們緊繃的心弦鬆弛下來了,將軍也因他的大度和幽默而出名。

西方有句諺語說得好:“同是一件事,想開了是天堂,想不開就是地獄。”人的煩惱多半來自於自私、貪婪,來自於妒忌、攀比,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苛求。列夫?托爾斯泰說:“大多數人都想改變這個世界,但卻極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古人說“境由心造”。幽默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一種純主觀的內在意識,是一種心靈的外化。如果一個人能從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尋找和發現幽默,那麼他就比別人快樂。

猶太人以善掙錢、會做生意而聞名。而且,最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猶太人經曆了幾千年的流亡歲月,幾經血與火的洗禮,為什麼他們仍然能夠在商場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呢?

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能始終保持其堅忍不拔和樂觀向上的本性。這從猶太人的一些言語和笑話中就不難看出,如:

“人不能哭著過完一生。”

“生物中隻有人會笑,而越賢明的人越會笑。”等等。

某天夜裏,一位猶太商人的店鋪發生了火災,人們在店鋪主人的指揮下終於撲滅了大火,可店裏的許多貨物和房子都被燒壞了。可店主卻開口說:“我們實在是太幸運了,一定是得到了上帝的保佑!”

眾人大惑不解,問:“這是為什麼呢?”

店主道:“如果沒有這麼亮的火光,在這樣漆黑的夜裏,我們怎麼能進行滅火工作呢?”

如此看來,猶太人的幽默充滿積極性,這也是猶太人創造奇跡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說,正是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使猶太人變得堅強和具有韌性。

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命運。人的心態變得積極,就可以得到快樂,就會改變自己的命運。樂觀豁達的人,能使平凡的日子富有情趣;能把沉重的生活變得輕鬆活潑,能把苦難的歲月變成值得回憶的珍貴經曆。

所以,一定要珍惜積極心態所帶來的力量,要相信希望和樂觀能引導你走向勝利。即使處境危難,也要尋找積極的因素。這樣,你才可以跨越人生的障礙,微笑著麵對生活。

具有海納百川的豁達胸懷

所有成功人士,都是具有幽默感的人。因為他們總是胸懷寬廣、豁達大度地去看人看事,自然心境平和,幽默油然而生。

一個幽默的人,他能夠給朋友帶來笑聲,在人際交往中釋放自身的魅力,因而備受大家的歡迎。

一個幽默的人,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具有海納百川的胸襟。

上世紀50年代初,杜魯門總統會見麥克阿瑟。麥克阿瑟自恃戰功赫赫,在他麵前表現得很傲慢。會見中,麥克阿瑟拿出煙鬥,裝上煙絲,把煙鬥叼在嘴裏,取出火柴,當他準備點燃火柴時,才停下來,轉過頭看看總統,問道:“我抽煙,你不介意吧?”

顯然,這不是真心征求意見,但如果阻止他,就顯得總統不夠大度。杜魯門看了一眼麥克阿瑟,說:“抽吧,將軍,別人噴到我臉上的煙霧,要比噴在任何一個美國人臉上的都多。”

這句話軟中帶硬,委婉地指出了麥克阿瑟的無禮,此刻,感到難堪的應該是麥克阿瑟了。

英國著名作家毛姆對人性的觀察細致入微,《人性的枷鎖》就是他的代表作。他原本在倫敦學醫,四年級時,到醫院附近的貧民窟實習了三周。根據三周的所見所聞,他寫了第一本小說《貧民窟》。這本處女作銷路不壞,於是他棄醫從文。

繼《貧民窟》之後,他寫了許多本小說與劇本,但都銷路不佳。最初的10年,他稿費的年收入都不到500美元。但他咬緊牙關堅持寫作。

有一次,倫敦某劇院一時找不到劇本,就翻出毛姆所寫的《佛蘭德裏克夫人》來演,結果造成空前的轟動,毛姆也因此而成名。他的作品和諧、簡單、明澈,同時,他的談吐也非常幽默。

毛姆80壽誕那一天,當宴會主人介紹他時,大家都起立鼓掌,場麵很感人。毛姆等大家坐下後,致詞說:“人老了有許多好處。”

接著他咽了咽唾液,舔了舔嘴唇,看看四周後,又看著桌麵。大家擔心他生病了,話無法繼續說下去。

忽然毛姆抬起頭說:“我剛剛在想,用心在想人老了究竟有什麼好處?”此話一出,全場掌聲雷動。

還有一次,有一位女士對毛姆說:“我和一位男士交往了很久,但我無法確定是否愛上了他。”

毛姆風趣地回答:“我有一個法子,你願意用他的牙刷刷牙嗎?”

