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他稍有好的表現,幹部就會給予肯定,並鼓勵他繼續努力,爭取減刑。久而久之,黃梅達解除了思想上的顧慮,相信了中國政府的監獄政策是文明的,是懲罰與改造相結合的。
黃梅達暗想:幹部晝夜操勞,為了什麼?還不是為我們好。我為什麼要自暴自棄呢!此後他便改變了人生態度,不再像過去那樣放浪不羈,而是努力遵守監規紀律,盡量做好自己分內的事情。連管教人員都感到奇怪,這個不認罪不服管的罪犯,怎麼突然變得乖了?
黃梅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自己道出了原委:“通過學習和管教幹部的言傳身教,我端正了自己的認識。法律是公正的,如果是別人帶著鴉片入境,也會受到同樣的懲罰。管教幹部是可敬的,他們把監獄當成自己的家,把犯人當成是病人,他們在監獄裏工作的時間比在自己家裏呆的時間還長,他們每天都在給犯人治病。哪個病人不想早日康複,這個人一定不正常!我要做一個正常的人!”黃梅達的轉變令人欣慰。這也是一個投誠者的再次“投誠”。尾聲前景與展望我為寫《再生之地》和《監獄之旅》,閱讀了大量的有關監獄話題的資料,有中國的,有外國的,獲益匪淺。
我手上有一本《亞太地區矯正現狀與展望第十九屆亞太地區矯正管理者會議論文集》,書中收錄了亞洲和環太平洋20個國家和地區向大會提交的報告,內容非常豐富。其中《中國矯正發展狀況》一文,以翔實的內容向世界宣布了中國監獄的現狀和發展前景。(“矯正”即中國人習慣說的“對犯人的改造”,世界上的流行說法是“矯正”。)
在這裏,我選取中國報告中的部分內容,作為本書的尾聲。
報告說,在新的世紀裏,中國監獄必將隨著整個中國社會與經濟發展而發展,以適應由於社會和經濟發展而出現的新形勢、提出的新要求。比如,中國在新的世紀裏將逐步建立成為社會主義法製國家,實行“依法治國”。在這種背景下,作為國家法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門和前沿陣地,監獄在不斷加強和完善法律法規和製度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走在前列,成為表率。為此,在新世紀裏,中國監獄將繼續朝著法製化軌道的方向發展,加強法製,提高法律意識,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獄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警察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開展各項監獄工作,加大改革步伐,不斷修正和完善監管改造罪犯的製度、措施和具體做法,真正做到“依法治監”,將中國監獄建設成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監獄。再比如,新的世紀裏,隨著經濟建設的持續發展,中國的經濟實力將會有明顯增強,中國的經濟條件將會有明顯提高,這勢必會給中國監獄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和必要的經費支持,將大大促進中國監獄的全麵發展。特別是中國監獄各種監管改造設施、設備等“硬件”的現代化建設必須以國家充分而必要的經費投入為保障,此外,監管改造罪犯是一項非常昂貴、耗資巨大的工作,需要國家財政撥出大量的經費,而這些直接與國家的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密切相關。
報告強調指出,在新的世紀裏,中國監獄工作不管怎麼發展,中國監獄預防和減少犯罪這一基本功能絕對不能削弱、改變,不僅不會削弱、改變,反而會增強、深化。中國監獄將會順應曆史發展的潮流,積極學習、總結和借鑒國內外監管和改造罪犯的新途徑、新方法、新手段,大力提高監管和改造罪犯的水平和成效,為預防和減少犯罪作出突出貢獻。
在談到新世紀中國監獄工作麵臨的若幹挑戰及解決對策,報告著重講述了以下五點。
