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任“中銀香港”總裁後,中國銀行總行專門研究製定了給予他的薪酬方案,“比歐美各大行長還高出一萬多美元”。他還享受了比中國銀行總行派出的副行長董事還高的認股權證,被授予173.52萬股認股權,與總行行長的水平相當。

可即便如此的高官厚祿,仍不能滿足他的貪欲。劉金寶因貪汙1428.87萬元;受賄143.8萬元;1451萬元巨額財產來源不明,被判處死緩。

還有,原中國銀行副行長趙安歌,因挪用公款5000萬、收受賄賂580萬,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挪用公款罪、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

2002年10月10日,前中央銀行副行長兼國家外彙管理局局長,中國光大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中國光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朱小華,以受賄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1997年至1999年期間,朱小華先後收受賄賂、收受股票及現金,折合人民幣共計405.9萬元;違反規定,將數億港元違規貸給他人,給光大集團造成巨大經濟損失。

2004年1月14日,中國建設銀行原行長王雪冰以受賄罪,被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處12年有期徒刑。

2004年2月19日,中銀國際前副總經理梁小庭受賄案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檢察機關查明:1993年1月至1994年3月間,梁小庭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款共計港幣294.97萬元。

2005年6月20日,中國建設銀行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恩照因涉嫌經濟犯罪被捕。

2008年6月8日,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前中國證監會副主席王益被“雙規”,接受涉嫌貪汙腐敗等問題的調查。涉案金額再創國家級銀行行長曆史新高。

近年,銀行大案頻頻曝光,四大國有銀行全被卷入。我們真的懷疑,對銀行行長們實行“天價俸祿”以“高薪養廉”,是在銀行行長們的授意下,通過他們雇傭的經濟學家們,炮製出來的“公開的腐敗”,“製度性腐敗”。

公開的腐敗比黑暗的腐敗更加無恥,更加召致百姓們的痛恨。對國家信用體係的危害度更烈,對社會的公平正義的傷害更深。

王益案再一次表明:中國對銀行行長們的“高薪養廉”是失敗的。

孩兒他娘哭著哀求狼說,我把孩子給你,你吃飽了,便不要再吃人了。狼把孩子撕碎,吃下,舔舔嘴上的血,獰笑著說,現在輪到吃你了。

銀行是誰的銀行

中國的銀行資產有兩種方式,一是國有銀行,一是民營銀行。到現在為止,中國還沒有私人的銀行。

無論是國有銀行也好,還是民營銀行也罷,都不是私人的銀行。可奇怪的是,中國無論是國有銀行也好,還是民營銀行也罷,似乎都己經變成了私人的銀行。權力的失控程度讓人吃驚。

中國的超級大行都還是國有銀行,比如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交通銀行,中國農業銀行等,都百分之百的是國有資產,即使在改製上市後,仍為國家控股的金融企業。

從法律意義上說,國有資產所有權當然屬於全體國民,這些高管不過是為全體國民打工的經理人而已。而且,國有資產的所有權並不都屬於該公司的全體員工,國有資產的所有權屬於代表國家行使權力的國資委所有,該公司的全體員工隻能享受該公司的部分經營紅利。該公司每個財政年度,都必須向出資的國資委上繳經營紅利。

高收入者高納稅

也許,在這件事上,我們可以借鑒外國的經驗:讓高收入者高納稅,以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並借此鏟除天價俸祿,借此降低中國的貧富差別,促進社會的和諧進步。

我們不妨看看西方國家是如何用個人所得稅來調節個人收入,以實現社會公平的:

美國的個人所得稅於1861年開征,稅率3%,1913年成為固定稅種,1915年邊際稅率隻有7%,1935年邊際稅率提高到75%;1944年又提高到創曆史的94%。

英國的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在1842年為3%,在1941年已提高到85%,1947年進一步提高到創世界記錄的147.5%。

兩次世界大戰後,所得稅迅速成為西方國家政府最主要的財政來源。進入經濟“滯脹”時期的20世紀70年代,為了促進經濟發展,世界各國個人所得稅的稅率開始下降。

例如,英國的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1978年降到83%,美國1976年降到70%。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世界經濟長期發展緩慢,西方國家進行了以大幅度降低所得稅稅率為主要內容的稅製改革。

例如,美國的個人所得稅邊際稅率2006年降到35%,英國降到40%。OECD國家個人所得稅的最高平均稅率,從2000年的39.99%,降低到2006年的35.85%。對於中國來說,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己連續十多年以10%以上的速度高速發展,並且中國己成為全世界財富向富人集中速度最快的國家。

中國百萬美元富豪家庭數量,在5年間增加了267%,平均每年以53.4%的速度猛增,與任何一個最富裕的國家相比,不僅增速為全球之冠。而且這一“中國速度”鶴立雞群。

盡管中國的人均收入還在全球人均收入榜上位列97位,可中國的百萬美元以上的富翁總量卻位居全球第五。?

