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春的躁動

一開始你不會有什麼感覺,因為一切都在你體內悄悄地發生著。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突然長大了:身體長高,體重增加,聲音變粗,甚至出現令你難為情的“騷動”,這時候你開始認識自己——一個全新的自我。

情緒的強烈和不穩定,時不時的有些躁動和渴望,正是處在青春發育期的少男少女普遍存在的現象。好多大人都覺得青春期的孩子特別難琢磨,剛才還興高采烈呢,怎樣一會兒就“晴轉多雲”,甚至電閃雷鳴,暴雨傾盆了呢?其實,這並不是故意的,也不是有“病”或者“犯神經”,而是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之一。

處在青春期的青少年,至少麵臨著三方麵的壓力和挑戰:一方麵身體正在急劇發育,特別是性方麵的發育和成熟,使他們積蓄了大量的能量,容易過度興奮;一方麵學習上的任務很重,不得不麵對激烈的競爭,心理壓力普遍比較大;再一方麵,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渴望對外部社會有更多的了解,人際交往也逐漸增多,各種各樣的信息紛至遝來,這就使他們要處理的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了。這三方麵的壓力常常交織在一起,矛盾此起彼伏,雖說生活的內容大大豐富了,但也不再像幼兒園、小學時那樣單純容易了。而這時,他們的大腦的神經機製並沒有發育健全,調節能力還比較差,因此麵對各種壓力和刺激,便很容易產生心理不平衡。青少年又不像成年人那樣善於控製或掩飾自己,常常喜怒皆形於色,便顯得情緒忽高忽低,特別不穩定了。

雖說情緒不穩定是青春期的心理特點,但是由於情緒的波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定影響,比如影響我們與他人的關係、分散我們的學習注意力,長期的惡劣情緒還會使人生病,因此還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要經曆這個過程。盡管青春期有許多新鮮事,然而它對每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輕鬆的事。

接納你的身體

青春期的到來,身體自然要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這使得一些青少年興奮,同時也給一些青少年帶來許多煩惱。

“爸,我刮胡子了!”

有這樣一段對話:

有一天兒子神秘地對老爸說:“爸,我刮胡子了。”

老爸:“好啊,你長大了啊,我和你媽都很高興。但是要告訴你,可得悠著點。”

長胡子是青春期的正常變化,胡須的出現,意味著男孩子第二特征的發育,確實是一件好事。

同時,關於胡子的事情我們應該有些注意。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刮胡子成習慣後,就會成自然,日子一長,不刮真還不行,不過,千萬要注意安全,手工剃刀雖然好使,但要多加留心,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將臉劃傷喲。男孩子到一定年齡就要長胡須,有的長得早些多些,有的長得晚些少些,有的集中於口唇周圍,有的遍及兩腮,這些都是正常生理現象。長胡須是男性的特征之一,如果修飾得當,會使男性美更加突出,更富有男子漢的氣質。

可有些男孩子,不喜歡自己長胡須,為了“漂亮”,往往用手或器具一根根將其拔掉,以為這樣會使胡須減少一部分,殊不知,這樣拔胡須隻拔掉了胡須的上半部,其根部仍然留在毛囊裏,胡須還會再長出來,同時拔胡須可反射性地刺激未遭破壞的毛囊生長旺盛,使胡須長得更快更多。

此外,在人的皮肢上寄生著成千上萬的各種細菌,其中有致病力非常強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胡須拔掉後,細菌往往會進入毛囊,造成化膿性感染,形成毛囊炎,進而發展成癤腫,即使痊愈了,在臉上也可能留下疤痕,影響美容。再說,胡須恰好生長在麵部“危險三角區”內,如果拔胡須後引起感染,細菌很可能通過沒有靜脈瓣的眼靜脈進入顱內海綿竇,使感染迅速擴散,引起海綿竇感染性栓塞、腦膜炎、腦膿腫、敗血症等,如搶救不及時會引起生命危險。所以男孩子不要拔胡須。你問我是不是讚成你刮胡子,其實,留不留胡子,本是各人所愛。然而,長期以來人們對這一問題都缺少關心。