一、犯罪是社會問題,遏製犯罪與改造罪犯也必須依賴社會的綜合力量。隨著形勢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法製的完善,我們要充分開發利用社會資源,豐富行刑和教育的手段,提高罪犯回歸適應社會的能力,在提高改造質量上下大功夫。改變單一監禁的刑罰方式,有條件地讓部分罪犯到社會上接受非監禁方式的改造,是新時期刑罰執行專門機關與社區矯正相結合的探索。監獄主要關押對社會治安和國家安全危險程度較高的罪犯。對危險性程度低的罪犯如讀職犯、過失犯、某些類經擠犯、惡習不深的初偶犯,可用緩刑、保釋、處以罰金、監外執行等方式在社會上進行社區矯正,相應擴大假釋手段的運用,探索建立開放式或半開放式監獄。對符合條件的罪犯在規定的時間和範圍內按照監獄要求到社區實行學習和工作。為此監獄也要提高管理和控製能力,設立專門的機構管理監外罪犯。
二、在新世紀提高監獄管理水平和罪犯改造質量,必須要走科學興監的道路。首先要提高監獄設施的科技含量。盡快建立一套現代化的防衛監控係統、快速反應係統和獄政管理係統,實現看押警戒和獄政管理的現代化,把基層監獄警察從繁瑣的日常事務性操作中解放出來。其次要建立科學的改造評估體係。要在科學認識罪犯的基礎上,由專門的罪犯分類機構對罪犯進行評估並設計改造方案;要加強各種改造手段的綜合運用,建立客觀評價罪犯的改造表現的體係,完善對罪犯的考核激勵機製;要建立對罪犯改造質量的評價體係,並樹立注重投入與效果之比的行刑效益觀念。
三、監獄工作要從傳統的經驗管理轉為依靠法律和製度進行管理,轉為依靠法律並依法建立完善的規章製度體係,依靠提高基礎工作水平來推進工作。如何做好新世紀裏罪犯的改造和矯正工作,是中國監獄麵臨的另一個重大挑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中國社會必將發生深刻的變革,罪犯的構成乃至特點將會出現新的變化,這就要求監獄一定要經常研究分析新情況、新問題,不斷調整罪犯改造教育的內容、形式、手段和方法,特別要注意學習和運用一些新的知識、研究成果。在監獄係統開展罪犯心理矯治工作便是其中一個很好的例子。心理谘詢與心理矯治自1989年被引進中國監獄以來,得到了較為迅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國大多數監獄都程度不一地開展了這項工作,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可以預測,在新的世紀裏,隨著罪犯心理矯治技術的不斷改進、完善和廣泛運用,心理矯治將成為中國監獄罪犯改造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大大促進和提高改造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和科學性水平。
此外,隨著中國就業製度由計劃分配向市場調節轉變,罪犯刑滿釋放後的就業安置將會更加困難,而就業又是是否重新犯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為了增強罪犯刑滿釋放後的就業和謀生能力,鞏固改造成效,減少重新犯罪,罪犯的職業教育與技術培訓有望得到高度重視和大力發展,成為新世紀裏中國監獄工作的一大熱點。
四、目前或者不久的將來,同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的監獄一樣,中國監獄也麵臨著監獄擁擠問題。中國刑法所規定的刑罰種類單一,絕大多數是監禁刑,而且刑期很長,非監禁刑罰(監禁替代)措施相當缺乏。這勢必造成“自由刑”的大量使用。在行刑方麵,減刑麵窄而且幅度小,假釋率偏低,假釋適用過少。在中國解決監獄擁擠問題的對策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麵。第一,增加緩刑的使用數量;增加非監禁刑的種類,如社區服務、刑事賠償等;控製刑期長度;製定監獄關押罪犯的最高限額。第二,努力疏通罪犯走出監獄的出口。讓已經改造好的罪犯及時出獄,無疑是解決監獄擁擠狀況的另一個重要途徑。具體的做法包括:增加假釋使用的幅度,改革假釋決定權限,完善減刑製度,改革並完善監外執行製度,改革特赦製度,等等。第三,建造新的監獄或監舍。盡管這是緩解監獄擁擠狀況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但常常由於物力、財力等客觀條件而不能大量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