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則:1.每分鍾後換一個防守人。
2.進攻隊員不得進入圈內,射中標杆時踏線無效。
3.隻有用頭頂或用膝蓋以下部位踢球直接命中標杆時才有效。
4.進攻者如用穿襠球射中標杆時,判防守者失兩分。
24.如何進行“活動籃筐”的比賽
器材場地準備:一個籃球,一塊籃球場。
方法:遊戲者分為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指定三人,手拉手形成一個圓圈,作為“活動籃筐”,在本方半場內任意移動。
遊戲從中圈踢球開始,雙方進入攻守。進攻一方設法將球投入對方“活動籃”中,投中得1分。投中後,防守隊員從後場發球轉入進攻。在防守過程中,如果搶到球可隨時轉入進攻。在規定時間內,得分多的隊獲勝。
規則:1.做“活動籃筐”的隊員,不許撒手或縮成一團,必須保持圓形。隻能用移動的方式不讓對方投中。
2.進攻隊隻許傳球,不許運球和持球跑。
3.出現違例和犯規,均由對方隊員發邊線球。
25.怎樣進行“足排球”遊戲
目的:發展身體素質和提高技術。
器材場地準備:排球場地,足球若幹個。
方法:1.使用排球場地和排球規則,用踢足球的方法進行“足排球”比賽。
2.除手和手臂外,允許使用身體任何部位觸球,計分方法同排球比賽。
規則:1.接對方來球不許一次過網。
2.每隊不得連續觸球超過四次。
26.怎樣扣球
被譽為“鐵榔頭”的原中國女排運動員郎平,扣球時是用的拳頭嗎?不是的。如果通過錄像的慢動作,你就會發現,她起跳騰空之後,手臂在空中有一個“抽鞭子”的動作,手掌就便鞭梢那樣,狠狠地抽打在排球上。
扣球是由一係列連貫的動作組成的。扣球時先迎球跑上,然後跨一大步(克服前衝力),並腿起跳。與此同時,雙臂前擺,接著右臂屈肘後引(以右手扣球為例),身體稍向右轉,呈反弓形繃緊。緊接著收胸收腹,身體稍向左轉,帶動右臂向前上方揮動,在最高點用全掌擊球的後上部,立時猛烈扣腕,將球擊出。
要扣好球,就必須跳得高。提高彈跳力的方法很多,可以在籃球架下起跳摸籃框,也可以起跳摸樹葉,天長日久,你就會覺得彈跳很輕鬆。
27.怎樣練習打乒乓球
打乒乓球時,雙方各站在球台一端,用球拍隔網擊球,球須在台上反彈一次後才能還擊過網,以落在對方台麵上為有效。比賽以21分為一局(雙方打成20平後,以先多得2分的一方為勝方),采用三局二勝或五局三勝製。
1.正確握拍。握拍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拍握拍,用這種方法正手攻擊有力,反手不易起拍;另一種是橫拍握拍,用這種方法可削,反手攻削有力。
2.熟悉掌握擊球方法。乒乓球擊球的方法主要有擋、抽、削、搓、拉等。攻球時,速度要快,力量要大。推擋球用左推右攻打法。弧圈球易使對方擊球出界或出高球。
3.打乒乓球時,要判斷快,反應快,起動快,擺臂快,移動快,動作和方向變化快。
28.怎樣把球送進籃筐
投籃是籃球運動當中最重要的得分手段。同學們最初練習投籃時,一定要注意掌握正確的姿勢。投籃的正確姿勢是持球的小臂和球垂直,球在頭上方,小臂與頭頸平行,這樣起跳時容易掌握平衡。以手腕來控製球運行的弧度,以小臂帶動上臂發力,手掌空心托球,用手指控製球的轉動。起跳的同時,手臂要同時做動作。身體升到最高點時,球從手中的最高點投出。這樣球運行的弧度就很合適,自己也覺得輕鬆。有的同學投籃姿勢很別扭,命中率就不可能高。
初練投籃基本功時,最好持球站在離牆四五米處,反複接投,50次為一組。這是為了掌握投籃的“熟練度”。實際做投籃練習時,可連續跳投20次為一組,共做滿5組。投籃距離以8米為宜,可經常變換角度,以掌握“不定點”的投籃技術。隨著投籃命中率的不斷提高,練習次數也要不斷增加。練投籃時,必須注意平均起跳高度和手法的一致性,以保證比賽時投籃的穩定性。
29.怎樣運球
運球,對於初學籃球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有的同學在運球時,總是低頭緊盯著球,生怕把球丟了,結果心裏越怕,球越不聽使喚。這是由於基本技術不熟練,心裏就沒把握。
