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回 馬長老雙定奇謀趙大郎連誅賊寇
詞曰:
羈人懷旅,回首鄉關遠。鶯聲催淚痕,方躑躅,烽煙滿眼。平生誌奮,欲盡掃妖氛。任角逐,逞追奔,指顧旌旗斷。神謨妙算,繳施羊犬。連弩絕歸程,漫贏得,泉噴風卷。元凶已馘,編鄙見塵清。鴻路靖,豹山寧,顯得男兒願。
右調《驀山溪》
話說曇雲長老見匡胤疑他有相害之心,便說道:“公子何用疑心?老僧委的真心,故此屈留公子在此商議。必須設一奇謀,將他剿絕,方無後患。”匡胤道:“既長老有此盛德,請問計將安出?”長老道:“老僧有一神弓,名曰‘插靶鐵胎弓’,又有三枝連珠神箭,今交與公子,伏在大殿供桌之下。我把賊人哄了進來,見機行事。公子隻聽我口念“工”字為號,就便開弓放箭。天幸得能成功,結果了一個,就少一個幫助了。”說罷,把弓箭遞與了匡胤,把那射法架勢,教了數遍。匡胤天資敏捷,一教就會。跟了長老來到大殿,鑽在供桌之下,放下了桌幃,安排停當。又分付眾僧,把山門大開,若有桃花山賊人到來,隻管放他進來,不必攔阻。眾僧答應一聲,開了寺門,等候不提。
再說那追趕的嘍羅,被黑霧迷路,回轉桃花山,報知了兄妹三人。那兄妹三人聞了此信,一齊放聲大哭,切齒咬牙,務要追拿回來,報仇泄恨。當時留下宋金花看守山寨,兄弟二人點起五百嘍羅,一齊下山,望前追趕。到了蟄龍寺,將山門圍住,高叫道:“寺內和尚聽者:方才有一紅臉漢子逃走到此,諒著在你寺中藏躲,你們快快獻將出來,每年加增你十萬錢布施!”山門上的眾僧,連忙報與長老。長老走將出來,一見了兄弟二人,滿麵堆下笑來,問道:“二位大王,帶領人馬到來,不知何故?”宋金洪道:“長老有所未知,今日早上,有一紅臉賊人與俺大哥在擂台上放對,不料俺大哥一時失手,被他劈死。言之痛心!嘍羅們正要拿住,又被他走了。故此俺便前來追趕,不知可曾到此?若在你寺中,快把將來與我,定然重重相謝。”長老道:“原來如此。隻是我寺中並未曾看見,大王再往別處追尋,不必耽誤。”說罷,轉身進去,把山門閉上。
宋金洪見了,心下疑惑,道:“兄弟,方才我們到時,山門大開;如今聽著我們要尋,他就把山門閉上,其中必有原故。你可在外看守張望,我進去搜尋一番,或者仇人在裏,也未可知。”宋金輝道:“哥哥言之有理。”金洪下馬,帶領三十名嘍羅至山門前,一齊叫門。那眾僧做成圈套,就把山門開了。金洪當先,嘍羅在後,一齊進了寺門,來到大殿。長老迎將出來,道:“二大王,想不信貧僧之言,要來搜麼?”金洪笑道:“俺實不信長老之言,隻得要得罪一遭。”就叫:“嘍羅,與我進去搜尋!”嘍羅答應一聲,跋步下殿,從兩廊搜起,複上大殿,往羅漢堂及天花板內,至廚灶僧房,地板天井,各處搜尋,並無蹤跡,出來回了宋金洪的話。金洪喝道:“你們這班奴才,未曾搜到,就來搪塞!這供桌底下為何剩著不搜?”長老聽了,暗暗笑道:“誰說不在供桌底下!總然搜將出來,我馬三鐵在此,怎肯叫你拿去。”當下嘍羅走至供桌跟前,正欲將桌幃揭起。隻聽得簷前風聲驟發,就地滾滾塵埃,早來了兩位護駕神。隻見那左邊的裝束得十分凶惡,異樣驚人。怎見得:
頭上紙錠映風飄,散發垂肩眼墜梢。
臉帶凶愁如粉潔,口塗血似灣超。
白布袍兒腰係草,輕麻裙子足穿鞽。
手中端執長楊拐,護駕喪門神聖標。
再看那右邊的,更覺威風。但見:
頭帶銀盔光閃爍,身披鎖子鐙甲。
右手提著方天戟,左手托座黃金塔。
鎮靜威儀神道伏,莊嚴色相佛門欽。
陳塘關上有聲名,蟄龍寺中來保駕。
兩位神聖站在案桌左右,護住匡胤。那些嘍羅正待掀起桌幃,早被托塔天王把黃金塔一,把嘍羅的眼珠兒都黑了,一些也不見影響,隻得走了下來回覆。
宋金洪道:“隻怕你們搜的不細!今日有心得罪寺裏,你們可再往各處細細的搜看,便見有無。”嘍羅奉命,從新又從兩廊搜起,直至臥房住手。這一回搜尋比前大不相同。但見煙塵繚亂,櫥櫃乒乓。千年古佛盡翻身,幾處經箱多傾倒。嘍羅尋了多時,出來回覆道:“前後細搜,並無蹤跡。”金洪聽言,心中悶想:“這紅臉賊果然不到寺中不成?”正待起身,長老道:“二大王,如今可信貧僧之言並非虛謊。”宋金洪道:“這賊雖然不到寺中,不知逃往那裏去了?”長老道:“何不佛前求上一簽,問問去向,也省了胡亂兒追趕,枉費大王的工夫。”金洪道:“長老言之有理!”遂即走至佛前,取了簽筒,雙膝跪下,口內通誠道:“弟子宋金洪,住居桃花山。因於今日有一紅臉大漢,不知姓名,在擂台上將弟子長兄劈死,逃去無蹤,哀求我佛慈悲,憫賜一簽,指明去路。”
金洪正在禱告,那長老在旁把磬兒敲動,口裏念聲:“工!工!”金洪聽見,立起身來,問道:“長老,我在這裏求簽,你為甚念起‘工’來?”長老道:“二大王有所不知,這是求簽的靈咒。若不宣念幾聲,總你虔誠,不能感應。”金洪道:“如此,煩你多念幾聲。”說罷,便又跪下,執了簽筒亂搖。長老口中又念“工,工”,不上兩聲,匡胤在案桌下聽見,把神弓搭上了箭,輕輕把桌幃掀開,對著金洪,說聲:“強賊,看箭!”嗖的一聲,正中咽喉。金洪手撒簽筒,身軀仰倒,一命嗚呼歸陰去了。眾嘍羅看見,一齊發喊道:“不好了!有刺客在此,把二大王射死了。”往外亂跑。長老丟了磬兒,身邊拔出戒刀,當門攔住。匡胤跳將出來,把宋金洪的寶劍取了,執在手中。僧俗二人一齊動手,砍倒了二十多人,餘者逃往外邊。那宋金輝正在山門等候,忽見嘍羅跑出來,叫道:“三大王,不好了!這寺裏的和尚與這紅臉大漢通同設計,暗箭把二大王射死了,又傷了大半人,小的逃得快,全了性命。三大王作速整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