毛姆晚年身體逐漸衰弱,美國《生活雜誌》曾派人為他拍了許多照片,結果隻登了兩三張,毛姆很豁達地說:“他們留著準備等我死時再用,這會增加雜誌的銷售量。”

真正能永遠保持一種平和大度的胸懷並不容易,這是一種修養。假如有人攻擊你,或者是無意間把你洋洋自得的東西說得一無是處,你還能幽默得起來嗎?

有人能,那就是畢加索。

1967年,他的一幅畫在競拍中賣出了50多萬美元的高價,還從來沒有一位畫家生前的畫賣這麼高的價錢。

1973年,畢加索去世時,他收藏的1000幅畫至少值2500萬美元,真可謂“富有”,他數十年來一直是歐洲畫壇的領袖人物。他打破了傳統的繪畫法則,首創立體派,用想象來繪畫,他所畫出的並不是他看到的表象,而是靈感的顯現。

他認為,立體派能表現最完整的意念。有人批評他的畫看不懂,他不無諷刺地說:“我不懂英文,英文畫對我就像白紙,但這並不表示世界上沒有英文。”

因此對自己不懂的事,隻好怪自己了。

有人說他欺世盜名,嘲笑他的作品像小孩塗鴉。

他詼諧地說:“我12歲時,已經能畫出拉斐爾那樣的畫。然而學了一輩子,才能畫得像小孩子一樣。”

一個美國士兵在巴黎遇見畢加索時對他說,不喜歡他的抽象畫,畢加索很不高興,但又不便發作。

幾分鍾後,士兵拿出女朋友的相片給他看。畢加索故作驚訝地問:“呀!她真這麼小?”

還有一次,畢加索給一位著名女作家畫了一幅畫像,一位朋友看了說:“畫像畫得很美,可是一點也不像本人。”

畢加索幽默地回答:“沒關係,她會慢慢地像這幅畫像的。”

畢加索從不追究冒充他畫的假畫,頂多把簽名塗掉就算了。畢加索說:“那些畫假畫的人,不是窮畫家就是老朋友。我怎能為難老朋友呢?再說那些鑒定真跡的專家也要吃飯呀!假畫如果絕跡,他們的飯碗不也就打了嗎?”

美國有一位傳奇式的教練,名叫佩邁爾。他帶領的籃球隊曾獲得39次國內比賽冠軍。然而他的球隊在蟬聯29次冠軍後,遭到空前慘敗。比賽一結束,記者們蜂擁而至,把他圍了個水泄不通,問他這位敗軍之將有何感想。他微笑著,不無幽默地說:“好極了,現在我們可以輕裝上陣,全力以赴地去爭奪冠軍,背上再也沒有冠軍的包袱了。”

佩邁爾麵對失敗沒有灰心,將哀聲化為笑聲,將笑聲化為力量,這是多麼令人欽羨的人生境界啊!

縱觀以上幾個例子,我們不難從這些成功人士的身上看到一種共同的東西,那就是寬容和大度的胸懷。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善於駕馭他人的情緒

人與人的關係是很敏感的,你不能保證你想的、說的都對,而且聽話人的接受能力也不同,不分青紅皂白、不講究方式方法的直言快語,往往起不到說的效果,輕則使人下不了台,重則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這時候如果你能在別人失言的時候,保持冷靜,察言觀色,巧妙地給他們圓圓場,則會有效地緩解衝突。

清末官員陳樹屏以急智和快才出名,他善於用幾句話化解糾紛。他在江夏任知縣的時候,大臣張之洞在湖北做督撫,張之洞與撫軍譚繼詢關係不太好。

一天,陳樹屏在黃鶴樓宴請張、譚二人。賓客裏有人談到江麵寬窄的問題,譚繼詢說是五裏三分,張之洞卻故意說是七裏三分,雙方爭執不下,誰也不肯丟自己的麵子。

陳樹屏知道,他們這是借題發揮。他對兩人很不滿,但是又怕掃了眾人的興,於是靈機一動,拱拱手,言詞謙遜地說:“江麵上漲就寬到七裏三分,落潮時便是五裏三分。張督撫是指漲潮而言,撫軍大人是指落潮而言,兩位大人都沒有說錯,這有什麼可爭論的呢?”