運球的方法大致可分兩種:一種是身後運球,其優點是保護性好,便於觀察場上的情況,身材高大、反應較慢的人可學這種運球方法;一種是身前運球,其優點是攻擊力強,適用於個子小、速度快、反應靈敏的人。
在賽場上,個人運球突破上籃固然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過運球、傳球,為同伴創造投籃的機會,組織全隊進攻。這就要求運球時必須縱觀全局,掌握傳球火候,抓住進攻時機。如果隻顧兩眼看球,且不說抓不住進攻得分的機會,別人上來搶斷你的球時,你也會因看不見而缺少防備,這就失去了運球的意義。
30.怎樣才能把銅球推遠
不少人練推鉛球時,隻靠手臂用力,這樣很難將鉛球推得遠。推鉛球時要調動腿部和腰部的力量,手臂的力量是第二位的,因為腿和腰的力量要比手臂的力量大得多。最後用力時,先是以下肢發力做蹬轉動作,然後帶動髖部和腰部,做出理想的“滿弓”動作來,接著甩腰挺胸,用手腕、手指的力量用力將球推出。推出的角度最好是餘向上45度,因為此時鉛球的落地距離最遠。
握球時,五指要自然分開,用指根觸球,球置於鎖骨窩處,並緊貼頸部。動作的順序是預擺、滑步、用力、緩衝。滑步過程中,應盡量保持重心平穩,右腳蹬轉要積極,動作要連貫,不能停頓。
鉛球是重器材,是力量性運動,要重視練習爆發力,如練舉杠鈴、單手推啞鈴、蹲跳、俯臥撐、蛙跳等。有的同學企圖通過幾次練習,就一鳴驚人地把鉛球扔得遠遠的,這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
31.怎樣才能掌握速滑技能
第一次上冰最好穿一雙合腳、雙刃較為鋒利的冰鞋。係鞋帶時,使腳尖處和踝關節彎曲的地方鬆些,腳背處緊些,這樣可防止腳被凍傷和磨壞。
上冰後,為便於學動作和掌握平衡,一般采用上體稍向前傾、兩腿微曲、雙臂自然下垂的身體姿勢,然後做站立與八字行走練習。在冰上行走時刀要全刃著冰,抬大腿帶小腿,刀平起平落邁步行走,特別要注意克服先提刀尾後提刀尖的平時走路的習慣。
開始滑行時就需要蹬冰。蹬冰是速滑技術的關鍵和動力來源,它是用傾斜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麵邊滑進邊蹬冰,而不能像在陸地走路或跑步時那樣作後蹬。支撐自由滑行時要用冰刀的平刀,也就是說把冰刀立起來,這就需要把身體的重心完全放在支撐腿上。身體重心是隨著另一腿的蹬冰逐漸移過來的,在這基礎上先做單腳蹬冰雙腳滑行練習,再做單腳蹬冰單腳滑行練習,最後做兩腳交替蹬冰的自由滑行練習,並逐漸延長滑行時間和距離。速度滑冰是輪流用一隻腳蹬冰和另一隻腳支撐做自由滑的周期性運動。
32.躍過橫杆的秘訣是什麼
跳高有多種姿勢,對同學們來說,要重視身體的全麵發展,在掌握基本技術的基礎上,選擇最能發揮自己特長的姿勢。如背越式跳高,助跑速度要快,至少要跑8步以上,通常采用“J”型助跑路線,先跑直線,後跑弧線。跑弧線時,要十分重視身體的內傾,最後三四步要加快助跑節奏,目的是在起跳前兩至三步達到最高速度,進而完成起跳。起跳時要特別注意發揮擺動腿的作用,要求擺動腿向異側肩方向快速高高擺起,這樣才能增加起跳力量,提高起跳效果。
訓練中容易出現的毛病是過早倒體。有些同學沒跳過橫杆時,總有個錯覺,認為原因是杆上動作沒做好。從表麵上看,跳高的成功與否決定在過杆的一瞬間,過杆動作是決定因素,其實並不完全。隻要你能熟練習地掌握好助跑、起跳結合的關鍵技術,能騰起重點,杆上動作就自然會做出來。因此,不必把過多的精力用在學杆上動作上。起跳後空中的正確感是需要逐漸培養的,其基本概念是:在杆上時兩手放在體側,兩腿下垂,小腿後鉤,這時重心正好在杆上;當髖部過杆後,舉腿、兩臂前擺,最後使背部落地,整個技術動作就完成了。
這些是跳高動作的基本要求,你不妨試試。
33.怎樣掌握遊泳時的運動量