首先是留胡子的利弊問題。讚成者認為,胡子表明成熟,使人更有男人味,冬天可以保溫,一年還可節省80小時的刮胡子時間。反對者認為,胡子,尤其是大胡子,看起來不整潔,不舒服,勞動起來不利索。法國的科學家還得出結論:蓄須可能引起禿發,胡子越長,禿發越快。理由是:身體要散發熱量,頭部是重要的散熱渠道,由於濃密的妨礙散熱,會使大腦的熱量增加,為了保障大腦的正常功能,就隻好脫落大量頭發,使熱量加快散出。前蘇聯醫學家則說,胡子上帶有很多細菌和有毒物質,人在呼吸時,這些細菌和有毒物質會隨之吸進肺內,從而危害健康。雖說許多國家的古人愛留胡子,但每一時期有每一時期的風俗習慣,並非永恒不變,所以刮胡子在古時已提到了日程上。

過去不少人一直認為,胡子剃得越勤,它就長得越快,毛也越硬。也有人認為,胡子的生長速度始終是一致的。剃須並不促進胡子的生長,也不會使之變硬,為此而進行了幾十年的論爭。現在一致的意見是;剃刀與胡子的生長速度和軟硬程度毫無關係。

有的人不用剃刀而用鑷子拔。這不好。有人調查發現,經常拔胡子,對大腦是種惡性刺激,是造成神經衰弱的原因之一。理由是,口唇周圍的一些穴位與大腦有聯係。拔胡子的另一害處是,可能會引起皮膚炎症。

愛照鏡子是女孩的天性

進入中學以後,有相當一部分女孩子的衣袋中裝有鏡子,總會時不時地拿出鏡子照照,有些已經開始化一些淡妝了。

女孩子天性愛美,愛照鏡子是這一年齡段的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一個特征,是女孩子愛美的一個反映。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孩子,由於生理發育趨於成熟,心理也發生了急劇變化。此刻,他們開始把注意力指向自己,並且首先指向自己的身體。

在他們看來,外貌是構成一個人最重要的成分,所以他們常常以貌取人,平時在交往中,隻要認為對方漂亮瀟灑,就很容易產生好感,觀看影視節目,也特別關注演員的長相。平時,他們很注意別人對自己外貌的評價,尤其是女生特別喜歡聽人誇自己長得好看,並為此而驕傲與自豪。如果長相不美或身體局部有某種缺陷,就會因此而苦惱、焦慮、自卑,甚至產生悲觀情緒。

這些現象反映出外貌特征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所具有的重要影響。難怪他們在鏡子麵前要反複端詳自己。

另外,處於青春期的男女學生都有了比較明顯的性別特征,他們不僅關心自我,而且對異性也表現出特殊興趣,並想吸引異性對自己的注意。為了討得異性的歡心,他們也需要在打扮和修飾方麵下些功夫。

應當指出的是,青少年的心理畢竟還沒有完全成熟,所以他們過分追求表麵上的東西,就像站在鏡子前麵觀賞自己的影像一樣。隻注重外在的形式而忽略了內在的本質,對於做人的真正內涵還缺乏深刻的理解。所以,即使是臉上長了幾顆小痘痘,長了幾顆小雀斑也照樣無傷大雅的。

要記得,女孩子不是因為美麗才可愛,二是因為可愛才分外美麗哦!

把曲線亮出來

有些女孩子認為,優美的曲線隻有成熟的女人才能擁有,自己還是懵懂少女,亮出自己曲線是不是有些太“那個”了。

存有這種心理的女生不是少數,當她們發現自己的胸脯開始發育的時候,心中有一些隱隱的興奮和一些隱隱的羞澀,於是連走路貓著腰,不敢像以往那樣抬頭挺胸了。

這幾天,媽媽的眼光老是盯住萁子的胸部,好象在研究什麼。“如果她不是我的媽媽,”萁子想,“我一定對她怒吼:有什麼好看的!”

平時萁子天天穿校服,媽媽可省心啦,不用為她買衣服。可是今天媽媽拖萁子去百貨商廈,說是要給她買衣服,奇怪!

