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繼續:真誠而自然地溝通(3 / 3)

張曉偉有一次到商場買東西,人很多,有點嘈雜。這時他看到商場裏有個促銷活動,一位促銷員正在向顧客做宣傳。促銷員聲音洪亮,說話中氣充足。不過,張曉偉看得出,雖然這位促銷員很賣力,結果卻不甚理想。

這時,張曉偉無意中聽到兩個人在談話,“你買了那個產品了嗎?”“沒買,聽著就有點煩。”“我也是,那個促銷員講話聲音高得像大喇叭,他累不累呀?”“我都見過他幾次了,每天講話都那麼大聲,他是為了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可聽了一會兒,我就感到耳朵都有點嗡嗡響。”

答案出來了,促銷員想提高自己的聲音引起顧客的注意,結果卻吃力還不討好。像這種用高亢的八度音宣傳,那聲音不是在講,而是在喊,聲音缺乏“樂”。半天下來,促銷員喊累了,顧客也被尖銳刺耳的聲音弄得注意力分散,導致聽覺疲勞,誰還有心情買產品?

圖008,CD126,左0296a,右0291a,說:你饒了我的耳朵吧!

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自然也是我們跟陌生人溝通感情、交流思想的最基本方式。西方溝通專家把聲音稱為“溝通中最強有力的樂器。” 優美動聽、抑揚頓挫和富有情感穿透力的語言是人類最美的語言,也是我們打開陌生人心鎖的一把鑰匙。

為什麼我們會信任那些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呢?原因之一就是他們準確清晰、端莊悅耳的聲音,他們的聲音具有使聽眾不會輕易轉移注意力的特質。這些主持人並不一定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而是經過了長時間的練習提高了音質和音色。

因此,我們要訓練自己的聲音,讓它美妙動聽,成為我們交際中的一把利器。

(1)發音清晰,段落分明。發音要標準,字句之間要層次分明。改正咬字不表的缺點,最好的方法就是大聲地朗誦,久而久之就會有效果。

(2)語調要低沉明朗。明朗、低沉和愉快的語調最吸引人,所以語調偏高的人,應設法練習變為低調,才能說了迷人的感性聲音。

(3)音量的大小要適中。音量太大,會造成太大的壓迫感,使人反感,音量太小,則顯得你信心不足,說服力不強。

(4)說話的語速要時快時慢,恰如其分。遇到感性的場麵,當然語速可以加快,如果碰上理性的場麵,則相應語速要放慢。

(5)懂得在某些時候停頓。不要太長,也不要太。停頓有時會引起對方的好奇和逼對方早下決定。

(6)措詞高雅,發音要正確。學習正確的發音方法,多加練習。

用你的真心換取他的真情

一個人可以沒有財產,但他絕不可以沒有朋友。讓陌生人成為我們的朋友,是本書與讀者的共同願望。拿出你的真心,與他坦誠相對,他一定會被感動的。

原一平在事業開始的時候並不是很順利。有一個朋友給他介紹了一個人,是一位建築企業的董事長,叫渡邊,朋友說如果成功的話,那個人可是個大客戶。於是原一平就去拜訪渡邊先生。可是渡邊並不願意理會原一平,見麵就給他下了逐客令。原一平並沒有退縮,而是問渡邊先生:“渡邊先生,咱們的年齡差不多,但您為什麼能如此成功呢?您能告訴我嗎?”

原一平提這個問題是出自真心的,所以語氣非常誠懇,臉上表現出來的跟他心裏想的一樣,就是希望向渡邊先生學習到其成功的經驗。麵對原一平的求知渇求,渡邊不好意思回絕他。於是,他就請原一平坐在自己座位的對麵,把自己的經曆講述給他。沒想到,這一聊就是三個小時,而原一平始終在認真地聽著,並在適當時候提了一些問題,以示請教。

最後,原一平也沒有提到保險方麵的事情,而是對渡邊先生說:“我很想為您做一點事情,可不可以讓我寫一份有關貴建築公司的計劃?”渡邊已經被這位誠心求教的人打動了,自然點頭答應。

原一平為了這份計劃花了不少的心思,忙了幾天幾夜,才把建築公司計劃書做了出來,這份計劃書內容非常豐富,資料詳實,而且建議也非常有價值。

渡邊先生見原一平這樣真誠,很是感動,依照他的這份計劃書,結合實際情況具體地操作了起來,結果很令人振奮,公司業績在3個月後就提高了30%。渡邊非常高興,把原一平當成了最好的朋友。當然,渡邊的建築公司裏的所有保險,都在原一平那裏下保單了!

