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佳麗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在大學入學的一次老鄉聚會上,佳麗看中了坐在她斜對麵的一位男生。他有著一頭精致的卷發,眼神深邃。當佳麗不經意間注視他的時候,發現他瞟了自己一眼,就是這一個眼神,把佳麗給驚呆了,她徹底淪陷了。
隨後,佳麗了解到,那個男孩是學校有名的“劣等生”,幾乎沒有上過課,天天泡網吧,喝酒惹事,身邊沒有幾個朋友。但是佳麗什麼都不在乎,隨即向男孩求愛,男孩沒有明確地表示同意,但卻明顯地對她體貼了起來。
這時,來自老師和同學的反對意見排山倒海地壓過來,她的家人聽說了這件事,也表示了強烈的反對。然而,不管是誰的勸說,對佳麗來說都沒有一點兒作用,她依舊堅持著她的愛情。然而,前一陣子對她體貼的男孩突然間對她冷漠了起來,這讓佳麗異常煩惱。
問題分析
“情人眼裏出西施”是說,戀人之間產生了好感,就會覺得對方像西施一樣美麗無比。這是一種審美錯覺。審美錯覺是對審美對象深入體驗之後而產生意象形態的變化。人的相貌是天生的,但作為審美形態,一般來說,會隨人的情感變化而變化。
古詩雲:“草茅多奇士,蓬蓽有秀色,西施逐人眼,稱心斯為得。”音樂大師貝多芬相貌醜陋,可年輕美貌的勃倫施維克小姐為他神魂顛倒。
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並不具有吸引力,但仍有異性選擇,並深深愛著她(他)。這是因為,在兩性交往中,隨著交往的深入,對方的內在美——誠實、剛強、理想遠大、品格高尚、能力強等品質被相戀的一方認識。
這時,內在美會彌補、掩蓋外表形象的不足,平平的相貌可以完善起來,使人覺得很美。人們因此選擇並深愛著他(她)。心理學上稱為“審美錯覺”。
此時,行為與心靈的美與醜,足以改變你對自然麵貌的看法。當你從對方的言談、舉止中體驗著內在的美好心靈時,美會隨之產生,其自然相貌在你眼中會變得格外美麗。由此可知,影響戀人擇偶的決定因素還在於對方的思想、道德、個性等內在因素。但是也有一些人,在他們的眼中,不管對方的內心與相貌如何,總有某一點深深地把他吸引。
如上文中的佳麗,後來她發現,自己對那個男孩的好感,完全是出於他那雙睿智而深邃的眼睛。原來,她的初戀男友也有著這麼一雙眼睛。所以再看到這麼一雙眼睛,佳麗還是忍不住被他吸引。
產生審美錯覺的內在原因是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正常人總是向往美好的事物,並且往往把善良、真誠與美聯係在一起。美麗的外貌容易引起人們對真、善的聯想,從而產生好感,這是一種自然的心理反應;真、善的內在本質也容易引起人們對美的思考,從而產生美感,這是正常的心理效應。但無論對真、善的理解還是對美的欣賞,都離不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就不會達到真、善、美的審美統一,就無法架起連通內在美與外在美的橋梁,甚至內心連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都沒有。如果愛情沒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引導下的審美,就容易暗藏危機,導致日後婚姻和家庭悲劇的發生。如果審美錯覺有悖於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一旦愛的激情日趨平息,光環效應隨之消失,後悔就為時晚矣。特別危險的是被對方容貌的美麗光環迷住了雙眼,忽視了其醜陋靈魂的情況。
特別是一些青少年,由於性心理的發育還不夠成熟,常常不能冷靜、客觀地審視對方,見其優點而不見其缺點,甚至把缺點也看成了優點。例如有位女子愛上了一個頗為英俊瀟灑的男子,英俊瀟灑蓋過了其他一切。當他有些粗魯時,她卻認為是豪爽;他揮霍浪費,她卻認為是慷慨大方;他有些方麵不老實,她卻認為這是聰明機智;甚至他又和別的女人勾勾搭搭,她還認為這種英俊男子哪個不愛……直到她最後吃了大虧,才後悔莫及。
熱戀中的男女,要正確看待審美錯覺。出現錯覺無可厚非,但要通過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來指導和修正這種審美心理。
解決之道
在不同的時代以及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價值觀下,人們的審美觀是不一樣的。即使在大背景都相同的前提下,人的審美觀也有個體的差異性。同樣的一個人,在有些人看來簡直是美玉無瑕,而在另一些人看來卻很是普通。但不管怎麼樣,審美標準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基本上還是一致的。
托爾斯泰說:“人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而是因為可愛才美麗。”熱戀中的男女對異性美的審視,既針對外表美,也針對心靈美。而且心靈美可以彌補外表的不足。審美錯覺在一定意義上也是很有意義的,它讓人挖掘出戀愛對象身上更內在的美以彌補某些不足,那麼就可以推動愛情向前發展,而不至於使相貌不足的人孤獨終身。
但是,如果愛情沒有了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引導,這樣的審美就容易埋下隱患,導致日後婚姻和家庭悲劇的發生。如果審美錯覺有悖於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一旦愛的激情日漸平息,光環效應隨之消失,那時悔之晚矣。那麼,如何來避免戀愛中的審美錯覺呢?
