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像小敏這樣接受高等教育,具有高學曆的年輕人,在知曉自己的狀況,對自己的心理障礙有了較為明白徹底的了解,對自己的狀況有了正確的認知態度後,很快就會靠自己的努力從這種不良心理行為中恢複過來。
附:測試
你有潔癖嗎?
對下列問題根據你的情況選擇“是”或“否”。
1. 你每天從外麵回來都要洗幾十遍手,甚至每洗一遍都要打上三次肥皂。
2. 你每接觸一樣東西,就要洗一次手,不然就會痛苦萬分。
3. 你一回到家就開始打掃衛生,不讓家人隨便坐,也不歡迎朋友來訪。
4. 別人用過的東西自己不敢碰,甚者別人做過的椅子也不敢坐,生怕傳染上病菌。
5. 迫不得已到外麵吃飯,卻要帶上自己的飯具。
6. 無論走到哪裏,你都會隨身攜帶消毒液。
7. 你一天洗澡超過三次。
8. 每天要把自己家裏的地拖上三遍以上。
如果你滿足上述至少三種以上的情況,那麼你就可能患上了潔癖。
問題描述
唐禹有十幾年的飲酒曆史,從1995年開始,他每日要喝半斤白酒,後來增加到每天喝八兩,並經常空腹飲酒,即便上班時也要喝兩口,性格因此發生了變化,生活變得懶散,很少與人交流。唐禹的頹廢,使他的工作一落千丈,最終因為經常醉酒鬧事而被單位開除。他的妻子也忍受不了他的頹廢生活,無奈地離他而去。如今,唐禹一個人生活,每天至少花四個小時喝酒,他一身汙垢,散發著淡淡的臭味,近1.8米的身高,體重卻隻有50公斤。
問題分析
據文獻考證,我國早在古代夏禹時期開始作酒,在人類三大嗜好——煙、酒、茶中,別看酒既不能充饑又不能解渴,特別是白酒也沒有什麼值得特別宣揚的營養價值,但古今中外都在喜慶的歡宴中少不了酒,所謂無酒不成席、無酒不足慶。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美酒加咖啡更是一種時尚,特別是人逢喜慶更少不了三杯美酒敬親人,作為禮儀交流的一種方式,酒文化的含義早已超越了它原本的內涵,但是這隻能是在“適當”飲酒中才能展示其高雅和喜慶的風範。當然,適當少量飲酒還能健身。《本草備要》載:“少飲則和血運氣,壯神禦寒,遣興消愁,辭邪逐穢、暖內髒,行藥勢。”有一定好處,但是一旦陷入嗜酒如命的酗酒成癮狀態則完全變了性質。
一是酗酒必傷肝。肝髒是人體最重要的解毒器官,也是合成膽汁、貯存肝糖元的髒器,過量飲酒引起脂肪肝必然導致消化吸收功能障礙和免疫功能下降,使肌體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再者,酗酒可損傷大腦,造成記憶力下降、智商和判斷力明顯減退;還有,經常醉酒可導致血管痙攣、呼吸肌麻痹,還會將造成心肌脂肪化損傷心髒功能,誘發高血壓、冠心病。另外,經常酗酒會損傷生殖功能。醫學研究證實:大量的酒精對精子和胎兒都有致命“打擊”和損傷,酒鬼的後代出現的弱智子女和畸形悲劇就是明證。中國曆史上著名文學家陶淵明曾以其名作《桃花源記》備受世人稱頌,但由於一生嗜酒,連生五子非呆即傻全是畸形弱智兒。
什麼“交情深,一口吞,交情淺,舔一舔。”“寧可傷身體,不能傷感情”之類的勸酒辭,實在是反科學、反健康的害人之辭,勸人傷身體的這類酒友還有什麼“感情”值得珍惜呢?
