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翩然歸來(3 / 3)

五、毛澤東給程思遠起別字

七月二十六日上午十一時,毛澤東接見李宗仁伉儷和我本人,地點在中南海遊泳池旁的休息室,這真是一次不平凡的接見。

毛澤東在同李宗仁夫婦握手時說:“你們回來了,很好,歡迎你們。”

跟著毛澤東緊緊地同我握手,說:“久聞大名,如雷貫耳。”我聽了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竟說出這樣分量過重的話,使我茫然不知所對。

當時在座的有人大副委員長彭真、郭沫若和他的夫人於立群、章士釗、徐冰和劉仲容等人。

寒暄過後,毛澤東忽然看著李宗仁說:

“嘿,德鄰先生,你上當了!”李宗仁為之一怔。“蔣介石罵我們做‘匪’,你這一次回來不是誤上賊船了嗎?”毛澤東說後哈哈大笑,在座的人跟著也笑起來,李宗仁不料毛有此一手,瞠目不知所對。

我脫口而出道:“主席,我們搭上慈航渡登彼岸了。”毛澤東注視了我一下,有讚許之意。

“是的,渡登彼岸了。”彭真接口說。

李宗仁說:“在海外看到祖國日趨強大,深感高興。”

毛澤東說:“祖國比過去強大了一些,但還不夠強大,我們至少要建設二三十年,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毛澤東建議李宗仁到全國各地去看看。

過了一會兒,毛澤東望著我說:“我們遊泳去吧!”我更衣出來,看到遊泳池四周站著許多遊泳健兒。原來這是出自事前的安排。跟著下水的還有彭真和劉仲容。

我遊到毛澤東身邊,他對著我說:“你遊得很好嘛!”我注意到毛擅長的是側泳和仰泳,而且都能夠持久,這就是他能夠橫渡長江的訣竅。

隨後他上岸曬太陽去了。我正準備換衣,一個侍衛忽然走到更衣室來說:“毛主席請您去。”我走到毛的麵前,他指著一張藤椅,要我坐下。

毛澤東問起我的學曆,並要我再到海外去。由於後來政治形勢起了巨大變化,我從來不對任何人提起這件事。

我在談話中說道:“主席,你把馬列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結合得真好。”

他聽後笑說:“你知道我靠什麼吃飯嗎?”我又茫然不知所對。

“靠總結經驗。”毛說,“譬如我們解放軍打仗,一個戰役以後,總來一次總結,克服缺點,發揚優點,繼續乘勝前進,使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由於統戰部辦公室主任李金德也走上前來坐在一起,於是我們就不再作有係統的談話了。

以後我們乘車到豐澤園去,這是毛澤東的住所,他在那裏設宴招待我們。

飯前,我們又在客廳裏談了一息,周圍都擺著線裝書,有的甚至擺到窗台上。他看著章士釗說:“行嚴先生,我沒有書看了,從你那裏搬一些來吧。”他指的當然是線裝書。

不久,江青也到客廳來了。次日《人民日報》發表新聞,以毛夫人來稱呼她。而江青第一次以毛夫人公開見報,是以此為起點。

毛澤東對李宗仁說:“現在稱三軍,但過去是六軍。”跟著他念了一段詩篇來證明這一論點,可是他念漏了一句。沉吟久之,江青立即補上去。由此可知,她經常注意毛看了哪些東西,從這一方麵來揣摩毛的心理狀況。用心之深,由來久矣。

江青在宴會上故意發牢騷,她對李宗仁說:“德鄰先生,我不參與政治,但在戲劇藝術方麵頗有貢獻,我導演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將由上海調來北京給你看看。”過又一忽,江青又說:“有一次,我寫了一封信給劉少奇主席,要求派我工作。你看他怎樣答複呢?他說:你把毛主席招呼好了,這就是最好的工作。”說完她眉毛一揚,顯出一絲冷笑,其不滿現狀之情,完全暴露無遺。

徐冰看到宴會拖得很久,咬著我的耳朵說:“不早了,告辭吧!”我立即對李宗仁示意,毛澤東看著我說:“急什麼,少壯派!”

這一次接見延續四個小時之久,最令我永不忘記的是下麵一件事:

毛澤東在喝茶時問起我:

“你為什麼叫程思遠?”

