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廣洋解釋道:“目前我大明還是以軍為主,以政為輔,軍政未分,軍沒到政不施,以福建兩廣為例,福建目前由耿炳文轄治,耿炳文部編製完整,並且沒有擔當重大軍事行動,而陸仲亨部則一直跟隨湯和何文輝各部征戰,雖有元廷的舊有係統借用,但是也有與我軍衝突之處,我等在南京製定之戶籍糧田府兵等法皆未可實施,皆因可以支持新法樹立的軍隊未到位,可見軍隊建設對職權建設的重要,現今南征的各位將軍都即將回歸,很快這一大片領土就可納入我大明轄下。”
我望向張永,示意他發表意見。
張永胸有成竹的樣子,慢條斯理地說:“微臣比較過鎮江和南京的治理方式,微臣發現其中一個問題,就是鎮江的事物是全民參與,南京的事物是逐級管理,全民參與,老百姓的熱情高,土地都已平均分配,這種方式有別於之前微臣之所能理解,但單就運作上來看,微臣自會覺得逐級管理的效率會更高,如同軍隊中的百夫長千戶等一樣,如同人的手臂長短一樣,分配不同的工作,最終的決定權就這樣集中到主公手上,恕微臣說上幾句對公主和幾位夫人不敬的話,她們在鎮江的模式,於一個小範圍內實行沒有問題,移植到南京,繼而全國性地推廣是行不通的。”
我若有所思地看著張永他們,心想是你們自己孤陋寡聞,見聞學識隻能停留在現階段,難道公有製就一定不能全國性推廣?說到底隻有利益分配的公平與不公平罷了。
朱元璋說:“稟主公,當務之急是盡快將各部大軍布置到位,然後開始實施治理。”
我冷冷地說:“給你們一個月的時間,你們能否做到?眼看我北伐大軍就要取得勝利,我要在一個月之後得到南方的經驗,如果你們做不到,趁早給我讓位。”
汪廣洋咬咬牙,說:“稟主公,可以做到,臣等幾人通力合作,一定可以完成主公的交代。”
朱元璋說:“南征各部已經將近況彙報,最近我們成立都督府,總領南方各部,還望主公下令,令各部聽令都督府的調配。”
我對朱元璋說:“這個不是問題,你既掌兵部,就充任都督府參政吧,總領南方各部調動,下令前報我、徐達或者常遇春將軍三人之一確認,我們三人中任何一人都能代表最高意願。”
朱元璋答:“遵命。”
我問汪廣洋:“我與你是老相識,你也是老江湖了,我想知道,現在左相徐達在北邊作戰,實際上中書行省就你一個右相,你老實說,你帶領你們六部能正常運作嗎?”
汪廣洋動情地說:“老臣鞠躬盡瘁。”
我對汪廣洋說:“精神雖是可嘉,但人的精力能力有限,權力和榮華隻是過眼雲煙,如果你是真心為民,你自然不會留戀,唉,我也不能要求你怎樣,千百年來,有多少權力是真正為民的?”
汪廣洋惶恐流淚問:“主公要放逐微臣嗎?”
我安慰汪廣洋道:“老汪你不要有這樣的想法,都是有能力者居其位,我可以體諒你們執政的難處,但是能力與熱情能互補,卻不能替代,老汪你要明白,我給你們的期限不長的,一個月之內我至少要得到支援北伐的軍糧,記住不是掠奪性地對付老百姓,另外把我軍占領區的基層行政布置好,希望你們好自為之,還有,你們當中有些人是以前李善長李相的舊部,我希望你們能學李相的治理方法,而不是學他的歪門邪道。”
章溢和葉琛低下了頭。
汪廣洋回頭對朱元璋張永他們幾個說:“我等定要精誠合作,絕不辜負主上對我等的期望,”繼而對我說:“請主上放心,南京六部一定能為主上分憂。”
我靜靜地說:“老朱留下,你們幾個回南京去,爭取和郭興取得聯係,落實一下糧食的籌集情況及分析一下,洪都武昌等地的基層,是就地新建還是南京調派,如果調派,先擬個名單給我,這個月內,我希望聽到的是好消息。”
汪廣洋帶頭拜謝退出。
我對朱元璋說:“你還是帶馬大姐回南京去吧。”
朱元璋笑著說:“不是元璋不願意,而是賤內不肯,她說想等小月公主的孩兒出世,要認這孩兒做幹兒子,之後再回南京,隻怕賤內此舉,是高攀不起,元璋多次阻止,賤內還是堅持,主公見笑了。”
我笑著對朱元璋說:“我們家小月本也是窮苦之人,怕是與朱將軍先前也沒什麼不同,將軍不必介懷,何況大姐也是小月尊重之人,我覺得很好,我想小月也不會反對。”
張繼鴻過來說:“老大怎樣看南京這些官僚?”
我回答說:“雖然不滿意,但還是需要依仗他們,你們怎樣看?”