一、用理智戰勝感情
我們通常都說“戀愛中的人智商為零”,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戀愛中,人的感情常常占據主導地位,從而導致感覺和認識上的偏差。所以,一定要在戀愛的時候對自己對對方做一下全麵而深刻的分析,不要讓感情的因素衝昏頭腦,因“審美錯覺”誤入歧途。
二、認真借鑒聽取別人意見
俗話說得好:“當局者清,旁觀者迷。”處在戀愛中的人往往容易被愛的錯覺所迷惑,把戀人的某一點當作他的全部,甚至覺得戀人是完美無瑕的,是世界上最好的對象。此時,你應該認真聽取家人和朋友們的建議,從而再結合自己的認識來重新審視對方,要“擇其善者而從之”。
三、培養對愛情的審察力
一般來說,愛情最能反映出一個人最深層次的需要,而隻有當戀愛中的男女彼此從內心中真正吸引對方時,這種感覺才能夠天長地久,地老天荒。所以要樹立正確的擇偶標準和戀愛態度,培養對愛情的審察力。
法國作家巴爾紮克曾經對少女的最初戀愛反應作了精辟的描述:“在虔誠的氣氛中長大的少女,天真、純潔,一朝踏入了迷人的愛情世界,便覺得一切都是愛情了。她們徜徉於天國的光明中,而這光明是她們的心靈放射的,光輝所及,又照耀到她們的愛人。她們用心中如火如荼的愛情點燃愛人,把自己崇高的理想當做他們的。”這就是戀愛中的少女,很容易被戀愛的感覺迷惑,“見其一點,不及其餘”。所以,熱戀中的男女一定要正確看待審美錯覺。出現錯覺很正常,重要的是要通過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來指導和修正這種審美心理。
問題描述
小怡原本定於下個月與心愛的男友舉行婚禮,出人意料的是,她不僅不覺得幸福,反而隨著日期的臨近,越來越焦慮,甚至產生了婚禮要延期的想法。
她坦言,自己對婚姻仍有莫名的恐懼感,她說:“我是一個很渴望婚姻家庭的人,但現在又特別怕,萬一婚後不好又怎樣?一旦結婚了就希望可以像父母一樣能過一輩子,雖然離婚也不是大不了的事,但就是突然間的恐懼,不知是因為年紀還是什麼,令我對這件事很猶豫。”
因為小怡猶豫不決的態度,一向包容她的男友也覺得很受傷。
問題分析
《2008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指出,全國登記結婚人數在持續減少,初婚年齡顯著推遲……上海男性初婚年齡平均31.1歲,上海女性初婚年齡平均28.4歲;北京初婚年齡男性平均28.2歲,北京女性初婚年齡平均26.1歲,51.7%的人認為恐婚很正常。45.7%的人身邊就有恐婚族。
在如今的社會,恐婚的心理如此普遍,其原因到底是來自於哪裏呢?