來到女裝部,媽媽徑直朝內衣櫃台走,邊走邊說,你到了該戴胸罩的年齡了。萁子低頭看看自己的胸部,這些日子似乎變化很大,由於害羞,她整天佝僂著身子,好像矮掉了一截。其實班級裏已經有女同學戴胸罩了,比如小楠,可是她總覺得太露骨了,很不好意思。

商廈裏,女式內衣琳琅滿目,各種品牌的廣告爭奇鬥豔,紅的、紫的、棉的、絲的胸罩,三角褲好招搖,像開展覽會似的。第一次穿行在這花花綠綠的世界裏,說實在,萁子的心還是有點虛,不要給認識的同學撞見才好啊。

媽媽很在行似地一排一排又看又摸,她告訴萁子,棉質的很舒服,尼龍的很漂亮,蕾絲花邊的雖然好看,但是有的人對它皮膚過敏。後來媽媽為萁子看中了一件粉紅色棉質帶花邊的式樣,營業員阿姨取了最小的號碼讓她去試衣室試一試,萁子很不好意思地關緊門,一穿上身,卻發現戴上胸罩使她胸部的曲線更優美了,而且她試著在地上跳上一下,它很跟她的身。“這樣太好了,以後上體育課跑步什麼的不會使我有不雅觀的顧慮。曾經聽衛生老師說,合身的胸罩能保護胸部,更健康地發育。看樣子,老師和媽媽的話沒錯。”萁子想。

挽著媽媽的手,萁子挺直身上,神氣地在商場裏走來走去,看見試衣鏡子就偷偷地照一照胸部的曲線,很好,有點大姑娘的感覺了。

像萁子那樣,大方地把曲線亮出來,就是一種美麗。

不必為苗條過分投入

一次校會上,梅子搖搖晃晃地,好像要昏倒的樣子。她旁邊的李老師和小青馬上扶住了她,往衛生所走去。梅子的臉色蒼白,額頭直冒冷汗,看起來很嚇人。

到了衛生所,護士阿姨幫我們把她安頓在床上,就開始問她:“現在覺得怎麼樣?”

梅子虛弱地說:“頭暈”。

護士阿姨幫她量了體溫、血壓,才拿下聽筒,繼續問她:“你吃過早餐了嗎?”

梅子的眼睛裏湧上一層淚光,她輕輕地搖頭,淚水就滑下了臉頰。

小青搶著說:“她不隻是沒吃早餐,連昨天的午餐、晚餐也沒吃呢!”

“為什麼?”李老師驚訝地問。

小青說:“還不是為了‘減肥’嘛!她聽說什麼‘斷食療法’,每天可以減掉一公斤,就說要試一試。我跟她說,你又不胖,幹嘛減肥呢?她說她的小腿好粗,臉也太圓了,如果可以減五公斤,就會剛剛好。你看,減出毛病了吧?第二天,身體就受不了啦!”

小青說到這裏,李老師沒說什麼,隻叫梅子好好休息,然後她們就回教室上課了。

梅子在衛生所躺了一個早上,下午就回到了教室。她回來的時候,李老師正在黑板上寫作文題目——《我和我的身體》。李老師放下粉筆,看了梅子一眼,意味深長地說:“你的身體,是要和你相伴一生的。你喜歡你的身體嗎?很多人不滿意自己的身體,千方百計地要改造它;有些人卻可以跟自己的身體和平共處。這和美醜沒有關係,而和你賦予自己的‘身體形象’有關。今天同學們就用這個題目,寫一篇文章。”

老師講完後,男生在底下羅羅嗦嗦地抗議:“好難寫喔!老師,換個題目啦!”“老師,我們又不像女生那麼愛漂亮,到底要寫什麼?”

沒有多久,大家就“認命”地開始寫了。大剛把作文的草稿紙拿過來,問李老師:“老師,你能不能給我個別輔導一下?”

李老師問他:“你對自己的身體滿意嗎?”

大剛說:“不滿意,但是可以接受。”

“什麼外交辭令。”

“嗯,大部分滿意!小部分,唉!難免有些遺憾。”

“比方說——”

“比方,我那雙蘿卜腿,唉!走在路上大概會引來一大群兔子。還有,我的胸肌不夠發達、身體不夠魁梧、聲音不夠低沉、眼睛……”

“這還叫‘小部分’啊?你簡直沒有一個地方滿意的嘛!”

“哦!”

李老師又問:“那你打算怎麼辦?”

“什麼東西怎麼辦?”大剛一臉的莫名其妙。

“這些不滿意的地方啊!”