酒精是一種合法的成癮物質,對人體中樞神經係統有較強的親和力,一次大量飲酒後能明顯地影響人的心理狀態,長期大量飲酒則可形成對酒精的依賴,成為一個人人討厭的“酒鬼”、“酒徒”或“酒君子”,成為酒精的俘虜,心甘情願地聽從酒精的擺布,墮入萬劫不複的深淵而不能自拔。那麼,什麼是酒精依賴呢?
酒精依賴是由於飲酒所致對酒精渴求的一種心理狀態,可連續性或周期性出現,以體驗飲酒所帶來的那種欣快的心理效應,有時也是為了避免不飲酒所帶來的不舒服的感覺,這種渴求常常很強烈。一般認為,如果飲酒的時間和飲酒的數量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使飲酒者無法控製自己的行為,並且出現了軀體耐受或戒斷的症狀,我們就將這種症狀稱之為酒精依賴。
俗話說“老有老相,少有少相”,酒精依賴者也有其“賴相”。一般來說酒精依賴者具有以下特征:
1. 對酒的體驗。酒精依賴的病人多數體驗飲酒初期心情愉快,酒後喜歡交往,緩解緊張、焦慮和苦悶,恢複疲勞。這樣,漸漸形成每天不斷飲酒,隨著飲酒量的增加和飲酒時間的延長,飲酒者就慢慢被酒精所俘虜,陷入不停飲酒的泥潭。
2. 固定的飲酒模式。長期酒依賴者常常不分場合、時間,在很短的時間內飲下大量的酒,雖然多次宣稱斷酒而不能戒除。為了追求“喝酒的真正陶醉感”,病人連續幾天飲酒,不吃,不喝,也不洗漱,與外界隔絕來往,一直到身體脫水不能再飲酒為止。
調查表明,我國酒依賴患者人數呈連年上升之勢,酒精濫用問題的嚴重狀況已到了不容忽視的程度,安全飲酒必須提倡。在心理方麵,要想戒掉酗酒的“癮”患,關鍵在於自己對酗酒的危害性有深刻的理解,樹立“健康第一”的意識並采取堅強的自我克製措施。
解決之道
一、正視自己的內心
大多數飲酒成癮的人都同時有其他的心理問題。有句老話叫做“借酒消愁”。很多人把喝酒作為一種逃避現實的方法,所以要解決酒依賴的問題,必須重視心理健康。比如,有人喝酒是因為生活中的挫折。而據調查,很多人都有社會適應不良、不會表達情感的情況存在。這就需要調整心態,學習應對技能,解決其他不願意去麵對的心理問題。
二、培養自己的毅力
每當酒癮的“浪花”向你襲來時,你要立即想到這是衝向你“健康防波堤”的惡浪,千萬別動搖,隻要堅持5~10分鍾,這股子成癮性衝動便會逐漸減退。同時采取出去散散步或聽一段音樂或找個朋友聊聊天轉移一下注意力就過去了。
三、主動避開誘因
盡量少和原來的酒友見麵,少去原來常喝酒的飯店就餐。還應提倡文明飲酒。北方一些地區的飲酒文化也應淨化一下,那些非要讓大家都喝醉了方顯得自己好客的風俗,也該改一下,因為你和客人都應知道,勸酒如同催命。酒是助興和交際的紐帶,少量喝酒對健康人也有保健的作用,那麼我們怎樣喝酒才不為過呢?
精神科專家們對此給予了通俗的解釋,即男性每天飲酒不得超過2瓶啤酒或1兩白酒,女性每天不超過1瓶啤酒;此外,不論什麼性別,每周至少應有兩天滴酒不沾。
四、最好有家人和好友的支持
一旦飲酒成癮,要想三天兩日戒掉是很不容易的,這時候親朋好友的鼓勵和支持,對戒酒的積極配合至關重要。比如針對每天晚餐都要來個一醉方休的習慣,就堅持把酒杯收起來,吃過晚飯來點新鮮水果然後和家人一起去室外散散步、彈彈鋼琴、看看電視,總之要把與酒有關的心思轉移開,並且用另外一個內容取代之。
五、千萬別給自己找借口
比如“把酒櫃裏現存的幾瓶酒喝光後就不買啦”“白酒不喝,啤酒、葡萄酒總可以喝吧”“別的酒不喝,這瓶老戰友送來的茅台總不能浪費了吧”……諸如此類想喝酒的借口有的是,一定要把住“進口”關,說不喝就不喝,不給“酒蟲子”留下喘息的機會,隻有這樣才能立竿見影把酗酒惡習連根鏟除。
附:測試
你飲酒成癮嗎?
