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陸戰隊員的記憶裏,武漢江夏區“居”字號堤段的搶險最難忘。 當時正值洪峰通過,洪水速度遠遠超過1.8米的安全潛水界限,水下的能見度為零,且上遊衝下大量樹枝雜物使水下情況更加複雜。 水位仍在上漲,管湧險情不斷,上級要求兩棲蛙人迅速探明水下情況。時任二中隊中隊長的朱迪冒著被血吸蟲感染的危險,帶領6組兩棲蛙人跳入洪水,抱住水中一棵樹,一寸寸往下探摸,共查出10個滲水點,為保堤提供了科學依據。
搶灘登陸演練
來自48個國家的駐華武官走進了中國海軍陸戰隊綜合戰術訓練場,親眼目睹了一場以現代戰爭為背景的搶灘登陸演練。隨著一聲號令,隻見方圓百裏的訓練場上炮彈橫飛、火光衝天、硝煙彌漫。緊接著,海軍航空兵的戰機飛抵陣地上空,再次對“敵”殘餘目標實施毀滅性打擊,並空降突擊分隊深入“敵”後。地麵炮火一結束,陸戰工兵和 “蛙人”部隊迅速出擊,對“敵”灘頭堅固堡壘和水下障礙實施爆破,掃清前沿工事。幾乎同時,在兩棲坦克和裝甲車的協同下,陸戰隊員乘坐衝鋒舟,似一柄尖刀飛越波峰浪穀,直插灘頭陣地,並將紅旗插在製高點上。表演結束,48國武官紛紛拉著陸戰隊官兵合影留念。他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著對中國海軍陸戰隊由衷的讚歎。
05中俄軍事聯合演習
2005年8月24日,舉世矚目的中俄軍事聯合演習兩棲登陸作戰演練在山東半島來開了戰幕。當時,這是我軍與外軍最大規模、最高層次的聯合軍事演習,也是中國海軍陸戰隊首次與外軍陸戰隊的聯合登陸作戰演習。中國陸戰隊32輛水陸坦克和兩棲裝甲車被編入第一梯隊左翼,俄陸戰隊的10輛戰車被編入第一梯隊右翼,共同擔負搶灘登陸作戰任務。
然而,天公偏偏就給演習增加了意想不到的難度,部隊即將泛出水麵出擊時,突然天降暴雨,海上風力6-7級,浪高2.5-3米,這樣的天氣已超出登陸裝備性能的要求。觀禮台上的中、俄兩軍高級將領都為參加演習的陸戰隊員們捏一把汗。麵對如此複雜的氣象,中國陸戰隊員們沉著、冷靜,就在登陸艦前後艙門打開的瞬間,中國陸戰隊員們在狂風暴雨之中駕駛著水陸坦克躍入滾滾的波濤之中……
演習獲得圓滿成功,俄國防部官員對中國官兵的出色表現給予了高度的評價。第一次與外軍進行聯合軍事演習,中國海軍陸戰隊就向世界展示出一流的戰鬥力以及過硬的戰鬥作風。
08?赴汶川地震災區
2008年5月14日,海軍陸戰隊再次奉命緊急出動趕赴汶川地震災區。206台車輛強行軍42小時,比預定時間整整提前6個小時到達指定地點,創下中國人民解放軍摩托化行軍規模最大、人數最多、速度最快、距離最遠、組織最嚴密等多項紀錄。
國慶閱兵一道亮麗的風景
在中國國慶50周年閱兵典禮上,有一支頭戴迷彩鋼盔,身著藍色迷彩服,手持“95式”自動步槍的迷彩方隊格外引人注目。他們以昂揚的鬥誌,威武的英姿,整齊劃一的動作,走過天安門廣場,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並贏得全國人民的廣泛讚譽。這是年輕的海軍陸戰隊第一次正式亮相。2009年10月1日,而立之年的海軍陸戰隊再次以鋼鐵般的意誌、鋼鐵鑄成的戰車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向世人展示中國海軍陸戰隊精銳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30周年慶典
早在海軍陸戰隊成立不久,這支精銳的特種作戰部隊就成為全軍迎外的一個“窗口”。先後為美、英、法、澳等外軍將領和60多個國家的駐華武官進行過軍事表演。在海軍陸戰隊30周年慶典演習之日,最早到達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凱利上將,他率領高層訪問團走進了從未對外開放過的中國海軍陸戰隊訓練場。身著藍迷彩的中國海軍陸戰隊員,頂著如火的烈日為凱利一行表演了越障礙、抗擊打、攀登捕俘、戰術綜合演練、對抗射擊等10項軍事技術。表演結束,凱利走到隊列前麵,突然揮起拳頭,朝站在第一名的陸戰隊員胸脯連擊3拳。誰知,凱利的拳頭像是碰在了鋼板上,一下子給彈了回來,而“毫無防備”的陸戰隊員卻像鐵塔一樣紋絲不動。凱利禁不住豎起大拇指說:“你們不愧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海軍陸戰隊之一。
30年來,無論是執行南沙守礁建礁任務還是參加國慶大閱兵,無論是長江抗洪搶險還是汶川抗震救災,無論是奧運安保還是亞丁灣、索馬裏海域護航,哪裏有多樣化軍事任務,哪裏就有海軍陸戰隊。曆經了30年的發展建設,中國海軍陸戰隊已經曆練鍛造成為一支能實施快速登陸和擔負海岸、海島防禦或非作戰支援任務的兩棲作戰部隊,成為守衛祖國萬裏海疆的鋼鐵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