“順其自然嘛!”大剛瀟灑地說:“像聲音,可能過兩年就變了;胸肌,就要多運動啦;蘿卜腿嘛,沒藥救了,管他的!”

李老師笑笑,把草稿紙還給他:“對呀!就是這樣。你把這些都寫進文章就行啦!”

太平公主不必急

有些女孩由於沒有豐滿的胸脯和美麗的身材,顯得格外焦急。

鄰居家趙媽媽有個16歲的女兒玟玟。最近,不知玟玟怎麼了,一會兒對著鏡子照,一會兒又趴在床上哭,甚至連飯也不吃了。媽媽問她為什麼,她也不說話,把媽媽急得不得了。一天,趙媽媽看見玟玟在日記裏寫下這樣一段話:“沒有起伏的原野,即是荒蕪;缺少波濤的海洋,即是死海。天既生我,為何又懲罰……”百思也不得其解。

接下來的幾天裏,玟玟沒有去上學,一直在家裏哭。趙媽媽因為玟玟真的病了,帶她去醫院。醫生一直感覺她身上滾燙,一量才知道是高燒,體溫三十九度五,醫生要給她聽一下心肺,她說啥也不肯。這時醫生才發現她把胸束得很緊的,想幫她鬆鬆,她把胸脯捂得更緊了。在醫生和她媽媽再三勸說下,她才揭開束胸帶,裏麵還有紗布,打開一看,把醫生和她媽媽都嚇壞了。原來,她的兩個乳房側麵都有刀口.而且紅腫得很厲害,刀口處已經有膿血滲出,表明有嚴重感染。

醫生消毒後,拆線打開傷口,立即有膿液流出。醫生分別從兩側乳房內取出兩個填充假體,接下來經大劑量抗生素治療,及一個多月的反複換藥,傷口才慢慢愈合,但乳房形成的瘢痕,恐怕很難消失了。少女的隆乳夢,就這樣破碎成一個悲劇。

現在有些少女剛剛開始發育,就害怕自已成為“太平”公主。“太平”是指胸部大平坦了,有些女孩認為,平胸對異性缺乏吸引力,其實,人們更注重自然,“加工”,便失去自然。況且,少女正處在青春發育期,據醫學觀察,東方女性通常在20歲以後,乳房發育才會完成。所以少女對隆乳術尤須謹慎。

乳房的構成,主要與乳腺、胸肌、乳房內脂肪組織有關,這意味著體健自然胸豐。對青春少女來說,若想豐胸有術,鍛煉胸肌、增加脂肪,方是可行之道,但豐腴和清瘦的女性,乳房大小還是有差別的。

因此,少女不可操之過急,情急亂投醫反而可能“拔苗助長”。少女要注意改掉長時間伏案讀書的毛病,適度地做擴胸運動,沐浴時可做自我按摩,生活起居正常,胸部自然就會發育。隆乳手術起碼應在乳房發育成熟後才能考慮。少女留心乳房發育的同時,千萬別忘了注意身體其它部位的發育。有些醫生提議,若乳房己發育兩年,仍不見初期來臨,或者超過18歲仍未來月經的少女,最好到婦產科接受檢查,若是處女膜閉鎖、無陰道等問題,可早發現,及早治療。

“校花”也有煩惱

都說青春無悔,柳絮卻為自己的青春容顏而煩惱。

孩提時代,柳絮總嫌長得慢,做夢都想一夜之間成為婷婷玉立的小姐,自己能有像電影裏女演員般的身材、容貌。同時,她也對自己的容貌感到不滿意。

上了職高,柳絮由紮小辮帶小花的小姑娘長成了一個俊俏少女。同學都戲弄他“五百年才出一個”,捧她為“校花”,爸爸媽媽也為有她這個“西施”坯子驕傲不止。開始時,柳絮甚是滿足,再加上她聰明伶俐,她能感到周圍女伴投來的羨慕眼光。可是後來由此滋生的一些煩惱纏繞其身。

柳絮生性活潑、性格開朗,她想盡情地玩,去同活潑的男生打羽毛球,聽流行音樂會,她擔心別人的閑話,說她輕佻。

柳絮學習很用功,她對語文、外語課非常感興趣,學習成績很好,但她對理科課,特別是數學不感興趣,學習特別吃力。她怕因為這門課成績拖整個學習成績的後腿,怕別人說她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會美!沒有真本事”。

