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三爺笑道:“這是自然,這小家夥學習縱橫道也算不錯了,縱橫道和兵家多有類同,是以才到這裏修行。不過,這家夥不去專心修習兵法,跑來修煉武道,才弄成這樣,卻是要好好教育教育。”
對於這些事情,薑軍與薑三爺卻不多說,反正這裏必然有完整的體係,不用他們操心。
隨著眾人繼續深入,就看到了另一種模樣的擂台。
這是一種巨大的玉台,而玉台之上則好似放電影一樣在展示著兩軍交戰的場麵,薑軍一看,估計十有八九就是所謂的沙盤,當然,這已經不是一般意義的沙盤了,技術含量那是更加高深了。
這叫‘沙場演示台’,供眾運朝給軍官教授軍法之用。上麵可以用法術演繹出各種地形,並且根據極為精密的原理,產生不同能量傀儡兵種。也就是模擬戰場。不過,一方主帥麵前隔著一個奇異光幕,使得他隻能看到自己的兵,想要看到別人兵的布置,必須派出哨探,查探後才知道。和真正的戰場非常相像。
不過,歸根究底還是推演,是以可以調整戰鬥的速度,這就要看交戰雙方的靈魂境界了。
靈魂境界決定了反應速度,神經反應速度越快,那自然能夠承受的加速也就越大。
“沙盤演陣來說,地圖多是根據現有的地圖刻錄的,當然也有選擇隨意設置的地圖,就看雙方的選擇了。”薑三爺笑道:“不過,就這外圍而言,我估計你們派出一些經驗豐富的統領,差不多就能夠戰勝他們了。”
“翼德,知不知道誰在這邊?”薑軍開口招呼道。
“我和幾位軍師、將軍是一起過來的,隻不過因為這裏有演武有演陣等等,所以我們就分開來了。”張飛應道。
“大家快去,那邊有人準備和教習攻略長平之戰了!”
正說著,四周傳來的如此喧囂。
長平之戰,前後耗時三年。是我國曆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此場戰爭,發生於最有實力統一中國的秦趙兩國,極大地加速了秦國統一中國的進程。 據載秦軍前後坑殺趙軍四十萬人,被後人認為是戰國形勢的轉折點。 此戰後,山東諸侯國均不再有對抗秦軍的實力。秦統一中國的戰爭從而隻剩下時間問題。從國家戰略到具體戰術,軍事家直到現在都在探討它的得失。長平之戰,對中國曆史走向有著深遠的影響,它催生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集權的大帝國。
戰國末年,強大的秦國不斷通過戰爭,兼並東方各國。其第一目標便是鄰近的韓國。公元前264年,即趙孝成王二年,秦軍伐韓野王。野王降秦,上黨道絕,韓國上下大為恐慌,議獻上黨以息秦兵,郡守馮亭不願入秦,遂派使者向趙請降,趙王欣然接受上黨。秦君震怒,命左庶長王齕率軍再攻上黨。秦軍向東進攻,趙王派老將廉頗鎮守長平。秦軍不斷挑戰,廉頗堅守不出,雙方長久相持。秦軍散布廉頗要謀反的謠言,目的是讓趙王換掉廉頗。趙王果然上當,派趙括來代替廉頗。趙括隻懂得紙上談兵,沒有多少實戰的經驗,輕敵出擊。秦國將領白起設伏兵包圍趙括軍隊,並截斷趙軍糧道,昭襄王親至河內,悉發成年男子到長平助戰,趙軍被圍困46天,草糧斷絕,拚死突圍,馬服子趙括被射死,白起收趙降兵四十餘萬,白起認為趙兵不忠,夜裏坑殺之,趙國繼而衰落。
長平之戰結果,趙軍固全軍覆沒,秦亦死亡過半,即雙方死亡百萬左右。是役成為春秋戰國時代一次持續最久、規模最大、最慘烈的戰爭,誠如古人論及東周500年的戰爭時,唯推晉陽、長平兩役,所謂“晉陽之圍,懸釜而炊;長平之戰,血流漂櫓”。長平之戰中,秦軍前後共殲趙軍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為強勁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這場戰爭由於秦取得全勝,由其統一的形勢已成不可逆轉,從此急轉直下。長平之役,標誌著以列國林立、兼並戰爭頻仍為時代特征的戰國一代行將終結,一個史無前例的中央集權大帝國就要臨降了。長平一役,為戰國時代乃至整個封建史上最大的戰爭,不僅僅有著列國中最主要國家最高決策層戰略成敗得失值得研究,也集中了戰國一代最優秀最傑出的軍事戰略家——廉頗、白起等將領的參與,包含著這群千古名將指揮如神的運籌幃幄,因此凝聚著中國古代悠久的發達的軍事科學理論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