遊泳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心髒收縮有力,增加血管彈性,減少呼吸器官的疾病,是一項很好的活動。然而,運動量不適當,不僅起不到鍛煉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健康。
我們知道,水的密度比空氣大,人體在水中前進要克服較大的阻力,體力消耗很大。此外,水的溫度較低,人體能量消耗大。遊泳時每前進1米,比走1米路消耗的能量大2~9倍。因此,遊泳後容易疲勞。但冷水的刺激會使人興奮,遊泳者往往出現了疲勞也感覺不到,一上岸就疲憊不堪,容易感冒。
怎樣才能掌握適宜的運動量呢?首先,必須了解人在水中體溫的一係列變化。這些變化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體溫下降階段。人入水後,最初和分鍾由於水溫的刺激引起毛細血管收突,皮膚發白,有心慌、氣短的感覺。第二階段是體溫上升階段,也就是適應階段。這時人體適應了水溫,血管舒張,皮膚發紅,心慌、氣短的感覺消失。第三階段是體溫回降階段,也叫疲勞階段。此時,身體失熱過多,出現疲勞,肌肉產生不自主的收縮,甚至會打寒顫,應馬上上岸休息。第四階段是體溫繼續下降階段,也叫危險階段。此時,皮膚和嘴唇青紫,如果繼續停留在水中,就會引起心慌、頭昏、抽筋,以至發生溺水事故。遊泳時,在第三階段出現前就應上岸休息。然後用幹毛巾擦幹身體,再做做體操,進行慢跑等。這樣,才能起到鍛煉身體的效果。
34.遊泳時遇上風浪和旋渦怎麼辦
在江河湖海裏遊泳,如果遇到風浪,一定要沉著機智,勇敢果斷,能迅速判明風浪的方向、速度和大小,以便掌握好呼吸的時機。如果風浪是從正麵打來的,可在浪到來之前,深吸一口氣後潛入浪中憋氣,等浪經過後再抬頭吸氣;如果風浪從側麵打來,頭可轉向另一側吸氣;如果遇到的是不規則的風浪,可將頭部適當抬高,以防止因嗆水而窒息。在風浪中呼吸時,要做到浪來低頭憋氣,浪過抬頭吸氣。
江河裏多有旋渦,遇到時切不可慌張。如果覺得手臂被旋渦吸引,劃水時很費勁,那就說明已被卷進旋渦中了。這時應馬上將身體平臥在水麵上,伸展身體,以增加與水麵接觸的麵積,並用爬泳姿勢盡快沿著旋渦的邊緣遊出去,但一定不要潛水,以免減少浮力而發生危險。如旋渦較大,應盡力避免身體與水麵垂直,千萬不要踩水,因為踩水會減少身體在水麵上的麵積,更容易陷入旋渦中心,被卷入水底。如果已被卷入旋渦,遊不出去時,應趕快高聲呼喊求救。
35.不喜歡體育鍛煉怎麼辦
青少年正處於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應當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適量的體育鍛煉有助於身心健康發展。但有很多同學不喜歡參加體育鍛煉,提到鍛煉就唉聲歎氣,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呢?
第一,從思想上認識體育鍛煉的好處。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使同學們有充沛的精力投身到學習中去。體育運動能大大改善和提高中樞神經係統的機能,能提高人的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反應速度等。
第二、克服惰性。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後,同學們就要強迫自己在體育老師的指導下進行體衣鍛煉,並且做到堅持不懈。
第三、培養興趣,變被動為主動。同學們不喜歡體育鍛煉大都是因為沒有興趣,而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一些合適的體育項目,如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等,從這些運動中體味到鍛煉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