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多點幽默就多一點歡笑(3 / 3)

16.幽默照亮前途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鍾氏兄弟間魏文帝的故事:鍾毓是鍾繇的大兒子,也是鍾會的哥哥。兩人一起拜見魏文帝,鍾毓由於過分緊張,汗流滿麵,弟弟鍾會則神態自若。魏文帝問鍾毓:“你為什麼出汗?”鍾毓回答:“我見到您十分恐懼,所以出了很多汗。”魏文帝又問鍾會:“你為什麼不出汗?難道你見到朕不感到害怕嗎?”鍾會回答:“我見到您十分恐懼,以至於都不敢出汗了。”魏文帝聽了二人的回答,對他們的幽默非常欣賞,於是給兩人以縣令職位。後來兩兄弟在仕途上平步青雲,扶搖直上。在生活中,有幽默的口才就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歡迎,能讓你備受信任和喜歡。有人說:“沒有幽默感的語言是一篇公文,沒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像,沒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間旅社,而沒有幽默感的社會是不可想像的。”1860年,林肯作為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參加總統競選,他的對手是大富翁道格拉斯。道格拉斯花重金租用了一輛豪華的競選列車,車後還安放了一尊大炮,每到一站,就鳴炮30響,加上樂隊奏樂,聲勢頗為浩大。道格拉斯還帶著諷刺的口吻說:“我要讓林肯這個鄉巴佬聞聞我的貴族氣味。”林肯麵對此情此景,一點也不懼怕,他照樣買票乘車,每到一站,就登上朋友們為他準備的耕田用的馬拉車,發表競選演說。當有人問他有多少財產時,人們本以為他會回答自己有多少萬美元、多少畝田地,然而林肯卻這樣回答:“我有一位妻子和一個兒子,他們都是無價之寶。此外,租了三間辦公室,裏麵有一張桌子、三把椅子、一個大書架。我實在沒有什麼可依靠的,惟一可依靠的財產就是你們!”最後的選舉結果大出道格拉斯所料,竟是林肯獲勝,被當選美國總統。幽默口才的力量可以助你贏得別人的心,讓別人對你心生敬意。不要拘泥於自我意識之中,也不要生搬硬套別人的幽默,你應該發掘自身的幽默話題,並將幽默的談吐不斷地向更高層次升華,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具有幽默感的人。幽默不僅能夠使你魅力倍增,而且可以幫你化解尷尬,提高個人魅力。

17.這樣說出需求

一個客人到飯館裏吃飯,突然他大聲呼喊服務員:“服務員,快過來看看!”餐廳裏其他人的目光一下子都集中到這位客人身上。“您有什麼需要嗎先生?”服務員禮貌地問道。顧客指著自己的飯碗說:“快幫我把這些石頭從飯碗裏麵抬出去。”服務員立即明白是怎麼回事了,立刻就給這位客人換了一碗米飯。顯然,采用幽默的方式提醒別人的過失比板起麵孔教訓他人的效果要好得多。這樣不僅顯示了自己口才的魅力,事情也能得到圓滿的解決。畢克有次到一家小旅館住宿,半夜時,他感到口渴難耐,於是大聲叫喊服務員,可是就是沒人搭理他。畢克的喉嚨越來越幹,他再也沒法忍下去了,情急之下,畢克大喊:“著火啦,著火啦,快來救火呀!”喊聲驚動了服務員,服務員立即來到畢克的房間,驚慌失措地問:“哪兒著火了?火呢?告訴我火在哪裏?”畢克指了指自己的喉嚨笑著說:“在這兒啊,大火就在我的喉嚨裏。快拿水來澆滅它!”服務員立刻反應過來,察覺了自己的疏忽,於是尷尬地笑了笑說:“請稍等,我馬上拿水來為您滅火。”幽默是生活的調味劑,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幽默與他人相處,不僅能讓你們之間變得更為寬容友善,也能展現你的風趣。

18.幽默中彰顯豁達

有一次,歌德的廚師從他家偷拿了一條魚。歌德恰巧走出臥室,看見了廚師衣服下麵露出的魚尾。歌德靈機一動,衝廚師大聲喊到:“嘿,夥計!”廚師先是愣了一下,然後故作鎮定地隨聲應答道:“先生,請問還有什麼事情嗎?您吩咐的事我都已經做完了。”歌德衝他笑笑:“哦,沒事。隻是,朋友,如果下次你還想再拿魚的話,希望你穿一件稍微長一點的衣服,要不然,你就拿一條小魚好了。”幽默體現的是一種樂觀的性格和生活態度,是對他人所犯錯誤的大度,更是不計較得失的豁達。蘇格拉底的妻子是一個脾氣暴躁、心胸狹窄,性格冥頑不化,喜歡嘮叨不休,動輒破口大罵的女人,常使堂堂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別人問蘇格拉底“為什麼要娶這樣一個女人做自己的妻子”時,蘇格拉底幽默地回答道:“擅長馬術的人總要挑烈馬騎,騎慣了烈馬,駕馭其他的馬就不在話下。我如果能忍受得了這樣女人的話,恐怕天下就再也沒有難於相處的人了。”有一次,蘇格拉底正在和學生們討論學術問題,妻子受不了他們爭論的噪音,於是怒氣衝衝地跑進來,將蘇格拉底狠狠地大罵了一頓。這還沒有罷休,過了沒一會兒,隻見妻子從外麵提來一桶水,猛地潑到蘇格拉底身上。在場的學生們望著全身濕透的老師,都以為他會怒斥妻子一頓,哪知蘇格拉底摸了摸渾身濕透的衣服,風趣地說:“我知道,打雷以後,必定會下大雨的。”豁達意味著精神上的超脫,它體現了一種美好的人性。凡事保持樂觀幽默的心態,即使麵對棘手的問題也能妥善處理。這樣的人總是用寬廣的胸懷來看待生活,用海納百川的胸襟對待身邊的人。

