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反(2 / 2)

胡義咄咄逼人的架勢讓汪文理有些招架不過來,硬著頭皮說道:“土地集中在少數人手裏是社會現象,不能簡單把明朝滅亡歸咎於地主士紳,你這個觀點太片麵了。”

“不能簡單的歸咎於地主士紳,那麼就能簡單的把一切歸咎於太監身上麼?”

對方這可是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汪文理被胡義問住,不知如何作答。

胡義見汪教授沒有作聲,心道可不能讓他反應過來,趁勢追擊道:“那麼我再請問汪老師,為什麼明朝的皇帝知道自己的賦稅收不上來,而百姓卻承擔高昂賦稅時,有意減輕百姓負擔,將收稅的矛頭對向工商業,對向那些富人時,為什麼這些文官政府的士大夫卻拚命阻攔,不讓皇帝收稅?難道他們不知道國庫已經空虛,不知道老百姓民生艱難,不知道大明王朝已經風雨飄搖嗎?”

一連串反問讓汪文理聽得都是頭大,句句矛頭都是指向明朝文官政府,對太監卻是隻字不提,心中斟酌了一下,剛想張口回答,卻見胡義猶如意氣風般,對著一幫同學大揮手勢:

“不,他們知道!但因為所有的工商業都跟這些士大夫的家族切切相關,皇帝要收工商業的稅就等於從他們口袋裏外往掏錢,所以他們拚死也要阻攔!我記得初中曆史教材上記載了無錫葛成抗稅的事,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了。但葛成為的這幫抗稅的人,其實就是一幫士紳雇傭的地痞流氓,阻撓皇帝派來太監收稅的打手而已!經常有人說明朝派太監收礦稅什麼的是典型的暴政,可是同學們,礦產資源是屬於國家所有還是屬於那些地主士紳所有?”

“當然是國家的了!根本不用問,那些地主士紳憑什麼霸占國家的礦產!”

“沒錯,文官士大夫代表的地主階級才是明亡的根本!”

學子們的情緒明顯被胡義調動了起來,課堂已經偏離原先的講課氛圍,完全脫離汪文理的掌控,大家都沉浸在胡義的一番話語中。汪文理思路也已經跟不上趟了,這個學生所講的跟自己所研究的完全是兩回事,可是聽上去卻是那麼的有道理。正在細細品味時,胡義卻將視線轉向了他:

“汪老師,為什麼開礦所得的利益被那些士紳和官僚分了去,皇帝所得卻寥寥無幾呢?”

“這……..”

汪文理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吱唔幾聲沒有下文。

“你口口聲聲說太監誤國,可太監是什麼?太監是皇帝的家仆,代表的是皇帝的利益!文人士大夫則代表是地主士紳利益,皇帝的利益與士紳官僚的利益誰為重?種種史料都表明明朝的皇帝沒有暴君,可為什麼皇帝派自己的家奴去收些銀子貼補國庫,以免百姓負擔加重,卻被滿天下當官的和那些讀書人指責為昏君弊政,而太監則被形容成吃人不吐骨頭的惡奴呢?!”

見同學們都露出深思的表情,胡義再道:“其實皇帝的利益就是百姓的利益,沒有哪個皇帝會願意自己的江山垮台的!太監為什麼又會專權?還不是皇帝為了對付那些隻顧自己利益不顧國家利益的文官政府,如果那些文人士大夫們一心為民,皇帝何苦要把太監們推出來和他們對抗呢?

如果國庫的銀子能收上來,皇帝還至於采納內閣文官們的意見對那些老百姓加稅嗎?縱觀明朝曆史,太監們始終都是以皇帝利益為重,他們反對的隻是那些把持朝政,瞧不起太監的文官政府而已!那些文官政府把持的輿論更不可信,那些由文人記載的史料更是荒誕!所以,有關太監專權誤國的一些記載我們隻能作參考而已,卻不能蓋棺定論,後人沒有資格評論無法看見的史實!”

胡義的再一番話壓下來,汪文理徹底崩潰了,額頭都滲出冷汗,拿著一條白帕不停的擦拭,謬論,絕對是謬論,可我怎麼就反駁不了他呢?….

“所以說太監專權禍國殃民根本就是無稽之談,那些惟孔孟是也的文官士人才是禍亂萬民的罪魁禍!”

當最後一句結語說完時,下課的時間也已經到了,在眾人崇拜和佩服的目光中,胡義不屑的看了一眼還在那裏目瞪口呆的汪文理,如同得勝歸來的將軍般大踏步的出了課堂,身後是如潮般的掌聲和尖利的口哨聲…

..........................

新書急需收藏與推薦,請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