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輯 換位思考(3 / 3)

父母與兒女的本質區別

在舉世聞名的尼羅河口寬闊的水底世界裏,生長著一種叫雀鯛的魚。這種魚孵卵的方法十分奇特:母雀鯛魚用嘴含著孵化小魚。每次母雀鯛魚產卵20至30個,每當母雀鯛魚產卵後,立即把受精的卵含在自己的嘴裏,一直到幼魚出世,時間長達兩個星期。為了避免自己的兒女被誤吞入腹中,在整個孵卵期裏,做母親的雀鯛忍饑挨餓幾乎什麼東西都不敢吃。因此,身體條件不好的母雀鯛魚孵化完自己的孩子以後往往都會餓死。

大道理:這是在動物王國裏。人類中不也是這樣嗎芽一個母親愛一個孩子能愛到死去。而有許多兒女一般隻會對這種愛表示接受,而不懂得回報。這是做父母與做兒女的最本質區別。

別讓自己跟著倒黴

8歲的兒子放學以後氣衝衝地回到家裏,進門以後使勁地跺腳。他的父親正在院子裏幹活,看到兒子生氣的樣子,就把他叫了過來,想和他聊聊。

兒子不情願地走到父親身邊,氣呼呼地說:“爸爸,我現在非常生氣。同桌以後甭想再得意了。”

父親一麵幹活,一麵靜靜地聽兒子訴說。兒子說:“同桌讓我在朋友麵前丟臉,我現在特別希望他遇上幾件倒黴的事情。”

他父親走到牆角,找到一袋木炭,對兒子說:“兒子,你把前麵掛在繩子上的那件白襯衫當作同桌,把這個塑料袋裏的木炭當作你想象中的倒黴事情。你用木炭去砸白襯衫,每砸中一塊,就象征著同桌遇到一件倒黴的事情。我們看看你把木炭砸完了以後,會是什麼樣子。”

兒子覺得這個遊戲很好玩,他拿起木炭就往襯衫上砸去。可是襯衫掛在比較遠的繩子上,他把木炭扔完了,也沒有幾塊扔到襯衫上。

父親問兒子:“你現在覺得怎麼樣芽”

他說:“累死我了,但我很開心,因為我扔中了好幾塊木炭,白襯衫上有幾個黑印子了。”

父親看到兒子沒有明白他的用意,於是便讓他去照照鏡子。兒子在一麵大鏡子裏看到自己滿身都是黑炭,從臉上隻能看到牙齒是白的。

兒子的白襯衫並沒有變得特別髒,而他自己卻成了一個“黑人”。

大道理:你想在別人身上發生很多倒黴事情,結果最倒黴的事卻落到自己身上了。有時候,我們的壞念頭雖然在別人身上兌現了一部分,別人倒黴了,但是它們也同樣在我們身上留下了難以消除的汙跡。

先去照照鏡子

有一個女孩子由小到大一直和父親有無窮盡的爭執。

有一天,父女又吵得麵紅耳赤,怒目相對。

女孩氣得像火山,都要炸了。可是這時候,風大,把窗子吹開來,正好反射出她的臉。外麵的夜黑,那臉照得像鏡子一樣清楚。

女孩子突然嚇一跳,那玻璃窗上的臉,不就是老爸的臉嗎芽臉色漲得紅紅的,眼睛瞪得鼓鼓的,那鼻子,那臉龐,都跟自己對麵的老頭一個樣子。

女孩突然不再氣了,她發現她正在欺負一個老人,父親也正在欺負自己。自己的脾氣,就像父親的脾氣;父母生了自己,就好像用他的左手,打了他的右手,父親真可憐。

女孩子開始同情父親,臉上的表情緩和了。奇妙的是,對麵那個表情也緩和了,他們好像一麵鏡子,一起動作。

從此,女孩和爸爸一不高興,就去照鏡子,改為對著鏡子裏的自己發脾氣,然後她就不氣了。當她不再生氣,出去看爸爸,他也就不氣了。

大道理:這世界看你,確實如同你看這個世界啊。每個人的臉都是一麵鏡子,反映一切,也改變一切。

當你心情好的時候,看誰,都覺得麵善;心情不好的時候,看誰,都覺得可憎。當你覺得人人麵目可憎的時候,先去照照鏡子,是不是自己更不開朗。

打翻了水杯

幾個禮拜以前,我買了一件運動外套,並和店主馬克?麥克斯討論為人父母的問題。他告訴我,當他和他的妻子以及7歲大的女兒外出晚餐時,他的女兒打翻了水杯。這對父母在水漬擦幹淨後並沒有責備女兒。她抬頭看著他們說:“你們知道,我真的很感謝你們不像別的父母一樣。我大部分朋友的父母會對他們咆哮並且教訓他們要更小心一點。謝謝你們沒有那樣做!”

