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輯 把快樂還給孩子(3 / 3)

這是2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我已為人母,已能體會出父親當時的苦衷。回想當初,一個蘋果分成5片,每個小孩一片,我們卻嫌少嫌薄,而沒有考慮到爸爸、媽媽連一小口也沒嚐到!

如果,那時候我們能要求將蘋果切成7片,讓爸媽也嚐一口,那麼就會留下一個多麼美好甜蜜的回憶呀!

大道理:世間最難得的是在貧困之時,一家人共同分享一點快樂和甜蜜,一家人心貼著心共同渡過難關。可不諳事的孩子失去了這樣的機會,隻能空留遺憾。

小孩與花

鄉道上,一個小孩正低下身子,和路邊的花說著一些我聽不明白的話。我問他:“你對花說些什麼呢?”他聽不清,我隻好蹲下來對他又說一次。他說:“我對花說:‘你今天開得真好看’。”

他還告訴我,如果我要對花說話,一定要蹲下來在花邊耳語,花才能聽見,就像我對他說話也要蹲下一樣。

小孩的話使我呆站路邊良久,想著:如果我們不能蹲下平視,就不能了解孩子,也不能看清路旁的花;如同我們不赤足伸進溪水,就永遠不會知道溪水的溫度。

大道理:如果你不蹲下就看不到更多的花,如果你隻與一朵花交談,很多花會因為受到冷落而枯萎,你要與每一朵花交流就得用目光去愛撫、親吻她們,但並不是采花之蝶。

誠實

小孩子藏貓貓的時候,尋找的小孩,總是在問:“藏好了沒?”老實的小孩,聽到這樣的問話,總是老老實實地回答:“藏好了!”

一聲“藏好了”不經意地泄露了全部的秘密,尋找的小孩,循聲追來,很快就把他從暗角裏拉出來。於是,一場你躲我找的喜劇,馬上又重新開始。

誠實,在捉迷藏的時候,等於是心甘情願地自己“出賣”了自己。

如果,孩子不老老實實地答應,孩子能耐得長久等待的寂寞嗎?

大道理:孩子的世界是一個成人弄不懂的世界。縱然成人也是從童年過來的,很遺憾當年沒有好好體驗一下當孩子的心情。

回聲

有一個小孩子,不知道回聲是什麼東西。有一次,他獨自站在曠野,大聲叫:“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聲:“喂!喂!”他又叫“你是誰?”回聲答道:“你是誰?”他又尖聲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從山上傳來“你是蠢材!”的回聲。孩子十分憤怒,向小山罵起來,然而,小山仍舊毫不客氣地回敬他。

孩子回家後對母親訴說,母親對他說:“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對。如果你恭恭敬敬地對它說話,它就會和和氣氣地對待你。”孩子說:“我明天再去那裏說些好話,聽聽它的回聲。”

“應該的,”他的母親說,“在生活裏,不論男女老幼,你對人好,人便對你好。”

大道理:正如智者所說:“溫柔的答話會消除憤怒。”如果我們自己粗魯,是絕不會得到別人友善相待的。

結交

一位女士告訴我關於她兒子和鄰家女孩結交的故事。兩個孩子都是5歲,整個夏季形影不離,一同爬樹,乘腳踏車,在陽光下玩耍,十分快樂。

秋季兩人將進幼兒園,一直盼望著這個大喜日子。開學那天,小女孩穿著鑲花邊的漂亮裙子去開門,小男孩看了小女孩一眼,便掉頭走回房間裏痛哭。母親問:“你怎麼了?”他抽咽著說:“她原來是個女孩子!”

大道理:孩子是天真無邪的,他們純真得就似水晶一樣。當有一天看到自己的好朋友變得與自己不相同了,他會認為失去了一個好朋友,怎麼能不哭呢!

孩子們真實的聲音

站在1992年紐約會議講壇上的一個12歲名叫塞文?蘇佐克的加拿大女孩在演講。她的行動告訴我們:人類社會中經常被忽略的最真實的聲音是孩子們的聲音,這樣的聲音總是被物質的喧囂、各種各樣的廢話淹沒。一旦塞文?蘇佐克站到了世界首腦會議的講壇上,便有了“感動全世界的發言”:

“我們是從加拿大來的一個4人小組,都是12歲到13歲的孩子。我們籌集了路費,不遠萬裏來到這裏,是想告訴你們成年人,必須改變你們的方針和路線。”

“我們沒有什麼特殊的使命,隻是要為我們的未來抗爭。你們應當知道,失去我們的未來將意味著什麼。這絕不同於政治選舉中的一場失敗,或者是在股票市場上的一次失利。在這裏,我要為我們和我們的後代說話;在這裏,我要為全世界饑餓的兒童說話,因為他們哭泣沒有人理睬;在這裏,我要為地球瀕於滅絕的動物說話,因為它們已經沒有藏身之地。我隻是個孩子,但我知道如果將用於戰爭的錢來解決環境問題,這個世界將會變得多麼美好!”

塞文?蘇佐克坦率地提醒聽她發言的各國政府首腦說:“請不要忘記你們為什麼參加會議,你們在為誰做事。你們優先考慮的事情中,有我們嗎?要知道我們是你們的孩子,你們將要決定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裏!”

