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指責"弱宋",不能忽視這樣的事實。宋朝是中國曆代步兵裝備最好的朝代,宋朝是抗擊蒙古軍隊最久的國家.宋朝水師是世界最強的水師.宋朝的軍隊是中國曆代最忠誠的軍隊(崖山海戰時,南宋大勢已去,仍有二十萬軍民跟隨幼帝,十多萬軍民戰敗殉國).宋朝麵對的金國是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第二的強國.宋朝的釣魚城之戰改變了世界形勢.
宋朝的軍事致命弱點在於馬匹的缺乏.自從中唐失去西北產馬地之後,唐宋軍隊編製逐漸轉為步軍為主.宋朝馬匹多為貿易得來,“計一騎之費,可贍步軍五人”.而嶽飛之所以最受百姓愛戴,正因為其在戰鬥中繳獲大量馬匹,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隊伍,嶽家軍可以與金軍主力騎兵硬碰硬決戰勝之,而不是困守孤城聽任金兵掠擄民眾.
講簡單點,在冷兵器時代,經濟和政治軍事強盛不一定成正比。
關鍵是在於宋朝的統治者,為了防止出現唐末,五代十國那樣的軍閥割據的場麵,嚴格限製地方軍力的發展,所以嶽飛打出了一點成績就給喀嚓了。在軍事上采取中央集權,這樣對於宋朝本身來講就會很穩固,但地方上基本上沒力量反抗外族侵略。隻有在首都附近才有宋朝的主力軍隊,但哪怕隻有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是亡國,因為身後就是國都,沒有戰略縱深。所以每次都隻有乞和。另外,重文輕武,文官的地位永遠高於武官,可是文官哪懂打戰,亂指揮,結果……但這些文官對經濟的貢獻卻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特別行政區?”耶律希柔一愣,然後字斟句酌地問道,“陛下,您讓趙昀割據一方、擁兵自重,不怕他們最後強大了起來造反嗎?”
“朕考慮過這個可能性,但是以趙家進攻不足、守成有餘的傳統來看,造反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朕的後繼者改變朕的國策,逼迫柔弱的趙家子孫,他們過不下去了才會起來造反!”劉華沉思片刻,說道:
“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後,為了避免武將大權在握,導致安史之亂及自身纂後周之皇位現象發生,製定了抑武重文的荒謬國策,使漢民族驃悍尚武的特征由此轉入低穀。楊業撞死李陵碑碧血千秋,注定了大宋江山長期委曲求全在遼金夏蒙的鐵騎下。在史無前例的資本主義萌芽蓬勃發展的繁榮經濟裏,年年歲歲向外族結盟稱臣貢稅,不僅開了一代王朝積貧積弱的先河,更是讓一個民族的性格陷入了奴顏婢膝的可怕裂變。趙家畸形變態文化的遺傳是一種可怕的基因,足以讓整個漢民族陷落一片歌舞生平的浮華當中,不再有大漠風血之蘇武牧樣堅強不屈的氣節,不再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錚錚鐵骨之民族軍魂......”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塞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耶律希柔身為遼人,對楊家將的故事也很熟悉,不由自主地為金刀楊令公、嶽飛等名將哀歎起來。
“孤城不保胸餘恨,大廈難支淚有痕。嚐以文章匡社稷,永遺忠正訓兒孫。”林佩成聽了劉華的精辟論述,也感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