張、譚二人本來是信口胡說,由於爭辯又下不來台,聽了陳樹屏的圓場,自然無話可說。

眾人一齊拍掌大笑,爭論也就不了了之。

社交中需要莊重,但自始至終保持莊重氣氛就會顯得緊張。寓莊於諧的交談方式比較自由,在許多場合都可以使用。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同樣可以表達較重要的內容。

你可以偶爾裝出滑稽的樣子,或搞出一副大大咧咧、衣冠不整的樣子,或流露莽撞調皮、佯裝醉漢、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神情等等,但這些都需要能屈能伸的良好情緒力。這些“缺點”平時在你身上不常見,人們突然觀察到這種變化,會有一種特殊的新鮮感或是驚異感。你的這種收得攏、放得開的舉止會令人忍俊不禁,使大家對你刮目相看,從而越加喜歡你。

具有詼諧灑脫的幽默談吐

在諸多的幽默技巧中,詼諧灑脫的幽默談吐,是良好人際關係的催化劑,幽默的談吐能表達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愛,能溝通心靈,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填平人際關係之間的鴻溝。是否具有詼諧灑脫的幽默談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你的人脈,甚至能影響你的成功。

例如:父親下了班回到家,他的正讀大學的兒子以幽默的口吻問:“爸爸,你可知道人類學家說過,人本來不該是直立而行的?”

父親回答:“這又怎麼樣?”

他說:“所以把汽車鑰匙借給我吧!”

麵對如此詼諧的話,你幾乎無法拒絕。

還有一個例子讓人噴飯。

小男孩回到家裏,一手拿著一個冰淇淋,母親問他:“你把錢都花光了嗎?”

“什麼錢也沒花。”男孩回答說。

“有人請你啦?”母親猜到,小男孩搖搖頭。

“不會是你偷來的吧?”

“不是。”

“那麼你手上的冰淇淋是怎麼來的呢?”

“我告訴小姐說,我這一隻手要個巧克力的,另一隻手要薄荷的。然後我說她可以自己伸手到我口袋裏拿錢,但是請當心,別觸到我心愛的小蛇。”

一般來說,談話包括交談、攀談、閑談、晤談、會談、漫談、座談等等。作為有來有往、相互交流思想感情的雙邊或多邊活動,在言談中能反映出你的形象、氣質、情操、學識、風度。出色的言談幾乎無一例外包含著下麵一些要素:

1. “情”

白居易說過:“動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深出良言。你將充沛的感情、親人般的溫暖、春風似的溫柔灌注到你的語言之中,那麼,堅冰將為之化解,悲怨將煙消雲散。通常,設身處地、情理交融、以心換心,總是使人輕鬆愉快、溫馨滿懷。

2. “誠”

情是前提,誠是基點。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古人雲:與人善言,暖若錦帛;與人惡言,深於矛戟。你對人敞開心扉,推心置腹,一片誠懇,別人也願意向你吐露衷腸;盛氣淩人、油腔滑調、惡語傷人,得到的也隻能是敵視和怨憤。語言術的法則也是心誠則靈。

3. “趣”

言談最忌索然寡味的說教。詰屈聱牙、故作艱深的言談,沒有人會歡迎。那些成功的語言大師總是風趣幽默、口舌生風、形象生動的。他們談古論今、借題發揮、妙語如珠,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令人茅塞頓開,回味無窮。聽他們的談話,無疑是一種精神的享受。

4. “隱”

模糊語言的巧妙使用,對妥帖地表達觀點、意願、思想十分有益。假如談話對手性格內向、自尊自愛,直言不諱就會“闖禍”。就實道虛,由此及彼,峰回路轉,點到為止,反而弦外有音,謙遜有度,令人欣然首肯。

