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汗,微臣一去數載,那大汗教給微臣的神技怎麼辦?”郭守敬擦了一把眼淚問。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事有輕重緩急,隻有把緊要的先做好再說了。”如果不是劉華不懂水利,手下可用人才太少,他也舍不得把這個大科學家外放,自己腦袋裏的那些玩意看來得找畢家四兄弟這樣的造假分子來做了。

“大汗,不知微臣應該如何著手?”郭守敬請示道。

“若思,本汗到時給你一封聖旨和尚方寶劍,嚴令各地官員配合你工作。如有陽奉陰違者,你可先斬後奏。另外,為了不讓百姓增加太多的負擔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本汗還給你一個特權,你可以告訴各地那些無地的民眾,隻要參加水利工程,等工程結束後你可以分給他們一定數量的淤田。對不要田的民眾,你也可以頒給相應獎賞。對於那些捐錢捐物的有錢人,你可以把某些壩渠為他們命名,光宗耀祖。總之,不管遇到任何困難,隻管來找本汗。”劉華給郭守敬支招。

“大汗,微臣鬥膽,可否把技術處那些工匠讓我帶走?”郭守敬也感到孤掌難鳴。

“可以,除了畢家四兄弟和軍工坊的工匠,都可以帶走。另外,中原大地人傑地靈,你也要替本汗多多發現人才!”劉華回答。

“微臣遵旨!”郭守敬告退,回去做準備了。

幾個時辰之後。

“大汗,這就是我們先祖發明的活字!”一進門磕完頭,畢春並沒起來,膝行到劉華麵前遞上活字模塊。

讓畢家四兄弟平身後,劉華看著手中的膠泥模塊,半天沒說話。

-----------------------------------------------------------------------

郭守敬(1231-1316),字若思,順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元朝天文學家、水利學家、數學家和儀表製造家。

郭守敬和王恂、許衡、楊恭懿等人,共同編製出我國古代最先進、施行最久的曆法《授時曆》。為了編曆,他創製和改進了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仰儀、立運儀、景符、窺幾等十幾件天文儀器儀表;還在全國各地設立二十七個觀測站,進行了大規模的“四海測量”,測出的北極出地高度平均誤差隻有0.35;新測二十八宿距度,平均誤差還不到5‘;測定了黃赤交角新值,誤差僅1‘多;取回歸年長度為365.2425日,與現今通行的公曆值完全一致。

郭守敬編撰的天文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曆議擬稿》、《儀象法式》、《上中下三曆注式》和《修曆源流》等十四種,共105卷。為紀念郭守敬的功績,人們將月球背麵的一環形山命名為“郭守敬環形山”,將小行星2012命名為“郭守敬小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