女同學中形成了不同的小群體,柳絮不喜歡隻與部分女伴交往,不想加入她們的小群體之中,別人又說她清高傲慢。

總之,柳絮因自己容貌美麗平添了不少煩惱。

實際上在生活中,美人遇到的煩惱,遠不至這些,詳細分析,包括如下幾方麵:

(1)美人兒易被人嫉妒,尤其是同性的嫉妒。在同異性的交往中,他們很容易討人喜歡,易於打開交際局麵,得到更多的朋友。相形之下,容貌平平或較差的人則易受冷落而心懷不快。有的人就會把這種不滿發泄到美人兒身上。對美人兒生出許多無名妒火,而美人兒常常是無辜的。

(2)成見效應的作用。在一些人心目中,美人兒並不是很吃香的。心理學家的調查表明:男性往往認為女性的漂亮是輕浮、薄情、水性揚花的標誌。女性則認為男性的漂亮是愚蠢、好色、虛偽的象征。總之美人兒是徒有其表,或外表與心靈相反。

(3)雖然在“理論”上對美人兒有種種非難,但在實際生活中,青年人卻常把美作為追求異性的第一條件,許多人都來追求美人兒,但美人兒畢竟是少數。成功者當然心滿意足,失敗者就可能醋意大發,吃不著葡萄說葡萄酸,對美人兒進行抵毀。有的還可能懷恨在心,挾嫌報複,致使美人兒常比一般人遇到更多麻煩。

(4)一般人交往,人們都不覺得有什麼不正常,而美人兒即使是進行正常的交際,也常被人看作是交際花、浪蕩兒。如果美人兒在社交圈子,不予應酬,則有清高傲慢之嫌;禮尚往來,又生輕薄放蕩之譏。進退維穀,左右為難,這也是美人兒常有的煩惱。

怎樣減少這些煩惱呢?這裏僅從心理學的角度提供幾點意見。

(1)切戒傲慢、盛氣淩人,謙虛是立身之本。心理學研究表明:百分之百的人都願意同具有尊重人、謙虛、樂於助人的個性品質的人交往;並認為隻有具有這些品質的人才有好人緣。同樣,幾乎百分之百的人都對那種以自我為中心、不尊重他人、狂妄傲慢、自命不凡的人表示嫌棄。這就是說,謙虛是每個人都應具備的美德,對於有傲慢之嫌的“美人兒”來說,尤其應注意養成這種美德。

(2)切忌招搖過市,炫耀賣弄。風流瀟灑的美男子和妙齡麗質的女青年,本來就是眾人矚目的對象,易招人忌妒,炫耀賣弄更會火上澆油。心理學認為,人們在感知事物時,常有一種逆反心理。對人們的認識也是同樣,越是招遙過市,炫耀賣弄,越表明你的淺薄無知,越會降低你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3)由人際知覺的成見效應可知,人們常認為人的外表與內涵恰好相反,美人兒多數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可見人們衡量一個人,是把他的外貌與內涵聯係起來看的。內涵主要是指人的知識、能力、品德修養等。人的外貌如同商品的裝璜,商品的暢銷固然與裝璜有關,但主要還是靠商品的功能與質量。人又何嚐不是如此?

(4)交往要適度。通常,美人兒的交際活動是較多的,交際的範圍是較廣的,而且多半是異性之間的交往。這既有他人主動獻殷勤、曲意逢迎的原因,也有個人虛榮心在作怪故意賣弄的原因。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是無可非議的,但交際要大方、嚴肅、適度,尤其是同異性的交往,如果把主要心思放在交際上,荒廢學業,影響工作,就更會讓人生出“敗絮”之感。

矛盾的青春期心理

獨立性和依賴性的矛盾

青春期的少年在心理特點上最突出的表現是出現成人感,由此而增強了少年的獨立意識。如他們漸漸地在生活上不願受父母過多的照顧或幹預,否則心理便產生厭煩的情緒;對一些事物是非曲直的判斷,不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並有強烈的表現自己意見的願望;對一些傳統的、權威的結論持異端,往往會提出過激的批評之詞。但由於其社會經驗、生活經驗的不足,經常碰壁,又不得從父母那尋找方法、途徑或幫助,再加上經濟上不能獨立,父母的權威作用又強迫他去依賴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