有一次,我和一些朋友共過晚餐,相似的事情發生了。他們5歲的兒子弄翻了牛奶杯。當他們開始責備他時,我也故意弄翻我的杯子。當我開始解釋我在48歲還會弄翻東西時,男孩開始微笑了,而他的雙親似乎也明白了我的意思,不再生氣。

大道理:我們多麼容易忘記我們仍然在學習啊!

特殊的啟蒙

海倫?凱勒又聾又盲,當時她對於蘇利文老師的教導根本無法吸收,老師把洋娃娃和蛋糕的英文字母寫在她的手上,她隻是依樣畫葫蘆,卻不能把這個單詞和物體連在一起。

有一天,老師為重複水這個字,在她手心寫上數遍水的字母。老師把水龍頭打開,冰冷的水流到小海倫?凱勒的手上,並在她的另一隻手上,拚出水這個字母。海倫?凱勒紋絲不動地站著,全神貫注於老師的手指動作,突然間她有一種模糊的意識,仿佛某種被遺忘的東西,一下子被想了起來。

在那一刹那,海倫的直覺才被智力所取代。她懂了,一下子全開竅了,她把流在手上的水和水這個字連上了關係。更重要的是她明白了這個字跟物體本身的關係,她頓時領悟了這個關聯,並在她日後的生命中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著,使她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認識了這個世界。

大道理:麵對特殊的孩子我們要有特殊的教育方式,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懂得這種特殊方式。

給母親的短柬

“媽:轉眼我已到了古稀之年,請千萬仍然活著。我渴望有機會與你見麵——我此生仍繼續盡力尋找你。”

“當我見到鮮花突然綻放,令我想起你在年輕的日子,大太陽下,持著一把傘。”

“媽,不要再操勞了,你做得夠多了,讓我們把爺爺從醫院帶回家去——我好擔心你倆都會死。”

“媽,每當我軟弱,夜裏想哭,我會夢見你,溫柔地拍著我的背。”

“媽,節日來了,我常憶起好想吃你給父親的供品。現在,我的孫兒也有我當年那麼大了。”

“求你帶我領我出去,媽,我在森林中迷路了!”

“在電視中說真有點不好意思,所以我偷偷寫個字條:‘對不起,媽。’”

“媽,你那麼忙:煮飯、洗衣、清潔、照顧小孩,種種之外,還有樁大事,便是緊盯爸的豔遇。媽,你好棒。”

“媽,你別遮瞞自己穿幾號衣好不好?我很難給你選購外套的。”

“你一定很奇怪,我是從來不給你寫信的。彩子她有孕了,媽。”

“媽,你快樂嗎?滿足嗎?你猝然去世後四年,我才有力氣問你這個問題。”

“你常插嘴,又是個愛離間的八婆,好討厭呢——但你保持現狀吧,因為這樣證明你很健康。”

“媽,我今天在巴士站見到一個女人很像你,我幫她提袋子了。”

“媽,當哥哥戰死沙場,你從未當眾流過一滴淚。你究竟在何時何地哭泣?”

“我很後悔沒告訴你,你隻有3個月壽命。你一定有很多很多話未說。我一點都幫不上。”

“媽,你同那個男人一起開心嗎——爸至死也一字不提。”

“媽,不要死,直到我覺得是時候了。不要死,要等我完全報答你,你不要死郾……”

柬雖短,但用字淳樸,發自真心,令人泫然。

大道理:當你回想到過去幸福的生動情景時,回憶是一首最偉大的詩;當你重新來回想你一生所敬愛的人為你所奉獻出的一切時,你無不被她的愛所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