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好景不長。一年後,正當魯國百姓拍著腰包偷笑的時候,管仲卻突然下令封閉齊國所有邊貿關卡,不讓魯縞進入齊國。同時,又讓齊桓公和大臣們一股腦的改穿齊紈做的服裝。於是,齊國上下紈料衣服又開始大流行,無人再穿縞衣了。這一下,可苦了魯國政府和魯國百姓。由於兩季莊稼沒了收成,堆積成山的縞又賣不出去,換不來糧食,百姓頓時陷入了饑餓之中。魯莊公發現中了管仲的計謀,急忙下令停止織縞,可為時已晚,隻好派人到齊國購糧。管仲借機把糧價一提再提,把魯莊公搞的內外交困,火急火燎。迫不得已,魯莊公主動派人向齊國求援,請求借糧,並表示今後願聽齊桓公調遣,最後簽訂了尊奉齊桓公為天下霸主的協議。
通過“齊紈魯縞”這種先揚後抑的手段,管仲徹底擺平了魯莊公,為齊桓公稱霸道路清除了第一塊絆腳石。此後,管仲又運用同樣的原理,通過高價采購楚國的生鹿、代國的狐皮、衡山的械器等經濟手段,製服了楚國、代國,吞並了衡山,最終輔佐齊桓公實現了“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夢想。
齊紈魯縞的故事,展現了管仲以經濟為手段“不戰而屈人之兵”,征服敵國的高明智慧。雖然按照道德的觀點,招數確實有些損,正統的曆史書也沒有記載,但結合當時諸侯爭霸的具體曆史情況,管仲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更為重要的是,管仲深謀遠慮、統籌規劃的思維方式,值得後人領會學習和在一定條件下借鑒。而從魯莊公的角度,教訓則是深刻的。一個執政者如果僅僅從經濟角度和局部利益去考慮問題,遇事缺乏冷靜,就會人民的利益蒙受巨大損失,甚至會使國家陷入一蹶不振的曆史災禍。
聽完這個故事,大家都有些震撼了。在座所有的人,包括劉協在內,沒有任何想到,在商人地位低下,經濟極度落後的春秋戰國時期,居然就已經有人開始運用經濟戰的方法來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而且,管仲的方法確實也達到了明顯的效果。、
“我就說,怎麼史書上都記得語焉不詳的,很多關鍵戰役,齊國都勝得有些帶有運氣的成分。現在看來,並不是齊國運氣好,而是敵國被他們搞垮了經濟,後勤跟不上,才吃了敗仗,成全了齊桓公稱霸的夢想。”同樣對曆史研究很深的戲誌才歎息道。
“管仲不愧為春秋第一相,手段確實非同一般。”其他人也紛紛感歎著。
結合現在和春秋時的情況對比,不難發現,中國遇到的情況跟那時的齊國一樣,羅馬帝國就跟魯國一樣,也是中華帝國統一全球的道路上最大的一顆絆腳石。而羅馬帝國的皇帝卡拉卡拉,也跟魯莊公一樣,也是一個見錢眼開、目光短淺的平庸之輩,效法管仲的這種經濟手段,有很大機率可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通過一則野史上記載的故事,劉協和眾人都了解了司馬徽的方案來源,也充分理解了這個方案的內在理論,對這個方案施行成功充滿了信心。
“我看大家都很讚同這個方案,那好,就用司馬徽的方法了。現在,大家來討論一下,應該幫助羅馬人發展什麼產業,才能達到我們的目的。”劉協說道。
大家開始進行討論,說得最多的就是服裝行業,因為管仲就是用服裝行業來成功達到製裁魯國的目的的。但是,劉協毫不猶豫地否決了這個方案。因為,在中國,服裝行業是一個很大的行業,如果把這個行業轉手送給羅馬人,中國自己的損失將是難以估計的,根本是得不償失,不宜使用。
(PS:我暫時也想不到用什麼農作物來施行這個戰略,讀者朋友們提提意見,看看羅馬帝國地中海沿岸有什麼是可以進行大麵積推廣種植,擠占羅馬人糧食生產空間的農作物。而且這個農作物在中華帝國境內也能種植,不會因為雙方發生經濟戰,不再進口羅馬人這種農作物生產的產品而導致民眾生活水平下降。這種農作物的特點,應該具備在地中海沿岸能夠大麵積種植的特性,並且中國人有一定的消費需求,但卻不是生活必需品。如果到時產量下跌,也不會造成民眾情緒不穩的情況。我在網上找了許久,也沒找到一種符合我設定的農作物和用它作為原料來生產的產品,希望大家提供一點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