在上述言變要素中,“情”、“誠”是人格的修養,而“趣”、“隱”則是表達的水平。一般,“趣”和“隱”是密切相關的,“趣”則“隱”,“隱”亦“趣”,兩者統一構成了那些言語的內在風範與氣質。

一般初次見麵,彼此很生疏,你對對方個性不了解,交談就困難些。如果你過於拘謹、恭敬有加,隻會增加對方的緊張不安。相反,你如果心境寬和,言語活潑詼諧,采用模棱兩可的幽默方法進行交流,氣氛便會很融合輕快,你那些富含哲理詩情、精妙有趣的話語將長期留在對方的腦海中。

至於熟識的朋友、同事、上司、下屬、客戶等,風趣調侃的言談同樣必不可少。因為人是渴望輕鬆和歡樂的,誰也不願意讓自己為沉悶、枯燥、冗長的廢話圍困,仿佛埋在地層之下一般。你的言談充滿情趣和機智,娓娓動聽,別人就會從中獲得啟悟、教益,自然他也會將敬佩的目光投向你。

言談有雅俗之別、優劣之分,優雅者都是幽默者。談吐雋永每每使人心靈一亮,如同流星劃過夜幕,翩然美妙。

鐵血首相俾斯麥有一次和一名法官相約去打獵,兩人在尋覓動物時,突然從草堆中跑出一隻白兔。

“那隻白兔已被宣判死刑了。”

法官好像很自信地這麼說了以後,便舉起獵槍,可是並沒有打中,白兔跳著逃走了。看到這種情形的俾斯麥,當即大笑著對法官說:“他對你的判決好像不太服氣,已經跑到最高法院去上訴了。”

言談摒除了空洞、艱澀而浸透幽默,其影響力便會成倍地增長。

特別是在困難、危險的情況下,妙語巧言常常能幫你消災避禍,從走投無路到柳暗花明。相傳關漢卿因編演《竇娥冤》觸怒當朝權貴,官府懸賞欲將他捉拿治罪。他聞訊連夜出逃,不幸遇到幾名巡夜的捕快攔住盤查。

班頭問:“你是幹什麼的?”關漢卿三句話不離本行,順口答道:“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統領千軍。”班頭見此人口吐狂言,拿火把近前一照,似乎在戲台上見過,便問道:“你是個唱戲人吧?”關漢卿答道:“或為君子小人,或為才子佳人,登台便見;有時歡天喜地,有時驚天動地,轉眼皆空。”班頭品味此言,問道:“莫非你是關……”

關漢卿聽罷哈哈一笑:“看我非我,看我,我亦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班頭是個戲迷,如今聽了這話,料定此人必是關漢卿無疑。他心中暗忖:拿吧,不忍心;不拿吧,500兩銀子流走甚可惜。關漢卿看出班頭心事,就吟詩一首:低頭莫逞強,縱使得厚祿高官,得意無非俄頃事;眼下何足算,到頭來拋盔卸甲,下場還是普通人。”

一瞬間,班頭醒悟過來,便對衙役們說:“放他走吧!這是個書生。”

言談的幽默智慧產生於心靈的撞擊之中,不論交談、攀談、會談都會有各種思想、欲望、傾向、習慣,彼此交彙碰撞,富有幽默感的人就在這每一回合的交流中,獲得神啟,放開風趣的閘門。

北宋文壇領袖歐陽修,寫作一絲不苟。就是到了晚年,仍將已寫好的文章貼在臥室的牆壁上,仔細揣摩修改。老伴心疼他的身體,怨他過分執著,勸他說:“為什麼這樣自討苦吃呢?又不是小學生,難道還怕先生生氣嗎?”歐修陽笑著道:“不是怕先生生氣,而是怕後生笑談嗬!”

不善言談,或出言木訥,或語無倫次,或艱澀無味,都可能導致你的挫折、困惑甚至災難,出言不慎,播下怨恨的情形也不在少數。反之,如果在生活中,能夠借助幽默的交談,你成功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了。

幽默的談吐是人們有效交際的根本保障,是一個人值得驕傲和自豪的社交能力。所以,在社會舞台、婚姻家庭圈,你要學會用詼諧灑脫的語言與別人進行溝通與交流,以此來擴大你人際的磁力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