其一,來自心中的傷痕久久不能釋懷,內心存在強烈的不安全感;第二是追求完美、寧缺毋濫的心理作祟;第三是源於“彼得潘情結”,自己還是不願長大的孩子,逃避婚姻。
其實,結婚是人這一輩子幾件最大的事之一,在做出如此重大的決定前,緊張必然少不了。可是有的人卻把這種緊張無限擴大,擔心不曾擔心的事情,發愁沒有必要發愁的未來,當自身無力承受自己製造的恐懼時,可笑的悲劇上演了!最不明智的做法是:
1. 被傷害後卻仍然沉浸在痛苦的幻覺中不能自拔,導致自己永遠和新的愛情無緣,雖然年華在不斷流逝,時間卻凝固在過去,沉醉在過去之中,愛被凍結了,直到把自己化為泡沫。
2. 過於追求完美。不明智的人會將自己的愛人升華為不現實的完美的神。結果發現尋覓了多年,心中的愛人隻會在童話與愛情小說中才能見到。
3. 現實中的彼得?潘忘記了自己受時間的製約,已經年近30,仍然希望自己做孩子,永遠以自我為中心,不知道主動關心別人,而把別人對自己的關心視為理所當然,依賴他人,不敢承擔責任,又苦於自己不願意做獨身主義者,就這樣光陰如梭,他們在長大與不長大之間掙紮,逃避在孩子的世界裏。
4. 不明智的人每段情感最長超不過半年,他們會一次一次在同一個地點跌倒,每每在進入親密關係的時刻以受傷收場,卻不知道自己是怎麼摔倒的。在家庭能量理論中,來自家庭的創傷會為人譜寫一份你覺察不到的心靈劇本,它就潛藏在恐婚者的潛意識中,無形地左右他的愛情人生。
5. 因為對情感都不信任,在一段關係中,卻嚐試新的目標,腳踩兩隻或幾隻船,結果哪邊都得不到。
明智的做法是在進入情感前或在情感中進行自我覺察,真實了解自我以及與對方的情感關係,找到自己恐婚的真正或潛在動力。
解決之道
一、在決定結婚前確定自己與戀人的感情
確定感情後就應該充分地相信對方。不能為了自己假設出的種種可能而否定婚姻的必要性。
二、盡早為婚後的生活做心理上的準備
傳統觀念中,開始婚姻生活就是一個人下半生的開始,可見這個轉變非同一般!想在幾天之內接受改變生活狀態的現實的確不是那麼容易,這也是導致很多人婚前焦慮恐懼的一大原因。所以要在有結婚想法時就開始心理上的調試,以便真的結婚時能有很好的心理過渡。
三、盡早為婚後的生活做實際準備
80後獨生女子越來越多。年輕人在家過慣了公主、王子般的生活,家務事很少過問,一旦步入婚姻,不免很多事要自行處理,如做飯、打掃、洗衣等等。如果臨近結婚才想到這方麵的欠缺,補課為時已晚,隻能愁上愁!
四、如果心理上存在解不開的結,提前求助於心理谘詢
有些人在過去的感情經曆上受到過傷害,對婚姻的恐懼是自己不能克服的,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要盡早覺察,然後到專業的心理谘詢機構需求幫助。
問題描述
護士文燕,人長得非常漂亮也很開朗,平時喜歡上網。她有許多網友,大家都聊得挺好。漸漸地,她發現自己和其中一個男孩聊得特別投機。經不住好奇心驅使,和那男孩見了麵,風流倜儻的他讓文燕更加動心,她深深地愛上了那個男孩。接下來的日子,隻要有時間文燕便和他在網上見麵交流,從此網戀就變成了現實中的戀愛。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文某發現男孩有許多像她這樣從網上騙來的女朋友,並且,他在老家已經有了一位青梅竹馬的未婚妻子,原來網戀隻是填補一下他的精神空虛而已。這一切就如同晴天霹靂,文燕心裏接受不了自己一直被男孩欺騙的事實。她沒有心思做任何事情,像要發瘋了似的,甚至準備割腕自殺。
問題分析
美國心理學家金伯利?揚認為,網絡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遊戲人生的空間。在這個隱秘而安全的空間裏,人們可以無拘無束地尋找各種需求,而無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於是就有了網戀,甚至網婚。
