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大鵬展翅-第八十三章 橫掃朝鮮(三)(3 / 3)

連突破日軍兩道防線,進抵到漢城外圍最後一道防線。隻要突破這道日軍陣地,就可以直逼漢城城下。就在日軍還想負隅頑抗的時候,韋東林的540旅已經攻擊到漢城邊上,因為日軍從來沒想過後背會出現敵人,幾乎把兵力全部放到了前麵。

磯穀武亮馬上準備抽調部隊向後防守阻擊540旅的進攻,他認為不管是空降還是海運都不可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優勢兵力,這隻是一夥奇兵而已,數量不會太多的。可是就在他準備調兵的時候最後一次接到波田重一少將的電報,知道19師團已經全部玉碎。既然元山的戰鬥結束,那麼號稱鐵血精銳的近衛第一軍也會趕到漢城來。

磯穀武亮絕望的發現,不管怎麼做也不可能再有勝利的希望。一臉死灰色的不知道該不該抽調兵力阻擊後麵的鐵血部隊。最後咬牙的帶領輜重部隊和工兵部隊,以及後勤人員組成的敢死隊,趕往漢城北門,把指揮權交給了參謀長小磯樹男。

就在漢城戰鬥異常激烈的時候,大連港上日軍開始登船,47師團長大河下一郎少將不是不想快點,可是這是在滿蒙邊境抽調的部隊,趕到這裏要耽誤很多天。何況還有混成旅團。鐵血在朝鮮是三個軍的兵力,現在已經知道19師團已經全軍覆沒,要是沒有足夠的兵力是不可能進行登陸作戰的,兵力不足的下場就是被鐵血部隊趕下大海去喂魚。

因此大河下一郎一定要等到兵力到達,一次性運送過去,這樣運送整個師團渡海增援,就連船隻也要準備,還有就是不停的進行空襲的鐵血空軍,雖然還造不成多大損失,可是時間卻耽誤了。

在失去最後希望的磯穀武亮帶著一群烏合之眾,趕到了漢城的北門。他沒有出城進行防禦,知道鐵血部隊這樣直接攻擊城牆自己是堅持不了多長時間的。可是這樣的兵他敢在城外設立阻擊陣地嗎?因此以城牆為依托進行防守。

磯穀武亮的做法正確極了。韋東林的540旅沒有重型武器,能用於攻城的大炮更是沒有,隻有為數不多的輕型迫擊炮,彈藥也不多,翻越高山是不可能帶有太多的武器彈藥。

540旅旅長趙海濤現在是不管不顧,犧牲這麼大才來到漢城腳下,這攻占漢城的功勞說什麼也不能丟給別人。雖然沒有重炮部隊,趙海濤也沒想去在城牆上進攻。

立即派出爆破組,攜帶炸藥包不顧犧牲的向城下進攻,在重機槍火力的壓製下,在犧牲百人的代價下,成功的炸開了漢城的大門。當城門炸開的那一瞬間,磯穀武亮明白這是自己的失誤,知道背後已經有鐵血的進攻,為什麼不把城門堵死。一個木製的城門怎麼能擋住軍隊的進攻。

其實也不能全怪磯穀武亮,在現在戰爭當中,城牆的作用已經失去多年,在重炮和熱兵器年代,城牆已經毫無意義。所以才會被忽略。可是打算攻進漢城的趙海濤卻早就注意到這個唯一的進城地方。

這麼容易的主要原因還是在城牆上守衛的這支部隊不行,要是日軍正規的野戰部隊,趙海濤隻犧牲百十多人就炸開城門幾乎是妄想。可是就有這麼多巧合居然讓趙海濤的540旅攻進了漢城。

接到趙海濤的報告,韋東林不敢相信這麼容易,要是知道這麼快就攻進漢城,他還守衛開城幹什麼。

趙海濤一攻進漢城立即向南門殺去,那裏是城外日軍退回漢城的必經之路,一但日軍退回漢城,就憑自己一個旅的部隊很難擋住日軍,有可能就把日軍放跑了。由於磯穀武亮沒打算和鐵血派遣軍打巷戰,部隊全在漢城的外圍陣地作戰。這次組織這支守衛北門的部隊也是日軍城裏最後的力量。

後退回來的磯穀武亮隻有這兩三千人,又是這樣的部隊,哪裏擋得住趙海濤旅的五千精銳戰士。磯穀武亮這些日軍利用屍體和無畏的犧牲阻擋趙海濤的前進。終於掙得了一點時間。磯穀武亮電報通知了兩個師團長後,在無奈的不甘心中切腹自殺。

他不想看到結果。當123師團長北澤貞治郎和32師團長土崗重都是大吃一驚。立即放棄當麵陣地向漢城內撤退,因為想逃命就必須通過漢城,要不沒有出路。

磯穀武亮臨死給趙海濤留下了一個難題。因為他沒有奪下南門,日軍城外部隊開始湧進漢城。雖然現在趙海濤已經進了全力,可是還是阻擋不住日軍的湧入。隻能節節後退。趙海濤下令留下一個營阻擊日軍,其他部隊後退占領北城門,利用沙袋堵死城門。全旅官兵死守北城門。趙海濤相信,用不多長時間鐵血近衛第二軍就會攻進城裏。日軍在想跑那就是不可能的,因此下令,戰鬥到最後,一人一槍一彈,絕對不可以丟掉北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