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有位叫萊維·施特勞斯的德國猶太人到美國舊金山去經商。除了別的商品他還帶了些帆布以供淘金者做帳篷之用。但他還沒有來得及下船來,除了帆布,貨物都一售而空。一針一線都需從外麵進口的舊金山人需求之旺給萊維留下深刻印象。下船後,萊維帶著帆布開始了他的“淘金”曆程。他幾乎立刻就和一位挖金的礦工迎麵而遇,此人抱怨道,他們需要的並不是帳篷而是挖金時經磨耐穿的褲子。頭腦靈活的萊維一點也不含糊,隨即和那位礦工一起到裁縫店,用隨身的帆布給他做了一條褲子,這就是世界上第一條工裝褲,亦即今日十分時髦的牛仔褲的鼻祖。那位礦工回去之後,消息不脛而走,大量訂貨迅即而來。
礦工需要的是耐磨的褲子,而萊維手頭隻有做帳篷的帆布。如果萊維的頭腦不靈活,他就隻會後悔自己帶錯了商品,而失去這次絕好的賺錢機會。
每個人在樹立目標的時候都要確立正確的目標,第一這個目標是經過理性分析的、符合現實的目標。就像馬兒不能確定插翅飛上藍天的目標,魚兒不能期待自由行走於陸地一樣,人不能樹立不切實際的理想和目標;第二這個目標的確立必須是建立在對社會有益的基礎上,不能以傷害別人的利益為基礎。符合以上兩點的目標,大致上是屬於可以確立的,但並不是說符合了這兩點就一定是正確的目標。
計劃是為實現目標而需要采取方法、策略,就像打仗一樣,人們的目標是要打敗敵人,取得勝利,但是如何才能打敗敵人,實現這個目標,這需要根據敵我雙方的情況做一個比較,然後再進行謀劃,如何以己之長攻敵之短來取得勝利。所以,隻有目標,沒有計劃,往往會顧此失彼,或多費精力和時間。
我們都是朝著一個目標而在一起工作的,有些人具有知識和計劃,而另一些人卻不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就像睡眠的人們一樣。我想,那是赫拉克利特說的,他說他們在發生於宇宙的事物中是勞動者和合作者。但人們是多少勉強地合作的,甚至那些充分合作的人們,他們也會對那發生的事情和試圖反對和阻撓合作的人不滿,因為宇宙甚至也需要這樣一些人。那麼這件事仍然保留給你,即懂得你把自己放在哪種工作者之中,因為那一切事物的主宰者將肯定要正確地用你,他將派你作為使用者和那些其勞作傾向於一個目的的人的一個。但你不要使自己扮演這一角色,正像克內西帕斯所說,扮演一個戲劇中貧乏的可笑的角色。
智者有了目標後,便為實現目標進行周密、詳細的計劃,分輕重緩急、主次環節,先怎樣做,後怎樣做,中間遇到問題怎樣解決等,都做到心中有數,避免被別人隨意的支配和安排;而愚者就是有了目標,也不會考慮到這些,他們不管三七二十一,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時候是抓住芝麻,丟了西瓜,耽誤了時間,浪費了錢財,結果弄得很狼狽。所以為完成某個目標,合理的計劃是很有必要的。
一位不知名的新人在眾人矚目的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奪得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比賽開始後,我就以跑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過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常常把我的目標定在終點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是被前路的遙遠所折服的。”
於是,他將冠軍的目標分解為一個個容易實現的小目標,並腳踏實地認真實踐。他每前進一步,達到一個小目標,使他體驗了“成功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強化了他的自信心。這一切,推動著他逐步達到下一個、再下一個目標。
原來大成功是由小成功累積而成的。正所謂智者善於計劃,他們都是在達到無數的小目標之後,才實現他們偉大的夢想。為實現目標而做出計劃,不怕艱苦,不懈努力,迎接自己的便將是成功。
這位選手不就是在有了切實可行的目標以後,在思路上要分清了輕與重、緩與急,如果隨意地胡亂瞎抓一氣,沒有一個全盤的計劃,結果隻能是“事倍功半”,甚至是“勞而無功”。
愚者設立過人生目標,可是他沒有排定優先順序,因此他的時間管理不當,常在同一個時間眉毛胡子一把抓,做很多的事情,結果效率不佳。他非常忙碌,感覺到壓力非常大,可是當目標達成時,卻沒有很大的成就感,原因就出在他沒有對目標做出合理的計劃。
所以,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像智者的方式那樣,當有了目標之後,就製訂出一個詳細的計劃,把計劃依照優先順序排列好,這樣會使達到目標的機率大幅度地提升,這也是每個成功者所做的事情。
你現在就要開始去思考、去計劃,並不斷完善。這樣,你的人生才不會無所事事,才不會忙亂不堪。
第五節趁猶豫而入,替他人作決定
獲得成功的最有力的辦法,是迅速做出該怎麼做一件事的決定。排除一切幹擾因素,而且一旦做出決定,就不要再繼續猶豫不決,以免我們的決定受到影響。有的時候猶豫就意味著失去。實際上,一個人如果總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或者總在毫無意義地思考自己的選擇,一旦有了新的情況就輕易改變自己的決定,這樣的人成就不了任何事!消極的人沒有必勝的信念,也不會有人信任他們。自信積極的人就不一樣,他們是世界的主宰,他們可以幫助別人做決定。
比如,在我們這個社會中,總有辦事很拖遝、猶豫的人,他們購買東西的時候,明明相信知道有些產品質量和服務非常好,也相信如果作出購買決定會對他們的業務產生很大的幫助。但他們就是遲遲不作出購買決定。
他們總是前怕狼,後怕虎。對於他們來說,主導他們作決定的因素不是購買的好處,而是萬一出現的失誤。就是這萬一的失誤使他們不敢承擔作出正確的購買責任。對於這樣的顧客,我們就可以采用鮑威爾成交法。
你可以對他說:“某某先生,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說過——拖延一項決定比做錯誤決定浪費更多美國人民、企業、政府的金錢和時間,而我們今天討論的就是一項決定,對嗎?”
