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幾天,李正一開始跟著李母收廢品,熟悉廢品種類和用途,包括廢品回收價值、回收價格、計量方法等,為後續成立廢品收購站做準備。
最初李母不讓李正一跟去,她知道自己兒子從小就好麵子,認為收購廢品是賤業。初中高中時,從不在同學麵前談論母親的職業,甚至以自己母親收購廢品為恥。
不過李母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早就變得不再一樣。經曆過前世家庭的巨變和十幾年的混混生涯,早就看透所謂的尊嚴和麵子,無非是金錢裝飾起來的臉麵。
最後李母拗不過,隻好同意。母子倆一同出去,一個教得細心,一個學得用心。這樣不到半個月功夫,李正一就把常見的廢品種類用途價值價格等摸了個七七八八。
這半個月時間,李正一就隻做兩件事,第一就是收廢品,第二就是看書。
李正一看書很雜,他知道自己的人生沒法再去學校經曆一次高中和大學,想要擴展自己的知識麵,隻能靠自學。看書之所以很雜,一方麵是因為李正一不知道看什麼好;另一方麵是因為書的來源隻有一個途徑,收廢品收回來的。每次收到書籍類廢品,他都要一本一本過濾,碰到認為行的,就留下來,其餘的全當廢紙賣。
最近幾天,氣溫開始轉冷,這天收完廢品回家,半路變天下起毛毛雨。等到家,冬日裏的細雨開始飄飄灑灑綿延不絕。一眼望去,遠近各處山山水水,屋牆瓦舍,一並遮掩在這朦朧的畫卷裏。
夜裏氣溫驟降,細雨夾雜著雪粒,下了半夜。第二天早上,又飄飄揚揚下起鵝毛大雪,不到半小時,天地一片素白。
2000年12月初,終於下了本年度的第一場雪。
如此大雪,已經沒法出去收購廢品。李父就提議說,要不去李正一大伯家走一趟,很久沒去,應該走動走動。
李母見風雪太大不想去,父子倆便頂著風雪出門,在茫茫雪地裏沿著村中小道往大伯家趕去。沿途碰到門口看雪的鄰居,心情大好的李父都會主動打個招呼,偶爾站屋簷下聊上兩句,李正一都會一改往日的做派,熱情地跟鄰裏熟人交談。
李正一大伯家不遠,父子倆冒著風雪走了半個小時不到,就到了地頭。受天氣影響,每家每戶基本上都懶得串門,所以一進門,就看到李正一大伯和伯母正圍在方桌邊,中間架個煤火爐在烤火。
李正一有一個堂姐一個堂弟。堂姐大學畢業,工作後在省城長水市安家立業,有一個小孩,逢年過節才會回來。堂弟在讀初中,寄宿在校。所以大伯家平常隻有老兩口,隻有到假期,姐弟都回到家,才會熱鬧一些。上次爺爺過世,李正一隻看到堂姐李丹,卻沒有發現堂弟。
李大伯見自家弟弟和侄兒來串門,就讓婆娘去拿水果花生點心等物招待。互相一陣寒暄後,李大伯對李正一說:“你小子真讓人不省心,你爺爺過世,居然趕不上出殯送葬,村裏鄰人都在議論紛紛,說長孫不戴孝,哪見過如此不孝之人?讀書學的孝道去了哪?我且問你,最近有沒有去山上跪過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