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項明!”李正一若有所思地重複一遍,又問:“他家做什麼的?”
路曉藍說:“老工業區那邊一家冶煉廠的老總。”
李正一瞠目道:“你忽悠我呢,這還叫沒什麼勢力。”
路曉藍又笑,說:“那冶煉廠都快倒閉了,資不抵債。據說最近在申報破產。廠一倒,他爸去哪都還不知道。”
李正一又升起似曾相識的感覺,覺得這事情在哪聽過,可怎麼都想不起來。心有所思,說話就有點心不在焉,隨口說:“你知道得還挺多,多謝。”
路曉藍別有深意地看著他,說:“別瞎猜,他爸跟我爸是發小,知道一點很正常。”
兩人出了裏間,不再說話。
臨走時,路曉藍姑媽說:“後生,留個電話。”
路曉藍姑媽正在外廳整理廣告紙,等著要留電話是路曉藍。看著路曉藍清亮的眸子,李正一攤攤手說:“我口袋比臉還幹淨,配不起手機。”
路曉藍說:“那就聯係地址。”
李正一想想,便留了租房的聯係地址。
告辭離開,李正一心有所感,隔著玻璃門,他分明看到了年輕男子那一張變得刻薄的小白臉。他知道,自己剛剛一句話,恐怕已經得罪一個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的人。
最費時的招牌預定好之後,李正一又去詢問磅秤杆秤電子秤等價格。最後貨比三家,在一家專賣磅秤的商鋪選了一台機械磅秤,兩杆杆秤。一事不煩二主,又讓老板給他在市場上采購了一台電子秤,一輛小拖車和平板滑輪車,同時讓商店老板找夥計專門精確校對過磅秤砝碼和杆秤壓托的重量精度。付賬結賬,發現自己帶的三千塊資金隻剩下六百不到,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一算起來,開支不小。
接下來幾天,李正一主要幫著李父一起處理裝修的事,因材料到位快,李父聯係的堂叔叫來一幫人,先平整屋外坪地,花一天時間簡單打好混凝土。冬天打混凝土幹得較慢,加上夜裏天氣冰凍,要蓋上稻草防凍,第二天再揭開,所以混凝土打好後,過了四五天才開始搭圍欄和簡易大棚。
搭圍欄和簡易大棚確實簡單,堂叔叫來的四人加上李正一父子,一天時間就搭建完成。真正費事的反而是地麵,晚上要防凍,白天如果太陽稍微大一點,還要不時灑上一點水,防止太幹,否則這種做工毛糙的混凝土容易脫沙。
最後混凝土幹透,圍牆以及簡易大棚搭建好之後,便在混凝土地麵抹上一層精製水泥,再幹上一兩天,整個工程才算徹底完工。
期間李正一抽空去把招牌叫車運了回來,並指使臨時送貨的幫工把大招牌固定在主道跟小道的交叉口,小招牌固定在租屋的外牆上。兩個招牌在過往路人眼裏極為醒目,比一般看到的手寫紙板或木板招牌招眼許多。
十天時間不到,收購站場地裏裏外外煥然一新,需要的置辦或整理的物資在李家三口的共同努力下,也早已準備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