所以,中國應采取較激進的個人所得稅累進製。現在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最高征收限額為45%,應考慮將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提高到90%。以抑製天價薪俸。

中國應對“天價養廉”進行反省

也許,如果不是“中國平安”,提出了總計1600億元的再融資計劃,中國的老百姓不會發覺“中國平安”的高管們的血盆大口。多拿便多拿吧,眼不見為淨,天底下不公道的事多了去了,別幹壞事就成。全當拿肉喂條狼吧。

如果不是中國銀行業的行長們一個接一個不斷出事兒,中國的老百姓也不會追究他們的天價俸祿。拿這麼多錢還貪汙受賄,營私舞弊,老天爺,多少才是個夠呀?

中國老百姓的“恕道”真的“大愛無疆”。可馬明哲們還要吃了孩子再吃娘。中國老百姓的終於怒了。

在一個國民人均年收入不過2020美元的國度,在一個還擁有劃定在聯合國絕對貧困線下(每天1美元)1.6億人口的國度,麵對中國金融業高管們的動轍幾千萬元的年薪,何以奢言社會的公平正義?

國資委應對國民們的質詢正麵作出回答。

中國不能繼續容忍這樣的公開的腐敗,中國不能繼續容忍這樣的製度性腐敗。

(《產權導刊》2008年09期)

《反壟斷法》

這是一部被稱作為《經濟憲法》的法律,它的通過和實施,勢必會帶來一次中國經濟的大洗牌。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特別是在中國經濟占有不容撼動的核心地位的壟斷行業,將麵臨著巨大的風險,那很可能是一場摧毀力極大的急風暴雨。

中國:《經濟憲法》順產難產?

--------《反壟斷法》腹中燥動

一條被冷落了的新聞

2005年11月25日,央視國際播發了這樣一條非常重要的新聞:“《反壟斷法》有望出台人大審議已接近尾聲。”

可似乎沒有多少人注意到它。

因為此時全中國的目光,都焦慮地在關注著建國以來第一次發生的,史無前例的、嚴重的特大環境汙染事故:幾天前發生的吉林石化大爆炸,導致鬆花江水被有毒物質所汙染,而宣布緊急全城停水四天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和在靠著瓶裝礦泉水生活的300多萬哈爾濱市民。

此事讓全中國人的心都被揪成了一團。

這條被冷落了的新聞說:

經過國內外反壟斷立法專家提議修改後的《反壟斷法》(草案),目前正在全國人大緊張審議之中,記者昨從商務部條法司獲悉,目前,審議已近尾聲,《反壟斷法》有望近期出台。

據悉,目前尚處全國人大審議中的《反壟斷法》,是在現行《反壟斷法》(筆者注:該新聞中此處有誤,“現行《反壟斷法》”應為“現行《反不正當競爭法》”)分別對禁止壟斷協議、禁止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控製經營者集中、禁止行政性壟斷、反壟斷主管機關、法律責任等作了明確規定。

為了使本部法規更全麵,更適合中國國情,此前,商務部舉辦反壟斷國際多次會議,征集專家意見並修改完成草案。

國務院法製辦公室副主任張穹表示,中國正處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的關鍵時期,需要盡快製定並實施《反壟斷法》,以打破市場壟斷、行業壟斷和地區封鎖,促進商品和各生產要素在全國範圍內自由流動和充分競爭,確保市場競爭機製有效發揮其功能和作用。

我們說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新聞,那是因為這部法律的地位特殊。

這是一部被稱作為《經濟憲法》的法律,它的通過和實施勢必會帶來一次中國經濟的大洗牌。中國經濟的各個領域,中國的各行各業,特別是中國經濟占有不容撼動的核心地位的壟斷行業,將麵臨著巨大的風險,那很可能是一場摧毀力極大的急風暴雨,在對此都要有必須的心理準備。

可對於中國經濟來說,那可是一場春風喜雨喲。

“經濟自由度”告訴了我們些什麼

讓我們來看看由於“經濟自由度”的差異,我們的地球村都發生了些什麼:

在最新一版的《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排名中,在受調查的155個國家中,中國名列112位。這顯然不是一個可以讓我們自豪的排位,盡管2005年中國的排名比2004年前進了16位。

自1995年開始,美國傳統基金會及《華爾街日報》,就開始每年聯合編製並公布《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為各國政府要員、企業家及學者提供參考。

在受調查的155個國家中,“自由”經濟體有17個,較自由的有56個,較不自由的有70個,而受壓製的有12個。

中國顯然不屬於“自由”的,或“較自由的”。還好,還不屬於“受壓製的”。中國的改革開放的成績應當肯定。

從過去幾年排名情況來看,中國大陸自2000年以來,在全球的排名一直處於下降趨勢,從2000年的第100位,跌至2004年的128位。2005年終於前進了16位。

從《2005年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可以看出,全球經濟自由度最高的國家(地區),人均年收入達29,219美元,是經濟自由度較高的國家(地區)人均年收入12,839美元的2倍以上,是經濟自由度最低的國家(地區)的人均收入為3,500美金,4倍以上。

這就是編製《全球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的意義所在。

而我們的人均年收入,2005年才剛剛超過1,000美元,約為1,200美元,才剛剛為最貧窮的,全球經濟最不自由的國家和地區,人均收入的1/4。

“經濟自由度”的差異在告訴我們,我們為什麼貧窮。“經濟自由度”的差異在告訴我們,中國反壟斷之路才剛剛起步,中國反壟斷處在全球反壟斷的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上。中國反壟斷之路還漫長而艱巨,這難道還足以讓我們高度關注,並知恥而後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