以下題目請就你目前的狀況回答是或否:
1. 你覺得你自己是不是一個適量飲酒者?
2. 你的親人或朋友認為你是一個適量的飲酒者嗎?
3. 你是否曾參與戒酒的治療團體或一般戒酒團體?
4. 你是否曾因為喝酒的關係而失去朋友或男朋友(女朋友)?
5. 你是否曾因為喝酒而惹過麻煩?
6. 你是否因為喝酒而忽略了你應盡的義務、你的家庭或你的工作,且超過兩天以上?
7. 你是否曾在喝過很多酒後出現嚴重顫抖、精神錯亂,或者看到一些並不存在的東西?
8. 你是否曾因喝酒的關係而尋求他人的幫助?
9. 你是否因喝酒而住院?
9. 你是否曾因酒後駕車或酒醉駕車而遭到警察的攔截或逮捕?
評析:
以上題目答“是”低於三題者,目前尚未有酒癮相關問題出現,但仍請注意你的飲酒量。
以上題目答“是”多於三題但少於五題者,可能有酒癮的問題,建議你留意飲酒習慣。
以上題目答“是”多於五題者,為酒精成癮者,應盡速尋求醫療幫助。
問題描述
作為SOHO中的一員,薑珊最開始的感覺是——這才是我理想中的生活方式,白領的收入、小資的自由。可漸漸的,一絲恐懼卻逐漸爬上她的心頭,從事廣告設計的她漸漸感到江郎才盡了。她開始在網上搜索資料以獲取創作的靈感,可這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卻也在不知不覺間將她帶入了一條未知的道路。
也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薑珊忽然發現自己對於網絡已經欲罷不能,不停地搜索信息成了她難以擺脫的習慣。“隻要一有時間,我就會流連於網上。有時我自己都不知道要去搜索些什麼,我僅僅是不停地搜索、搜索。我根本無法控製自己的雙手,因為這樣能讓我覺得安全、覺得坦然,而一旦停下來,我想世界末日也就到了。我完了。”最後,這種對於信息的癖好擴展成了對於所有信息的收集欲望,即使是在因工作而無法瀏覽網頁時,BT也必須開著。她終於被淹沒在了信息的海洋中……
問題分析
“上網成癮症”是一種過度使用互聯網行為的心理疾病,它指在人的生命過程中,對網絡產生較強的依賴性而成癮,在心理和生理的某種嚐試行為中產生了愉悅反應,這種反應的多次重複,就形成了人對愉悅刺激的依賴。正如飲酒、抽煙、賭博、吸毒等等一般,離開它就無法正常生活,否則會有一係列強烈的生理心理反應,成癮者往往感覺現實生活沒有意義,隻有在癮被滿足的時候才有精神。
“上網成癮症”的表現是多種多樣的,一般症狀主要有:
1. 上網時間長,而且控製不住時間。
2. 上網時精神極度亢奮並樂此不疲,而下網後則有煩躁不安、情緒波動等現象。
3. 上網的行為常常不能自製,寧可荒廢學業或事業甚至拋棄家庭,也要與電腦為伴。
4. 工作和學習積極性較差,沉醉和崇尚虛幻的網絡世界,對現實生活缺乏起碼的熱情。