網戀一般就是通過聊天和論壇及電子郵件等方式進行的,正是由於網絡受條件限製,所以對一個人的認識往往是片麵的,人性的複雜在網絡的掩護下得到了部分遮蔽。而戀愛需要全方位、多側麵地去了解一個人。所以,很多網戀都是光開花不結果,聚也匆匆散也匆匆,很大的一方麵原因就是缺少對對方的全麵把握,往往是特定的心境下,心理衝動的結果。
網戀是特定時代下的產物。隨著社會的變遷,尋求愛情的成本與所承擔的風險越來越高,人們一方麵渴望愛情,另一方麵又害怕愛情所帶來的傷害,於是便產生了新的矛盾。隨著網絡的普及,由於網絡與愛情之間的某種契合度,人們發現了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可同時滿足對愛以及安全感的需求——網戀。
愛情小說之所以吸引人,它的魅力就在於給人們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可以無限地誇張愛情的美好。網戀所不同的是,它不僅使人浮想聯翩,而且在互動中使人不知不覺地把想像演繹成了現實。因此,涉世不深的人頻頻上當。
嫦娥奔月的故事,很多人都非常熟悉,而網戀發生的一個個故事就像嫦娥奔月的故事一樣,主角都在為一個夢想而癡狂,寧可舍棄手中的幸福,卻將快樂寄托於虛無,到最後,才知是大夢一場。
有很多正在網上熱戀的人表示,他們隻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有的甚至相信,一個QQ表情,一封E-mail,一番網絡對話就是相守一生的承諾。也許他們未曾想過,一生的默契,一生的相知,一生的認同,一生的相伴,不是一句單純的許諾就能實現的。也許他們在回首的那一刻,才會恍然大悟,痛苦也罷,快樂也罷,人世間的苦辣酸甜、諸般磨難和喜樂才是自己的,這一切都需要去勇敢麵對,而不要通過網戀的方式來宣泄和避世。
通過網絡相互認識,以網絡為媒介,然後由虛幻走入現實,最終步入婚姻殿堂的例子在我們身邊也有,但是,我們看到更多的網戀是沒有結果的悲劇。
在漫漫的一世中,人是孤獨的,人需要朋友,不管是同性朋友,還是異性朋友;人的一生更需要知己,不論是紅顏知己,還是藍顏知己。朋友是一生一世的約定,而知己則是生死與共的守候。
我們要感謝網絡,為世上孤獨的人找到了這麼多朋友和知己。但要清楚的是,網絡上有你的朋友,有知己,有想像,還有回憶,但很難有愛情。網戀隻是生命中一次如泡影般的相約,它會隨風而逝。網絡中的愛情就如人生路上的飄萍,聚散無常。這種虛擬的感情最終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逐漸淡去,不能長久,也不會長久。真正的感情需要相濡以沫,需要相伴終身。
解決之道
一、吸取教訓
很多的網戀故事都是以悲劇和無果而結束的,可以從周圍朋友或其他渠道多打聽這方麵的消息,吸取教訓,知道危害,這樣就會對網戀存有警惕和芥蒂。
二、回歸現實
不要整天麵對著電腦,更不要對QQ等聊天工具產生一種依賴症,要經常和現實中的朋友和親人聊天,談話,交流一下關於愛情的看法,這樣會有助於自己認清網戀的真實麵目。
三、培養愛好
大多數網戀的人,都沒有什麼業餘的愛好,他們往往比較寂寞和孤獨,以電腦為伴,在虛幻的網絡裏遨遊。所以這類人需要多培養一下業餘愛好,經常參加一些室外活動,例如爬山、遊泳、旅遊等,接觸的活動和朋友多了,自然就會擺脫那個虛擬的世界。
網戀的浪漫如一朵飄過的雲,一縷升起的煙,現實才是承載生活的土地。當我們義無反顧地走出那個充滿誘惑的空間時,你才會豁然開朗。
附:夫妻心理測試與調適
男女二人在愛情的基礎上建立起夫妻關係,組成了家庭。但是,夫妻之間的性格、作風、態度、習慣、興趣和愛好並不是完全一致的。隨著情況的發展變化,夫妻雙方的心理狀態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於是家庭裏就會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因此,夫妻之間就應該在長期共同的生活之中,不斷相互適應,進行心理調適,以使家庭生活達到美滿和諧。需要強調的是,要想擁有美滿的婚姻,就必須具有雕刻家的耐心、園丁的愛心、科學家的細心,去對待婚姻。
你的婚姻質量如何?
