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輯 愛的教育(3 / 3)

老師非常理解小蘇珊的痛苦。在蘇珊返校上課前,她熱情而鄭重地在班上宣布:“從下星期一開始,我們要學習認識各種各樣的帽子。所有的同學都要戴著自己最喜歡的帽子到學校來,越新奇越好!

星期一到了,離開學校3個月的蘇珊第一次回到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門口卻遲遲沒有過去,她擔心,她猶豫,因為她戴了一頂帽子。

可是,使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個同學都戴著帽子,和他們的五花八門的帽子比起來,她的那頂帽子顯得那樣普普通通,幾乎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一下子,她覺得自己和別人沒有什麼兩樣了,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妨礙她與夥伴們自如地見麵了。她輕鬆地笑了,笑得那樣甜,笑得那樣美。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了。現在,蘇珊常常忘了自己還戴著一頂帽子,而同學們呢?似乎也忘了。

大道理:大文豪雨果說:善良即是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便幾乎優於偉大的人。

未上鎖的門

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一個小女孩像今天許多年輕人一樣,厭倦了枯燥的家庭生活,父母的管製。

她離開了家,決心要做世界名人。可不久,在經曆多次挫折打擊後,她日漸沉淪,終於隻能走上街頭,開始出賣肉體。許多年過去了,她的父親死了,母親也老了,可她仍在泥淖中醉生夢死。

這期間,母女從沒有什麼聯係。可當母親聽說女兒的下落後,就不辭辛苦地找遍全城的每個街區,每條街道。她每到一個收容所,都哀求道:“請讓我把這幅畫貼在這兒,好嗎?”畫上是一位麵帶微笑、滿頭白發的母親,下麵有一行手寫的字:“我仍然愛著你……快回家!”

幾個月後,沒有什麼變化。桀驁的女孩懶洋洋地晃進一家收容所,那兒,正等著她的是一份免費午餐。她排著隊,心不在焉,雙眼漫無目的地從告示欄裏隨意掃過。就在那一瞬,她看到熟悉的麵孔:“那會是我的母親嗎?”

她擠出人群,上前觀看。不錯!那就是她的母親,底下有行字:“我仍然愛著你……快回家!”她站在畫前,泣不成聲。這會是真的嗎?

這時,天已黑了下來,但她不顧一切地向家奔去。當她趕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淩晨了。站在門口,任性的女兒遲疑了一下,該不該進去?終於她敲響了門,奇怪!門自己開了,怎麼沒鎖?!不好!一定有賊闖了進去。記掛著母親安危,她三步並作兩步衝進臥室,卻發現母親正安然地睡覺。她把母親搖醒,喊道:“是我!是我!女兒回來了!”

母親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擦幹眼淚,果真是女兒。娘兒倆緊緊抱在一起,女兒問:“門怎麼沒有鎖?我還以為有賊闖了進來。”

母親柔柔地說:“自打你離家後,這扇門就再也沒有上鎖。”

大道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最偉大的,它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無論你優秀還是普通,甚至是……父母的愛之門永不會關閉。

咬過的漢堡包

一個雨天的早晨,我把孩子們送到學校後順便去了一家快餐店,點了早餐。幾張桌子上都是沒有收拾的狼藉紙杯、盒子和法式炸土豆條。

一位年輕婦女與一個五六歲的男孩走進來,他們坐下點菜時又進來一個人,背微駝,穿著一件破爛的上衣。他緩慢地走向一張狼藉的桌子,慢慢地檢查每個盒子,尋找殘羹剩飯。當他拿起一塊法式炸土豆條放到嘴邊時,男孩對母親竊竊私語道:“媽,那人吃別人的東西!”

“他餓了,又沒有錢。”母親低聲回答。

“我們能給他買一隻漢堡包嗎?”

“我想他隻吃別人不要的東西。”

當女服務員遞給母子倆兩袋外賣食品時,男孩突然從他的袋裏拿出一隻漢堡包,咬了一小口,然後跑到那人坐的地方,把它放在他麵前的桌上。

這個乞丐很驚訝,感激地看著男孩轉身、消失。

當我離開飯店時,我看見藍藍的天空正從鉛灰色的雲朵下麵露出來。

大道理:著名劇作家狄更斯曾這樣描述生命的意義:如果我能彌補一個破碎的心靈,我便不是徒然活著;如果我能減輕一個生命的痛苦,撫慰一處創傷,或是令一隻離巢的小鳥回到巢裏,我便不是徒然活著。

看不見的愛

夏季的一個傍晚,天色很好。我出去散步,在一片空地上,看見一個10歲左右的小男孩和一位婦女。那孩子正用一隻做得很粗糙的彈弓打一隻立在地上、離他有七八米遠的玻璃瓶。

那孩子有時能把彈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後不遠,看他打那瓶子,因為我還沒有見過打彈弓這麼差的孩子。那位婦女坐在草地上,從一堆石子中撿起一顆,輕輕遞到孩子手中,安詳地微笑著。那孩子便把石子放在皮套裏,打出去,然後再接過一顆。從那婦女的眼神中可以看出,她是那孩子的母親。

那孩子很認真,屏住氣,瞄很久,才打出一彈。但我站在旁邊都可以看出他這一彈一定打不中,可是他還在不停地打。

我走上前去,對那母親說:

“讓我教他怎樣打好嗎?”