19.蘇東坡戲謔揶揄中顯智慧

當時有一個叫佛印的和尚也和蘇東坡交往頗深,這兩人也是毫無顧忌的互開玩笑。這位佛印和尚和蘇東坡也可算是莫逆之交,經常和蘇東坡一起出去遊山玩水,吟詩作對,而且兩人都幽默機智。這個佛印雖然做了和尚,但是仍然非常灑脫,還常與蘇東坡一塊喝酒吃肉,百無禁忌,完全不受佛門清規戒律的束縛。有一次,佛印聽說東坡要到寺裏來,就趕緊叫人燒了一盤東坡愛吃的紅燒酥骨魚。魚剛剛做好,東坡也正好到了門外。佛印聽到東坡的腳步聲,眼睛一轉,想跟他開個玩笑。正好旁邊有一隻銅磬,於是他順手就把做好的魚藏進了這個磐中。而蘇東坡在門外就聞到了魚的香味,滿以為又有魚肉吃了。但是進來一看,飯桌上沒有魚,而香案上的銅磐卻倒扣著,於是他一下就明白了,但卻裝作不知道。他一坐下來就開始唉聲歎氣,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這是怎麼回事呢?佛印感到奇怪了。他知道東坡素來就是個樂天派,笑扣常開,今天怎麼這麼反常啊?不由得關切起來:“大詩人,為何愁眉不展呀?”蘇東坡歎了口氣回答說:“唉!你有所不知,早上有人出了一個上聯,要我對下聯。整整想了一早,才對出四個字,所以心煩。”佛印疑惑地問:“不知上聯怎麼寫?”“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聽了覺得好笑,這副對聯不是早已老掉牙了麼?誰人不曉啊,莫非他想存心耍我?想著佛印就想靜觀其變,先看看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於是他也裝作若無其事地接著往下問:“那麼,對出哪四個字呀?”“積—善—人—家。”東坡故意慢慢地一字一頓地念出來。佛印不假思索地大聲接著說:“慶—有—餘。”聽到這裏,東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既然磐(慶)裏有魚(餘),為什麼不早拿出來嚐嚐呢。”直到這個時候,佛印才知道中計了。這個小插曲讓兩人相視一笑,開懷暢飲起來。戲謔與挪揄是一種瞬間反應的智慧,伴有一些取巧的意味且一般都是無傷大雅,在多數情況下多少帶有揭對方短的意味,對此,一定要掌握好分寸,過與不及都可能令幽默達不到預定的效果。

20.巧妙應答

唐太宗時期有位大臣叫辛鬱,別名叫太公,唐太宗對他的別名很不滿意,想讓他改掉。於是有一次,辛鬱進宮麵見太宗,太宗借此機會,一見到他就故意問:“通常別人都叫你什麼來著?”“辛太公。”辛鬱回答。“新(辛)太公比舊太公(指薑太公)如何?”太宗半開玩笑地問道。唐太宗明顯的嘲弄意味辛鬱怎麼會聽不出來,於是他急中生智地回答說:“我當年18歲就遇到了陛下,而舊太公80歲才遇到周文王,這樣說來,我比舊太公強多了。”唐太宗覺得辛鬱的回答很機智,對這樣的回答非常滿意,從那以後,唐太宗就再也不討厭辛鬱的別名了。任何時候,正麵的反駁都不是最佳的反擊方式,此時一定要開動腦筋,用幽默化解窘境。一次,乾隆下江南,路過了常州的天宇寺,便來到寺內進香。老方丈得知這個消息,趕忙帶領寺內的僧人出來迎接。乾隆接拜儀式完畢之後,忽然冒出了一個想法,為了試探自己在和尚們心中的地位,乾隆想看和尚們是遵守佛門的清規戒律,還是聽從聖旨。於是,他命令自己的手下拿來許多雞蛋,贈給方丈和其他和尚,不僅命他們吃下雞蛋,還要在吃前做一首詩。和尚們被皇上這個舉動嚇呆了,他們滿臉惶恐,不知該怎麼辦,全都盯著老方丈看他如何行事。隻見老方丈不慌不亂,微微一笑,平靜地念道:“陛下賞給我一個無核又無毛的桃,老僧帶你西天去,免在陽間受一刀!”說完一口吃下了雞蛋。

21.睿智的體現

一次,著名作家鬱達夫請一位好朋友到餐館吃飯。吃完飯結賬的時候,鬱達夫從鞋子裏抽出鈔票交給老板。朋友見此舉覺得甚是奇怪,便不解地問道。“你怎麼把錢藏在鞋子裏?”鬱達夫笑了笑,指著手裏的鈔票說:“過去我一直受到他的壓迫,現在我也要壓迫它!”說完後,兩人開懷大笑。凡事樂觀,即使身陷尷尬的境地也會用幽默輕鬆化解,同時,幽默還使你魅力倍增。在一次宴會上,俄國作家赫爾岑被輕佻的音樂弄得非常厭煩,便用手捂住耳朵。“抱歉,現在演奏的都是流行樂曲。”主人解釋說。“流行的樂曲就一定高尚嗎?”赫爾岑反問道。“不高尚的東西怎麼能流行呢?”主人感到很吃驚。“那麼,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赫爾岑笑著說道。幽默是睿智的體現,是一個人的思想、學識、智慧、靈感在語言中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