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994年加利福尼亞州聖地亞哥的通用原子公司得到了第一份合同,開始研製‘捕食者’中空中程無人機的時候,所謂的軍事專家們並沒有清醒的意識到人類已經開始步入了戰爭武器無人化的年代,就連五角大樓也隻是把後來戰功赫赫的‘捕食者’當作為‘高級概念技術驗證’試驗機。
1998年5月,美國軍方開始意識到了無人機在未來戰爭的重要作用,一直作為‘高級概念技術驗證’的‘捕食者’係統開始進行Block 1升級計劃。改進包括一個用於減輕係統工作的係統,使得偵察信息在係統內部不受損失,提供保密空中交通管製語音中轉,Ku波段衛星調諧和空軍任務支援係統,並可以攜帶‘地獄火’反戰車飛彈。
2001年10月‘捕食者’武裝無人機在阿富汗戰爭中,首次在實戰中發射導彈摧毀了一輛塔利班的蘇式坦克,開啟了武裝無人機的實戰先驅。
2002年3月美國空軍正式組建了第一個武裝型‘捕食者’無人機中隊。裝備了20架武裝型‘捕食者’無人機的‘獵殺者’中隊與第11和第15偵察中隊一起進駐內華達州印第安納?斯普林備用機場,並於2005年達到全部作戰能力。
2003年3月18日,伊拉克戰爭爆發,作戰當天,一架美軍的武裝型‘捕食者’無人機便攜帶兩枚了‘AGM-114K海爾法’激光製導反坦克導彈,執行摧毀伊拉克的ZSU-23-4自行高射炮的任務。
2006年‘從無人機向戰鬥機傳送圖像’的試驗獲得成功。從此加裝了超高頻和甚高頻無線電通信設備的無人機能夠在戰區進行中繼通信,將實時視頻圖像從地麵傳送給了空軍作戰飛機。
2007年10月,通用原子航空係統公司研製的陸軍增程多用途ERMP無人機係統項目競標試驗機‘勇士Warrior’長航時無人作戰飛機裝備作戰部隊。
可以說當美國人一步一步的將無人機徹底的推上戰爭大舞台的時候,一直默默無聞的奮戰在國防工業第一線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們也在努力的打造著中國人自己的武裝無人機。或許在西方人的眼睛裏,中國軍隊隻有引進於以色列的‘哈比’並沒有自行研製的先進無人機係統。加之並不如同世界警察的美國軍隊,中國人沒有那麼多的戰場來作為自己高新武器的實戰檢驗台,所以‘暗星’無人機的冷場也就不足為怪了。
戰後,有人稱‘中國戰爭’是一場真正的無人機的戰爭,這不僅僅是在這場戰爭中,交戰雙方都投入了大量的無人機來執行偵察、炮兵校射、通訊中繼等任務,更重要的是,在圍殲美國第1騎兵師的這場戰鬥中,雙方都把武裝型無人機的使用發揮的淋漓盡致。
悄無聲影的急速掠過,暗色噴塗的‘暗星’無人機在第一次大規模實戰中和第一次亮相一樣,並沒有吸引太多的眼球。因為實在是太快了,這種外形獨特的無人機很不容易引起對方的注意。
由於無人機的遙控操作必須要有地麵控製站,所以為了連根拔出那些嗜血惡魔樣的武裝型‘捕食者’無人機,第38集團軍的軍事主官們把目光投在了‘捕食者’的地麵控製係統上,那才是‘捕食者’無人機的根。
一般來說美軍‘捕食者’無人機的地麵控製站頗為龐大,甚至需要拖車裝載,飛控操作的遙控操作員、監視攻擊操作手的座席和控製台,三個波音公司的任務計劃開發控製台、兩個合成孔徑雷達控製台,以及衛星通信、視距通信數據終端等等電子設備,沒有一個麵積可觀的空間是裝載不下的。甚至就連是可供前線指揮官直接進行控製和接收偵察信息的移動式控製係統這樣的小型地麵站也是由‘悍馬’高機動車所搭載的。
為了挖除‘捕食者’無人機的這些根,中國軍隊也亮出了自己的殺手鐧,既然美國人喜歡使用自己的無人機,那麼也有必要讓山姆大叔們見識下中國人自行研製的武裝無人機。既然美國人認為壓製以色列就可以讓中國軍隊的那些引進的‘哈比’無人機因為缺少必要的零部件而無法正常使用,那麼就讓揚基們領教下,什麼是國產無人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