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巨大的漏洞(3 / 3)

於效飛說:“這個萬能台的特務可不是一般人,咱們還不知道他多大的神通,把在押犯弄到現場去,萬一失去控製,事情就麻煩了。還是老規矩,先拍照吧!”

曹之說:“拍照,這可是個技術活,我們這幾個偵察員對這個都不熟悉,我還得現找人。幹脆你來幫忙得了。”

“行,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到了特務開歡慶會的日期,所有聽到消息的人都到場了。除了慶祝的特務,還有十多個來看熱鬧的,偵察員以各種不同的遊人身份也出現在漪瀾堂禦膳餐廳內外。

於效飛裝成服務員,穿著白製服,胳膊上搭著白手巾,在酒席間往來穿梭,用手巾做掩護,暗中用微型相機拍下了每一個人的相貌。其他偵察員早就做了分工,一個盯一個。

這樣過了一會,一個看樣子大約二十四五歲的青年人,好像發現了什麼意外情況,走到計采楠身邊,說了幾句話,向參加聚餐的其他人打了退場的手勢,就匆匆忙忙走出了漪瀾堂禦膳餐廳。

於效飛和偵察員們一看,這個家夥倒象是個不同尋常的角色,他可能就是“0409”。

那個人出了北海公園後門,有意繞了幾個地方,試圖發現跟蹤的人。可是,他一個人,怎麼擺脫得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偵察員一直跟著他到了一個大院門口。他下車還回過頭看了看,快速走進院內。

很快就查清,這個人是計采楠的弟弟計旭。

在押特務正是計兆祥的同學。經他們確認,計兆祥即是計旭。他們是北平特警班最後一期畢業班的同學,這期特警培訓的內容就有潛伏、搜集情報、收發電報、密寫通信和爆破、焚燒、暗殺、投毒等特務技能。北平解放前夕,計兆祥曾向他們透露過,1948年底,綏靖總隊大隊長陳恭澍向他布置了潛伏任務,並發了電台和活動經費。

幾個月前,計兆祥特意遷到了南池子居住。

南池子緊靠中南海,解放後,黨政軍的許多高層領導就住在那一帶!

1950年2月14日,中蘇兩國在克裏姆林宮舉行《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的簽字儀式,這件大事震動了整個世界,它意味著兩個巨人從此挽起手來,世界的命運將要因它們而改變。所有參與到這次保衛事件的人,從廣播中和報紙上得知此事後,除了激動和高興外,同時也意識到毛澤東和後來出國的周恩來即將動身回國了。

公安部的楊奇清與滕代遠要布置毛澤東回國的安全保衛工作,“北平潛伏台”的偵破工作改由於效飛的上級――中調部的李克農代管。而於效飛此時也火速北上東北,破獲特務東北技術縱隊的任務已經是迫在眉睫了。

但是,目前對東北技術縱隊的情報少得可憐,盡管毛人鳳和計兆祥違反基本的特工保密原則,象是有毛病似的每天聯係三次,幾乎他們的一切通話都在向中共的偵察機關作全文報告,但是,如果隻憑從他們這兒廣播的事情去了解事情經過,毛澤東的專列早就被狡猾的馬耐炸上天了。所以,於效飛絕對不能在北京傻等著。

可是,到那兒去找那個深藏於地下的東北技術縱隊呢?

於效飛想了好久,最後決定,還是用自己的老辦法,讓自己從刺客的角度出發,到刺客最可能行刺的地方去查找線索。

根據內部情報,專列回來的時候要經過興安嶺到達海拉爾,然後到哈爾濱、長春、沈陽,最後回到北京,整個東北的鐵路線非常漫長,根本不是於效飛一個人能夠看管過來的,那些地方有軍隊的護路隊和地方公安局保衛,也用不著他瞎操心,於是,他來到了當年遠東間諜戰最為激烈的、有著“東方小巴黎”之稱的哈爾濱。

當地中調部的人早就接到了通知,熱情地接待了於效飛。雙方簡單地寒喧了幾句,於效飛就說:“這次事情重大,我人生地不熟,給我派一個對當地熟悉,業務能力強的同誌當助手,我得馬上開展工作。”

“哈哈哈,早就想到了,這位關左綿同誌,是過去從延安社會部派到哈爾濱幫助蘇聯駐哈爾濱領事館做情報工作的,對哈爾濱的地理和情報方麵的社會情況都非常熟悉,讓他給你當助手怎麼樣?”

於效飛一看,這位關左綿同誌,和自己年紀相仿,看上去精明幹練。於效飛心想,既然是從延安社會部派來的,又是和蘇聯合作,那麼他的特工技能應該算是專業的了。

不過於效飛還是問道:“我抗日時候來過東北,當時東北的情報工作很艱苦啊!當時你是怎麼弄到情報的?”

關左綿一笑:“我是給鬼子幹事的呀!我是義勇奉公隊的隊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