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會由末哥主持。自從上次他和也速兒當了劉華婚禮的伴郎伴娘,劉華對他的組織能力刮目相看,所以這次也讓他主持了。
末哥先是講明了這次家宴的重大意義:一是汗兄五十一周歲的生辰;二是為五弟旭烈兀接風洗塵。接著,昔裏吉、木忒等幾個小孩跑來給劉華、旭烈兀獻上了潔白的哈達。
隨後,末哥端起一個銀製牛角杯,唱起了《祝酒歌》:
金杯銀杯斟滿酒,
雙手舉過頭。
炒米奶茶手扒肉,
今天喝個夠。
兄弟兄弟請你嚐嚐,
這酒醇正,這酒綿厚。
讓我們心心相印,親情長久,
在這富饒的草原上共度春秋。
金杯裏斟滿了醇香的奶酒,
賽勒爾外冬賽,
兄弟們歡聚一堂盡情幹一杯,
賽勒爾外冬賽,
豐盛的宴席上烤全羊鮮美,
賽勒爾外冬賽,
親人們歡聚一堂盡情幹一杯,
賽勒爾外冬賽,
琴聲悠揚歌聲清脆,
賽勒爾外冬賽……
唱畢,末哥先喝一小口,雙手捧給劉華。據說這個禮儀源自成吉思汗,因為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是被仇人用酒毒死的,所以為了表示敬酒人的真誠,要先自己喝一點。
如果不知道這是蒙古禮節的漢族人,可能認為末哥不講禮節。而劉華以前在阿拉善呆過,所以毫不猶豫地一飲而盡。
酒喝了還不算完,還得回敬末哥一杯酒,並唱一首祝酒歌。這也難不倒劉華,張口就來施光南的《祝酒歌》,那是文革時施光南下放內蒙古時創作的。
美酒飄香啊歌聲飛
兄弟啊請你幹一杯
請你幹一杯
勝利的歲月永難忘
杯中灑滿幸福淚
來來來來來來來來
……………………
就這樣,你一杯、我一杯,你一曲、我一曲,包括建霖公主等所有人,都來向劉華和旭烈兀敬酒。
建霖公主畢竟是公主,除了向皇帝、皇後敬過酒,所以不會唱敬酒歌,就吟誦了一首宋詞《滿江紅》:
燕子樓中,又挨過、幾番秋色?
相思處、青年如夢,乘鸞仙闕。
肌玉暗消衣帶緩,淚珠斜透花鈿側。
最無端蕉影上窗紗,青燈歇。
曲池合,高台滅。
人間事,何堪說!
向南陽阡上,滿襟清血。
世態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
笑樂昌一段好風流,菱花缺。
劉華剛才差不多也把蒙古歌曲唱完了,甚至忽必烈妻子察必來敬酒時,居然唱起了《敖包相會》,引得眾人一起大笑。不過蒙古人豪爽,倒不會像漢人那樣計較是否合禮儀。
端著回敬建霖公主的酒,劉華現在暈頭轉向,哪能給她回首文雅的宋詞,情急之下,一首粗獷、渾厚的歌曲脫口而出:
妹妹你坐船頭,
哥哥在岸上走,
恩恩愛愛纖繩蕩悠悠
……
建霖公主想起以前路過巫峽時那些衣不蔽體的纖夫,臉羞得緋紅。在眾人的笑聲中,搶過酒杯一飲而盡,飛也似的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