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三十八章 運河盡頭(4)(2 / 2)

張繼鴻點點頭,老牛補充說:“我們那一套,在這個時代不宜推行,一定行不通,他們那一套,我們又不在行,嗬嗬,不用他們都不行啊,咬咬牙情願還是用他們比較省事,我們再在當中略略增加一點建議,大體上補充一下,我看也隻能這樣了。”

老鴨也說:“別小看他們那一套,對付老百姓十拿九穩,真不能不服這些官僚。”

我提醒老鴨,朱元璋還在場,說話要照顧一下他的顏麵,果然朱元璋尷尬地說不礙事不礙事。

我問朱元璋:“南征那些部隊,近況怎樣?要回歸的將士多久才能回到南京?”

朱元璋回答說:“要回歸的將士除開廖永忠經由水路外,其餘各部根據行程,月內回歸不是問題,到時主公可以根據各部的實際情況調配,支援北伐。”

“知道你的老上司湯和的近況嗎?”我問朱元璋,“我指他那部的兵力。”

朱元璋回答:“湯將軍那部兵力充足,似乎損失不大,反而補充了不少蠻兵,理應可以成為主上有力之一部,主公可以優先考慮。”

我點點頭,表示理解,對朱元璋說:“周德興也會回歸的是嗎?我想用他那部替了吳貞吳良兄弟,南京京畿交由周德興,兩吳則率部北上,你的意見怎樣?我不想我軍形成山頭,現有已形成的山頭則最好打破,這樣會有利我軍的健康發展,將來利於統一指揮,不然,以後很難實現中央集權化的兵力調動。”

朱元璋回答道:“任憑主公決定,元璋絕無怨言,吳貞吳良兄弟常與常將軍部隊一起共同駐防練兵,戰鬥力尚可,請主公明察。”

我對朱元璋說:“那就這樣決定了,湯和回歸後,將兩吳部編入湯和部,擇日北上,京畿的防務移交周德興,該幫這家夥成家了。”

我揮揮手,朱元璋拜別離開。

未及一月,在南征各部南京回歸前,北伐大軍的好信息先傳了回來,徐達把攻擊的細節粗略描述了一下,大體和我們的預測比較接近,發出信報前,我軍已經攻取通州,那是上京的東邊門戶,上京已曆曆在望,完全暴露在我軍兵力的攻擊下,上京已無險可守。

大明北伐大軍水陸並進,在攻取臨清後,不再正麵攻擊石家莊,以免激發太原之敵,轉向攻擊河北的長蘆、青州,繼而下直沽,元廷京城大部的防務部隊都已隨孛羅的被誅而收縮回遼東,王保保部則因我軍傅友德鄧愈部的長驅直下而分身乏術,居然不能分出一兵一卒勤王元上京,李思齊更不濟,早就被我軍追逐到遠離元京,相對於我北伐大軍而言,元廷所剩之那點兵力,令上京已幾為空城。

徐達在河西務重創元上京最後防衛的五萬大軍,在通州,常遇春親自上陣刺殺元通州守將卜顏帖木兒,全殲一萬出城應戰的元軍,通州隨後落入我軍之手。

通州既下,而王保保又被托在山西,遼東兵又因孛羅的緣故而退兵,我知道,我軍將可以輕鬆拿下上京,比拿下通州還容易。

果然,三日後,再受到徐達的戰報,報告已拿下上京,元帝老兒果然自己放棄京城,帶著大批金銀,逃回了大草原,退成了北元,攻取上京時居然不費一兵一卒,太過於輕鬆了。

燕雲十六州,從唐後期開始,就被五胡亂華的外族入侵,失陷於外族之手,至今已經三四百年,我都不知上京還算不算是我們漢家的城市,不過,上京就將回歸大漢,徐達在斬殺帖木兒不花、伯顏不花、張康伯,慶童等幾個元廷的死硬派後,將上京名稱改回我們熟知的北平,並下令保護城市,保護元宮廷及不得騷擾市民,北平徹底歸入我大明版圖。

南京、鎮江等地都陷入了狂歡之中,北平既下,標誌著我軍之北伐作戰達成了最初的所定之目標,標誌著大明對元廷的作戰取得了階段性決戰的勝利,鎮江城中那些因遭受元兵的侵害而家破人亡的人個個哭得梨花帶雨,小月不顧自己身子的不便,跑到我身邊放肆地哭了個夠,哭吧,想當初,能活下來就覺得不錯了,今天再怎麼哭都不過分。

這不禁令我想起初識小月時,她和她的家人、她同村的人的遭遇,還有南征未歸的廖永忠,他那新婚慘死的娘子,心裏也產生了一絲絲激動,畢竟,這不是屬於我的戰爭。

我心裏更清楚,元廷雖然退回大草原,退回他們的上都開平,但是軍事實力並未重創,單單王保保李思齊等人都仍保存足夠的實力,同時,來自大草原深處不同汗廷的蒙古部落,也隨時會支援北元,這場戰,還有得打,遠未到結束的時候,也許,永遠也沒有結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