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地圖、圖表的學習。地理事物與空間圖形有機結合構成地圖,它可以幫助我們形成空間概念,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又可以靠它獲取新的地理知識,地理課本上的其他各種圖表與地圖一樣,都是地理學習的內容,又是學習地理知識的工具,與地理課本配套使用的《中國地圖冊》和《世界地圖冊》,學習地理時我們必須很好的熟悉它,運用它,掌握它。

29.怎樣巧妙記憶地圖

同學們都知道學地理就是地圖非常難記,要是有一種好方法幫助記憶那該多好啊!現在告訴你一個形象記憶法,可以幫助你對地圖的記憶。

(1)物體形象琺。如:青海像熊貓,甘肅像金魚眼,湖南像人頭,湖北像大蓋帽在人頭上:亞洲像掙斷鉸鏈的拳頭,羅馬尼亞像緊握的拳頭,貝寧像火炬,意大利像皮鞋。

(2)圖形形象法。如:山西省像平行四邊形;亞洲像不規則的棱形,非洲像三角形和半圓形,澳洲像五邊形,南美和北美洲都像直角三角形。

(3)數字形象法。如:多哥像“l”,越南像“39”,朝鮮像“5”,索馬裏像“7”,日本九洲像“9”。

(4)字母形象法。如:黑海像“F”,特立尼達島像“J”,渡羅的海像“K”。

(5)漢字形象法。如:白海像“七”,蘇拉威西島像“斤”。

(6)綜合形象法。如:中國由一個瓦片形,一個扇形和一個長方形組合而成;山東省由一個五邊形加一個梯形組成;黃河由“S”加“一”組成。

30.語文課的聽課方法

大多數同學語文成績老是難以提高,都是因為沒有上好語文課造成的。怎樣才能上好語文課呢?要上好語文課,必須掌握聽好語文課的方法。

(1)要根據老師的特點來聽課。語文課的教法,本來就靈活多樣。語文老師講課的特點,更是各有特色,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作為學生,就要努力地熟悉自己的語文老師,努力適應他們不同的講課特點。

(2)要提高語文課的效率。應在課堂上掌握的知識,要爭取盡量在課內解決盡量不要留到課外去解決。始終要圍繞著老師講解的課文去生發,去聯想,去加深,去鞏固,努力提高課內時間的利用率。

(3)積極鍛煉自己的語文運用能力。能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是學習語文的一條捷徑。所以,要在課內主動贏得學習語文知識和鍛煉語文運用能力的各種機會就非常重要。提問、朗讀、背誦、辯論、講演、黑板前演示,作文評講中的例子(無論是好的還是差的)等等,隻要有機會,就要積極參與。這對於提高語文水平、特別足口頭表達能力,是很有好處的。

(4)發揮獨立思考精神。在聽講中,要有獨立思考的精神。“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養成自己獨立思考的與慣,有不同的看法,可以大膽、主動地提出。做語文練習時,要獨立完成,要認真思考,力戒“抄風”的泛濫。不要抄襲同學的作業,更不要照搬“教參”上的答案。

31.學語文的五個不可不做

怎樣提高自己的語文水平呢?學好語文有五個不可不做:

(1)準備一本字典

俗話說:“字典是不說話的老師。”如果你準備了一本字典隨身攜帶,那麼就等於身邊多了一位老師。學會查字典,多查字典對你學語文很有幫助的。

(2)訂一種報紙或雜誌

報紙或雜誌上麵的信息相對課本而言,比較新潮,對學習語文的幫助是很大的。試想,班上每個同學都訂一種報紙或雜誌的話,那你就可以吸收到30至40種報紙雜誌的精華。

(3)每學期讀一部中外文學名著

名著之所以為名著,無論其表現手法還是內部都遠遠超於通俗小說。它的文化分量是不可忽視的。比如我國的《紅樓夢》、《水滸傳》,外國的《魯濱遜漂流記》等,其鮮明的人物形象、豐富的想象,令人過目難忘。一學期一本名著,不僅擴大了文學視野,還豐富了自己的文學涵養。

(4)每天讀一篇好文章或者一首詩

古人雲:“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隻要肯讀肯背,一年下來。一兩百篇文章下肚,還怕寫起文章來沒有“貨”嗎?