大道理:孩子是未來,孩子是希望,孩子是花朵,孩子是未來世界的主人,孩子就是人類的一切。如果沒有孩子,這個世界上的美將不再存在,這個世界也將停止前進,甚至將墜入寂寞的深淵而了無生機。

小曹操的心眼

曹操從小就很有心機,幼年時喜好飛禽走獸,行為放蕩不羈,叔父很不喜歡他,還常在他父親曹嵩麵前說他的壞話,為此,曹操經常遭到父親的鞭撻。

曹操一直想找機會教訓一下叔父。一天,他遠遠看到叔父向自己家走來,忽然心生一計。等叔父快走到自己跟前時,曹操口歪目斜,嘴吐白沫,像突然中風一般倒在了地上。叔父一看,趕緊跑去叫他父親。

等叔父一進屋,曹操趕緊把衣服鞋襪弄得幹幹淨淨,高高興興地向家裏走去。

他父親聽到兒子中風的消息趕緊跑出來,可一見曹操神采奕奕的樣子很驚訝:“剛才你叔父說你中風倒地,怎麼這麼快就痊愈了?”

曹操顯得很委屈地說:“孩兒從來沒有得過這種病,隻因為叔父不喜歡我,所以經常被誣陷啊!”

曹嵩相信了兒子的話,以後叔父再說曹操壞話,他父親也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不當一回事了。

大道理:父母是孩子的評判官,父母的偏聽偏信會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不是每個孩子都像曹操幼小時那樣,能想出擺脫大人告惡狀的不利處境的辦法。

高貴的童心

下雪了,人們都穿上了棉衣。一個孩子很認真地問:“老師,天氣這麼冷,院子裏的雕像也應該穿上棉衣。”老師並未在意,隻是笑。一會兒,一個孩子提出了同樣的建議。於是,老師決定帶著孩子們舉行一場為雕像穿棉衣的儀式。

隨著時光的推移,孩子會長成大人,孩子自己穿過的棉衣會被遺忘;但是,雕像穿過的棉衣將永遠存留在他們的記憶中,冬天裏一塊石頭所獲得的刻骨的溫暖,將使那日後在有形與無形的風雪中穿行的心感到美好與安慰。

在這個物質的世界裏,我們的精神有時會覺得恍惚無依。“成熟”折磨著我們。我們眼看著自己的純真與熱忱、敏感與同情一點點被剝蝕、被風化,盡管我們本能地防止自己成為人們通常所理解的“成熟的人”。因為,與成熟相伴的往往是如此不和諧的詞:貧乏、屈服、遲鈍、順從命運的理性化……

大道理:在“早熟”成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今天,讓我們悉心守護那彌足珍貴的童真與童趣,並讓自己知道,這童真與童趣是上帝送給人類的最後的禮物,是上帝通過孩子施舍給我們的美麗天堂。

你聽我說

有一天,兒子忽然心血來潮:“媽媽,春天是什麼顏色?”

我看著他捏緊畫筆的小手,還不及著色的畫紙,笑著說,“春天嗎?水晶的顏色。”

水晶是什麼顏色?你困惑地搖搖小腦袋,檢查著畫盒裏每一支紅黃藍綠。

這水晶的顏色嘛,我說,是沒有顏色的顏色,也是所有顏色的顏色。不信,你找塊水晶仔細端詳,盡管櫻桃殷紅,芭蕉滴翠,終究比不上它的瑩透清澈;不信,你再把它放在陽光下,呀,不就是魔法師手中的萬花筒,在百花繽紛中,顯現出多彩的麵貌。春天,吃彩虹的星星,睡蘭葉的露珠兒。

你怎麼會懂,又問:“媽媽,那春天是什麼聲音?”

什麼聲音?我遙望綠紗窗外的嫩空,清秀不落痕跡的山光。什麼聲音?日落的聲音?日曬的聲音?花開的聲音?

什麼聲音?鞭炮的聲音?黃鸝鳥兒的聲音?爆米花的聲音?

這回,你自己先有了答案:“是我唱歌的聲音,哈哈大笑的聲音,哇哇大哭的聲音。”

好小子!我鼓掌叫好!

這就是春天。

萬物肇始,始自生命破天荒的第一聲哭;轟然雷動,也始自時序第一聲春雷;於是,處子抽出新芽,蜜蜂辛苦采蜜,提燈的螢火蟲逡巡守護每一張新生的臉龐。

在一個多雲的午日,一聲小小的呼喚,你不會為了笑與歌唱。是為笑而笑的笑,沒有童韻的音律,這時,窗外的石榴樹抿起嘴兒偷偷扭了扭腰肢,路邊的小野花也七七八八地擠成一團豎起耳朵追詢:“是誰?是誰?那麼可愛有趣?”

是春天,是春天,夏天的蟬兒破例登場,還以為歌唱著“春天”就沒有人識破它是“知了。”

結果你又問:“春天是什麼模樣兒?”

長著雀斑的?走路S形的?嘴唇兒軟糖似的?還是鼻頭又軟又嫩?

“拿麵鏡子照照吧!”我說。

在孩子身上,我們呼吸春天。春晨第一股凝露的香氣,帶著一絲塵埃推開了成長後逐年積垢的心扉。

大道理:父母對子女的喜悅是秘密的,他們的憂慮和恐懼也是如此。然而麵對每寸的純淨無邪,他們的希望又有了延續的光苗,所有的恐懼和憂慮化成片片彩羽,隻因世界隻有一種顏色美麗:孩童的羞紅;一種聲音最美妙:孩童的嬉鬧;一種語言最沒有心機:孩童的爭執。就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