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三爺雖然分析了這麼多,但是薑軍對於這方麵也就是一知半解,最多就是大局控製,做些安排,真的去策略什麼事情,怕是還搞不定。
正說著,眾人已經走到了玉台邊上,就看到一方類似沙盤地圖的存在,上麵同樣是插滿了各色的小旗子。
“這個隻要心神投入,想要觀看那一塊地方的戰鬥,那邊的戰鬥就會顯示在你的腦海中。”薑三爺笑道。
小旗子自然是象征的兵力,而現在觀看的則是大局,如果是細節方麵,就好比是放大某塊地方,同樣小旗子就會變成真正的虛擬兵馬在戰鬥。
如今還是雙方的準備階段,因為既然是對戰,卻是沒有必要半途加入,如今的局勢是戰役還沒有真正開啟的階段,雙方僅僅是調兵遣將,準備開戰。
眾人能看到的就是兩方旗幟各自向著中央長平所在彙集罷了。
“咦!”
這個時候,張飛忽然驚咦一聲,開口道:“主公,馬謖那小子在那邊觀戰,不知道他是不是曉得是誰在進行這場推演!”
“哦!馬謖?”薑軍當然記得這麼一個人,聞言,也就走了過去。
“啪!”張飛大步過去,一巴掌拍在那青年文士肩上。
“嚇!”馬謖正盯著沙盤戰場,冷不防張飛這麼一下,卻是嚇了一跳。
“原來是三將軍,您真是嚇了我一跳啊!”馬謖笑著招呼道:“原來主公也來這邊了,馬謖有禮了!”
薑軍擺擺手,笑道:“不要客氣!你知道這邊是誰在進行沙盤推演嗎?”
“回稟主公,正是不才兄長馬季常!”馬謖連忙回應道。
“原來是馬良先生啊!”張飛笑道,旋即忽然想起了一個問題,奇怪的盯著馬謖。
“三將軍有什麼問題?”看到張飛的眼神,馬謖卻是奇怪道。
“我忽然想起來,聽說這邊沙盤推演的一方主將和你小子有些相似之處啊!”張飛嘿嘿笑道。
“噗!”薑軍聞言,忽然反應過來,也是哈哈大笑。
馬謖聞言,卻是一臉苦色:“三將軍,咱不是知錯能改嗎,您老就別再揭我的短了成不!”
不是薑軍後知後覺,不過這幾句對話的功夫,薑軍也搞清楚了馬謖和那邊馬良究竟是怎麼回事。
倒不是薑軍不了解手下,不過這麼多人,可不可能瞬間就想起來這個人的全部。
先說馬謖,用張飛的話說,這廝和長平之戰的某位主帥有相似之處,說的卻是那位紙上談兵的趙括。
馬謖“才器過人”,好論軍計。諸葛亮向來對他倍加器重,每引見談論,自晝達夜;但馬謖卻於諸葛亮北伐時因作戰失誤而失守街亭,因而被諸葛亮所斬。
諸葛亮北伐兵出祁山,力排眾議任命馬謖為先鋒,統領大軍在前,與魏將張郃大戰於街亭,馬謖不遵諸葛亮將令,還不聽部將王平之勸,舉動失宜,舍城上山,最終被張郃截斷汲水之道後打敗,諸葛亮退軍漢中。馬謖按軍法處死,諸葛亮亦為之流淚。
如此看來,對比趙括與馬謖還真有不少相似之處。
當然,經過千年的沉澱,馬謖如今也已經成為真正的一代兵法大家了,而趙括想來也不會原地踏步就是了。
再說正在進行沙盤推演的馬良,比起馬謖來自然要高明不少。
所謂“馬氏五常,白眉(馬良)最良”不是沒有道理的。
馬良家中兄弟五人,皆有才能、名氣。劉備占領荊州之後,征辟他為從事。211年,劉備入益州幫助劉璋,後來雙方決裂,於214年,諸葛亮等也率軍入益州去,於是馬良與關羽同守荊州。雒城攻破後,馬良曾書信給諸葛亮雒城已攻下,吾兄應大展宏圖,乘勝前進。信中更尊諸葛亮為兄。後來劉備任命馬良為左將軍掾。不久出使東吳,馬良寫信道:“寡君遣掾馬良通聘繼好,以紹昆吾、豕韋之勳。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於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願降心存納,以慰將命。”孫權對他十分尊敬。221年,劉備稱帝,任命馬良為侍中。同年,劉備出兵攻打東吳,馬良奉命到武陵招降五溪蠻夷,結果全部蠻夷接受蜀漢官印及封號歸順,一切都在馬良掌握之中。可惜,劉備在夷陵之戰被打敗,馬良也遇害身亡。
而在夷陵之戰中,馬良多次奏請劉備種種問題而沒有效果,曾攜地理圖本前往請教諸葛亮,不過等到諸葛亮加急送信過來卻已經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