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赦賞
汗宮書房,劉華召見了幾位兄弟和群臣。
因為還沒正式建國,而且蒙古朝廷也不象南宋朝廷繁文縟節那些多,所以沒有每天定時召開朝會。劉華也決定,以後等幄殿修好後,早上卯時(9點)才召開朝會,免得大家一大早上朝都哈欠連天的。
“眾愛卿,不知道開國大典籌備得怎樣了?”劉華問道。
“回稟汗兄,目前大典籌備有序,明年大年初一保證能召開。”忽必烈回答。
本來劉華是準備立春那天舉辦開國大典,但是因為旭烈兀沒有到,所以又推遲了一段時間。
“宋國和其他國家的使節到了嗎?”劉華又問。
“回汗兄,宋國和窩闊台汗國、察合台汗國的使節已經到了,欽察汗國因為路遠一點,可能明後天就能到。另外,高麗、日本兩國複函說…說路途遙遠,不便前來。”末哥因為民政部部長孛魯還在和林主持軍政,所以他這個副總理現在暫時負責民政部,外交是他分管的範圍。
“大膽狗賊!汗兄,臣弟請求率十萬鐵騎,替您蕩平那兩個彈丸小國!”忽都義憤填膺道。
“是呀,汗兄,那高麗、日本在宋國就駐有使節。以路途遙遠為借口,分明是沒把我們放在眼裏!臣弟也請戰,滅了這兩個不知天高地厚的東西!”旭烈兀脾氣和忽都很像。
“大汗,現在盛典在即,敝座請大汗從長計議,等開國大典結束後再說不遲!”國師李誌常奏道。
李誌常現在因“長生教”而風生水起,地位比全真教全盛時期還高。加之經常到汗宮給劉華傳授養生功夫,所以現在也敢在廷議時偶爾發發言。
“國師之言有理。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微臣請大汗三思而後行。”民政部副部長姚樞啟奏。
“汗兄,這事不能就這麼算了!”阿裏不哥也是好戰分子。
在曆史上,高麗曾經多次激怒蒙古,所以蒙古眾臣對高麗非常仇恨。窩闊台大汗七年,命令皇子庫騰及塔海等入侵四川、特穆德克及張柔等侵漢陽、琨布哈及察罕等侵江淮,分道南下。大軍剛剛進發,忽然接到探報,高麗國王殺死蒙古使臣。窩闊台大汗惱羞成怒,立即又派撤裏塔為大將,統兵東征。
原來高麗國在蒙古以東,原本是宋國的屬國,遼國興盛時,屢屢侵略高麗,高麗不能抵擋,轉而臣服於遼。等遼國滅亡,又臣屬於金。後來蒙古攻金的時候,以前遼國的遺族,乘機占據遼東,入侵高麗,高麗北方盡都失陷。不久蒙古部將哈真征東,掃平遼人,以把高麗故土歸還位條件,使高麗臣服蒙古。窩闊台汗遣使征貢,時值高麗王--王暾嗣位,夜郎自大,竟然拒絕蒙古。使臣與他爭辯,他卻惱羞變怒,殺死來使,因此結仇開戰。
一個東海小國,向來為人役使,至此忽思發憤,欲與銳氣方張的蒙古軍爭一勝負,豈不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麼?後來屢戰屢挫,最後弄得兵敗地削,鬥大的高麗城,也被撤裏塔攻入。王暾帶領家眷,遁匿江華島,急忙遣使謝罪,願增歲幣並讓長子王倎入和林為人質。撤裏塔報捷和林,且請後命。窩闊台大汗因為要在西南用兵,無暇東顧,所以便答應高麗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