(5)準備一本課外筆記本

課外筆記本是你自己的天地,任你或寫或畫、或剪輯或議論,是你寫作文的源泉。

32.學好數學的基本方法

怎樣才能學好數學呢?根據數學學科的特點,學好數學應該掌握哪些基本方法呢?

(1)要盡力上好每一節數學課。課堂上要高度集中,開動腦筋,積極主動獨立思考,學出門道,當堂學會。

(2)在數學的學習中,一定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完整地、係統地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這樣才能為解題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最基礎的數學知識沒有掌握,學習新的數學知識時就會感到很困難甚至根本就學不好。

(3)數學是由數字、符號、圖表等組成的十分精確的科學,其整個計算和推理過程不能有絲毫的差錯。因此,在數學的學習中,一定要小心謹慎,來不得半點粗心和馬虎。對於平時容易出錯的地方更要認真,如去括號、移項、小數點等。

(4)做習題一定要在讀好數學課本上的有關內容,掌握基礎知識和例題的解題步驟,技巧的基礎上進行獨立做題。要做到嚴密推理、符合邏輯、根據充分、格式規範、繁簡適度,解題的全過程要步步有據。不要馬馬虎虎,一知半解。

(5)學習不要處處依靠別人,必須自己主動地去學習、去探索、去獲取,應該在自己認真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去尋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做到求學與自學相結合。

(6)在學習過程中,對課本的內容要認真研究,提出疑問,追本窮源。對每一個概念、公式、定理都要弄清其來龍去脈、前因後果、內在聯係,以及蘊含於推導過程中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解決問題時,要盡量采用不同的途徑和方法,要克服那種死守書本、機械呆板、不知變通的學習方法。真正地把知識理解透徹,做到學習與思考相結合。

33.怎樣學好化學

怎樣才能學好化學呢?

(1)要準確識別概念。掌握基本概念是學好化學的基礎,千萬大意小得。學習化學時要深入理解每一個概念的含義,抓住概念的本質特征,注意區別容易混淆的概念,要注意它們之間的區別和聯係,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概念,隻需對它進行由表及裏,抽其骨髓的分析,就一定能夠準確的掌握它。

(2)要注意攻克難點。對於教材中的難點一定要下工夫學習它。

(3)理解基本理論很重要。化學理論是指導化學學習的重要根據,它的突出特點是抽象,難以理解。針對這一特點,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應從以下兩個方麵著手:

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並借助教材中形象的比喻去理解理論。

②要重視從實驗中得出理論。教材中的有些理論比較抽象,可通過實驗掌握它。通過直觀的實驗手段來強化形象思維對於理解和掌握理論會收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對於重要的基本理論,不僅要知道其內容,更重要的是知道這些理論的用處,並能用它來解決問題。

(4)充分發揮理論的作用。要把化學知識學得活、記得牢、用得上,關鍵在於發揮理論知識的指導作用。試想,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強弱,如不從原子結構和它們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去理解,怎麼能對它們深刻理解和牢固記憶呢?許多學生認為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瑣碎零亂,非死記硬背不可,這主要是因為還沒有把具體知識上升到理論角度來理解,因而不能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

34.化學實驗前如何預習

不少同學上化學實驗課,總覺得收獲不大,上不上無所謂。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上化學實驗課非常重要,對學好化學,提高化學成績有很大的幫助。上實驗課收獲不大,那是因為你在上課前沒有作好預習,即實驗的準備狀態不良造成的。實驗前應該怎樣預習呢?

(1)應預習有關實驗的內容、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方案,領會實驗要求與操作方法。

(2)對與實驗有關的課本上的全部內容盡量複習一遍,它有利於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最主要的是可以深入理解實驗方案,養成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良好的習慣:事實證明,重視實踐中的理論指導作用,在實驗過程中就觀察得更細致,分析得更深人,有比較大的主動性,收獲也就重大。

(3)預習的過程中應做個簡單的預習報告,內容包括:明確實驗目的、基本原理、所用儀器、藥品及其劑量,編寫實驗步驟,估計可能出現的問題及疑點等。

如果按照這幾點去預習,相信你就覺得上實驗課非常重要。

35.做好化學實驗的方法

一些同學對做化學實驗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上實驗課時,要麼就不做,要麼就是敷衍了事。對上化學實驗課抱無所謂的態度。化學實驗也是化學課程的組成部份,如果化學實驗做不好,化學也就無法學好。那麼怎樣做好化學實驗呢?