假如今天您說好,那會如何呢?假如您說不好那又會如何呢?假如說不好,明天將和今天沒有任何改變,對嗎?假如今天您說好,您即將獲得的好處是很明顯的,這點我想您會比我更清楚。某某先生,說好比說不好對您的好處更多是不是呢?
對於這種性格比較軟弱的顧客,推銷人員必須主導整個推銷過程,他的潛意識裏麵需要別人替他作出購買決定。他總是需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而自己卻不敢拿什麼主意。
這種顧客,推銷員就必須學會主導整個購買過程,你千萬不要不敢為你的客戶作決定,你要明白,你的決定可能就是你的客戶的購買行為。
在生活中,遇到別人猶豫不決的時候,你應該趁著他的猶豫,幫他作出決定。此刻,他舉棋不定,需要的就是你的決定,使他能夠下定決心去做某件事情。
金吉爾是美國紐約百老彙最年輕、最負盛名的年輕演員,她是這樣講述她的成功之路的。
幾年前,當金吉爾還是一名學生時,她參加了一次校際演講比賽,她將自己的夢想告訴了在場的所有人:“大學畢業後,我要去演百老彙歌舞劇的主角。”
演講結束後,金吉爾的心理學老師找到她,質問她:“為什麼現在不去百老彙,非要等到畢業後才去呢?”金吉爾想了一下說:“是呀,大學生活並不能幫我實現夢想。”於是,她說:“那我一年以後就去百老彙。”
老師又生氣地問:“為什麼今天不去,非要等到一年後去呢?”
聽完老師的話,金吉爾覺得很有道理,對老師說:“我決定下個月就出發。”老師又緊跟著問:“今天去跟下個月去,有什麼不一樣?”
金吉爾激動不已地說:“好,我現在就去訂機票,馬上出發。”老師讚許地點點頭說:“機票我已經幫你訂好了。”金吉爾當天就飛赴她夢想中的殿堂。
當時,百老彙的製片人在醞釀一部經典劇目,正在征最佳女主角。要求是在100個人當中挑選10各,然後再在10個人中選擇最優秀的一個。挑選方式是,讓她們每人念一段劇本中主角的台詞。
金吉爾千方百計地從一個化妝師手裏得到了將要排演的劇本。然後閉門苦讀,悄悄演練。正式麵試那天,她是第40個出場的應聘者,製片人問她是否有過表演的經驗,金吉爾甜甜地一笑說:“我可以給您表演一段曾經在大學裏演出過的劇目嗎?”製片人不願打擊一個熱愛藝術的青年的心,就答應了。可是當製片人聽到金吉爾使用的台詞正是將要上演的劇目中的對白時,被她那真摯的感情、惟妙惟肖的動作驚呆了,他立刻宣布麵試結束,女主角已經找到了。
就這樣,金吉爾剛到紐約就順利地邁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穿上了她人生第一雙紅舞鞋。
很多人都有自己追求的夢想,也曾製訂過目標,可那隻是一時的心血來潮,製訂完了就把它束之高閣,沒有為此付出行動,最後仍然是一事無成。要知道,心動不如行動,目標既然已經製訂好了,就不要猶豫,堅定地投入行動中,有行動才會有機會。我們對這些猶豫的人隻需要輕輕的幫一把,說不定就能夠使別人獲得成功,實現自己的理想。
我們應該不斷地修正自己人生的決定,幫助別人建立正確的決定。請記住,是你的決定而不是你的遭遇主宰著人生。所以,改變自己和別人的決定係統,隻要有心想贏,有心想成功,有心去塑造人生,有心去掌控人生,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沒有超越不了的障礙!你的人生將因此改變!而你有能力去掌握影響人生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