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大秦雄風-第288章女生外向(1 / 3)

第四卷 大秦雄風-第288章女生外向

第288章女生外向

謝飛暗暗苦笑,自己想得有點遠了,現在連蒸汽機的影子還沒有見著,就想著鑄造大型戰艦了。以晉代時期世界各國的海軍裝備情況,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沒有鋼鐵巨船,謝飛用剽竊的輪船足以傲視世界。如果用超過五百噸人力驅動漿劃輪船炮艦都打不過倭國的漿帆樓船,謝飛可以用頭撞豆腐自殺算了。

雖然倭國的主力裝備都是從魏國傳回去的技術,由於中國自古就有師傅喜歡留一手的習慣,所以就算倭國人人都是天才,可以百分百掌握所學的技術,但是仍無法得到真正真傳。謝飛同樣知道此時晉軍水師裝備的戰艦是魏國延續下來,最遠程的打擊力量不過是射程可以達到三四百步的投石機,以及三百步到五百步之間的單發重弩。雖然現在火槍的威力並不能與重弩相比,但是謝飛的最近射程的佛郎機火炮也可以輕易打出千步之外,重型紅衣大炮居然可以達到驚人的八千步、無論防禦手段,還是進攻的能力,謝飛都遠遠強過倭軍。

由於這艘船以槳輪為動力源的戰艦,雖然以木製為主。但是在船底與船舷都用了鋼鐵裝甲,不僅可以避免敵方的“水鬼”下水鑿穿船底,也增加了抗撞擊能力。在輪船未發明之前,戰艦驅動都是依靠船麵上的漿手,因此如果是雙方交戰,對方就可以用弓箭來攻擊劃船的船夫,沒了船夫劃槳,船就無法動彈,而輪船是靠人力踩動槳輪軸,所有的槳輪軸都在二層及三層的內倉中,這樣不僅不用擔心會受到攻擊,就是下雨也不會被雨水淋到,這樣船隻就可以在任何天氣下都能航行了。

對於風帆的應用,其實謝飛也想到了,人的力量總會有限的,所以謝飛讓公輸顯在船上加上兩根桅杆,同時製造幾麵巨大的船帆,材料就選最結實的布匹用多層縫製在一起,這樣在順風的時候,兩根桅杆上可以拉起四麵風帆,就是不用船員踏動槳輪船隻也會前進了。

江河水軍和海洋海軍最大的區別是自持力和抗風浪能力,就算在黃河和長江中最急的河段風浪也僅僅三四尺高,但是在茫茫大海中,無風時也會升起三尺浪。雖然此時青海湖中的浪花在大風時也有三四尺高,但是這和大海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漸漸的戰艦遠離湖岸線,這時,眾新水軍都沒有了先前的興奮勁,好在這些水軍將士都是水性極佳的人,並沒有暈船和其他不良反應。此時一名將軍模樣的人來到謝飛身邊,隻見他身穿明光鎧甲,頭戴熟銅盔,,麵色黝黑,滿臉的絡腮胡子,豹頭環眼,生得人高馬大。

那名將軍模樣的人來到謝飛身邊單膝跪地,抱拳道:“卑職周楚,參見秦王殿下!”

謝飛擺擺手道:“周將軍免禮!”

此人姓周名楚,九江人。乃三國東吳名將周泰後裔。雖然周泰曾在東吳官拜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卻英年早逝,周泰的兒子周邵以騎都尉領兵,與曹仁、曹休交戰立功,進位裨將軍,黃龍二年(230)去世。父子二人先後兩年內去世,從此周氏一門家道中落,至周明這一代,周明僅依靠祖上留下數十畝薄田勉強渡日。謝飛在秦國之地征召水軍將士。周明不遠千裏前來投奔,為證明其身份,獻出祖上所傳的青羅傘蓋。謝飛見其精通兵法,極善長水戰,添為秦國水軍副統領。正的有謝飛親自兼任,所以實際上周明就是此時秦國水軍的第一人。

謝飛問道:“如果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周將軍如何辨別方向?”

周明不假思索的說道:“白天可以根所日出日落,從而辨別方向,夜裏可以依靠天上的星星或月亮。”

謝飛微微一笑道:“那如果是陰雨天氣,天空中既看不見太陽,夜裏也看不見星星,那應該如何辨別方向?”

周明略為考慮一下,直接說道:“如果那樣,隻有使用司南了,可惜司南的準確度太低,也不足以保證航行準確無誤。”

如何在海上辨別方向的問題,謝飛其實早有先見之明,於是這次戰艦出行,把航海用的羅盤造出來,實就是謝飛在木板上的畫出一個圓來,然後等分標出方位,每十度一個標記,這樣前進時從零度到一百八十度就是前邊從左到右的所有方向了。圓的中間是一個豎著的鐵釘,鐵釘的尖端,頂著一個菱形的鐵片,鐵片的中間有個小孔,正好穿在下邊的鐵釘尖上,上邊再用一塊木頭封好,這樣鐵片就不會輕易從鐵釘上掉下來,而這枚菱形的鐵片兩端可是用磁石磨過的,因此具有磁性,起到的是指南針的作用。航行的時候,由於指南針一直指向南方,因此可以先通過地圖,量出起點到目的地之間與南北方向所成的角度,這樣隻要在航行的時侯,一直保持這個角度前進就可以到達目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