對於對方的話題一定要表現得感興趣,假如是你不懂的話題就要求對方講清楚,並適當的恭維。如果對方以自己為談話中心時,要容納他人的看法並讚同。

我們結交陌生人的目的,無非是把他變成我們的朋友,而交友貴在交心,它講究的不僅僅是表麵上的情投意合,而更多的是人生道路和事業上的誌同道合。所以,與之交友之人,一定要是真性情,真自我。這樣的人才能與之交心至性,成為知己。

某電台“青年信箱”的播音員曾收到三位青年聽眾的來信,說他們聽了優美動聽的播音,很想見播音員一麵,但知道這不可能,所以希望能得到播音員的照片。播音員理解聽眾的心情,說了一番既動情又恰如其分的話:“三位聽眾朋友,首先,我非常感謝你們的好意。你們也許聽過這句格言:‘知人知麵難知心’,看來,交朋友最難的是交心。因此,能不能看到我不要緊,最希望的是能與你們成為知心朋友!”可以想象得到,這三位聽眾聽後一定會喜形於色,倍感親切,雖然沒有見過播音員的麵,但卻見到了他的真心。

交友還旨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正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真正的朋友相互理解對方的選擇,各自保持各自的獨立,而偽朋友則是表麵上看似一團和氣,而暗地裏卻你爭我鬥。

麵對陌生人,我們不要做自欺欺人的事,你對他有沒有拿出真心,對方是很容易體會得到的,千萬不要弄巧成拙,把一個潛在的朋友變成了敵人。

掌握必要的交際語,美化你的言辭

在大街上,有時候我們會遇到這樣的事,一個陌生人向你走來,說:“對不起,打擾一下。”這時候,我們可能會說:“哦,沒關係。您有什麼事?”“請問您一下,到廣安大街怎麼走?”我們的做法通常是熱情地給作解答。最後那個人連連向我們道謝。

但是,有時我們也會遇到這樣的事,一個陌生人向你走來,說:“喂,喂,喊你呢!”你疑惑地看看他,心裏很不痛快:“我哪知道你喊我,什麼事?”“知道不知道廣安大街在哪?”“不知道!”

為什麼我們會熱心地給第一個陌生人作解答呢?因為他有禮貌,使用了“對不起”“打擾”“請問”“您”四個禮貌用語,充分看出對方的誠意,我們心中高興,也樂意為他解決難題。第二個人沒禮貌,我們當然不願意答理他。

禮貌和教養對於社交中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它是裝飾人類或其他一切優良品質和天資。禮貌不用花錢,卻能贏得一切。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人的潛意識裏可能都渴求別人的尊重和讚賞,於是產生了禮貌。禮貌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它可以幫我們解決很多很多的問題。

在與陌生人的對話中,我們要使用很多的交際語,這樣才能讓對方對我們產生好感,樂於跟我們交朋友。

平時,我們用到最多的交際語是“請”“謝謝你”“對不起”。

(1)請。文明社會裏,幾乎在任何需要麻煩他人的時候,“請”都是必須掛在嘴邊的禮貌語。如“請問”、“請原諒”、“請留步”、“請用餐”、“請指教”、“請稍候”、“請關照”等等。頻繁使用“請”字,會使話語變得委婉而禮貌,是比較自然地把自己的位置降低,將對方的位置抬高的最好的辦法。

(2)謝謝。正確地運用“謝謝”一詞,會使你的語言充滿魅力,使對方備感溫暖。道謝時要及時注意對方的反應。對方對你的感謝感到茫然時,你要用簡潔的語言向他說明致謝的原因。對他人的道謝要答謝,答謝可以用“沒什麼,別客氣”、“我很樂意幫忙”、“應該的”來回答。

(3)對不起。社交場合學會向人道歉,是緩和雙方可能產生的緊張關係的一帖靈藥。如你在公共汽車上踩了別人的腳,一聲“對不起”即可化解對方的不快。道歉時最重要的是有誠意,切忌道歉時先辯解,好似推脫責任。在需要別人幫忙時,說句“對不起,你能替我把茶水遞過來嗎”,則能體現一個人的謙和及修養。

交際中的禮貌用語除上述以外,還有很多很多,如:

問候的用語:早晨好;您早;晚上好;晚安。

掛念的用語:身體好嗎;怎麼樣;還好吧。

征詢的用語:你有什麼事情;需要我幫您做什麼;如果您不介意的話,我可以做……嗎?答謝的用語:請多關照;承蒙關照;拜托。

讚賞的用語:太好了;真棒;美極了。

謙讓的用語:愚、愚見、寒舍、太客氣了、過獎了、為您效勞、多指教、沒關係、不必、請原諒、慚愧、不好意思,等等。

理解的用語:太忙了隻能如此;深有同感,所見略同。

道歉的用語:對不起;請原諒;實在抱歉;真過意不去;完全是我們的錯。

常用的客套話:慢走;留步;勞駕;少陪;失敬;久違;久仰;恭喜。久仰、久違、包涵、打擾、借光、拜托、高見等。

中國傳統中約定俗成的禮貌謙辭如下:初次見麵說久仰,看望別人說拜訪。等候客人用恭候,請人勿送用留步。請人幫忙說勞駕,求給方便說借光。請人指導說請教,請人指點說賜教。歡迎購買叫光顧,老人年齡叫高壽。客人來到說光臨,中途要走說失陪。送客出門說慢走,與客道別說再來。麻煩別人說打擾,托人辦事說拜托……

本章總結

與人溝通是一門技巧,隻有很好地掌握它,才能在你與陌生人之間起到關鍵的作用。在自己付出真誠的時候,也要使對方輕鬆自如,這樣雙方才能開誠布公。平時要鍛煉自己的語言,豐富自己說話的內容,從而在與陌生人交談時才不會顯得呆板。同時,與對方溝通時,避免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對方的感受,盡量摸清對方的心理,把話說到對方的心坎上,對方必然樂於與我們交流,這樣才會產生我們希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