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赤須龍義靖村坊母夜叉計和甥舅(3 / 3)

匡胤道:“姥姥,舅母雖然饒恕,隻是還望與外甥說個大情。”太太道:“方才我已講過,你舅母已經不罪你了,還要我說甚情?難道你打了兩次不成?”匡胤道:“非也!這個大情,姥姥說來有些未妥,必須舅母肯說,方可依允。”太太道:“這話一發糊塗,我卻不解。這裏隻有你我等三口至親,還有那個在此,又要說情。看你意思,難道連母舅也都打了不成?”匡胤道:“不敢欺瞞,實是孫兒粗鹵,又得罪於母舅了!”遂把王家店的事情,細細說了一遍。太太聽了也是驚駭,暗暗想道:“我兒、媳都被他打了,這是如何理說?媳婦的火性雖然被我製服倒了,兒子的火性,叫我怎好再服?這個必須媳婦去壓,方才使得。”遂叫道:“我兒,你這不明道理的孩子!從小專好惹禍招災,長大了還是這般情性。你得罪了舅母,我把這情說了,幸而寬恕,今又得罪了母舅,我若再說,顯見得偏疼外孫,不疼兒、媳了,這情實難再說。你既得罪,隻好自己去請罪;倘你母舅也似舅母的大量,或者饒恕了你,亦未可知。”說罷,並不做聲,匡胤也是默默。

那母夜叉見了,心中暗想道:“我的事情既不與他計較,丈夫之事,何不一力承當,也與他和解,覺得見情些。況我細觀此子,真乃英雄俊傑,後必大貴。日後相逢,也顯光彩。”主意定了,開言叫道:“公子放心,婆婆也不須多慮,這些須小事,我便與你們和解。但他本性剛強,急切未肯依允。為今之計,等他回來之時,公子且莫見他,婆婆也不要出麵,待媳婦行事,須得如此如此,方才可妥。”太太聽了,十分大喜,稱讚賢能。匡胤心中感激,上前拜謝。

說話之間,已是黃昏時候,隻聽得外麵人聲喧嚷,火光衝天。有丫鬟進來通報道:“二爺不知何故?領了帥府眾人在外屯紮,自己將次進來了。”原來杜二公因被匡胤打敗,逃奔上山,與那兩位大王商議定了,點集三百嘍羅,下山來時,天已傍晚。更兼心中氣怒,腹內饑餓,未到千家店去,先至家中,欲要飽餐戰飯,然後整備擒龍。

當時母夜叉聽了,即請太太與匡胤回房躲避,自己獨坐堂中,兩旁立著數個丫鬟,分付不許點燭。方才說了,隻見外麵燈籠火把,杜二公緩步進來。到了後堂,開口問丫鬟道:“你奶奶往桃園裏,回來不曾?”丫鬟道:“回來了,那上麵坐的,不是奶奶麼?”杜二公聽言,接過燈來一照,走至跟前,叫聲:“二當家,這時候還不叫丫鬟點燭?為甚不回房去,獨坐在此,有何事故?”問了數聲,並不答應,遂把燈籠提起,對麵一照,吃了一驚,說道:“賢妻,你的麵目為甚這等模樣?”母夜叉故意痛哭,隻不答應。杜二公又問道:“賢妻,莫不有人打了你麼?”丫鬟在旁答應道:“誰敢打我奶奶?這是太太發惱,因此把奶奶責打了幾下,故而在此痛苦。”杜二公道:“為甚婆婆打你?卻為何事衝撞了他?你可訴說我聽,我去哀求饒你。”母夜叉立起身來,帶淚罵道:“天殺的!我從不敢衝撞婆婆,多是你惹下的禍根,累我受打,還來問我做甚?”杜二公驚問道:“我惹下的什麼禍根?倒要說個明白。”母夜叉道:“你打了婆婆外孫,乃是東京的趙公子,他尋上門來,認了姥姥,哭哭啼啼,告訴一遍。老人家痛的是外孫,見他被你打了,一時怒發,抓不著你,先把我打了一頓出氣。這禍根不是你惹,倒是我惹的麼?”杜二公聽了,心中納悶,叫道:“賢妻,你這說話,我實不明,那趙家總然有個外甥,從來未曾會麵,知他麵短麵長?曉他穿青穿白?況東京離此有二千餘裏之遙,他又不來,我又不去,焉能打得著他?這是無中生有,空裏風波,我實不解。”母夜叉道:“你的外甥現在這千家店上,青紮巾綠紮袖的一個紅麵大漢就是。你在王家店門首打了他,晌午的事情,難道你忘記了麼?”杜二公聽了這番言語,隻氣得目定口呆,搓手擲腳,半晌說不出話來。隻因這番謀畫,有分教:一策調和,骨肉怒氣成歡;片言指點,英雄邪行歸正。正是:平旦雞鳴分舜,臨機棒喝定魚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