男孩停住了,但還是看看瓶子的方向。

他母親對我笑一笑。“謝謝,不用!”她頓了一下,望著那孩子,輕輕地說,“他看不見。”

我怔住了。

半晌,我喃喃地說:“噢……對不起!但為什麼?”

“別的孩子都這麼玩。”

“呃……”我說,“可是他……怎麼能打中呢?”

“我告訴他,總會打中的。”母親平靜地說,“關鍵是他做了沒有。”

我沉默了。

過了很久,那男孩的頻率逐漸慢了下來,他已經累了。

他母親並沒有說什麼,還是很安詳地撿著石子兒,微笑著,隻是遞的節奏也慢了下來。

我慢慢發現,這孩子打得很有規律,他打一彈,向一邊移一點,打一彈,再轉一點,然後再慢慢移回來。

他隻知道大致方向啊!

夜風輕輕襲來,蛐蛐在草叢中輕唱起來,天幕上已有了疏朗的星星。那由皮條發出的“劈啦”聲和石子崩在地上的“砰砰”聲仍在單調地重複著。對於那孩子來說,黑夜和白天並沒有什麼區別。

又過了很久,夜色籠罩下來,我已看不清那瓶子的輪廓了。

“看來今天他打不中了。”我想。猶豫了一下,對他們說聲“再見”,便轉身向回走去。

走出不遠,身後傳來一聲清脆的瓶子的碎裂聲。

大道理:無私的愛與奉獻是人類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礎。隻要有一個正確的方向,有愛的支持,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

臨死的人與剛出生的嬰兒

有人在醫院做過以下兩組調查。

一組是在臨危病房中,調查當一個人不可避免地走到生命盡頭時,他對家人會囑托些什麼。從來沒有人說:“要是我多賺十萬塊就好了”。“要是我多升一級官就好了。”也沒有人說:“好好地照顧我的房子和車子。”大部分人都在說:“好好照顧你媽媽。”“好好照顧孩子們。”幾乎沒有人還在想錢,想到的都是親人的愛。

另一組調查在婦產科進行。把隨機選出的嬰兒分成兩組。第一組每天抱起來撫摸三次,每次十分鍾;第二組完全不撫摸。結果第一組體重增加的速度是第二組的兩倍。

兩組調查說明:人從一來這個世上,最需要的就是愛,可惜的是許多人在臨告別世界時才意識到這一點。

大道理:人生的內容豐富多彩,但要明白貫穿其中的主線,別幹出舍本逐末的傻事。

5塊錢的故事

美國海關。有一批被沒收的腳踏車在公告後決定拍賣。

拍賣會中,每次叫價的時候,總有一個10歲出頭的男孩減價,而且總是以“5塊錢”開始出價,然後眼睜睜地看著腳踏車被別人用30元、40元買去。拍賣會中間休息時,拍賣員問那個小男孩為什麼不出較高的價格來買,男孩說,他隻有5塊錢。

拍賣會又開始了,那男孩還是給每輛腳踏車相同的價錢,然後又被別人用較高的價錢買了去。

後來,聚集的觀眾開始注意到那個總是首先出價的男孩,也開始察覺到會有什麼結果。

最後拍賣會要結束了,這時隻剩下一輛最棒的腳踏車,車身光亮如新,有多種排檔、10段杆式變速器、雙向手刹車、速度顯示器和一套夜間電動燈光裝置。

拍賣員問:“誰出價?”這時,站在最前麵、幾乎已經絕望的那個小男孩輕聲地再次說:

“5塊錢。”

拍賣員停止唱價,停下來站在那裏。

這時,所有在場的人都看著這個小男孩,沒有人出聲,沒有人舉手,也沒有人喊價,直到拍賣員唱價3次後,他大聲說:“這輛腳踏車賣給這位穿短褲白球鞋的小夥子!”此話一出,全場鼓掌。

那小男孩拿出握在手中僅有的5元錢,買了那輛毫無疑問是最漂亮的腳踏車時,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大道理:放棄自己的一點私欲,去成全一個美好的願望。我們每個人一點點善意的付出,會給這世界增添多少美好和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