(1)實驗中要嚴格遵守操作規則,認真細致操作,愛護實驗設備和藥品。

(2)實驗中要重視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越是基本的操作,在實驗中反複使用的機會越多,不正確的操作方法危害也就越大。有些實驗如果稍有操作不當,就有可能產生嚴重事故。

(3)實驗中要仔細觀察,勤於思考。把觀察和思考結合起來。實驗中很多現象往往是稍縱即逝,重要現象也不一定特別明顯,這就要求觀察一定要仔細,不僅要用眼看,還要用耳聽,鼻聞、手摸,要格外注意意外現象。如果出現意外,一定要思考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4)實驗中要尊重事實,絕不能任意篡改實驗數據,抹煞實驗中的異常現象,勉強湊合理論。對那些和理論不符的數據,應分析其原因,正確地解釋它。如因操作不當時,應爭取重做實驗。

(5)要寫好實驗報告。丈驗報告必須書寫工整,格式規範、圖表、數字等齊全準確,分析、判斷、推理合乎邏輯。絕對不可為了保證實驗報告的“科學性”,而編造現象,修改數據。

36.學好政治課

有些同學政治課一直學不好,什麼原因也不太清楚,反正覺得政治沒有其他學科那麼好學。這主要是沒有掌握好學政治的方法,如果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起來就容易多了。學好政治要掌握哪些學習方法呢?”

1.在學習政治課的過程中,要自己給自己設置障礙,製造疑難,激勵自己去解決這些疑難。設疑的方式,一般是找問題、找差錯。學會正確思考和回答所關注的有時代特點的問題。學習政治就要善於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己教育自己,並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觀察問題、處理問題,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學習政治還要注意活學活用,敞開思路,培養想像。在學習政治課時,要結合課本上的內容,從我們國家的實際出發,采取生動活潑的方式去學習。總之,在政治課的學習中,要明確學習目的,創造主動學習政治的氛圍,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責任感,激發學習興趣,這樣便為學好政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政治學習和其他學科一樣,要堅持常規學習的“五環”,即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小結。有些內容的預習,不是對不對的問題,而是觀點通不通的問題,不通的,課堂上就要仔細聽或發問。聽課後進行複習,及時完成作業,並及時進行小結。這幾步如果都能做到,一般來講,學習好政治課不是很難的。

4.在學習過程中,要對學過的知識作必要的整理。整理知識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一是圖表法,即用圖表的形式把課本的知識要點整理出來,從而掌握知識的縱橫聯係,理清課本的基本線索。一是歸類法,即把同類相似或相反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找出它們的內在聯係和區別,這樣整理知識,可以使自己原來感到龐雜的知識簡易化、條理化和係統化,從而培養自己分析歸納能力,提高學習質量。

5.學習政治還要學會運用科學的記憶方法。政治課可運用的科學記憶法很多,主要有:

(1)還原記憶法。即把抽象的概念、原理還原成具體的、特殊的事物屬性,尋找抽象與具體的內在聯係,加深對抽象概念或原理的理解,從而加強記憶。

(2)形象記憶法。是指用形象的故事、比喻、繪畫、詩歌、成語等,在人腦中形成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可終生不忘。

37.加強政治課與實際聯係

在考政治時,一些同學的綜合分析題總是答不好,那是因為你學政治時沒有把理論和實際聯係起來。那麼怎樣才能把理論與實際相聯係呢?

(1)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在學習政治課時,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把課堂上的理論學習與課外的相關實際結合起來。首先,要自覺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實踐活動,如生產勞動、參觀訪問、調查研究等;其次,走出校門,到工農業生產第一線去接觸工農,了解工農,做工農群眾的小學生;再次,盡量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庭勞動,以減輕父母的生活負擔。這就把自己的學習與社會、家庭緊密結合起來了。

(2)養成看報和收聽收看廣播、電視的好習慣

報紙和電視是個窗口,可讓我們充分了解世界的風雲變幻,深刻領略祖國的巨大變化;能夠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每天的新聞,有國內外的時政要聞,也有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發展的新聞。了解了這些,可以把我們的政治思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視野會更開闊,知識會更豐富。必要時還可對每日的新聞進行摘編,這是掌握時事、積累資料的一種有效辦法。

(3)參加課外活動,著力於提高政治覺悟

課外話動,也是聯係實際的一個重要方法,它為提高我們的思想政治覺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天地,是學習政治課時不可缺少的一個課堂。參加課外活動的方式有: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培養集體觀念:參加科技活動,豐富智力生活;還可以開展讀書活動,寫政治小論文等。

38.怎樣學好物理

為什麼有些同學感覺學物理特別吃力呢?那是因為你沒有掌握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技巧。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呢?