5. 嚴重者有自虐行為,上網期間不吃不喝不睡,有的因沉迷網上的不健康內容而導致疾病。
“互聯網心理病”這項新興研究的先導者金伯利?楊認為格林菲爾德的研究層麵廣泛,可證明“上網癮”問題並非杞人憂天。
根據格林菲爾德的分析,網民“上網癮”的原因包括“感覺親密”、“沒有時間限製”和“沒有禁製”。格林菲爾德說:“互聯網的影響力與其他導致大家上癮的力量截然不同,是我們從沒處理過的。
研究人員說,“上網癮”最終會被細分為數個類別。他們相信這些細目有可能是環繞“性和人際關係”、“消費”、“賭博”、“股票買賣”及“純粹個人迷戀上網”來分類。
如果有關症狀和類型的描述隻是讓你覺得新奇,甚至你還躍躍欲試的話,下麵這些曾發表在專業期刊上的研究結果可能會讓你警惕起來。
首先,網絡成癮雖然不像真正的毒品那樣會危及我們的生命,但長時間上網必然影響我們的健康:視力下降、肩背肌肉勞損、睡眠剝奪以及免疫功能變弱。當然,更為嚴重的是網絡成癮給學習、工作和家庭生活帶來災難。
如果你是個學生,那麼小心了,網絡成癮會使你的學習成績下降。雖然互聯網被廣泛認為是一個重要的教育工具,加利福尼亞州的一項調查顯示,86%的中小學教師認為,使用互聯網並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另一項調查發現,賓夕法尼亞州某個大學裏58%的大學生因為花費太多時間上網而影響了學習。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心理學家更是發現,至少有14%的在校學生符合互聯網成癮症的標準。馬裏蘭大學心理谘詢中心的肯得爾醫生在對本校學生進行了調查後,立刻組織了全校性的互助小組來幫助互聯網成癮的學生。
如果你是個公司職員,而你所在的公司已經聯網,那麼小心了,網絡成癮會危及你的工作效率。一項對全美前1000家大公司的調查顯示,超過55%的管理人員認為,很多雇員把上班時間用在與工作無關的網絡活動上。紐約州一家公司暗中統計了本公司職員上班時間的網絡活動,發現其中僅有23%是真正與工作相關的。由於上班時間在網上漫遊而被辭退的雇員更是不斷增加。
如果你有一個溫暖的家庭,而最近你丈夫對上網的興趣越來越大,那麼小心了,網絡成癮可能會使你成為電腦寡婦!匹茲堡大學心理學教授金波利?楊在過去三年中親自訪問了數百名網絡成癮患者,她發現一個患有網絡成癮的丈夫,每天和他心愛的計算機在一起的時間,遠比和他親愛的妻子在一起的要長。更糟糕的是,或許他已一“網”情深地愛上他的英特戀人,正準備帶上他的電腦離你而去。怎麼,你不信?那麼你就去問美國的離婚律師吧,他們會告訴你,由網絡戀情而引起的離婚案正不斷增加。還有,你可能需要留神你那初中還沒畢業的女兒,昨天的新聞裏,新澤西的一個十五歲小女孩不告而別,橫跨美洲大陸去尋找她的網上情人!
