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老呔幫”崛起之時,正是晉商在東北地區經商活動走向沒落的時候。
借此機會,“老呔幫”成了東北當地的“商業老大”。
“老呔幫”的創始家族在光緒八年投資18000吊創辦了長春“益發合”,附設了油坊、磨坊、粉坊和豆腐坊,並開設糧米鋪,零售油酒米麵和雜貨。
“老呔幫”利用鐵路運輸貨物,後來又設立了益發錢莊,先後在長春、四平、青島等地開設製油廠、製粉廠、織染廠等。
糧食、雜貨、貨幣兌換,正是益發合的專業,當然也是從小在益發合長大的沈擒龍的爸爸的特長。
沈擒龍沒想到,我老爸這麼厲害,原來一個賣貨的,竟然還是維持我們一支軍隊的救命人物。
這次回家,要好好向爸爸請教一番。
****
張家平帶著幾個戰士和沈擒龍來到了北平城外,在他們經常隱蔽的小村子裏邊住下來。
到了這時,這些地方已經被鬼子占領了。
當然,鬼子不會在每個村子都有駐軍。
這個村子裏邊沒有鬼子,隻有一些鬼子來了之後投敵的漢奸。
張家平他們來到之後馬上控製了村子。
張家平這個人手狠,直接就帶人找到了漢奸的家裏,把漢奸拉到街上宰了。
然後就是封鎖消息,禁止進出,把保密工作做到了極限。
這是整個部隊的大行動,要采取極端的手段。
其他所有的配合的人員都沒有到,隻有一個管後勤的幹部在等著消息。
沈擒龍和隊長說了一聲,就帶著李驥進了北平。
一切的一切,就要看沈擒龍進去之後和那個管經濟的鬼子聯係之後再做決定了。
提出讓李驥參加行動,這是沈擒龍向司令員提出的要求。
沈擒龍也沒有隱瞞,把李驥教給他用檢查鹹鹽的辦法偵察整個軍區的戰鬥力的方法告訴了他們。
沈擒龍特別說明,李驥是自己組織過抗日的義勇軍的人,他對整個軍隊的和後勤保障方麵有特別的認識,這次行動少不了他這種全麵的人才。
司令員馬上同意,到了這種時候,一切條條框框都要打破。
亂世重才不重德,治世重德不重才,這是中國傳統的用人標準。
沈擒龍極力為李驥爭取機會。
一俊遮百醜,有成績的人不受紀律約束,領導的紅人沒人敢管。
在什麼地方都是一樣。
如果李驥能夠在司令員心裏留下印象,下麵的小頭目就不敢向他伸手了。
當然,李驥除了看到鬼子俘虜時候有點控製不住自己,其他方麵那是真正的人才。
李驥是一個優秀的戰術家,在細節上是非常有眼光的,如果有一個能管住他的人,李驥還是能當一個好幫手的。
沈擒龍帶著李驥到了他爸爸幹活的地方,這是他第一次到爸爸做事的地方,以前他是不會這麼做的,他的身份特殊,不能引起更多的人注意,但是,這次實在是太緊急了。
沈擒龍的爸爸看到了沈擒龍,也非常驚訝。
他立刻想到,沈擒龍肯定是有大事要找他。
反正這時所有的中國商號都沒有事情做,根本不忙,這時連鬼子的普通商人都受到管製,根本沒法做生意了,中國人就更不用提了。
現在沈擒龍的爸爸有足夠的閑功夫和沈擒龍說話。
沈擒龍的爸爸把沈擒龍帶到了接待貴賓的房間,這邊比較清淨,可以方便地說話。
沈擒龍把自己的來意說了一遍,沈擒龍的爸爸連連點頭。
他想了一下,又走了出去,把外麵的一堆帳本抱了進來。
現在,他打開帳本,一項一項地沈擒龍看,告訴他這上麵的細則都代表了什麼。
有了這些具體的帳目,沈擒龍的爸爸就能給沈擒龍一一講解,在管理經濟的人看來應該怎麼看待應該加以管製的東西。
而要逃過管理的人,又怎麼在這上麵做手腳。
用沈擒龍的爸爸的話來說,沈擒龍現在學的不是正經做生意的本事,是專門學習那些旁門左道。
沈擒龍的爸爸雖然一輩子老老實實做生意,就反對投機取巧,但是,他們這些做正經生意的人,必須學會防騙的手段。
如果他們不認識這些手段,他們就容易被騙子在表麵正常的生意中設下圈套,騙光本錢。
所以,如果換一個思路,沈擒龍的爸爸對於這些騙術也是非常了解的。
而旁邊就坐著一個自己拉過隊伍,也用過特別手段籌集軍餉和軍需物資的李驥,他對他曾經用過的從鬼子手裏采購物資的手法有實際經驗。
而且,李驥曾經行走江湖,和那些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來往,他對那些鬼把戲也早有耳聞目睹,對這些人的思維方式和技巧都有見識。
三個人合夥商量了半天,終於設計出了一些巧妙的手段。
有了對策,沈擒龍他們就可以去找那個日本憲兵的朋友了。
****
沈擒龍和李驥來到城門,我孫子和一幫中國警察早就等著沈擒龍等得望眼欲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