(1)掌握基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論是運用物理知識的先決條件。對物理概念要咬文嚼字,深入理解,對物理定律要了解實質,懂得應用範圍。

(2)學習物理要遵循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識過程。課上要懂得物理知識源於哪種實踐活動,得出什麼物理概念與定律;課下要用自己掌握的物理知識指導自己去認識實踐。

(3)學習物理必須精心實驗,仔細觀察,加深理解。認真做好物理實驗,對學好物理有很大的幫助。

(4)要鞏固已學的知識,就需要多做些練習題。多做題的“多”是指做各種不同類型的題,多方位地開辟解題思路,多練解題技巧。而不是要搞題海戰術,因為題海戰術對於學習物理來說是有害無益的。

(5)要學會將知識歸納彙總,把物理知識條理化、係統化,把章節內容概括為有層次的幾條。這樣在應用的時候就變得非常有條理,能夠增進對於知識的理解掌握。

39.學習物理公式的方法

怎樣才能把物理學好呢?一般來說,你如果把物理公式學好了,物理成績就會提高,怎樣學好物理公式呢?

(1)記住公式中字母的正確書寫及相對應的物理量。

(2)記住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單位(國際)用換算率。

(3)理解公式中香字母的物理含義及符號的意義。例如公式W=F·s與P=F/S中的F雖都是力,但其含義是不一樣的:前者表示作用在物體上的力,而後者卻是表示垂直於支承麵的力,而“=”號,則表示等式兩邊不僅量值相等,而且單位也必須一致,但不一定表示等式兩邊是同一物理量。

(4)了解建立公式的物理過程和條件。眾所周知,歐姆定律的運用條件是部分電路中的同一段金屬導體。這是因為該定律的建立是在研究電流強度與電壓的關係中,對部分電路中的不同金屬導體分別進行了實驗研究,並對其實驗數據進行了科學分析、歸納,然後綜合而成的實驗規律,從而有利於克服亂套公式的盲目性。

(5)能夠進行公式的變形和計算。

(6)能夠進行有關公式的推導。例如,液體內部的壓強,就是從壓強的定義式推導而來的,具體推導如下:

P=F/S水平麵=G/s=mg/s=pgV/s柱形體pgh/S=pgh,其中“水平麵”是重力與壓力的條件,而“柱形體”則是“物體體積”與“底麵積乘高”等量代換的前提。此公式的推導,不僅要求熟練掌握公式,思路嚴謹,而且對培養字母運算的解題能力,是大有裨益的。在電學教材中,有關串並聯電路中總電阻公式的推導,其目的也在於此。

40.如何正確使用課本

有的同學學習很努力,可是考試成績總是很不理想,究其原因,與他們不善於運用課本有很大的關係。要想取得好的成績,除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外,還要正確使用課本。怎樣才能正確使用課本呢?

(1)首先要精讀課本,深入鑽研課本。

(2)在學習時一定要充分重視課本,認真使用課本。重視課本,提高課本利用率的方法很多:有人喜歡用彩筆把書上重點的內容,新的概念,容易忽視的部分畫出來;有人則喜歡利用書上的四周空白處進行批注,以便再看書時及時得到提示,抓住要領:還有人在課本上做些簡單的索引,便於複習時查找等,這幾種做法各有千秋,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選擇。

(3)在利用課本時,一般要遵循這樣的方法:預習的時候要全麵看課本,在課本上勾畫出自已認為是重點的地方:上課的時候要會用課本,不僅要聽講,還要注意老師所講的重點與自己勾畫的部分有什麼不同,要認真掌握課本中嚴密的邏輯思維,精彩的例子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課後複習時,要把課堂筆記和課本對照著看,研究一下課本和筆記的關係,思考一下老師是怎麼從課本中提煉出筆記的,對那些預習時不清楚,經老師講之後才明白的部分要反複琢磨。