著名心理學家約翰?高特曼最近開列了供夫妻雙方了解其婚姻是否美滿的22道自我測試題。若你的情況與其中12條以上相符,那表明你的婚姻極其牢固;若與你相符的少於12條,那表明你的婚姻有待改善,你不妨從加強交流和溝通等基本方麵入手,逐步提高你的婚姻質量。這22道測試題分別是:
1. 能說出配偶至交好友的名字。
2. 能明白配偶目前正麵臨何種壓力。
3. 能知曉近來一直惹怒配偶的一些人的名字。
4. 能道出配偶的某些人生夢想。
5. 能了解配偶基本的人生哲學。
6. 能列出配偶最不欣賞的那些親戚的名單。
7. 能感到配偶對你了如指掌。
8. 分居兩地時,你會經常思念配偶。
9. 你時常會動情地撫摸或親吻配偶。
10. 配偶由衷地尊重你。
11. 婚姻中充滿了熱烈和激情。
12. 浪漫仍絕對是婚姻生活的一項內容。
13. 配偶欣賞你所做的事情。
14. 配偶基本上喜歡你的個性。
15. 大多數情況下性生活令雙方滿意。
16. 每天下班時配偶樂於見到你。
17. 配偶是你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18. 熱衷彼此傾心交談。
19. 討論問題時雙方均會作出許多取舍(倆人均有影響力)。
20. 即使彼此意見相左,配偶也能尊敬地傾聽你的觀點。
21. 配偶通常是一位解決問題的高手。
22. 彼此的基本價值觀和目標大致契合。
夫妻健康程度測試
請選擇字母填寫於每題後。
A. 是 B. 有時 C. 否
1. 你們夫妻是否為了表達一點心意,而互相送一些小東西(並非為了特別的原因或者節日)?
2. 你丈夫(妻子)做了一件令你特別高興的事時,你是否會告訴他(她)你的感受?
3. 你在做某些決定以前,是否會先考慮這件事對婚姻的影響?
4. 你是否努力維持自己的婚姻?
5. 你們夫妻是否一起參加社交或休閑活動?
6. 你是否覺得與一些朋友的關係,要比自己的婚姻關係更令人滿意?
7. 你是否對長期緊密的夫妻關係感到滿足?
8. 無論生活好壞,你都感激你的丈夫(妻子)?
9. 你的家庭幸福是否不會受到外界事物的影響?
10 .你的丈夫(妻子)也是你的好朋友嗎?
11. 你是否覺得擁有一個愛的伴侶(丈夫或妻子)可能使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12. 你們夫妻是否會在一起討論令彼此滿意的性生活?
13. 你丈夫(妻子)想和你過性生活,但你卻不想,你會順從他(她)嗎?
14. 你們夫妻是否能分享彼此的感受?
15. 你是否發現一次家庭危機後,你們夫妻的關係更親密了?
16. 你的言行是否不會受到別人(家人以外)的影響?
17. 你們夫妻是否有相同的性需求?
18. 你們夫妻是否談論家務以外的事?
19. 你是否常和丈夫(妻子)爭執?
20. 你們夫妻是否能很快地解決彼此之間的爭執?
21. 你是否要丈夫(妻子)順從自己的意見?
22. 不管結婚多久,你對未來的生活仍抱著樂觀的期望嗎?
23. 你們夫妻有相同的信仰嗎?
24. 你是否認為建立一個良好的、穩固的婚姻關係需要做出自己的努力?
25. 結婚以後,你仍然能擁有自己的天地,而且還可以製定自己的生活目標嗎?
分析:
健康的婚姻有許多條件,例如彼此的需要是否相符合,是否互相支持和鼓勵,是否有良好的溝通,是否有個人的自由等。
先計算你得了幾個A、B、C:每一個A得3分,B得2分,C得1分,然後加起來計算總分。
61~75分:說明你的婚姻質量通過了安全界限,是很健康的;
43~60分:你的婚姻質量尚佳,但請注意一些可能發生的問題;
25~42分:你的婚姻需要立即投入心力補救,才能使婚姻健康地發展。
你們夫妻心理調適合諧嗎?
