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第三章 十六從軍行3-1(1)(2 / 2)

鬼子看來真的是被惹急了,為了清剿三十多人的區中隊,竟然調集了一個將近二百人的加強中隊進攻白丘套,不僅有輕重機槍擲彈筒,連迫擊炮都扛著兩門,琢磨著皇軍一到,就會如同大水崩沙,利刀破竹,無堅不摧,小小的土八路片刻間就會化成齏粉。可氣勢洶洶殺到了山口就犯了難,不是因為找不著路,而是路太多不知道走哪條。

那邊犯難這邊可如魚得水。土八路雖然裝備不行,可地形熟啊。進白山套一條大路,區隊長在關鍵點上放上三四個人,有的時候就是一些民兵兒童團,備足了石頭,那東西在山地有的時候比槍彈都管用,一塊石頭下去不定能造成幾個人傷亡,而且自上而下一堆石頭滾下來那聲勢實在駭人,給鬼子心理造成極大的震撼。隻容一人通過的山穀擺上這麼一堆石頭,你就是千軍萬馬也過不來,因為你兵力和火力根本就展不開,隻能被動地挨打。就這麼打了三四天,連個八路的毛都沒見著就傷亡了十幾個人,前進了不到四、五公裏。鬼子中隊長覺得仗不能這麼打了,他決定向八路的側翼迂回,趁著暗夜派出去三四撥人馬出去找路。這幾撥鬼子一出去就迷了路,畫得挺精細的地圖根本派不上用場,看著挺寬的道兒,走著走著可就沒了路,有的看著是個小路,走著走著還就上了大道。懸崖壁立千仞,加上草木繁茂,經常連天都看不見,兩邊要是土八路有埋伏,扔下幾塊石頭都能搞出一大堆傷亡來,要不是有指北針那就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了。帶隊的鬼子越走越心驚,趕緊循著來時做的路標返回了大部隊。出去是四撥人,可隻回來三撥,有一撥十來個人怎麼都聯係不上了。直到戰鬥結束後,魏區隊長聽山民說有這麼一支鬼子小隊伍進了白山套後失蹤了,認為肯定是迷了路餓死在山裏了,於是派了幾撥精幹的隊員去尋找。“那可是十幾個人的裝備呀,能裝備咱半個排了。”可找了十天半個月也沒找著,搞得區隊長一個勁地搖頭直叫可惜可惜,好像是他把自己的東西搞丟了似的。

強攻不成,迂回也不成,鬼子官發上了狠,我打不死你我困死你,征集周圍的老百姓在通向白山套的大路上築了一個簡易據點,那意思是我進不去你也別想出來。據點築好後留了半個小隊的鬼子在這看著,就憑著這半個小隊的兵力硬碰硬的幹也能幹掉你這一窩土八路,不信我困不死你。

可鬼子著實是想錯了,你進不去並不意味著人家出不來。進出白丘套的大路小路有千百條,就看你會不會走。你走著轉向,可土八路三轉兩轉的就轉出來了,不僅轉出來了還把這鬼子的據點給迂回了、包圍了。土八路知道自己兵力少,武器也不行,那咱就不攻據點,幾十個人在據點外麵你放一掛鞭、我扔兩個炮仗,還弄個小喇叭喊話、唱戲,搞得動靜挺大,白天黑夜的不讓皇軍睡覺,不知道外麵八路有多少人,也就不敢出來,隻能躲在據點裏向外放槍放炮,可連個八路人影都看不見,那殺傷效果可想而知,恐怕隻能起到給自己壯膽的作用。

紀和尚得勢不讓人,還拿著把新繳獲的三八式找日本人的便宜。要說這三八式還真有它的優點,雖然近距離洞穿能力太強殺傷力不大,可這家夥射程遠,八九百米不成問題,和尚蹲在山頭上隔著二三百米瞄著日本人的崗哨,找準機會就給一槍,沒打完兩個彈夾就殺傷了三四個鬼子了,搞得鬼子連崗哨都不敢派,隻能扒著槍眼往外看,提個水解個手的也隻敢在天黑後進行。

崗哨可以不派,你不讓我睡覺兩三天不成問題,時間長了我困極了你再怎麼鬧騰我照睡不誤,反正你土八路一時半會攻不下我的炮樓,可人不能不吃飯,槍裏不能沒彈藥啊。但糧道被區隊長卡得死死的。多少戰爭的成敗都取決於糧食啊,《三國》裏有現成的戰例,那袁紹比起曹操來兵多將廣,可讓曹操一把火燒了烏巢後幾十萬兵馬頃刻間土崩瓦解,那咱就照方抓藥吧。十來天後,這半個小隊的鬼子隨身帶的糧彈開始緊張,山外的鬼子就得往裏運送給養,那土八路還不搶啊?你派來押運的兵力少,八路不僅殺了人還得搶了貨;你派的兵力多,土八路東打一槍西扔幾塊石頭,等你運到了可也就得傷亡好幾個,這本小利大的買賣是土八路最愛幹的。就這麼三四趟給養運過來連傷帶亡的就有了一二十人,這個傷亡率日本人可就承受不了了,據點裏一二十幾個鬼子也就經常處於挨餓狀態,堂堂大日本皇軍生生的叫一小股土八路給欺負了。

就這麼又僵持了個把月,鬼子終於支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