總之,在每個學習環節上,都要圍繞課本去學習和思考,這樣才能正確使用課本,充分發揮課本的能量,才能使自己的學習成績提高。

41.怎樣進行複習和總結

1.反複閱讀課本,反複獨立思考,把在課堂上沒聽懂或似懂非懂的地方,通過閱讀和思考得到解決。

2.把學的新知識與有關的舊知識聯係起來,進行比較分析,使知識條理化、係統化,前後連貫,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網。

3.在複習時,對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道理或重要事件,或計算公式、定理,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記憶,儲存在大腦裏。

4.結合複習,自己可以寫出複習的內容提綱。也可以把複習中的收獲體會、重點、難點,解題技巧或注意事項記在筆記本上。

42.複習時怎樣才能克服遺忘

一位哲學家說得好,“重複是學習之母”。無數事實告訴我們:沒有複習,就沒有記憶,甚至有時忘得一幹二淨。原因在於沒有科學地進行複習,沒有掌握住克服遺忘的方法。采取以下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遺忘,提高記憶效率。

一、複習要及時。對學習的材料及時進行複習,可以攻固學習內容,不容易將其遺忘掉。一般在晚上和清晨複習較好,要正確分配好睡眠、休息、複習、上課、活動等時間。

二、掌握複習時先密後疏的原則。對一天中學習過的課程或新知識,一定要在同一天晚上擠出時間認真複習。過一兩天再做一次複習,過六天再做一次複習,過半個月、一個月再進行複習。這樣能加強記憶,較好地獲取知識。

三、采取分散複習的方法。分散複習指有一定的間隔時間的複習,它比集中複習效果好,每次複習的時間和內容不宜過多。采取這種方法不容易疲勞,而且不同的內容分散在各段時間裏交替進行,能提高記憶效率。

四、運用熟記成誦的方法。複習中有許多內容要求熟讀成誦,這就要講究方法。背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反複誦讀法,分段誦讀法,以主帶次誦讀法,漸進誦讀法,提示誦讀法等。

43.考試時應注意什麼

考試時,怎樣才能發揮自己的真實水平呢?

1.考前不要參加劇烈活動,否則進了考場仍然滿頭大汗,氣喘籲籲。心靜不下來,就極容易出錯。

2.拿到試卷不要提筆就寫,應該從頭到尾看一遍試卷:有多少項?每項占多少分?哪些題容易?哪些題得下工夫?做到心中有數。

3.分析題目,弄清要求。作文要審題,答題也要審題。例如,有一題修改病句,要求“將修改的句子,寫在括號裏”,有的同學隻在原處改了,盡管對了,可還要扣分。

4.聯係所學知識,解答難題。畢業試題重點考察運用知識的能力,題目較“活”,可能從平時沒練過的角度考察。例如,有一題要求用“張”的四種不同意思造句。這就要聯係學過的知識,從“張望、張開、開張”以及數量詞“一張”等詞語中,考慮“張”的不同意思,然後造句就比較容易了。

5.注意合理安排時間,注意“簡單題”和“難題”的時間分配。萬一在某道題“卡了殼”可以先放一放,其他題答完了,再回過頭來思考。

6.注意字跡清楚,卷麵整潔,答完以後要認真檢查,如有錯誤及時改正。

44.考前如何做好知識技能

雖然平時的學習很重要,但考前準備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考試的成敗,考前不做好充分知識技能的準備,考試時怎麼能考好呢?所以做好考前知識技能的準備是非常必要的。

(1)製定好複習計劃。如果是課堂測驗或單元測驗,有計劃就可以協調好備考複習的平常學習的關係;如果是各科集中時間的考試,如期末複習,有計劃就可以協凋好各科備考複習之間的關係。

(2)係統總結和複習。平常學習,一堂課接一堂課,一次作業接一次作業,係統總結的時間很少。學習比較主動的學生,能做一些單元小結,但係統總結,隻有在期末或畢業備考複習中才能較好地進行。如期末備考複習,可分全麵回顧、逐章複習、係統總結三步進行。