不可置否的是,網絡是人類科技進步的產物,也正在促進著人類社會的更大進步。所以我們一方麵要防止上網成癮,另一方麵要建立正確的網絡觀,正確地使用網絡。
專家們對於青少年上網,提出了以下建議:
青少年要合理使用網絡,多瀏覽一些有價值的內容;
要明確這個階段自己的任務,要對自己的人生有個規劃和設計;
要培養自己的責任心,承擔對自己的責任,對朋友對親人的責任;
青少年朋友要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享受父母親的愛,不要總覺得自己父母沒有別人的好、自己的生活不如別人,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要增強心理防範意識,提高心理免疫力,上網前要先定目標,限定上網時間,做遵紀守法的好網民。
關於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孩子上網的問題,專家們提出以下建議:
疏勝於堵。要正確看待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心理變化,理解孩子的需求,意識到上網同樣也是一個動手探索的學習過程。要講清利弊,對健康與不健康的內容進行分辨指導,不要空洞地說教,注重親子間的交流和溝通。
家長要及時了解孩子上網的情況,並在時間上進行控製。
家長應該懂一點兒網絡基礎知識。在孩子上網的同時,如果家長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網絡知識,就可以為孩子安全上網發揮一些指導作用或采取一些保護措施,比如安裝過濾程序或“防火牆”,可以屏蔽黃色網站;可以搜索查找孩子經常去的網站和聊天室;給孩子提供一些適合他們上的網站和聊天室等。如果家長掌握了一定的網絡操作辦法,還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利用網絡查閱信息,一起交流分析,這樣既可防止孩子躲開父母的視線上不良網站和聊天室,還可以在一起上網瀏覽、聊天、玩網絡遊戲的過程中增加情感,增加共同語言,增強自己的發言權。
專家們說,對於已經網絡上癮的孩子來說,最好的“藥方”是父母、家庭的關懷。父母不要動輒就打罵孩子,不要流露出對孩子徹底失望的想法,要耐心地與孩子進行溝通,要讓他們充分地感受到自己並沒有被拋棄。孩子們為了愛他的家人,為了寶貴的親情,也會選擇與網絡遊戲劃清界限的。此外,還要不斷對這些孩子進行安撫,要努力發現他們各自的優點並沿著這一方向加以引導,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增強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使他們逐步適應現實社會。同時,專家還呼籲社會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讓青少年旺盛的精力得到發泄。
解決之道
一、不要把上網作為逃避現實生活問題或者消極情緒的工具
請注意:借網消愁愁更愁。理由之一是,當你N小時後下網的時候,問題仍然在那兒,“逃得過初一,逃不過十五”。理由之二,你的上網行為在你不知不覺中已經得到了強化,你看:上網——注意力從現實中轉移——忘記生活煩惱,不需要幾次,你就會如同巴普洛夫的狗記住鈴聲會帶來食物一樣,記住上網能帶來忘憂。以後,你一聽到調製解調器的聲音就會興奮不已。
二、上網之前先訂目標
每次花兩分鍾時間想一想你要上網幹什麼,把具體要完成的任務列在紙上。不要認為這個兩分鍾是多餘的,它可以為你省10個兩分鍾,甚至100個兩分鍾。
三、上網之前先限定時間
看一看你列在紙上的任務,用一分鍾估計一下大概需要多長時間。假設你估計要用40分鍾,那麼把小鬧鍾定到20分鍾,到時候看看你進展到哪裏了。如果嫌用鬧鍾麻煩的話,可以在電腦中安裝一個定時提醒的小軟件,在上網的同時打開,這樣就能有效控製你的上網時間了。
最後再次提醒你:當你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自由馳騁的時候,你生命的一部分也許正漸漸消失在虛擬空間的某個黑洞之中。
附:測試
你上網成癮嗎?
1. 你會發現上網時間超過原來的計劃嗎?
2. 你會放下應該完成的事或工作而把時間用來上網嗎?
3. 你會因為上網而上學或上班遲到早退缺勤嗎?
4. 你會因為上網而使工作表現失常或者成績退步嗎?
5. 當有人問你上網做些什麼時,你會有所防衛或隱瞞嗎?
6. 你會上網尋求情感支持或社交慰籍嗎?
7. 若有人在你上網時打擾你,你會憤怒嗎?
8. 你會因為上網而犧牲晚上的睡眠嗎?
9. 你會在離線時仍然對網上的內容念念不忘嗎?
10. 你會因為沒有上網而心情鬱悶、易怒或心神不寧嗎?
評析:
請將每題的分數相加(幾乎不會1分,偶爾2分,常常3分,幾乎常常4分,總是如此5分),所得的總分就是你的“網癮”指數。
正常級:10~24分,正常的網絡行為,雖然有時在網上的時間多了一些,但還沒有喪失自我控製能力。
預警級:25~38分,網絡使用還沒有到病態的時候,但是應該警覺網絡帶來的衝擊,也許要調整自己的上網習慣。
危險級:39~50分,你上網已經成癮,建議你趕快找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