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輯 再富也要苦孩子(1 / 3)

第十五輯 再富也要苦孩子

一枚別針

那年,我父親失業了,買不起肉,全家靠吃魚市上賣剩的魚雜碎過活。一天,我在商店的櫥窗裏看到一枚帶紅色塑料的小別針,頓時讓我如癡如醉,發瘋般地跑回家,央求媽媽給我一毛錢。媽媽歎口氣說:“一毛錢能買一磅魚雜碎呢。”父親說:“給她吧,一毛錢能為孩子買到歡樂,這機會今後是很難碰上的。”魚雜碎的滋味我早忘了,但得到別針的歡樂我卻記憶猶新。

大道理:給孩子買點好吃的,吃完了,他便也忘了;了解孩子,讓他快樂,他可以記一輩子。

自己種的菜味道好

十多年前的一個夏天的黃昏,母親叫正讀小學的我去村前的菜地裏摘些辣椒,我提著小花籃來到自家的地裏。夏季的菜園有豆秧、絲瓜、苦瓜等上架蔬菜,蔥鬱無比。高大的竹木架撐起藤蔓,像一座座綠色的歐式樓房,很容易藏人。

我在自家菜地裏摘了一些辣椒,瞅見鄰地的幾根絲瓜很誘人。我知道那菜地的主人是母親在村中唯一的仇人,她經常找母親茬兒。更何況她的小兒子是我的同班同學,還打過我。

我向四周張望了一下,見沒有人,便伸手欲去摘那些絲瓜。手剛觸及,身後忽然傳來嚴厲的聲音:“住手,孩子!”

我轉頭一望,是母親。

母親說:“我是怕你摘錯了別人的菜,才跟來的。”

我說:“媽媽,這絲瓜可是我們仇人的,現在沒有人看見,就摘它幾根吧?”

母親接過我手中的籃子,拍了拍我的頭,說:“孩子,偷別人的東西,這種行為不好,不管有人看見沒有,總擔心半夜有鬼敲門。還是自己種出來的菜味道好,吃了以後,可以睡安穩覺!”

我隻好縮回了手。

如今,十多年過去了,我始終忘不了那個黃昏。在我多年來流離顛沛的工作中,我多次遇到與那些瓜相似的“瓜”,有些“瓜”味道可能會更好,看起來更誘人。然而,每當我抉擇時,總會想起母親那天的話。

大道理:母親的品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一個家庭,哪怕窮得家徒四壁,隻要有一個善良、節儉、樂觀和整潔的女人在料理,這樣的家庭仍是心靈的聖堂與快樂力量的源泉。

貧窮

一天,富有的父親帶著小兒子去鄉下旅行,想讓他見識一下窮人是怎麼生活的。在農場最窮的人家裏他們呆了一天一夜。旅行結束後,父親問兒子:“旅行怎麼樣?”“好極了!”“這回你知道窮人是怎麼過日子的了?”“是的!”“有何感想?”兒子回答:“咱家有一條狗,我發現他們家卻有四條狗;咱家僅有一個水池通向花壇的中央,可他們竟有一條望不到邊的小河。我們的花園裏隻有幾盞燈,可他們卻有滿天的星星;還有,我們的院子隻有前院那麼一點兒,可他們的院子卻有整個農場那麼大!”兒子說完,父親啞口無言。接著兒子又說道:“感謝父親讓我明白了我們有多麼貧窮!”

大道理:金錢並不是區分貧窮和富有的唯一標準。

外公是總統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小外孫女有一天和小夥伴玩,回來問母親:

“媽媽,他們說我外公是總統,您為什麼不告訴我呀?”

媽媽說:“孩子,這也值得你驕傲嗎?能當總統的人很多呀。”

大道理:相比之下,有許多中國小孩從小就知道父親是處長,爺爺是局長……

鞋匠之子

第16任美國總統亞伯拉罕?林肯出身於一個鞋匠家庭,而當時的美國社會非常看重門第。林肯競選總統前夕,在參議院演說時,遭到了一個參議員的羞辱。那位參議員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我非常感謝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知道我做總統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麼好。”

參議院陷入一陣沉默裏,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的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隨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技術。”然後,他又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對參議院的任何人都一樣,如果你們穿的那雙鞋是我父親做的,而它們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盡可能幫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肯定的,我無法像他那麼偉大,他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說到這裏,林肯流下了眼淚,所有的嘲笑都化成了真誠的掌聲。後來,林肯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美國總統。

作為一個出身卑微的人,林肯沒有任何貴族社會的硬件。他唯一可以倚仗的隻是自己出類拔萃的扭轉不利局麵的才華,這是一個總統必備的素質。正是關鍵時的一次心靈燃燒使他贏得了別人包括那位傲慢的參議員的尊重,獲得了生命的輝煌。

大道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出身並不決定你的一生,關鍵是自己不要瞧不起自己。不要否認,不要辯解,坦然地麵對這一切,真誠地熱愛你平凡普通的父母,這樣也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財富

俄國著名詩人普希金在一家飯館吃飯,有個貴族子弟認出了他,便嬉皮笑臉地說:

“親愛的普希金,看得出你的腰包是裝得滿滿的。”

普希金瞥了他一眼,風趣地說:

“自然,我比你闊氣些。你有時候要鬧窮,苦苦等待家裏彙款給你,否則就無法活下去,而我卻有永久的進款……”

“永久的進款?”貴族子弟不解地問:“從哪兒來的?”

“那是從33個俄文字母上來的。”

大道理:再多的財富,經不住一個敗家子的揮霍;再深的貧窮,會因一個努力者而改變。

再富也要“窮”孩子

曾在悉尼一家婦產科醫院看見這樣一幕:一對夫妻來做二胎產前檢查,妻子進診室麵見醫生去了,丈夫便帶著兩歲的女兒在外麵大廳等候。少頃,女兒鬧著要喝水,於是那父親便在身旁的自動售貨機上順手扯了一個免費紙杯,走進廁所接了一杯自來水便遞到孩子手裏自來水經過淨化,可以飲用雪——那父親不是買不到飲料,自動售貨機正出售一元一杯的可口可樂和橙汁;而他也不是買不起飲料。據說,他是一家體育用品公司的主管,年薪15萬美元。

大道理:相形之下,我們的做法是:再窮也要“富孩子”。不否認,我們是隻生一胎,孩子比較金貴,可是他們長大以後總要去跟人家競爭生存的呀。

不幸是最好的大學

在法國裏昂的一次宴會上,人們對一幅是表現古希臘神話還是曆史的油畫發生了爭論。主人眼看爭論越來越激烈,就轉身找他的一個仆人來解釋這張畫。使客人們大為驚訝的是:這仆人的說明是那樣清晰明了,那樣深具說服力。辯論馬上就平息了下來。

“先生,您是在什麼學校畢業的芽”一位客人對這仆人很尊敬地問。

“我在很多學校學習過,先生,”這年輕人回答,“但是,我學的時間最長,收益最大的學校是苦難。”

他為這苦難的課程付出的學費是很有益的,盡管當時他隻是一個貧窮低微的仆人,但是不久,他終於以其智慧震驚了整個歐洲。他就是那個時代法國最偉大的天才——法國哲學家和作家盧梭。

大道理:不幸是最好的大學。與其給孩子物質的享受不如找機會給孩子一些挑戰自己和克服困難的機會和經曆。不能吃苦的孩子成不了大器——這是一個不成真理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