(3)加強訓練。文科內容,要多進行一些記憶方麵的訓練;理科內容,要多進行一些解題方麵的訓練:理、化、生,還應做些實驗等。

45.應考心態的訓練方法

臨近考試,保持最佳心態應考是非常重要的。怎樣才能保持最佳心態去應考呢?這就要求你在平時就要多做這方麵的訓練。

應試者的最佳心理狀態是由許多心理因素組成的複雜心理結構。在備考中,至少應從下述三方麵努力訓練自己。

(1)充足的信心和頑強的意誌。這是構成應試者最佳心理狀態第一個重要的心理因素。有了它,可以充分調動一切有利的心理因素,使應試者處於積極的、頑強的戰鬥狀態,信心和意誌是內部的精神力量,可以調動一切有利於考試的知識、技能和技巧,使其得到充分發揮。當然,我們必須充分注意信心形成的客觀基礎,那就是要建立在平時紮紮實實的複習上。

(2)穩定而靈活的注意。注意是應試者進行心理訓練的重要方麵,它是構成應試者最佳心理狀態的組成部分。應試者要取得好成績,必須保持注意的穩定性,同時還必須注意保持注意的靈活性。

(3)充沛而穩定的情感。考試的情感指應試者對備考或實考活動的態度體驗。這種體驗是對事物與個體需要之間關係的反映。充沛而穩定的情感是應試者考克服各種困難,考取優良成績的力量源泉之一。應試者不能離開對自己的情感鼓動,無動於衷、消極淡漠是不會取得好成績的。一個為了進入大學學習,而把進一步深造作為自己奮鬥目標的中學生,他的情感一定是充沛的。

46.保持考前最佳身體狀況

備考時,保重自己的身體更重要。考試時即使你複習得再好,如果身體不行,也很難取得好的成績。所以,你要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況去在考。怎樣才能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況呢?

(1)重視臨考前的飲食衛生。考試是一種緊張的腦力勞動,它需要旺盛的精力。在神經係統緊張的條件下,碳水化合物、脂類、維生素A和B族以及維生素C的代謝過程加強,但熱量消耗不增加或隻是稍微增加。因此,應試者在考試期間的膳食,應著重增加蔬菜、水果、動物性食品和豆類食品,減少純糖和純油脂性食物。應試者在備考期間避免過度疲勞,以免影響食欲,導致身體狀況下降。應考者的營養應符合下列要求:

①必須保證質量;

②每天的食量不可過多,但必須吃飽,食物要精,易於消化;

③必須滿足對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

④營養必須全麵,食物要美味可口,增進食欲,植物性食物和動物性食物要兼顧。

(3)怎樣備考,就怎樣實考。這是因為機體對慣用的訓練已經適應,麵對實考而離開正常的備考常規,另搞一套“特殊的”措施是不行的,因而容易卡殼,導致成績下降。為了防止這種現象,決不要搞“臨陣磨槍”,“開夜車”。臨考前要充分休息好,以保證實考時精力充沛,精神振奮。

47.考試期間合理安排生活

考試期間,如果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對考試是有很大幫助的。那麼考試期間,怎樣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1)穿衣宜薄不宜厚。穿得薄點感到涼爽有助於頭腦清醒,如穿得厚受熱出汗,心理更容易緊張。

(2)三餐宜吃平常飯。適宜考生的食譜一旦實行,臨考前不宜再作變動。因為胃腸已經適應消化此類食物。特別在考試當天,為了加強營養而突然改變飯菜花樣,或增添高營養食物,不僅因為油膩食物在消化時要占用更多的血流,使大腦相對供血不足,影響用腦,而且弄不好會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引起腹痛、腹瀉而無法應試。

(3)自備飲料最安全。中、高考時適逢酷熱天氣,飲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飲料的作用是給水而不是給營養。最好的做法是,平時習慣喝什麼水,考試期間就喝什麼水。一般來說,自備的白開水或淡茶水就是考生的安全水。要是隨意購買市售的各種飲料,萬一碰到劣質品,就可能造成腹痛、腹瀉、嘔吐、中毒等不適。

(4)適度的鍛煉。在考試間歇。進行適度的鍛煉大有益處。可以輕鬆的散步,做些舒展的體操,短程的慢跑,這將有助於放鬆大腦,轉移注意力,有助於再次輕鬆而高效地投入考試。在考試期間,不要參加那些奔跑、衝撞的劇烈運動,這不但會消耗大量的體能,還可能帶來意外傷害,影響考試。

(5)睡眠要充足。有些考生大腦極度興奮或緊張,造成睡眠不足,身體欠佳,導致考試發揮失常,留下遺憾。因此,考試前一天,一定要休息好,晚上睡眠保證在9個小時為最佳時間,有條件的可以聽聽輕鬆優美的音樂,把自己的身體調節到最佳狀態。

48.做好考前物質準備的方法

考前一定要做好物質準備,免得到時影響考試效果。怎樣做好考前物質準備呢?