這一測試分兩個部分進行,試題A屬於丈夫的權利與義務。男性可在認為與自己觀點一致或者與自己立場比較接近的答案下打○,女性在認為符合自己立場或接近自己立場的答案打√。
測題B屬於妻子的權利與義務。男性可從中選擇與自己的觀點基本一致的答案,打上○,女性在認為與自己的觀點一致或基本上一致的答案下打√。
測試題A
1. 當子女處理不好人際關係的時候,丈夫給予指導: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不加過問為好 D. 絕對不要插手
2. 丈夫在客人走後,負責收拾打掃: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豈有此理
3. 丈夫對親戚朋友在經濟上發生困難的時候慷慨解囊: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大可不必 D. 絕對不可
4. 丈夫在妻子的朋友來訪的時候,熱情接待: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不得如此
5. 丈夫盡己所能,給予子女創造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不該如此
6. 丈夫常跟子女談起自己的工作: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最好不要 D. 不該如此
7. 當妻子受到他人的責難時,不管她是否有錯,丈夫都始終不渝地站在妻子這一邊。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不該如此
8. 丈夫和朋友不期而遇,為了暢敘友情而上酒館開懷痛飲:
A. 理所當然 B. 亦無不可 C. 不要為好 D. 絕對不可
9. 丈夫決定妻子是否有社會求職之必要: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還是由妻子自己決定為好 D. 絕對不該由丈夫來作決定
10. 丈夫不過問家庭財政,由妻子總理家庭經濟事務。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還是過問為好 D. 絕不可讓妻子擅權
11. 丈夫與妻子的娘家親戚保持正常往來: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大可不必 D. 絕對不要
12. 丈夫代妻子上街買菜及購置日常生活用品: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最好不要 D. 絕對不必
13. 丈夫跟妻子談論非家庭生活方麵的社會見聞: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不談為好 D. 絕對不必
14. 領到工資後,丈夫先留下自己的零花錢,而後才將剩餘的部分交給妻子安排生活: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最好不要 D. 絕對不可
15. 丈夫不讓妻子過問家庭財政,而由他自己總理家庭經濟事務: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大可不必 D. 絕對不行
16. 雖然有可能因此而隱諱地告訴了她: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不要為好 D. 絕對不可
17. 家裏的電視節目由丈夫決定選擇頻道:
A. 應當如此 B. 亦無不可 C. 不要為好 D. 絕對不可
18. 丈夫想與妻子行房事,但妻子不願意,此時丈夫自我克製,不強迫對方:
A. 應當自我克製 B. 最好自我克製
C. 無須自我克製 D. 不該自我克製
19. 當妻子遇到麻煩時,丈夫為她出謀獻策,幫她排憂解難: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最好不要
20. 丈夫平時節儉,手頭有所積蓄,以備急用: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最好不要
21. 丈夫與自己的本家親戚禮尚往來,關係融洽: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不得如此
22. 丈夫起床後自己疊被子,整理臥室: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豈有此理
23. 丈夫負責收拾整理房間,打掃家庭衛生: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無此必要
24. 丈夫自尊心受到妻子的傷害時,則對妻子公開發怒: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最好不要 D. 絕對不要
25. 丈夫對家庭的生活設施及日常用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維修: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義務 D. 根本不該
26. 丈夫負責照料孩子,給孩子喂飯、洗衣服、洗澡等: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不必強調 D. 無此義務
27. 丈夫盡可能不參與社交活動,奉行以家庭為中心的自我閉鎖政策: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絕對不可
28. 丈夫要做子女的楷模,為子女樹立一個好榜樣: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大可不必 D. 無此義務
29. 由丈夫決定和安排全家度假旅行的有關事宜: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義務 D. 絕對不可
30. 丈夫在必要時,要照料妻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的生活: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義務 D. 大可不必
31. 丈夫出席孩子學校的家長會: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絕對不可
32. 丈夫與妻子以外的其他女性保持密切的朋友關係:
A. 應當如此 B. 亦無不可 C. 最好不要 D. 絕對不可
33. 由丈夫決定給孩子多少零用錢: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絕對不可
34. 丈夫在開飯前幫著準備好餐具,並端飯上菜: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無此必要 D. 不該如此
35. 丈夫對妻子保持相對的獨立性,不一定把個人秘密全部吐露給她:
A. 應當如此 B. 最好如此 C. 最好不要 D. 絕對不可
36. 燒飯做菜的家務由丈夫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