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司令官,您叫我?”
“哎!力行呀,你來了,過來坐會兒吧。”
王耀武對邱維達顯得十分客氣。
邱維達一臉疑惑地坐下來。
“這個。。。。。。力行呀,你看,剛才冷副參謀長的命令你也聽到了。作為軍人的我們,服從命令是第一位的。你說是吧?而且這個命令也是何總司令親自交待的,也是不可違抗的,是吧?現在何總司令正在芷江等著我們命令下達以後,聽到戰役結束的消息,他才好帶著這個消息飛往重慶去開會。我剛才在地圖上看了一下,11師的位置最靠前,如果對11師的師長楊伯濤下一個命令,讓他網開一麵,日軍從11師讓出的這個口子裏逃出去,然後再命令部隊追擊一下,戰役就結束了。你看這事應該怎麼辦才好呢?”
邱維達似乎早就預料到了這個結果,對於王耀武思想上的變化,他也沒有表示出什麼驚呀。他早就想好了,這個命令他無論如何不能下。王耀武要下,那就讓他自己去下。作為軍人的他,下達這樣的命令良心上實在過不去。在王耀武過分客氣地與他說這一通的過程中,邱維達也想好了應對的話。他平靜地對王耀武說:
“王司令官,本人雖為軍人,但也是個中國人。日寇在中國作孽太多,殺他十遍都不嫌過分。而且116師團與我74軍有深仇大恨,不全部殲滅之實難平我心頭之痛。這個網開一麵的命令還是由司令官自己去下吧,我實難為之。如果司令官認為我是抗上,那我也認了,抗戰勝利之後,我就解甲歸田,回到平江鄉下去種田。”
說完,邱維達站起來,走出去了。
王耀武看著邱維達出去的背景一股莫名其妙的感覺油然而生,一方麵是讚賞邱維達的正直,另一方麵也是為這個十分棘手的命令怎麼才能立即下達下去而苦惱。副參謀長羅幸理資曆有限,由他來下這個命令,前線將領肯定不服。沒有辦法,隻有王耀武自己來背黑鍋了。
命令於5月18日上午由王耀武親自下達到18軍軍部胡璉那兒,王耀武怕胡璉壓住命令不發,又同時下了一份給11師師長楊伯濤。楊伯濤接到這個命令頓時大怒,他首先是大罵譯電員是飯桶,立即打電話到了18軍軍部胡璉那兒。當胡璉也給予了證實以後,楊伯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把命令交給副師長王元直 ,然後把自己關在師指揮所內,他把自己的配槍推上了子彈,“啪”的一聲狠狠地砸在桌子上。告訴勤務兵誰也不許叫他,誰叫他他就要槍斃誰。
11師副師長王元直拿著電報,無可奈何地對據守正麵的31團團長尹鍾嶽下達了放開一個口子讓日軍逃離的命令。
何應欽這一齷齪的伎倆不可能瞞得過重慶的蔣介石。蔣介石鑒於何應欽的老資格,他並沒有追究這件事,甚至提都沒有提一下。但蔣介石肯定由此看出何應欽思想狹隘、手段拙劣、江郎才盡、不堪大用,再加上自己的黃埔子弟已經如雨後春筍大批成長起來,何應欽已經不重要了,必須要他讓出位子給後來者。從抗戰勝利以後,何應欽的仕途就走了下坡路。
1946年5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改成國防部,何應欽失去了參謀總長和陸軍總司令兩個重要職務,而由陳誠和白崇禧分任參謀總長和國防部長,何僅任小小的重慶行營主任一職。10月18日,何又被派往美國,擔任聯合國安理會軍事參謀團中國代表團團長。一年多後,何奉召回國又被貶為總統府戰略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這個更加虛的職務。除了在1948年底接替白崇禧當過一小段時間的國防部長和在李宗仁任代總統時當過幾個月的行政院長以外,退到台灣以後的何應欽再也沒有擔任過國民黨的任何重要職務。這是後話。
全國解放以後,在北京功德林戰犯管理所,淮海戰役被俘的18軍軍長楊伯濤碰見了在濟南戰役被俘的王耀武。楊伯濤憤怒地指著王耀武說:
“王耀武,你是日本人的恩人,是中國人的罪人!”指的就是雪峰山反擊作戰中王耀武對他下達提前結束作戰,對日軍116師團網開一麵這件事。王耀武被楊伯濤當眾怒斥一通,羞愧難當,低著頭離開了。這也是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