(1)中考、高考、學科競賽等,考場一般均不設在自己的學校,因此,有必要提前核實考試地點,熟悉考場周圍環境以及自己所在的考場、座次等。

(2)必須全麵掌握考生須知及注意事項,以防應考程序錯漏。

(3)學習工具和生活用具要事先準備好。學習工具有鋼筆、圓規、量角器、三角板、橡皮、無字跡墊板等。鋼筆要帶1~2支備用,上足墨水,要注意防止傾灑,汙染卷麵。生活用具指紙巾、手表、水杯等。平日考試時就要注意控製考試時間。另外,千萬不要忘記帶準考證。

上述這些問題貌似微小,和臨場發揮無關。其實不然,如果處理不當,會因小失大,對考試產生不利的影響。

49.預防考試怯場的方法

考試不僅是考驗你的知識,還考驗你的智力和情緒的穩定性。所以要預防怯場,除了要正確對待考試和升學,平時要認真複習好功課,臨考前要休息好,此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有考試必勝的信心。要有充分的精神準備,有很強的自信心,不管遇到多難的試題都要沉著冷靜地去解答。要學會自我安慰:“我不會做的題目,別人也不一定會做。”

(2)對重要考試(如升學考試)抱“無所謂”的態度。把它看作是平常的一次小考,就不會大驚小怪的。隻有對考場緊張的氣氛置若罔聞,對考試抱這種“無所謂”的態度,就不會感到緊張。

(3)不要在考前的短時間內與他人探討問題,或匆匆忙忙翻閱書本,這樣會受到一些模糊概念的幹擾,使本來平靜的、自信的心理發生波動。要確信自己已經作好了充分準備,並自信能夠考好。

(4)在考場上放鬆自己。有的人一接到試題就產生緊張情緒,這時,關鍵是要放鬆肌肉,放鬆心情。坐姿要放鬆,兩腿不要緊縮或挺直,要稍向前伸,雙腿之間稍有距離,雙臂亦放鬆,自然彎曲放於桌麵。如若雙手顫抖,可馬上做深呼吸,反複兩、三次,全身肌肉必然放鬆,可避免生理、心理緊張加劇。

(5)正確對待易題和難題。感到很容易的題,決不要盲目樂觀,仍要認真對待。因為你感到容易的題,別人也會有同感。而且,容易題更容易因疏忽而出錯。遇到一時做不出的難題,可以暫時放一放,先解決其他的題。暫時放一放,使精神處於鬆馳狀態,往往不久便能想出新的解法來。

50.怎樣有效運籌考試時間

考試時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經常出現題目沒答完交卷時間就到了的現象。為什麼考試時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呢?那是因為你沒有有效運籌考試時間造成的。要怎樣運籌考試時間呢?

1.答題要先再後難。按照題序做題時,遇到不會答的題放一下。先解決其它的題,等回過頭再來解決。

2.控製時間,答好“大”題。對於較大的問答題、論述題,究竟答多少才既能節省時間又能得高分,這可以從以下三方麵來判斷:

(1)分數多少。試題上一般都標出了該題的分數,分數多的題,一般要求答得多,反之則少。

(2)試卷上留出的空位。以中等字號書寫,試卷上的空位正好寫滿,說明答題多少比較合適。

(3)考生對試題是否有把握。若對答題的正確性把握很大,那就要簡明扼要,少說廢話;若對答案心中無數,則盡量把有關該題的內容多寫上一些,力爭能“碰”上幾句。

3.考試中知果碰上非常熟悉的問題、極易寫的字突然想不趕來時,可先放過去,在做其他題目的過程中或做完以後,常會使錯位的記憶“複原”。千萬不要苦思冥想,那樣會越想越急,越急越做不出來。

考試中的時間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經驗問題。平時就要思考臨場中一些事情的處理方法和解答各類題的最佳方案,在進行一些有針對性的訓練和模擬測驗的基礎上積累經驗。這樣,在考場上就會得心應手,再也不會出現時間不夠用的情況。

51.不同考題要區別對待

在考場上,不同考題要有區別對待的方法:

(1)遇到容易題。遇到自己感到非常容易的題時,切忌因興奮過度,“樂”中出錯。對這樣的考題,考生自我側重點應當是“細心”和“認真”。

(2)遇到難題。遇到難題或步驟繁多的題時,千萬不要緊張,自亂陣腳。首先要明白,試題本身的難度對自己的影響和對大家是一樣的。如果實在做不出來,可以先放過去,等其他試題做完以後回過來再“啃”。

(3)遇到“似曾相識”的題。這時,更需要加倍小心地審題,切不可簡單輕率地照搬練習過的方法。有時隻有一字之差,解法就可能完全不同。這一點,在比較重要的考試中容易出現。

(4)遇到沒有見過的題。遇到沒有見過的題目,首先要堅信,完全超出教材和大綱內容之外的試題是不會出現的,自己已掌握的知識是完全能夠做出此題的。

(5)遇到綜合性較強的大題。可以采用分解的方法,把大題一步一步地分解成小題,隻要每一道小題都能做出來,最後綜合起來,也就是大題的答案了。

(6)遇到特殊題。某些試題一旦用常規解法解不出來,就說明該題有其特殊之處。這時,要仔細審題,找出試題的“死穴”(關鍵詞句),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總之,不管試題如何變幻,關鍵是自己要真正掌握知識,真正把知識變成自己的,這樣不管遇到什麼樣的試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52.怎樣寫好考場的作文

有些同學語文基礎知識比較紮實,但在考試中,語文成績卻總是不太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他們不善於寫考場作文。在這裏我們介紹一下寫好考場作文的方法。

(1)平時多下苦功夫。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要多讀書報雜誌,尤其是多讀一些文學名著和當代優秀文學作品。同時,也要多動筆,堅持寫日記,做作文。隻要平時認真訓練,注意積累材料,考場上是能夠應付自如的。

(2)審好考試題目。這對寫好考場作文來說,是關鍵的一步。要審清題目的時間範圍,取材範圍,抓住中心詞,找到“題眼”。對題目的“要求”與提示一定要反複讀。作文時必須嚴格遵守,不能遺漏一條要求,否則就可能離題了。

(3)快速編寫提綱或打腹稿。由於受時間的限製,考場作文一般不能打草稿,但最好編寫出提綱,打好腹稿。這樣,心中有譜,知道寫什麼,怎樣寫,哪些詼詳,哪些該略,想得周全了,再動筆。如果在前邊花時間太多,寫作文的時間太緊,也可以不列提綱,但至少要打腹稿,在腦子中想清楚,再動手寫,不要一拿住考題,看兩眼,就急急忙忙下筆,這樣容易寫著寫著寫不下去了,或者寫了上句忘了下句。為了防止類似現象的發生,應先列好提綱,並且盡可能寫得詳細些,以免時間倉促,遺漏重要內容。

53.應試的正確操作方法

快要進行升學考試了,一些同學整日飯吃不香,覺也睡不好,老是擔心考場自己答題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差錯。現在我們介紹一套應試的正確操作方法:

(1)通讀試卷。試卷發下後,用一兩分鍾把試卷從頭到尾瀏覽一遍。以統觀全局、心中有數,少走彎路。

(2)如果整個試題偏難,千萬不要自亂陣腳,要自信,難題的勝利者隻能屬於不怕困難的人;如果試題偏易,也不可高興太早,應提防“馬虎病”。考場的優勝者,隻能屬於有心人。

(3)遵循先易後難,先簡後繁的答題順序。

(4)防止“先鬆後緊”。剛開始做題最忌“猶豫不決”。

(5)認真審題,明確要求。不要在題意尚未弄清時就匆忙下筆,造成返工。特別是文字較長的句段更要認真讀準。要注意不同類題的要求和解題方法。

(6)選擇題是現在升學考試中題量較大的一類。首先要弄清是多項選擇還是單項選擇,然後可把有明顯錯誤的答案排除,再對剩下的進行仔細分析。

(7)綜合性論述題要在全麵兼顧與重點突出上下工夫。

(8)答題時做到簡明扼要,層次清楚,任何多餘的東西都不能要,盡量不使用模棱兩可的字眼。

(9)書寫快而不潦草,力求一連成功,做到卷麵整潔、清晰。

(10)要把握答題的速度,力爭答完全部試題。如果考試時間充足,答完題不要提前交卷。要認真檢查有無粗心和筆誤,有沒有遺漏的,是否可以補充某些內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