“一個人總要從長遠觀點想問題。”

他點頭認可。

“你有別字嗎?”

“沒有。”

“我給你取個別字。”毛澤東想了一會說,“中國古代有位大散文家叫韓愈,字退之。現在我給你取個別字,叫近之,意思是你靠近我們了。”

在那個時候,毛澤東替你取一個別字,那還得了。次日統戰部在宴請我們的時候,郭沫若就以“近之先生”來招呼我了。

六、建國以來,首次中外記者招待會

在中國大陸,自解放以來的十六年中,召開第一次中外記者招待會,是李宗仁提出要求,那次是得到周恩來充分支持和協助下舉行的,可以說,這是對外開放的先聲。

一九六五年八月中,我們到了北戴河避暑勝地休息。在北京,李宗仁得到國家主席劉少奇、副主席董必武、中共中央總書記鄧小平的宴請;全國政協、各民主黨派的茶會接待,以及國防委員會副主席賀龍、羅瑞卿、傅作義先後舉行宴會歡迎,酬應幾無虛日。而今到了北戴河,可以鬆弛一下了。但人大委員長朱德和夫人康克清正在這裏避暑,他們兩位又在八月二十日下午在西海灘中央軍委禮堂宴請我們。充分體現了以禮相待的誠意。

八月二十六日,李宗仁夫婦在我和劉仲容、中央統戰部負責人金域、姚仲康的陪同下去東北參觀。此行得到中共中央東北局第一書記宋任窮的熱情招待和妥善安排,在生活居處參觀各方麵都感到十分適意,盡管黨中央有指示,但是宋任窮先生的特殊關照卻起了決定作用。

在遼寧,我們看了鞍山鋼鐵工業;在黑龍江,我們看了大慶油田;在長春,我們看到了正在發展中的航空工業。後兩項當時是沒有對外公開過的,因此我們頗有受寵若驚之感。九月二十二日,我們結束了東北之行,從長春乘火車回到北京,李宗仁總結他此行的觀感,認為祖國的突飛猛進是史無前例的,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已遠遠超出了他在美國時的想象。

李宗仁從東北返京後,感到有義務向海內外發表他返回後的感受和印象。於是便有建國以來第一次中外記者招待會的舉行。

中外記者招待會是九月二十六日下午在政協禮堂三樓舉行的,共有三百多名中外記者出席了招待會,他們來自世界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李宗仁在記者招待會上,對比了新舊中國的變化,對比了新中國同美國兩種社會製度的優劣,暢談了新中國的發展和進步。他勸告台灣和海外各方人士認清大勢所趨,相率來歸為祖國最後統一作出貢獻。

當晚,李宗仁在政協禮堂樓下大廳(包括各會議室)舉行冷餐會,招待應邀參加招待會的中外記者共五百多人,由郭德潔和我夫婦倆出席作陪。

出席冷餐會的中共中央機關和其他有關方麵負責人有:廖承誌、劉寧一、徐冰、平傑三、羅青長、姚溱、金城、張彥、龔澎、崔月犁、李金德、姚仲康、畢季龍。

出席的還有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蔡廷鍇、王昆侖、邵力子、黃紹竑、劉斐、屈武、盧漢、朱蘊山、劉文輝(1895—1976,四川大邑人。早年為四川軍閥陳洪範的部屬。後改隸於劉湘。先後任師長、成都衛戍總司令。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二十四軍軍長。後曆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邊防總指揮、西康省政府主席、川康綏靖公署副主任。1949年12月10日在四川省彭縣率部起義。後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國防委員會委員、林業部部長、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常務委員。)、劉仲容、劉仲華、盧鬱文、陳此生、陳其瑗、陳劭先、侯鏡如、翁文灝、梅龔彬、鄭洞國、覃異之、韓權華、胡愈之、劉清揚、沈茲九、馮友蘭、羅叔章、楊東蓴、黃琪翔、張奚若、舒舍予、榮毅仁、胡子嬰、莊希泉、李鐵錚、王楓、郭秀儀,以及李明揚、溥儀、杜聿明、宋希濂、範漢傑、廖耀湘、溥傑和他的夫人嵯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