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人人熟知的“孟母三遷”的故事。
大道理: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向上的學習、生活、心理環境,無論是對於一個家庭,還是一個班級,一所學校,這點特別重要。
追求忘我
1858年,瑞典的一個富豪人家生下了一個女兒。然而不久,孩子患了一種無法解釋的癱瘓症,喪失了走路的能力。
一次,女孩和家人一起乘船旅行。船長的太太給孩子講船長有一隻天堂鳥,她被這隻鳥的描述迷住了,極想親自看一看。於是保姆把孩子留在甲板上,自己去找船長。孩子耐不住性子等待,她要求船上的服務生立即帶她去看天堂鳥。那服務生並不知道她的腿不能走路,而隻顧帶著她一道去看那隻美麗的小鳥。奇跡發生了,孩子因為過度地渴望,竟忘我地拉住服務生的手,慢慢地走了起來。從此,孩子的病便痊愈了。女孩子長大後,又忘我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最後成為第一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她就是茜爾瑪?拉格羅芙。
大道理:忘我是走向成功的一條捷徑,隻有在這種環境中,人才會超越自身的束縛,釋放出最大的能量。
樂觀者與悲觀者
父親欲對一對孿生兄弟作“性格改造”,因為其中一個過分樂觀,而另一個則過分悲觀。一天,他買了許多色澤鮮豔的新玩具給悲觀孩子,又把樂觀孩子送進了一間堆滿馬糞的車房裏。
第二天清晨,父親看到悲觀孩子正泣不成聲,便問:“為什麼不玩那些玩具呢?”
“玩了就會壞的。”孩子仍在哭泣。
父親歎了口氣,走進車房,卻發現那樂觀孩子正興高采烈地在馬糞裏掏著什麼。
“告訴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親宣稱,“我想馬糞堆裏一定還藏著一匹小馬呢!”
大道理:樂觀者與悲觀者之間,其差別是很有趣的:樂觀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餅,悲觀者看到的是一個窟窿。
勇於冒險
有一天,龍蝦與寄居蟹在深海中相遇,寄居蟹看見龍蝦正把自己的硬殼脫掉,隻露出嬌嫩的身軀。寄居蟹非常緊張地說:“龍蝦,你怎可以把惟一保護自己身軀的硬殼也放棄呢?難道你不怕有大魚一口把你吃掉嗎?以你現在的情況來看,連急流也會把你衝到岩石上去,到時你不死才怪呢?”
龍蝦氣定神閑地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但是你不了解,我們龍蝦每次成長,都必須先脫掉舊殼,才能生長出更堅固的外殼,現在麵對的危險,隻是為了將來發展得更好而做準備。”
寄居蟹細心思量一下,自己整天隻找可以避居的地方,而沒有想過如何令自己成長得更強壯,整天隻活在別人的護蔭之下,難怪永遠都限製自己的發展。
大道理: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安全區,你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請不要劃地自限,勇於接受挑戰充實自我,你一定會發展得比想象中更好。
再試一次
有個年輕人去微軟公司應聘,而該公司並沒有刊登過招聘廣告。見總經理疑惑不解,年輕人用不太嫻熟的英語解釋說自己是碰巧路過這裏,就貿然進來了。總經理感覺很新鮮,破例讓他一試。麵試的結果出人意料,年輕人表現糟糕。他對總經理的解釋是事先沒有準備,總經理以為他不過是找個托詞下台階,就隨口應道:“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吧。”
一周後,年輕人再次走進微軟公司的大門,這次他依然沒有成功。但比起第一次,他的表現要好得多。而總經理給他的回答仍然同上次一樣:“等你準備好了再來試。”就這樣,這個青年先後5次踏進微軟公司的大門,最終被公司錄用,成為公司的重點培養對象。
大道理:也許,我們的人生旅途上沼澤遍布,荊棘叢生;也許,我們追求的風景總是山重水複,不見柳暗花明;也許,我們虔誠的信念會被世俗的塵霧纏繞,而不能自由翱翔……那麼,我們就要堅定而自信地對自己說一聲:“再試一次!”
再試一次,你就有可能達到成功的彼岸!
天道酬勤
曾國藩是中國曆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時候的天賦並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複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簷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隻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都欽佩的:“近代最有大本事的人。”
“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賊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曾先生之後,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見經傳,曾先生後來啟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麵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
大道理:偉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勞動就有一分收獲,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跡就可以創造出來。
簡單的問題
一個重要人士到某大學演講,她走到麥克風前,眼光對著聽眾,由左向右掃視一次,然後開口道:
“我的生母是個聾子,因此沒有辦法說話,我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也不知道他是否在人間,我這輩子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到棉花田去做事。”
台下的聽眾全都呆住了。“如果情況不盡如人意,我們總可以想辦法加以改變,”她繼續說,“一個人的未來怎麼樣,不是因為運氣,不是因為環境,也不是因為生下來的狀況,”她輕輕地重複方才說過的話,“如果情況不盡如人意,我們總可以想辦法加以改變。”
“一個人若想改變眼前充滿不幸或者無法盡如人意的情況,”她以堅定的語氣繼續說,“隻要回答這個簡單的問題:‘我希望情況變成什麼樣?’然後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動,朝理想目標前進即可。”
接著她的臉上綻現出美麗的笑容。“我的名字叫阿濟?泰勒?摩爾頓,今天我以美國財政部長的身份,站在這裏。”
大道理:如果我們的近況不盡如人意,就想辦法加以改變,全身心投入,采取行動,直到實現目標。
命運如纖
16歲那年,父親遞給他一根繩頭,看看天,說:“你運氣不錯,今天順風順水,上路吧!”
太陽照在串場河上,父親在前,他在後。長長的纖繩跳躍著,閃著金光,船頭犁開一道道波浪,輕快地向前。天有不測風雲,下午風向突然掉轉了。纖繩越繃越緊。前麵是串場河和鬥龍河的交彙處,水流湍急,濁浪排空,船像被什麼定住似的,拉不動了。
“用勁!”父親吼道。他學父親的樣子,將纖板斜在胸前,身子往前趴,手攥著纖繩,使勁,使勁,再使勁。啪,繩子斷了,兩人摔倒在河岸上。
“把那根粗的撂下來!”父親從地上爬起來,朝船上的人喊道。
粗纖繩迎風浪飛來,接住,拉緊,深深勒進他們的肩胛。
大道理:人生旅途上,總是順風的時候少,頂風的時候多。然而,生命如舟,命運如纖,隻要緊緊攥住命運的纖繩,就沒有過不去的“岔路口”。在通往未來的路上,已留下了一份壯麗,一份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