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輯 讓孩子自己去做(3 / 3)

大道理:蘋果新鮮而甜美的滋味,是需要由你自己來品嚐與體味的。學習的過程,除了你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代勞。隻有自己實踐不斷反省、思考,才會成為自己寶貴的經驗。

不耕田,怎能下田

村裏有位捕魚的老人,因為捕魚技術特別好,人們都稱他為“漁王”。令漁王傷心的是,他兒子的捕魚技術卻十分平庸。

一次,漁王向一位路過他家的客人抱怨自己的苦惱:“從小開始,我就手把手地教他怎樣撒網,怎樣捉魚。我把一個捕魚人所有的本領全教給了他,以及我自己多年總結的經驗一點不漏地傳授給他。可令我想不通的是,他的技術還不如其他一般漁民的兒子。”

客人聽了,想了一會兒,問:“他每次出海都跟著你嗎芽”

“那當然選”漁王說,“為了不讓他走彎路,我一直在他旁邊教導,親自指揮他捕魚。”

客人點點頭,說:“這就是了。你雖然教給他一流的捕魚技術,卻忘了讓他自己去吸取經驗和教訓。要知道,無論幹什麼事情,經驗教訓和知識技術同樣的重要。”

大道理:人們常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但是,“授之以漁”不如讓釣魚者自己釣魚。不耕田,怎能下田?無論幹什麼事情,經驗教訓和知識技術同樣的重要。

世界上本沒有路

一場大雪過後,一位年輕的父親帶著年幼的孩子走在路上。

雪地上不知已被誰掃出了一條窄窄的路,很多人都規矩地沿著這條路緩緩走過。當這父子倆也走到這條路上時,兒子卻調皮地走到雪地上去了。

父親見了便嗬斥道:“快回來,別人沒有走過的路有危險,摔倒了怎麼辦芽”

孩子卻用稚嫩的聲音回答:“爸爸,你看,我並沒有摔倒,還踩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呢選”

父親一看,果然兒子身後留下了一串小小的腳印。而自己的身後,卻依然是那條別人走過的路,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大道理:世界上本沒有路。如果你沿著別人的腳步走,或是沿著已經準備好的路走,那樣也許會很平安,也沒有什麼風險,但與此同時,你也選擇了平庸的人生。

珍貴東西慢成長

從讀小學起,他就一直很努力地學習,可成績總是平平。有一段時間,他曾對自己失去了信心。

後來,父親帶他去公園,指著園內的兩排樹問:“你知道那些是什麼樹嗎?”他一看,一排是白楊,一排是銀杏,與高大的白楊相比,銀杏顯得十分矮小。

父親說:“我特意問過公園管理員,這兩排樹是同時栽下的。剛栽下時,都一樣高。它們享受同樣的陽光,同樣的水土,同樣的條件,到後來,白楊為什麼長得高大,而銀杏卻長得矮小呢?”

父親見他回答不上來,接著說:“孩子,要知道,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

這詩意般的語言,像一道陽光,一下子照亮了他的心頭。他努力著,努力著,從不放棄,到了高中,他的學習成績終於有了質的飛躍,在全年級中名列前茅。高考那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學。

大道理:珍貴的東西總是慢慢成長。那些自以為愚笨的孩子,請好好記住這句話,它一定會照亮你人生的方向。

自力更生

貝多芬十歲時,看母親的身體日益衰弱,心裏非常著急。有一天,他實在忍不住了,就主動對父親說:“爸爸,我們去巡回演出吧!也許可以掙一些錢回來。”

“那當然好了,孩子,隻是我怕這會耽誤你的學習,而且你媽媽和兩個弟弟在家也缺少照顧。”父親擔憂地說。

“可是,如果我們能掙回一些錢的話,總比這樣待在家裏好啊!而且全家都靠您一個人養活太困難了。”

可是,去了幾個地方巡回演出後,貝多芬失望了,賺得的錢和路費大抵相當,看來這樣是掙不到錢的。小貝多芬決定找一份工作賺錢養家。12歲那年,他終於在宮廷樂隊裏找到一份工作。一年過去了,小貝多芬終於領到一份薪水。

“我能掙錢了,我能養活我自己了。以後,我一定刻苦練琴,提高技藝,賺更多的錢,養活父母。”小貝多芬心裏想。

當他把第一份薪水捧到媽媽麵前時,瑪格達蓮娜欣慰地哭了,小貝多芬帶著淚水笑了。

大道理:艱難的生活沒有壓倒幼小的心靈。孩子能夠坦然麵對困難,解決問題是件多麼令人興奮的事情。

無須關照

看到那家有名的中外合資企業在市報上刊登的招聘廣告,他的心為之一動。接到麵試通知後,他準備了好幾天,從前也曾和那家公司有過交往,知道那家公司的老總很嚴厲。為了保險起見,他想方設法弄到了主管外經貿工作的副市長的推薦信。

麵試的人很多,他前麵的一位麵試者誠惶誠恐地對老總說:“請多關照。”

老總搖搖頭,咄咄逼人地說:“在我的公司一個有實力、有信心的人,是不需要他人的關照的。”

聽了那句話,他為之一震。直到麵試結束,他都沒有把那封費盡周折弄到手的推薦信拿出來。離開的時候,他把那封信揉成一團,扔到了牆角的紙簍裏。

他知道在所有的麵試者中,他並不是最優秀的,但幸運的是他最終被那家公司錄用了。

一個偶爾的機會,他看到了那封被他扔到紙簍裏的推薦信竟然擺在了老總的案頭,信頭有老總那剛勁的批字:“這樣的人,值得一試。”

大道理:麵對一份自己心儀的工作,誰都想得到,重要的是怎樣得到。通過自己的實力、信心而非其他外力得到工作的人可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